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非凡吉创高三年级1月调研考试 语文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分唐宋,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 面对唐诗,宋人一方面想尽力摆脱唐人影响,构建起新的诗歌模式;另一方面,又在被动甚至主动接受唐诗影响,在唐诗中寻找创作源泉和灵感,甚至寻找诗歌革新的依据或动力。宋诗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基本都有唐人的影子。“晚唐体”是宋诗发展过程中,最能体现宋人这种心态的诗歌流派,同时也是“江西诗派”之外,宋代成就和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因此,“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晚唐体”是宋代诗坛的独特存在,盛行于宋初与南宋中晚期,在诗坛的历史使命前后不同。“晚唐体”诗人多为隐士、僧侣或具有强烈隐逸倾向的中下层士人,在现实社会中属于边缘化群体。学术界一般认为,“晚唐体”诗歌宗奉贾岛、姚合。宋初“晚唐体”的盛行是历史惯性,是晚唐五代风气在宋代的自然延续,“晚唐体”诗人“九僧”与寇准、钱惟演等当时诗坛、政坛的重要人物和士大夫阶层都有诗歌酬唱活动。南宋“晚唐体”是在“江西派”与理学诗统治诗坛,而“江西派”陷于“杂博者堆对仗,空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缚律者少变化”困境之时,在叶适支持下,由“永嘉四灵”的倡导和实践而逐步为诗坛所接受,尤其在“江湖诗人”中产生较大影响。其历史使命是革新“宋诗”,救治诗坛弊病。因此,南宋人对“晚唐体”的态度因其诗学立场而有所不同。可见,“晚唐体”既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宋诗”形成、发展的基础与变革推手,研究“晚唐体”实际就是研究整个宋代诗歌发展史。 从诗歌风格类型看,“晚唐体”属于清瘦型诗歌,与之相对的是富贵型诗歌,深入研究“晚唐体”,能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开辟新思路。从现有材料看,富贵型诗歌早在先秦即已出现,《诗经》中的很多篇章,其意象、辞藻皆带富贵气。而清瘦型诗歌大致是从六朝以来隐逸之士全面介入诗歌创作开始逐步生成,如陶渊明《有会而作》《咏贫士》诸作,无论意境还是语辞,皆有清淡寒蹙之意。在唐代,尤其是中晚唐开始初步形成清瘦与富贵两类诗歌对立互补的格局。清瘦之诗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开始,一路经大历十才子,到姚贾及李洞、杜荀鹤、喻凫、许浑、许棠、郑巢、周贺、周朴等中晚唐宗贾诗人,格局越来越逼仄,景物越来越细碎,意象营造和风格追求越来越走向清淡和寒瘦,甚至枯寂。富贵之诗从李白开始,经李贺、韩愈、李商隐、杜牧、韩偓等一路向前,虽路径不同,但或辞藻丰赡,或意境瑰丽,总体带有较为明显的富丽之气。进入宋代,“西昆体”承商隐衣钵,“江西诗派”“脱胎换骨”之法亦使诗歌辞藻丰赡,而显学问之富丽,“晚唐体”则意境和语辞皆清冷寒瘦,“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薛嵎《闲居言怀》),“稍觉道心胜,渐至诗脾清”(罗与之《玉梁道中杂咏》),“斜阳照孤影,诗骨瘦崚嶒”(戴复古《山中少憩》)。 可见作为清瘦型诗歌的代表,“晚唐体”本身也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漫长的发展脉络,而且在唐宋两代基本与富贵型诗歌各占诗坛半壁江山,前赴后继,互相补充。 (摘编自王胜明《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人严羽认为,宋诗崇尚讲理,但有不注重营造意境之美的问题,唐诗则能做到两者兼顾。 B. “晚唐体”诗宗奉贾岛、姚合,南宋时期,经“永嘉四灵”倡导、实践,逐步为诗坛所接受,后产生较大影响。 C. “晚唐体”诗较为清寒,盛行于宋代,在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使命,宋人对它的态度并不同。 D. 和清瘦型诗相比,富贵型诗出现得较早,成就也较大,整体带有富贵气,更受诗人喜爱。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历史使命和风格类型两个维度论述了“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B. 文章第4段引用诗例,展示“晚唐体”这种清瘦型诗歌的特点,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C. 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模式,结构简明,段落匀称,条理清晰地展示了自己的论证思路。 D. 第4段交代深入研究“晚唐体”的意义后梳理了清瘦型诗歌和富贵型诗歌发展的大致脉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宋诗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基本都有唐人影子,但是在面对唐诗时,宋人的态度实际上是矛盾的。 B. “晚唐体”的研究之所以有很大价值和意义主要是因为它是宋代“江西诗派”之外成就和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C. 虽然南宋“晚唐体”承担革新“宋诗”,救治诗坛弊病的历史使命,但“江西诗派”对它应该是持反对态度的。 D. 清瘦型诗歌的格局日益逼仄,景物日益细碎意象营造和风格追求日益清淡和寒瘦,甚至枯寂,成就可能越来越低。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B项,“‘晚唐体’诗宗奉贾岛、姚合”错误,表述不严谨,原文中说的是“学术界一般认为”。 C项,“盛行于宋代”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是“盛行于宋初与南宋中晚期” D项,“成就也较大”“更受诗人喜爱”错误,于文无据。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模式”错误,文章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项,“……是因为它是……”错误,以偏概全,全文有两个原因:“晚唐体”是宋诗发展过程中,最能体现宋人这种心态的诗歌流派,同时也是“江西诗派”之外,宋代成就和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因此,“晚唐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故选B。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20多天来一次次突破人们预想的动画电影票房“天花板”。截至8月18日零点,该片总票房破40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动画电影的产值,要知道去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才16亿元。 