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北京学校联考语文试题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首师大附中北京学校联考试题 高三 语文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5.24 上午 8::30--11:00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3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7 题。 材料一 总长 1318 公里的京沪高铁,是全球最高技术标准的高铁线路,不仅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 高铁核心技术,也为世界奉献出一大批璀璨的技术创新成果。 京沪高铁穿越黄淮冲积平原和长江冲积平原的路段,沿线分布着大面积深厚软土层,相 当于在“豆腐”上建高铁。因此京沪高铁的路基沉降控制采用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100 年的 寿命期限内,一般地段沉降要小于 15 毫米,相邻两个桥墩的沉降差异不得超过 5 毫米。为此, 京沪高铁创造性地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用深入地下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一行行、 一列列桥桩来规避沉降。京沪高铁还采用了独辟蹊径的创新技术,在无砟轨道铺设前,建设 者采取了机械碾压等“人工沉降”措施,加快轨道下土层趋于紧密的速度,将国外高铁铺轨 前三到四年的自然沉降周期缩短到 18 个月。 在京沪高铁项目破解的众多技术难关中,CRH380A 那酷似“火箭”的别致车头,绝对是亮 点中的亮点。车速越高,行驶阻力越大,空气动力在阻力中所占的比重也越高。经过大批技 术精英夜以继日地研究和改进,“火箭”车头不仅拥有全球最快的速度,阻力更比上一代车头 降低了 15.4%,且尾部升力几近于零,在技术上实现了全面的超越。测试数据显示,阻力下降 后的 CRH380A 列车,以 300 公里时速运行时,旅客人均每百公里能耗仅 3.64 度电,相当于飞 机的十分之一。 接触网的送电能力是电气化高铁能够持续高速奔驰的关键因素。每段平均长度 1.4 至 1.6 公里的接触网导线,架设过程中水平精度误差允许在 0.1 毫米以下,而京沪高铁的实际精 度达到了 0.03 至 0.05 毫米的世界领先水平,确保了列车时速 300 公里时受电的平顺性、连 续性。接触网导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很高的导电率,被业界视为高铁牵引供电核心技术 的“皇冠上的明珠”。向日本寻求技术引进被拒绝后,铁道部与科技部联合自主研发高强高导 接触网导线。经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调整改进,第一批合格的铜铬锆合金高强高导接触线、 超高强度铜镁合金接触线终于从中国人手中诞生,综合性能全面超越国际上锡铜和镁铜接触 导线,达到甚至超过国际领先水平的日本 PHC 接触导线。 京沪高铁是中国轨道交通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铁跨进新纪元。 (取材于涂露芳、孟为、王刘芳、刘宇鑫等人的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缩短路基沉降周期说明中国高铁建设者具有创新能力 B. 文章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来阐释接触网的送电能力 C. “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比喻,本体是指接触网导线 D. 文中列举了许多具体详实的数据,提高了内容可信度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京沪高铁达到全球最高技术标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路基沉降控制采用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 B.车头人均能耗全面超越高铁最低的限度 C.接触网导线架设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接触导线综合性能达到或超过同类产品 材料二 在高铁技术领域,中国已成为拥有世界先进的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 营管理技术的国家。一条条蜿蜒舒展的巨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深刻影响着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高铁拓宽了产业发展的空间。向内看,高铁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众多行业都因高 铁机遇发展壮大;向外看,高铁建设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带来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 业、相关技术研发等大量优质投资机会。高铁崛起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大亮点, 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提质增效多有助力。 高铁降低了全社会的物流成本。东西贯通、南北相连的“大动脉”畅通快捷,全面激发 了资源要素流通的活力。西部资源向东部输送,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南北要素加速流通…… 沿海经济发达地带借高铁向内陆腹地延伸,有助于打破地理阻隔和利益藩篱、提高资源配置 效率、联通国际国内市场,使各类生产要素在更广阔的疆域、更高效的环境下自由流通。 。高铁不仅便捷舒适、运载量大、效率可观,节能降耗的“武 功”也十分高强:每百人公里能耗仅为每小时不到 6000 瓦,是大客车的二分之一,是飞机的 六分之一。因为其只用电,不用燃油和燃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碳排放量很低,堪称可持续发 展的“绿色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贴地飞行”的高铁扩张了既有“经济圈”,重新定义着市场的“边界”。 比如,京沪高铁建成后,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两大经济区联系更为紧密,两大经济区 之间架起一座能源、资本和人员快速流动的通道,将两大经济圈连接起来,使这个巨型的 “【甲】”经济带成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的“南北经济走廊”,很好地发挥了“城 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符合经济发展之道。一根根铁轨缩短了城与城、“圈”与“圈”之间 的距离,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还是构建“一带一路”, 高铁往来穿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有专家预测,中国的高铁建设将推动欧亚大陆的经 济整合,构建更为广阔、更有潜力、更具活力的“大”市场。 (取材于《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 3. 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内容,在文中划线处填写一个合适的句子。(3 分) 4. 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内容,下列词语填入原文【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哑铃 B.项链 C.棋盘 D.扁担 材料三 “标准”一词对普通民众而言可能稍显“无感”,但提到“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3C 认证”,多数人就不陌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认证标准是人们确认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 的“定心丸”,指导着人们的经济行为。