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4《近代中国》通史整合课件(34张)
专题十四 《 近代中国 》 通史整合 Ⅰ 必考内容 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 二、近代中国 1 时空坐标 3 古今贯通 4 中外关联 2 阶段特征 时 空 坐 标 阶 段 特 征 1 .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1840 ~ 1895 年 ) 阶段 特征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地主阶级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较大变化 表现 政 治 ① 列强侵华 A .为打开中国市场, 1840 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 《 南京条约 》 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1856 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表现 政 治 C . 1894 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 马关条约 》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 人民抗争: 1851 ~ 1864 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③ 清政府政策的变化:开始由 “ 敌对 ” 到采取对外 “ 和好 ” 的政策 经济 ① 在工业文明冲击下, 19 世纪 40 年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 19 世纪 60 ~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③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表现 思想 ① 清朝统治者 “ 天朝上国 ” 的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思想 ②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③ 以李鸿章、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倡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④ 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推行 “ 商战 ” 社会 生活 ①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西交往增多,西服、西餐、西式住宅传入中国 ② 社会习俗受到冲击,婚俗、社交礼仪等发生重大变化 ③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轮船招商局、铁路、有线电报、 《 申报 》 等在中国出现 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1895 ~ 1919 年 ) 阶段 特征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进一步沉沦,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掀起高潮,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异常活跃,先后发起多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运动。 表现 政 治 ① 西方列强侵华不断加剧,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 《 辛丑条约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进行维新改革,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 表现 政 治 ③ 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④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 《 临时约法 》 ,实现了由帝制到共和制的历史性巨变。此后,为维护共和制度,先后进行了 “ 二次革命 ” 、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经济 ①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②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 “ 短暂的春天 ” 表现 思想 ①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揭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 1915 年,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 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 《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 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表现 社会 生活 ①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 “ 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 ,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 辛亥革命期间, “ 断发易服 ” 具有反清革命色彩;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③ 报纸等大众传媒在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 晚清时期,中国的交通通讯事业有了一定发展,铁路、电报、电话等进一步发展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19 ~ 1949 年 ) 阶段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表现 政 治 ① 1919 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② 1921 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 ③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国民大革命、十年内战、十四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表现 经济 ①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② 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压榨,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③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在美国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榨下陷入绝境 思想 ①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 ② 1924 年国民党 “ 一大 ” 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表现 思想 ③ 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阶级的重要性 ④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 “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⑤ 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45 年中共 “ 七大 ” 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表现 社会 生活 ① 社会习俗:服饰更加西化;饮食中西结合;婚姻仪式进一步改革 ② 交通: 20 世纪上半叶,铁路发展缓慢,民航拉开序幕 ③ 报刊业:中共创办 《 共产党 》《 新华日报 》 等政论性报刊,并于国民党报刊展开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 影视业: 20 世纪 20 年代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三四十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古 今 贯 通 1 .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阶段特征和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影响 鸦片战争到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1) 侵略方式: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以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市场为主要手段。 (2) 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1) 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经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3) 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 外交上:国门打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到实行 “ 以华治华 ” ;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文化上:宗教侵略、奴化教育。 (2) 国家:除英法等外,后起美德日意也加入 (1) 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2) 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 思想:维新思潮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巨大冲击。 (4) 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1) 侵华方式:从 “ 以华治华 ” 到独占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 (2) 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三十年代日本发动局部和全面侵华战争 (1) 政治: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 (2) 经济:民族工业发展,后日益萎缩。 (3) 思想: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 (4) 外交: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抗战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放战争时期 (1) 侵略方式:美国 “ 扶蒋反共 ” ,独霸中国。 (2) 国家:美国 (1) 政治:美国扶蒋反共,内战爆发,至今没有完成统一。 (2) 经济:使中国的民族经济陷入绝境。 (3) 思想: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 (4) 外交:美蒋勾结 2. 中国近代各阶级的抗争 阶级 纲领 ( 主张 )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结果 认识 农民 阶级 《 天朝田亩制度 》 《 资政新篇 》 太平天 国运动 失败 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单纯的农民斗争不可能成功 “ 扶清灭洋 ”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 运动 资产 阶级 三民主义 ( 新三民主义 )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 失败 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无产 阶级 马克思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胜利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 对应训练 〕 1 . 1858 年 《 天津条约 》 签订后不久,马克思就断言: “ 从政治观点看来,这个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 ” 这种判断是基于 ( ) A .英法等国惯于出尔反尔 B .清政府的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C .清政府对列强存有较大疑惧 D .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 C 【 解析 】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A 项有可能导致战火再起,但不是必然原因,故 A 项错误; B 项有可能矛盾再次激化,但不是必然原因,故 B 项错误; 《 天津条约 》 签订后清政府没有完全屈服,仍然对列强存有较大疑惧,列强目的未达到,战争重起不可避免,故 C 项正确;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与战争双方矛盾激化无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 2 .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规定: “ 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 据此可知, 《 宪法大纲 》 ( ) A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 .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 .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C 【 解析 】 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于 1924 年国共合作,结束于 1927 年国共合作的破裂,而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由 1931 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时间错位,故 A 项错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其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并不反对资产阶级,而 《 宪法大纲 》 中剥夺 “ 资本家、富农 ” 的政治权利,同民主革命纲领是不符的,故 B 项错误;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属于进步的革命力量, 《 宪法大纲 》 中剥夺 “ 资本家、富农 ” 的政治权利,说明其含有理想化因子,一定程度脱离实际,故 C 项正确;江西瑞金时期,党的领导人很多还是从莫斯科回国者,因而此时苏联对中国革命影响还较大,故 D 项错误。 中 外 关 联 1 . 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 项目 西方 中国 发展 进程 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加速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 “ 闭关锁国 ” 和 “ 重农抑商 ” 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缓慢 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 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 资金来源 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 工业化次序 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 工业化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极不合理 2. 欧洲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思想 项目 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不 同 点 所处时代 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确立时 发生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接近尾声时 主要任务 主要是为了反对封建压迫 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理论体系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具体影响 召唤了法国大革命 召唤了五四运动 不 同 点 深远影响 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 局限方面 思想家的思想中掺杂有一定的唯心成分 前期没有同劳动人民相结合;在思想文化方面存在形式上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相 同 点 背景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思想文化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内容 两者都反对专制,追求政治民主,反封建成为共同的内容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 都极大地批判了封建思想,都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之无愧地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对应训练 〕 3 . “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 这强调的是 ( ) A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B 【 解析 】 依据题干材料 “ 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 信息可知东西方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 “ 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 可知是东西方相互碰撞和融合,故 B 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 “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 ” ,可以看出近代中国逐渐介入世界事务,但并不能表现出是在按照西方模式演变,故 C 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 “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 可知东西方的交流强调的并不是西学东渐的过程,而是相互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故 D 项错误。 4 .费正清在 《 中国:传统与革命 》 中称: “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 ‘ 帝国主义侵略 ’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 ‘ 半殖民地 ’ 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 在该 “ 趋势 ” 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 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D 【 解析 】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材料中 “ 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 是指鸦片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在展开,所以从此角度出发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条件,故选 D 项, A 、 B 两项是从阶级斗争史观得出的结论, C 项是从文明史观得出的结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