《哪吒》备受欢迎,为产业注入了强心针。动画分镜师刘畅认为,“它给观众和从业者一定的信心,那就是中国可以做出好的、可以赚钱的动画电影。《哪吒》会让更多资本流入动画产业,让投资者更加意识到好剧本和好制作的重要性。” “《哪吒》给行业带来了很多启示。”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宋磊说,“首先在内容上基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动画电影所具有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其次《哪吒》脱离了特效炫技的层面,用情感共鸣打动了很多观众这样鼓励动画电影多从情感含量提升水准。最后,《哪吒》让人们看到‘中国动漫’四个字可以拥有更高的品牌价值,让动画从业者、投资者、院线乃至观众都更加明确,只要电影本身做得好,就能获得非常好的市场回报。” (《“哪吒”奇迹为国产动画注入强烈信心》,《北京日报》2019年08月19日) 材料二: 动漫产业链是以电影电视传播为拉动效应——带动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演出播出销售”的营销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娱乐有着更高的追求,因此动漫产业将具有广泛的前景,被称为“新兴的朝阳产业”。 (摘编自《我国动漫产业园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材料三: 动漫产业以漫画和动画等形式呈现创意,发展动漫产业能带动漫画、动画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衍生品的开发经营,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相关政策扶持下,2015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先后出现《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大批优秀国产动画电影,另外,电视动画也焕发活力,以腾讯动漫为首的企业开启了原创动画新时代,《魔道祖师》等优秀作品开始涌现。但影视动画的繁荣并没有带动整个动漫产业的完善发展。 漫画和动画同属于动漫产业的核心层,构成动漫产业的内容模块。动画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如果能够先从低成本的漫画出版业试水,培育知名IP(动漫版权,由动漫衍生出来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品牌形象的知识产权),再行动画开发,就能规避风险。然而,国内的漫画和动画呈各自为政的状态。近年来,中国的原创漫画发展迅速,诞生了《偷星九月天》等不少知名IP,但改编成动画的不多。而像《秦时明月》等知名动画电影,则是先动画再漫画。漫画和动画的相互割裂,一方面造成漫画IP的延伸拓展不足,另一方面加剧动画影视的市场风险,2019年上半年上映的14部动画电影,12部皆沉没于市场中。 衍生开发是动漫产业的关联层,却是资金回笼的重要倚靠。日本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规模基本是播映市场的8倍至10倍。而我国2017年国产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大约为764亿元,是内容市场的2倍左右,可见,我国本土动漫IP的衍生品开发潜力远未激发出来。授权市场充斥假货、劣质产品,还有商品的版权问题等隐患。国内像迪士尼这样覆盖上下游的全产业链企业只有华强方特等几家,而它们的主题乐园在品牌塑造方面尚欠火候。我国动漫IP衍生开发不足,造成资金回笼不力,反过来又影响了动漫产业的前期投入。 (摘编自黄虚峰等《从动画到动漫:再补一口气》) 4. 下列不属于动漫IP成功案例一项是( ) A. 《魔道祖师》等原创动画优秀作品涌现。 B. 覆盖上下游的全产业链企业——迪士尼。 C. 中国原创漫画诞生了《偷星九月天》等知名IP。 D. 日本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规模远大于播映市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截至8月18日零点,《哪吒之魔童降世》超过了2018年全年动画电影产值24亿元。 B. 2017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1518.1亿元而在2011年的时候总产值是621.7亿元,2011年到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发展速度较快。 C. 2019年上半年上映的14部动画电影,12部皆沉没于市场中,其中不包括《秦时明月》。 D. 我国本土动漫IP问题重重,不仅衍生品开发潜力远未激发出来,而且授权市场充斥假货、劣质产品,还有商品的版权问题等隐患。 6. 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如何发展我国的动漫行业。 【答案】4. A 5. A 6. (1)多产出好的、可以赚钱的动画电影。让更多的资本流入动画产业,投资者要关注好剧本和好制作。(2)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3)加强漫画和动画之间衔接;(4)加大动漫衍生端的开发力度。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项,“《魔道祖师》等原创动画优秀作品涌现”不属于动漫IP成功案例,材料三“《魔道祖师》等优秀作品开始涌现。但影视动画的繁荣并没有带动整个动漫产业的完善发展”“而我国2017年国产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大约为764亿元,是内容市场的2倍左右,可见,我国本土动漫IP的衍生品开发潜力远未激发出来”,可知《魔道祖师》动漫衍生品市场并没有打开,不属于动漫IP成功案例。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项,“超过了2018年全年动画电影产值24亿元”错误,材料一“《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20多天来一次次突破人们预想的动画电影票房‘天花板’。截至8月18日零点,该片总票房破40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动画电影的产值,要知道去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才16亿元”,可知,“16亿元”的是“去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材料一“它给观众和从业者一定的信心,那就是中国可以做出好的、可以赚钱的动画电影。