-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实验与探究第14讲实验与探究作业解析版
第14讲 实验与探究 一、选择题 1.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 B.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 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D.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 解析 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A项正确。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B项正确。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并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核膜解体,核仁消失;间期是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的时期,C项错误。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数目不变;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D项正确。 答案 C 2.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与教材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可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提取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 C.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0.1 g·mL-1的NaOH溶液1 mL,摇匀后再加0.01 g·mL-1 CuSO4溶液4滴 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解析 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项错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含光合色素,不能用于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B项错误;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入0.1 g·mL-1的NaOH溶液1 mL,摇匀后再加入0.01 g·mL-1 CuSO4溶液4滴,C项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细胞为死细胞,因为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D项错误。 答案 C 10 3.(2019·陕西三模)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的深度(观察切面)与琼脂块的大小呈正相关 B.用差速离心法可将蓝藻的各细胞器分离开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需要注意标记物不能太大和醒目 D.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解析 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的深度(观察切面)相同,与琼脂块的大小无关,A项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用差速离心法可将真核细胞的各细胞器分离开,而不是原核生物,B项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因为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项错误;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酶的活性属于因变量,其他变量(如温度)均为无关变量,D项正确。 答案 D 4.(2019·衡水二模)以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匹配正确的是( ) A.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不再吸水,说明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一致 B.细胞用苏丹Ⅲ染色后,能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说明脂肪细胞代谢旺盛 C.层析分离结果显示在相邻色素带间距最小,说明此二者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差异最小 D.低温处理的洋葱根尖制成装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分裂期细胞,均看不到纺锤体,说明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 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不再吸水,是由于洋葱表皮细胞外侧有细胞壁支撑,限制了细胞吸水,此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与外界溶液浓度一致,A项错误;苏丹Ⅲ染液中含有酒精,细胞用苏丹Ⅲ染色后已经死亡,能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不能说明其代谢程度,B项错误;色素带间的距离代表溶解度的差异,间距小说明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差异小,C项正确;高倍镜下观察分裂期细胞,均看不到纺锤体,可能是因为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有限,并不能说明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项错误。 答案 C 5.(2019·路南区校级模拟)如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 选项 方法与结果 结论或观点 A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 达尔文发现:在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尖端产生一种化学物质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10 C 恩格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来自水 D 格里菲思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 DNA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 解析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结论,A项正确。达尔文发现,在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得出的结论是具有尖端的胚芽鞘才能对单侧光刺激产生反应,B项错误。恩格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光照射到叶绿体的部位,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项错误;格里菲思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换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项错误。 答案 A 6.(2019·安康一模)某人拟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来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并选择一定的试剂对反应底物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酶 蛋白酶 蛋白酶 淀粉酶 淀粉酶 淀粉酶 反应物 淀粉 蛋白质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A.①和②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B.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C.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 D.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 解析 根据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则可以选择同种酶不同底物进行实验或者选择同种底物不同酶进行实验。分析表格可知,①和②对比,底物不同,酶相同,但是反应后的产物中无论淀粉和蛋白质是否反应,其中的蛋白酶遇到双缩脲试剂都会出现紫色反应,且淀粉是否被蛋白酶水解,并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A项错误;①和③对比,其中酶不同,底物也不同,无法体现酶的专一性,B项错误;④和⑤对比,底物不同,酶相同,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非还原糖,被水解后会生成还原糖,是否被水解可用斐林试剂检验,因此该组合可以体现酶的专一性,C项正确;③和④对比,酶相同,底物不同,但是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水解后仍然为还原糖,因此其无论是否水解,都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D项错误。 答案 C 10 7.(2019·安康一模)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现象或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可以大体表示色素含量 B.