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确立标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不 变信条。事实上,正是由于英特尔确立了中央处理器(CPU)标准、微软把持了操作系统的标准、 苹果主导了手机应用标准,这些巨头就牢牢掌握国际市场竞争和价值分配的话语权。而作为 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标准认证是消除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美国 商务部的研究表明,标准和合格评定影响了 80%的世界贸易。 “得标准者得天下。”这句话揭示了标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 过程中,输出“中国标准”一直都被视为最高追求。 从 2012 年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中国开展了“中国标准”的研制工作。中国幅员辽阔, 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被极寒、雾霾、柳絮、风沙“淬炼”出的“中国标准”正逐渐超越“欧 标”与“日标”。 飞速发展的中国高铁已经跻身世界一流,不会坐而论道。曾有外国媒体这样报道,“包括 高铁、核能等在内的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在迅速扩展世界市场,由此带来的是‘中国行业标准 成为世界标准’”。 2015 年 2 月,中国高铁技术的首个国家标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正式施行,中国正致 力于将此标准推广适用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俄罗斯等引进中国高铁的国家,未来包 括伊朗、美国、委内瑞拉等全球 30 多个国家也有望采纳“中国标准”。 (取材于卢泽华的《中国高铁标准正成为世界标准》) 5. 下列各项对“道”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道”的部首是“辶”,部首共三画 B.轨道:“道”,用的是本义,意思是道路 C.发展之道:“道”意思同“大逆不道”的“道” D.坐而论道:“道”在文中指空话,大道理 6. 根据“材料三”,关于认证标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认证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标尺 B.确立标准的企业就能掌握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C.中国企业把输出“中国标准”视为最高追求 D.中国高铁标准已经被众多欧美国家广泛采用 7. 根据三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中国高铁标准能成为世界标准的依据有哪些?(6 分)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3 题。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 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 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 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 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倪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 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 孝昭幼冲,霍光秉政,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至于始元、 元凤之间,匈奴乡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罢酒榷①而议盐铁矣。 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精为 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 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 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②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 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 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 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 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取材于《汉书•循吏传》) 注释:①榷:专营,专卖。②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后因称郎将、 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反秦之敝 敝:陋俗 B.外攘四夷 攘:驱除 C.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 罢:废除 D.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 质:验证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而天下晏然 必知其所以然 B.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 C.通于世务 兴于闾阎 D.以经术润饰吏事 辄以玺书勉厉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凡事简易,禁罔疏阔 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 B.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 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大 C.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 到了始元、元凤年间,匈奴回到故乡 D.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 (他)认为太守是管理百姓的根基 11.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 分) ①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②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 12.“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后为史书所沿用。请根据本文内容,解说“循吏” 一词。(4 分) 13.孝宣时,良吏多的原因是什么?促成良吏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概括作答。(5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7 题。 桃源行 王安石 望夷宫①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②,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③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注】①望夷宫:秦国宫名。