《哪吒》会让更多资本流入动画产业,让投资者更加意识到好剧本和好制作的重要性”,可知要多产出好的、可以赚钱的动画电影;材料三“在相关政策扶持下,2015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先后出现《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大批优秀国产动画电影”,可知需要政策支持;“漫画和动画同属于动漫产业的核心层,构成动漫产业的内容模块”,可知加强漫画和动画之间衔接;“衍生开发是动漫产业的关联层,却是资金回笼的重要倚靠”“而我国2017年国产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大约为764亿元,是内容市场的2倍左右,可见,我国本土动漫IP的衍生品开发潜力远未激发出来”,可知加大动漫衍生端的开发力度。 【点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言语理解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这一能力点的基本要求: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人 莫泊桑 秋阳越过高大的山毛榉,晒到农庄的院里。木栅栏门开了,走进来一个男子,可能有四十岁,可老得像六十。屋里迎出一个农妇,身形多骨少肉穿一条灰裙子,太短,只到腿肚子,瘦削的、没牙的丑脸显出乡下人常有的那种野蛮、粗犷的神气。 男的问道:“他怎么样啦?” 女的回答:“神父说他完了,过不去今晚。” 他们穿过厨房,走进一间又矮又黑的卧室,只有一块玻璃窗,放进来一点点亮光,玻璃上还挡着一块破破烂烂的印花布,屋子里头放着一张床一种有规律的、沙哑的声音,一种艰难的、气喘的、嘶嘶作响的呼吸声,还带着一部损坏的唧筒发出来的那种格鲁格鲁的水声,从那被黑暗裹住的床上发出来,那儿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他是那个农妇的父亲。 男的和女的走到床边,用平静的、逆来顺受的眼神望着那个快咽气的人。 女婿说:“这次真完了,连今晚也可能拖不到了,只好等着他死了。不过天气这么好,明天油菜就要移苗,这总归要耽误一些工夫了。” 女的也感觉不安,她琢磨了一会儿说:“他明天是下不了葬的;你明天一天尽可以侍弄油啊。” 庄稼人想了想:“可是明天我得去邀请送葬的客人,一家一家跑到,怎么也得五六个钟头。” 女的琢磨了一下说:“现在三点都没到,你也许现在就可以通知起来,你很可以说他已经去世了,既然他看来连今天晚上也拖不到了。” 男的迟疑了片刻说:“也只好如此了,我去。你眼下没什么事,可以先做上四打烤苹果,后天好请送葬的客人吃。” 剩下一个人,那女人就干起活来。 有人在路上招呼她:“喂!希科太太!老头儿怎么样啦?” 她喊道:“差不多完了。后天七点下葬,油菜不能再耽误了。” 回到屋,她马上就去看她的父亲。满以为已经死了,哪知一到门口就听出他那单调的痰喘声,她认为用不着白耽误工夫再走近去看,就立刻做起烤苹果来。 男人很晚才回来,一迈进门槛,他就问:“完了吗?” 她回答:“还没完;还是那么格鲁格鲁气儿呢。” 他们一起去看了看。老人还是那个样子,没有丝毫变化,他的嘶哑的喘息声跟挂钟的钟摆一样准确,也没加快,也没变慢。 第二天,天刚露一点白茫茫的光,丈夫就醒了,他的岳父还活着。这样拖下去,他感到了不安。妻子安慰他:“他肯定活不过今天白天的。用不着担心。还是明天把他埋了。”他于是安心下地去侍弄油菜了,天色很晚的时候丈夫才收工,老人还没有死,女婿害怕起来了:“费米,你看,现在怎么办?”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走投无路了。他们站在老头儿的床头端详着,对他怀了戒心,在他们看来,他仿佛有意捉弄他们,欺哄他们,为难他们;他们特别恨他让他们浪费了那么多时间。明天客人就要来了,现在已经来不及一家家通知改期,只好等他们来,当面解释吧。 第二天,七点差十分光景,第一批客人来了。惊慌失措的希科先生和他的妻子,唉声叹气地接待了他们,夫妻俩同时哭着,跟这个人说过又跟那个人说:“这是我们万万想不到的,决想不到他会拖得这么久!” 客人们听了多少有点失望,有几个人预备走。男人忙拦住他们说:“不管怎样,来吃点心吧。我们已做下烤苹果,总不能不吃啊。” 想到吃烤苹果,一张张脸上都有了笑意。院子里人渐渐多起来;先来的把新闻告诉后到的,大家交头接耳聊着天,吃烤苹果这个念头哄得人人都高兴了。 妇人们还进屋去看望一下临危的人,男人们没有女人们那么喜爱观赏这种场面,仅从窗口往里看一眼。等所有的人都看过了临危的病人,就想到了点心,那四打烤苹果,分放在两个大盘里,金子般黄,喷鼻香,每个人都赶紧伸长胳膊去拿自己的一份,生怕不够分。现在大家都嘻着嘴笑,说话也有劲了。忽然一位老婆婆出现在窗口,她尖着嗓子喊道“他咽气啦!他咽气啦!” 大家立刻停止说笑,赶紧起身去看,果然他不再气了。男人们你看我我看你,低下了头,不高兴的样子。嘴里的烤苹果还没嚼完呢。这个混帐东西,死都不挑好时候。 希科夫妇现在不哭了。完事大结了,他们心里踏实了。他们三番两次地说:“如果老头昨儿夜里肯下决心的话,就没有这一番周折了。”无论如何,总算是完了。下葬改在后天就是了,再吃一回烤苹果就是了。 客人谈论着这件事走散了,能够看见这种事,并且还吃了烤苹果,大家都很满意。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对男人与女人的外貌描写和对老人卧室的环境描写,表现出这对农民夫妇的贫穷和生活压力,揭示了他们对亲人冷漠的原因之一。 B. 小说极具讽刺性,“男人们没有女人们那么喜爱观赏这种场面”,“观赏”一词极大的讽刺了妇女的“看客”心理。 C. 老人终于死后,作者连用两个“就是了”,表现出了女人和男人如释重负,甚至有点轻松愉悦的心情。 D. 本文的人物大多没交代名字,一是他们社会地位低,不值得浪费作者的笔墨,同时也突出了这类人物的普遍性,深化了主题。 8.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以取得讽刺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9. 虽然小说大部分篇幅在描写女儿女婿和客人,但题目却是“老人”,为什么? 【答案】7. D 8. ①神态描写。“男的和女的走到床边,用平静的、逆来顺受的眼神望着那个快咽气的人。”面对临终老人,二位反常的“平静和逆来顺受”讽刺了其冷漠。 ②外貌描写。农妇“瘦削的、没牙的丑脸显出乡下人常有的那种野蛮、粗犷的神气。”这里的“丑”不仅指外貌,更讽刺其心灵丑。 ③语言描写。比如夫妻俩谈论父亲死亡时反复说“这次真完了”“差不多完了”“完了吗”“还没完”,表现出他们对一个垂死的亲人,对一个将要逝去的生命毫无敬畏、无动于衷、麻木冷漠。 ④动作描写。客人到来之后,“夫妻俩同时哭着”跟这个人说过又跟那个人说老人没死,为不死而哭讽刺了夫妻俩自私冷漠。 ⑤侧面衬托。通过老人生活的环境侧面展示老人女儿、女婿对老人漠不关心;同样冷漠麻木的客人们衬托了夫妻的冷漠麻木,讽刺了整个冷漠的社会。 9. ①串联主要事件。女儿女婿和客人的主要话题是“老人之死”,这也是小说主要内容。 ②推动故事发展。老人生死推动情节发展快死了是故事开端,没死引起下文夫妻种种行为,忽然死去,宾主皆大欢喜,小说达到高潮。 ③突出人物形象。小说不仅塑造了老人奄奄一息、痛苦难耐、孤独凄凉的形象,更侧面烘托出女儿女婿和客人的冷漠麻木自私。 ④揭示小说主旨。小说通过写老人之死呼唤社会对老人的关爱,同时批判讽刺了女儿女婿所代表的自私冷漠的亲人和客人所代表的麻木的社会。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D项,“一是他们社会地位低,不值得浪费作者的笔墨”错误,为了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所以没用名字。