实验中未加入碳酸钙,造成滤液色素颜色较浅 C.滤纸条上未见绿色色素带,实验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D.叶黄素在滤纸条最上方,因为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解析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宽表示色素含量多,滤纸条上的色素带窄表明色素含量少,A项正确;实验中若没有加入碳酸钙,则色素会被破坏,因此提取的滤液颜色浅,B项正确;滤纸条上未见绿色色素带,实验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C项正确;胡萝卜素在滤纸条最上方,因为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D项错误。 答案 D 8.关于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 B.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 C.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 D.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 解析 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萨克斯的实验需进行“黑暗”处理,其目的是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恩格尔曼的实验并非为了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而是为了用极细的光束照射,以探究叶绿体的功能,A项错误;恩格尔曼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萨克斯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B项正确;恩格尔曼的实验中,黑暗与极细光束、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而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所以两实验均设置了对照,C项错误;恩格尔曼的实验可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萨克斯的实验可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但不能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项错误。 答案 B 9.(2019·莆田二模)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用14C标记的CO2供给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可证明碳的转移途径 B.用3H标记的尿嘧啶可研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C.用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将15N标记的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液中,可探究DNA的复制方式 解析 用14C标记的CO2供给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可证明碳的转化途径,即14CO2→14C3→含14C有机物,A项正确;染色体含有DNA和蛋白质等,不含有尿嘧啶,用3H标记尿嘧啶不能研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B项错误;用32P或35S 10 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项正确;将15N标记的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液中,可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D项正确。 答案 B 10.(2019·广西模拟)下列探究实验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需设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两组均为实验组 B.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CO2浓度为实验的自变量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实验使用了标志重捕法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使用了样方法 解析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需设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两组均为实验组,相互对照,A项正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CO2浓度为实验的无关变量,光照强度为实验的自变量,B项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实验使用了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C项错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采集、调查,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统计丰富度,D项错误。 答案 A 11.(2014·山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解析 鉴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其使用方法是先加A液 (0.1 g/mL的NaOH溶液)1 mL,摇匀后再加B液(0.01 g/mL的CuSO4溶液)4滴,A项正确;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必须经漂洗才能进行染色,B项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应先低温处理后再制作装片进行观察,C项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若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先进行混合,则两者会发生反应,影响实验结果,正确方法是先将酶和底物分别置于实验要求的温度一段时间后再混合,然后置于相应温度条件下保温,D项错误。 答案 A 12.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中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②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③利用染色排除法,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活细胞,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④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⑤用鸡的红细胞可以获取较纯净的细胞膜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10 解析 ①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①正确;②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②正确;③利用染色排除法,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死细胞,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③错误;④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④错误;⑤鸡的红细胞内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存在干扰,不可用于获取较纯净的细胞膜,⑤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2019·河南模拟)果蝇作为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请回答下列与果蝇基因位置确定相关的问题: (1)已知果蝇的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但不知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现欲通过以下调查方法进行确定。 ①方案:寻找白眼果蝇个体进行调查,统计________。 ②结果预测: 若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白眼果蝇均为雄性,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2)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的灰身和黑身雌雄果蝇若干,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确定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亲本进行杂交。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1)该实验是通过统计调查方法判断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可通过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与特点进行类比,具体方法步骤如下:寻找白眼果蝇进行调查,统计具有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 分析结果:如果白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具有白眼的个体中,雄性与雌性数目差不多。 如果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具有白眼的个体中,雄性多于雌性。 如果白眼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具有白眼的个体全是雄性。 (2)在显隐未知时,要确定控制灰身与黑身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常用的方法是正交和反交法,即取纯合灰身雌蝇与纯合黑身雄蝇、纯合灰身雄蝇与纯合黑身雌蝇进行正交和反交,进行假设: 10 ①假设灰身为显性,若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分析如下: 正交P:AA(灰身♀)×aa(黑身 ♂)→F1:Aa(灰身), 反交P:aa(黑身♀)×AA(灰身 ♂)→F1:Aa(灰身)。 同理:假设黑身为显性,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两组杂交结果F1均是黑身。 ②假设灰身为显性,若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则分析如下: 正交P:XAXA(灰身♀)×XaY(黑身 ♂)→F1:XAXa(灰身♀)、XAY(灰身 ♂) 反交P:XaXa(黑身♀)×XAY(灰身 ♂)→F1:XAXa(灰身♀)、XaY(黑身 ♂)。 同理:假设黑身为显性,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两组杂交子代中结果不同,且其中一组子代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 答案 (1)①雌雄个体数量比 ②雌雄个体数量相当 雌性个体明显少于雄性个体 (2)①纯合灰身雌蝇与纯合黑身雄蝇、纯合灰身雄蝇与纯合黑身雌蝇两个组合 ②子代雌雄果蝇都只表现为灰身(或黑身) 其中一组子代雌雄果蝇只表现为灰身(或黑身),另外一组雌性为灰身(或黑身),雄性为黑身(或灰身) 14.(2019·河南模拟)假疫苗事件,成为笼罩在每一个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云。科研机构为探究某批次狂犬病疫苗效价(效价通俗地说就是测定该疫苗注入体内后产生抗体的多少),利用疫苗溶剂、合格疫苗和相应设备仪器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将30只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成年小鼠随机均等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实验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组注射等量的疫苗溶剂。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抽取各组小鼠等量的血液测定特异性抗体的数量。 ④强化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实验结果如图: (3)实验分析: 10 ①该批次疫苗效价较差,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连续注射疫苗后抗体数量明显增多,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实验目的和给出的部分实验步骤,按照实验设计原则的要求,实验思路为:①实验分组:将30只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成年小鼠随机均等分成甲、乙、丙三组。②实验处理:甲组注射适量的合格疫苗,乙组注射等量的该批次疫苗,丙组注射等量的疫苗溶剂。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抽取各组小鼠等量的血液测定特异性抗体的数量。④强化实验:在注射后的第3天、第7天,对甲、乙、丙组小鼠再次分别注射等量的合格疫苗、该批次疫苗、疫苗溶剂。⑤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实验分析:①该批次疫苗效价较差,判断理由是与合格疫苗相比该批次疫苗注射产生的抗体数量明显少于合格疫苗。②连续注射疫苗后抗体数量明显增多,其原理是二次免疫反应迅速,产生抗体多。 答案 (1)②甲组注射适量的合格疫苗,乙组注射等量的该批次疫苗 ④在注射后的第3天、第7天,对甲、乙、丙组小鼠再次分别注射等量的合格疫苗、该批次疫苗、疫苗溶剂 (3)①该批次疫苗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数量明显少于合格疫苗 ②二次免疫反应迅速,产生抗体多 15.(2019·道里区校级三模)某研究小组观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糖尿病大鼠经过6~7周运动训练后,测得数据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 组别 样本数 量/只 体重增加/ (g·d-1) 血糖/ (mmol·L-1) 血胰岛素/ (Mu·L-1) 骨骼肌细胞膜上 胰岛素受体 数量相对值 正常鼠 运动组 10 2.63 6.80 19.02 77.80 糖尿病鼠 非运动组 10 0.19 36.95 8.19 87.40 糖尿病鼠 运动组 10 0.78 26.35 9.49 80.60 (1)胰岛素是由________细胞分泌的,其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与胰岛素有相互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 (2)本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训练能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大鼠血糖的浓度。从实验设置来看,如再增加一组______________的实验作为对照,则实验更加严谨。 10 (3)与其他组大鼠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生长缓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假说认为糖尿病病人机体可通过调节受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来减缓病症的危害,本实验结果中支持该假说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功能为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与胰岛素有相互拮抗作用的激素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2)本实验结果表明,糖尿病鼠非运动组的血糖含量是36.95 mmol·L-1,而糖尿病鼠运动组的血糖含量是26.35 mmol·L-1,说明运动训练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大鼠血糖的浓度。从实验设置来看,如再增加一组正常鼠非运动组的实验作为对照,则实验更加严谨。(3)与其他组大鼠相比,由于糖尿病大鼠血糖从尿液流失,无法为机体细胞提供生长所需的足够能源,所以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生长缓慢。(4)有假说认为糖尿病病人机体可通过调节受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来减缓病症的危害,本实验结果中支持该假说的证据是糖尿病鼠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高于正常鼠。 答案 (1)胰岛B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 (2)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正常鼠非运动组 (3)糖尿病大鼠血糖从尿液流失,无法为机体细胞提供生长所需的足够能源 (4)糖尿病鼠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高于正常鼠 16.(2019·辽源模拟)希罗达是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但有较强的副作用。科研人员为了探究药物X降低希罗达副作用的效果,以小白鼠(2n=40)为实验材料开展研究。 实验步骤: Ⅰ.将小白鼠随机均分为5组; Ⅱ.第1~14天①②组每天饲喂等量的生理盐水,③④⑤组每天分别饲喂等量的低、中、高剂量药物X; Ⅲ.第15~18天,①组每天注射适量生理盐水,②③④⑤组注射等量的希罗达; Ⅳ.第19天测定小白鼠血清中IL-6(一种淋巴因子)和抗体的含量。 实验结果: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IL-6相对值 1 0.48 0.67 0.80 0.89 抗体相对值 1 0.67 0.74 0.86 0.91 请回答: 10 (1)癌细胞容易转移扩散的直接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白鼠癌细胞分裂前期含有________个四分体。 (2)IL-6和抗体属于免疫系统组成中的____________。从该实验可知,希罗达的副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小白鼠癌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分裂前期不会产生四分体。(2)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称为免疫活性物质;与①组小鼠相比,②组小鼠血清中的IL-6和抗体含量低,说明希罗达的副作用是导致小鼠免疫功能下降。(3)与②组小鼠相比,③④⑤三组实验结果说明药物X能部分缓解希罗达降低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副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缓解能力和药物X的使用剂量呈正相关。 答案 (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0 (2)免疫活性物质 导致小白鼠免疫功能下降(或降低IL-6和抗体含量) (3)药物X能部分缓解希罗达降低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副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缓解能力和药物X的使用剂量呈正相关 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