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本题,“屋里迎出一个农妇,身形多骨少肉穿一条灰裙子,太短,只到腿肚子,瘦削的、没牙的丑脸显出乡下人常有的那种野蛮、粗犷的神气”,外貌和神态描写,使人物不仅丑陋而且内心冷漠。“这是我们万万想不到的,决想不到他会拖得这么久” “如果老头昨儿夜里肯下决心的话,就没有这一番周折了”语言描写,写生命消逝的悲伤荡然无存,人性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也随之飘逝。动作和侧面描写体现在夫妇两人逐一向前来吊唁的人们解释,人们若无其事地享用制作好的烤苹果;所有的角色都在这悲剧性的高潮中出场了,几乎所有的人性都被抹煞了。夫妇两人一反常态地说个不停,人们无所谓地听着。然而,作者并没有让大家尤其是夫妇两人“失望”太久,老人在夫妇两人向每个人哭诉过之后,“寿终正寝”了。人性冷漠暴露无遗。 【9题详解】 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本文从开篇就以冷漠的文字,通过对话表现出老人死前夫妇两人的渴望和思想挣扎,直到小说结束。他们的对话中,主要话题就是老人,他们对老人欲死不死的状态深感厌倦。他们的令人感到羞耻的困境在某种意义上需要老人快点死去。情节结构上,“他怎么样啦”“这次真完了,连今晚也可能拖不到了,只好等着他死了” “这是我们万万想不到的,决想不到他会拖得这么久” “他咽气啦!他咽气啦”可知情节上串联主要事件,推动故事发展;人物形象上,夫妇两人对老人的死亡已经渴盼已久,与此对应的是隐含在这种麻木的渴望下令人惊骇的罪恶,这种麻木、无情的罪恶给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这映衬得后来夫妇两人的哭诉那样无力;主题上,真实而又残忍地透露出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漠。 【点睛】 文学类阅读的选择题,命题人常常会从多个角度来设置一些令考生迷惑性的或隐性的陷阱,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至幼邻,擢明经第,解褐单父尉。从玄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①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至顿首,鸣咽流涕。 至德中,将军王去荣杀富平令杜徽,肃宗新得陕,且惜去荣材,诏贷死,以流人使自效。至谏曰“圣人诛乱,必先示法令,崇礼义。汉始入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不易之法也。将军去荣以偏裨提数千士,不能整行列,挟私怨杀县令,有犯上之逆。或曰去荣善守,陕新下,非去荣不可守,臣谓不然。李光弼守太原,程千里守上党,许叔冀守灵昌,初无去荣,未闻贼能下也。以一能而免死,彼弧矢绝伦、剑术无前者,恃能犯上,何以止之!彼逆乱之人,有逆於此而顺於彼乎?乱富平而治於陕乎?悖县令,能不悖於君乎?律令者,太宗之律令,陛下不可以一士小材,废祖宗大法。”帝诏群臣议,太子太师韦见素、吏部郎中崔器等皆以为:“法者,天地大典,王者不敢专也。帝王不擅杀,而小人得擅杀者,是权过人主。开元以前,无敢专杀,尊朝廷也;今有之是弱国家也。太宗定天下,陛下复鸿业,则去荣非至德罪人,乃贞观罪人也。其罪祖宗所不赦,陛下可易之耶?”诏可。 蒲州刺史以河东濒贼,毁庐舍五千室,不使贼得保聚,大扰。诏遣至慰安,官助营完,蒲人乃安。坐小法,贬岳州司马。 宝应初,召复故官,迁尚书左丞。丞相杨绾请依古制,县令举孝廉于刺史,刺史升礼部。诏有司参议,多是绾言。至议以为:“自晋后,衣冠迁徙人多侨处,因缘官族,所在占籍。今乡举取人未尽,请广学校,增国子博士员,十道大州得置大学馆诏博士领之,召置生徒。使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议者更附至议。转礼部侍郎,待制集贤院。 大历初,徙兵部。累封信都县伯,进京兆尹。七年以右散骑常侍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贾至传》) 注:①先天是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的第一个年号。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 B. 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 C. 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 D. 帝传位/至当撰册/既进稿/帝曰/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经即研究儒家经典学说并阐明其含义的学问,与进士二科是唐朝科举基本科目。 B. 太子太师,西晋始置,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东宫三师”,多为虚衔无实职。 C. 举孝廉,汉朝开始实行,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唐朝。 D. 赠,文中指追赠,也叫追封、追晋,古代朝廷对功臣死后加封官职、勋位,以示褒奖。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至才华卓著,文学才能突出。贾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曾随玄宗入蜀,担任起居舍人,为玄宗拟写传位诏书,得到玄宗认可,贾至非常感动。 B. 贾至看重法令,分析事理透彻。贾至认为王去荣犯法当死,不能因为他有一点才能就宽恕,应严格执法,群臣与他意见一致,最终说服了皇帝。 C. 贾至办事稳妥,能够安抚百姓。蒲州刺史为了讨伐河东贼寇,毁掉许多房屋,百姓不堪其扰,贾至前往安抚,官府帮助百姓建房,才平息了民怨。 D. 贾至见解独到,得到朝廷认可。杨绾请求按照古代制度,选拔人才,得到多数有关官员认可,贾至提出不同意见,谈论的人认为他说得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诛乱,必先示法令,崇礼义。汉始入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不易之法也。 (2)诏遣至慰安,官助营完,蒲人乃安。坐小法,贬岳州司马。 【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圣人平定叛乱,一定先明示法律禁令推崇礼法道义。汉高祖刚进入函谷关,约定(制定)了三项法令,杀人要偿命,是不能改变的法令。 (2)(朝廷)下诏书派遣贾至前往安抚,官府帮助百姓营建房屋完毕,蒲州百姓才安定下来。轻微触犯法律而获罪,被贬为岳州司马。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本句句意为,玄宗传授帝王权位,贾至撰写传位册封的文书,文书献上之后,玄宗感叹说:“从前先天皇帝的诰命,是你父亲撰写的,今天这册文,又是你撰写的,两朝盛典,都出自你父子二人之手,可谓继承了美好的事业啊。” “撰册”意为撰写册文,中间不可断开;“既”意为“已经”“……之后”,作为副词放在句首,排除B、C两项; 与“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的意思相呼应,应该是“乃父为之辞”与“又尔为之”,排除D项。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一直延续到唐朝”错误,唐朝并未实行此制度,文中丞相杨绾请求恢复古制,贾至表示反对,得到朝廷认可。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错误多集中在分析、印证环节。命题者一般采用曲解词义、改变时间地点、改变对象、改变原因条件等方式设置错误。此类题解决的方法就是“题文对照”,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认真比对,从而发现错误,确认答案。 C项,“蒲州刺史为了讨伐河东贼寇”错误,蒲州刺史不是讨伐河东贼寇,而是因为河东靠近贼寇。 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诛”,平定;“示”,明示,给……看;“易”,改变。(2)中“营”,营建;“乃”才;“坐”,因……获罪。 【点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参考译文: 贾至字幼邻,考中明经科,出仕任单父县尉。跟随玄宗巡幸蜀地,被任命为起居舍人,掌管起草诰命。玄宗传授帝王权位,贾至撰写传位册封的文书,文书献上之后,玄宗感叹说:“从前先天皇帝的诰命,是你父亲撰写的,今天这册文,又是你撰写的,两朝盛典,都出自你父子二人之手,可谓继承了美好的事业啊。”贾至叩拜,呜咽着流下眼泪。 肃宗至德年间,将军王去荣枉杀了富平县令杜徽,肃宗刚取得陕州,并且怜惜王去荣的才能,下诏免去死罪,作为流放的人使他立功赎罪。贾至进谏说:“圣人平定叛乱,必定首先明示法律禁令,推崇礼法道义。汉高祖刚进入函谷关,便约定(制定)了三项法令,杀人者要偿命,这是不变的法令。将军王去荣以偏将(副将)的身份率领几千士兵,不能整顿好军队,却挟带私怨杀了县令,有犯上的叛逆行为。有人说王去荣善于守卫,陕州刚刚平定,除了王去荣没有人可以守卫,我认为不是这样。李光弼守卫太原,程千里守卫上党,许叔冀守卫灵昌,一开始没有王去荣,也没听说贼军能够攻下。因为他有一技之长就免于死罪,那些箭法绝伦的弓箭手、剑术超群的击剑者,如果也依仗技能犯上作乱,又怎样去阻止他们呢!那些叛乱的人,有背叛于此而归顺于彼的吗?有作乱于富平而治理于陕州的吗?触犯县令,能不冒犯君主吗?律令,是太宗制定的律令,陛下不能以一个将士的小才,就废弃祖宗的大法。”肃宗诏令群臣商议此事,太子太师韦见素、吏部郎中崔器等都认为:“法,是天地大典,王者不敢专断。帝王不能擅自杀罚,而小人得以擅自杀罚的原因,是权力超过了人主。开元之前,没有人胆敢擅自杀人,是尊重朝廷;现在有这样的事,是轻视国家。太宗安定天下,陛下恢复大业,那么王去荣不是至德的罪人,便是贞观的罪人。他的罪祖宗都不能赦免,难道陛下可以随便赦免吗?”皇帝下诏许可。 蒲州刺史认为河东地区靠近贼人,就拆毁靠近城垣的五千间房屋,以使贼军不得以此作为聚集之地,民众大为惊扰。朝廷下诏派贾至安抚,由官府帮助百姓营建修缮房屋完毕,蒲州的百姓才安定下来。贾至因犯小法获罪,被贬为岳州司马。 宝应初年,朝廷征召他,恢复他原来的官职,升任尚书左丞。丞相杨绾请求按照古代制度,先由县令举荐孝廉给刺史,再由刺史将孝廉举荐给礼部。朝廷下诏有关部门商议,多数人赞同杨绾的提议。贾至认为:“自从晋代以后,士大夫迁徙,人们大多寄居异地,依据以封邑、官职为姓的宗族,落籍到所在之处。如今乡里举荐取人制度不能完善,请求广设学校,增加国子博士人数,十道大州可以设置大学馆,诏令博士掌管,招收学生。让那些留在家乡的人,由乡里举荐;寄居在异地的人,由学校举荐。”议论者转而附和贾至的意思。贾至改任礼部侍郎,待制集贤院。 代宗大历初年,贾至升任兵部侍郎。几次进封为信都县伯,进任京兆尹。大历七年,在右散骑常侍任上去世,终年五十五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鹅湖①归,病起作 辛弃疾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②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注】①鹅湖,风景优美之地,词人闲居时常游之所。②归宁:回家省亲。多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表露出诗人久卧病榻之后,对春意盎然之景的企盼;其中“懒”字则又道出词人“精力衰退”的实际身体状况。 B. “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旱催”这两句描述了词人观赏山景作诗的情状,把词人陶醉在自然风光之中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C. “朱朱粉粉野蒿开”用语特妙,描绘山花儿鲜艳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春天富有生机的田野实景。 D. 这首词上片写病愈无意出游的情态,下片写出游所看到的原野风光和人事,上下片联系紧密,表达疏懒沉郁、行止两难的复杂心情。 15. 有评论者认为,“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两句将春天描摹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其描写中最巧妙的一个字,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14. D 15. 最妙的一个字是“柔”,春天的指向性很明确。柔字是形容春天的核心词,突出强调了桑树(叶)的生机和活力,进而凸显春天的美好,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本题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上片意思是:有意游春,但感觉困乏便不再前行,不如随便走走找个地方喝上几杯。游山刚到绝佳处,但再走感觉到疲惫,诗还没有完成,可好雨忽来似乎催促快点写完。 D项,“无意出游”分析不对,第一句中“着意寻春”写出了词人抱定了寻春的目的四处寻找之意。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首先要确定好关键字,一般从诗词句中的动形容词、数词等入手分析。该句中的“柔”字最为画龙点睛。“柔”字在句中直接修饰“桑”,写出了桑叶在春季时节的长势,嫩绿、新鲜。同时它也写出了那些女子的柔美之态以及回娘家时的喜悦和甜蜜。这就是词人要寻找的春天,春天在乡野之花中,在村女的步履中、笑声里。 “柔”字最巧妙传神,写出了桑叶之嫩。同时,“柔”字衬托出女子因快要回到娘家看到亲人而表现出的轻松的步态和欢乐的笑声。“柔”字点明了词人寻春的内心感受,词人寻找的春天,充满生气,隐藏在乡野的花草中,暗含在女子的笑声里。 【点睛】诗歌炼字题的方法:第一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乂。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岀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炼字(用词巧妙),风格特色,意境。“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炼数词,也可以炼副词,还可以活用词语。比如本题就是炼副词“空”。颈联看似信手拈来,却蕴含着自信、潦倒、心酸、自嘲等等多重感情,其实更是诗人晚年写诗达到炉火纯青的写照。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 (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与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两句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山间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答案】 (1).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 (2)伤心秦汉经行处 (4).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6). 云归而岩穴暝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隆”“倾颓”“阙”“坼”“霏”“暝”的书写。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这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对女子梳妆的一段描写,事实上,中国古代女子的爱美之心,远比______的宋词来的早得多。( )那时候,人们可以使用的物料十分有限,妆粉的原材料就是大米。由于制作方法较为简单,米粉在民间广为流传。但米粉毕竟有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就是持妆能力______太差了,遇水成糊,______尴尬。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铅粉______。谓之铅粉,主要材料包括铅、锡、铝、锌等各种元素组成。它与米粉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防水,敷于面上还能使人光彩照人,在秦汉时期被广泛使用。曹植在《洛神赋》中曾用“芳泽无加,铅华无御”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这里的“铅华”,指的正是上妆的铅粉。再往后数百年间,妆粉也发生了“进化”。宋代有“玉女桃花粉”,清代慈禧太后更是珍珠粉的狂热迷妹,甚至经常敷着珍珠粉入睡,以求皮肤光滑细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豪放 实在是 未免 应运而生 B. 豪放 确实是 难免 与时俱进 C. 婉约 实在 难免 应运而生 D. 婉约 确实是 未免 与时俱进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子》中就出现了“脂泽粉黛”那样的词。 B. 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子》中就出现了“脂泽粉黛”这样的词。 C. “脂泽粉黛”这样的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在《韩非子》中了 D. “脂泽粉黛”那样的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在《韩非子》中了。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所谓铅粉,主要材料包括铅、锡、铝、锌等各种元素。 B. 谓之铅粉,主要材料包括铅、锡、铝、锌等各种元素。 C. 谓之铅粉,主要材料包括铅、锡、铝、锌等各种元素组成。 D. 所谓铅粉,主要材料包括铅、锡、铝、锌等各种元素组成。 【答案】17. C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婉约:委婉含蓄。豪放:表示雄豪奔放,也指气魄大而不拘小节,也指处理事情果断有魄力。周邦彦的词为婉约之风。 第二组,确实是:表示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实在是:即的确是,多了感叹的意味。根据语境填入“难免”。 第三组,难免:表示不容易避免,较客观。未免: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形容遇水成糊的尴尬应该为“难免”。 第四组,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铅粉是新产生的,所以用“应运而生”。 故选C。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早在战国时期至于句首,与前文“早”衔接紧密,与后文“那时候”呼应,排除CD;根据语境近指代词“这”比远指代词“那更合适。这样是近指代词,指比较近的事物,前文刚刚提到了黛眉,用这样更贴近;那样是远指代词,指比较远的事物,不如这样贴切。 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谓之铅粉,主要材料包括铅、锡、铝、锌等各种元素组成”,原句两处语病,主谓搭配不当和句式杂糅。主语应为名词铅粉,所以选择所谓铅粉,句式应为“材料包括各种元素”或“主要材料由各种元素组成”。 故选A。 【点睛】病句题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日前,一则新闻引起关注:香港将全面禁止电子烟。尽管电子烟是为减少吸烟危害而推出的卷烟替代产品,__________________最值得警惕和重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市面上销售的电子烟口味众多,有水蜜桃、巧克力等多种口味;另一方面,有的电子烟吸一口,会有“火光”,还能“吞云吐雾”,对孩子的诱惑很大。且从心理方面来看,孩子吸电子烟,说明他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吸烟的观念,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但其对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2). (2)电子烟对孩子的潜在危害甚大 (3). (3)长大成为烟民可能性很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第一个空对应上文,“尽管电子烟是为减少吸烟危害而推出的卷烟替代产品”,下文应该填入表示转折的内容,即“但其对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第二个空对应“最值得警惕和重视的是”“对孩子的诱惑很大”,可知填入的是电子烟的危害,对象是孩子,即“电子烟对孩子的潜在危害甚大”;第三个空对应“且从心理方面来看,孩子吸电子烟,说明他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吸烟的观念”,可知填入推测孩子以后可能的结果,即“长大成为烟民可能性很大”。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今天,以“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和首届相比,第二届进博会参展国家和地区从120多个增长到150多个,参展企业从2800多家上升到3000多家,展馆面积增加了约6万平方米。不只是数字的跳动,还有品质的跃升。在签约参展第二届进博会的企业当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已经超过250家;在传统展区之外,展览全新增设品质生活展区、科技生活展区、室外展区……可以说,这是一次产品的盛会,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 【答案】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本届参展国家、地区、企业以及展馆面积均有增加,参展企业和展区品质均有跃升。成为一次发展的机遇。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是语言由丰富到简洁的过程,包括筛选概括类压缩、新闻类压缩等。筛选概括类压缩首先要辨明材料类型,进而把握重点。新闻类压缩多为拟写标题、一句话新闻(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在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时,要抓住新闻中的“主体”和“事件”。新闻事件的开头部分往往会交代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件然后提契全文浓缩文意概括为“谁怎么了”的形式即可。本题中,第一句“以‘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可知关键信息是“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第二句“和首届相比,第二届进博会参展国家和地区从120多个增长到150多个,参展企业从2800多家上升到3000多家,展馆面积增加了约6万平方米”,可知关键信息是“本届参展国家、地区、企业以及展馆面积均有增加”;第三、第四句是例举,第五句是总结“可以说,这是一次产品的盛会,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可知关键信息是“成为一次发展的机遇”。 【点睛】提炼语意的方法如下: 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2.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①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②组合关键句或短语;③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3.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 4.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过压缩来完成。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2019年是新中国建立70周年,人民网推出栏目《见证人——致敬建国70年》,邀请建国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个人或集体,分享其对建国70年的思想感悟,呈上其最有情感、有温度、有底蕴的表达,彰显时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节目组提供了备选名单,仅供参考: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柳传志等多位企业家,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潘建伟等科研人员,姚明、郎平、李谷一、莫言、杨利伟等知名人士,邰丽华、唐山十三农民、吕保民等感动中国人物,农民工、华侨、大学生、山区小朋友、外交部发言人… 假如你是被邀请人xxx,请以其身份写一篇节目发言稿。 要求:人物可以另外自选,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荣光属于祖国 各位网友: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感谢人民网的邀请,很荣幸能来到这里跟大家分享我对于建国70周年的体悟与情感。我一生受到过很多邀请,有的是文化讲学,有的是学术座谈,而这一次的邀请不但意义重大,而且倍感温馨。祖国七十华诞,我们每一个做儿女的都满怀喜悦,抚今追昔,荡气回肠。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此刻所有的想法,那就是:荣光属于祖国。 我是1946年出生的,如今已然是年愈古稀的老叟。七十几年的人生恰好与共和国的历史重合,如果我自称是建国七十年的见证人,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童年的我在浙江的乡村识字,少年时来到上海读书,青年时与千千万万同龄人一同遭遇了文革灾难。上山下乡,家人离散,苦难的记忆至今历历在目。不过我们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盼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这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经济复苏了,文化事业也逐渐走上了正轨。中国人有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也有拯救自我的实力,这份荣光令尚值壮年的我激动不已。 经过一番慎重思考,我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毅然投身于文化考察与文化散文写作中去。上世纪九十年代,满身尘土的我穿行于河西走廊,触摸千年岁月爬过敦煌石窟留下的皱纹,倾听祖先开拓丝绸古路时的足音,挽结在浩荡时空里肆意飞舞的思绪。于是就有了《文化苦旅》。 就这样,一边思考,一边写作,我的文字里有时是三峡的急湍,有时是西湖的群山,唐诗里的风雨和宋词里的花瓣纷纷飘落,我动情地描述着祖国文化的神奇与浩瀚,丰富与细腻。如果我的写作为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打开了一扇窗,也算是为祖国的荣光添了一丝神采。 在新千年到来之前,我随香港凤凰卫视的车队去考察几大世界古文明遗址。出国后才突然发现自己重新爱上了祖国。那些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时出生的文明都已死亡,那些被恐怖分子霸占的地区制造了日后震惊世界的“911 事件”。我亲眼目睹了文明的废墟,以及废墟间毫无前途的病弱孩童,与之相比,繁荣稳定的祖国是我们强大的后盾,给我们幸福与自信。万里归来,当我们的车队由尼泊尔即将进入国门时,我忽然想到,我们总将祖国比作母亲,却也会偶尔抱怨她容颜不够体面,装扮不够新潮。但我可以对大家说,我们的母亲真是太不容易了,她咬紧牙关整整走了五千年,她走出了一个地球上最伟大的奇迹。荣光属于祖国,可谓实至名归。 回首过往,展眼如今,祖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为这壮美的改变欢呼雀跃。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不负祖国的期盼,将盛世荣光再次奉献于她的膝下。 谢谢大家! 2019-12-16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2019年是新中国建立70周年,小切口突出新时代,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人民网重磅推出《见证人——致敬建国70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寻找历史性成就蕴含的“中国基因”,破解历史性变革背后的“中国密码”。提供的几组人物,第一组是互联网企业家代表,他们是新生事物,且发展迅速,引领时代潮流;第二组是科研人员,这是中国的脊梁,是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第三组是体育界、文学界知名人士,他们代表中国体育精神,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还有感动中国人物,寻常百姓,无论是谁,都可以是中国70年的见证者,见证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繁荣。 【立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闪光的足迹;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向祖国表白等等。 【结构】标题切题《荣光属于祖国》,格式上符合发言稿的格式,有称呼,有落款。第一段介绍自己是“余秋雨”的身份,引出论点“荣光属于祖国”。第二段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见证“荣光属于祖国”,写“文革灾难”;第三段写“我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于是就有了《文化苦旅》”;第四段写“一边思考,一边写作”;第五段写“出国后才突然发现自己重新爱上了祖国”。最后一段强调“我们要不负祖国的期盼,将盛世荣光再次奉献于她的膝下”。 【素材】1.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非常接地气,其涵义就是让博物馆成为连接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公众来到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文化氛围,获得深刻新鲜的文化体验,共享丰富的文化成果。总结故宫经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切工作要以观众方便为中心,设身处地地在博物馆当个观众,每天走上一趟,你就知道观众在哪些方面还不方便,这样你就会有所改正。 2. 要想向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打开尘封的历史,解读经典的文化,就需要用一种生动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以表达。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的“正能量”,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元素。我们的成功案例很多,而归于一点,就是把故宫博物院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以及强大的文化资源,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审美和需求有效地对接,为大家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也努力让故宫博物院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既有辉煌的过去,有尊严的现在,也能健康地走向未来。 3.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成为“阿里巴巴”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找了个学自动化的“拍档”,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在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正是“中国黄页”。所以国外媒体称马云为中国的mr.internet。 4.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她的“韧劲儿”。青蒿素的发现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其团队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世人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科学实验难有建树。 “千锤万凿出深山”,学习她的“钻劲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新药。在漫长的探索中,中国政府也启动了“523项目”,屠呦呦开创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如果没有勇于探索的“钻劲儿”,这项科研成果很可能付诸东流。 “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习她的“悟劲儿”。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她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最后整理出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如果没有“悟劲儿”,屠呦呦不会想到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首次采用乙醚低温提取,如愿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 “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她的“补劲儿”。大学时学的是西医,毕业后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受过两年半的“西医学中医”教育。西学中的屠呦呦在中医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就在于她的“补劲儿”。不断注入新知识,贯穿中医精粹,形成了渊博的学识,才会到达“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不畏浮云遮望眼”,学习她的“敢劲儿”。屠呦呦专心做科研,耐得住寂寞与枯燥,勇于面对质疑,不为世俗所动,不图“短平快”,终于站在科学的巅峰,接受全世界的瞩目。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