②商山翁: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个隐士。 ③重华:指传说中上古时代最英明的三大部落首领之一的舜,他姓姚,名重华。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首句化用“指鹿为马”了这一典故,此句写出了统治者的荒谬无道。 B.诗中五六两句描述了桃源中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隐居生活的艰苦和辛酸。 C.“春风”一句表达了桃源中人听闻外界战乱不断,不胜悲慨,泪落沾巾。 D.本诗是从桃源中人的角度叙述的,而《桃花源记》是从渔人角度叙述的。 15.下列各项诗句不属于对桃花源中的景色进行直接描写的一项是(3 分) A.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陶渊明《桃花源诗》) B.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韩愈《桃源图》) C.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刘禹锡《桃源行》) D.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王安石《桃源行》) 16.本诗最后两句“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意蕴深远。请结合诗中相关内容,分 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 分) 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文字化解开来,根据表达需要重新组合,灵活运用。王安石 《桃源行》中“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这两句,实际是化用了《桃花源记》中 的“(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用了北宋刘攽《九日》中的“可怜西北望,白日远长安”。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用了庾信《马射赋》中的“落 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3 题。 古典之殇 ①“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②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吾等之 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亲历过的。满嘴冰淇凌的现代 孩子,谁堆过雪人?谁滚过雪球?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流逝者又何止雪? 在新辈人眼里,不知所云的“古典”比比皆是——立于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干舌燥,除了满 目的干涸与皴裂,你纵有天才想象,又如何模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谁还能托起 李太白心中的汪洋与豪迈? ③今天的少年真够不幸的。父辈把祖先的文学遗产交其手上,却没法把诞生那些佳句的 空间和现场一并予之。那样的户外,那样的四季——若荷尔德林之“诗意栖息”成立的话, 至少这天地洁净乃必须罢。可是,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 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夜寂静,今安在? ④从审美资源上讲,古代要比当今富饶得多,朴素而优雅得多。地球自 35 亿年前诞生生 命以来,约有 5 亿种生物栖居过,今多已绝迹。在地质时代,物种的自然消亡极缓——鸟类平 均 300 年一种,兽类平均 8000 年一种。如今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测说,上世纪末,每分 钟至少一种植物灭绝,每天至少一种动物灭绝。 ⑤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视野中被硬硬撕掉?多少诗词 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 ⑥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逝。 由于丧失“现场”,人类正在丧失经典。不久,对原版大自然丧失想象力的孩子,将对古籍中 那些伟大的美学华章和人文体——彻底不明就里,如坠雾中。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诀 和追悼! ⑦语文课本中的诸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褒禅……除了传递水 墨画般的自然意绪,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含义,更有着“黄鹤杳去”的祭奠意味。比如我 们对“蒹葭”“雎鸠”阐释时,难道只会停留在“某植物”“某水鸟”的字面意思上,再也领 略不出别的了?难道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油生敬畏和感激?难道除了匆匆草草的娱情 悦性,就涤荡不出“挥别”的忧愤来?类似的每一词语本身,无不包藏着生态、民俗、历史、 美学和社会学信息。那“蒹葭”“鹿鸣”“雎鸠”“猿啼”……不仅代表草木或动物,更指向一 种生存文化和栖息美学,也是一部人间记忆。它让今人在阅读自然圣经的同时,更对眼下境 遇和空间有一种检验、校对和反思。某种意义上,古典文学为后人矗起了一座纪念碑,是丰 碑,更是殇碑。 ⑧不知道老师们在领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之时,有没有升起一股隐痛?并把它悄悄传递给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埋进孩 子心里,我要感谢这位老师——今天,为孩子接种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明天,这粒小小 的“痛”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我相信,接种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 被伐倒的森林、一条将被铲平的古街时,至少会有一丝心痛和迟疑吧?最终阻止粗鲁和野蛮 的,或许正是那迟疑。 ⑨其实,何止语文,地理、音乐、美术、生物、历史、哲学……哪个不包含丰饶的自然 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蕴藏着比辞条、年代、人名、因果、正反等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 神风光?关键看有无感受到它们,能否深情地领略并分享它们。若连最初级的课堂都无法帮 孩子立起“敬仰自然”“尊重生灵”“万物和平”的精神路标,当他们进入成人序列后,那些 坚硬的环保口号又有何用呢?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知觉——那些 最早感动过其心灵的生命细节!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在最重要的“审美”和“信仰”方面 做得远远不够。所以,当被“广州餐桌日均‘吃猫’一万只”的新闻惊得目瞪口呆时,我突 然想:这些食客也曾是孩子,也曾是学生,可谁告诉过他,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吃的? ⑩看过两则报道,皆和树有关。一个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被 称为“月亮”的红杉树,从 1997 年 12 月 10 日起,在树上栖居了 738 天,直到树的所有者—— 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伐它。还有,在瑞典的语文课本和旅游手册中,皆可见这样一件事: 1971 年,斯德哥尔摩,当铲车朝古树参天的“国王花园”逼近时,一群年轻人站了出来,他 们高喊“拯救斯德哥尔摩”的口号,用身体当盾牌,挡在那些美丽的大树前……终于,地铁 站绕道而行。多么幸运的树!而它们,也给新一代瑞典人撑 起了盛大的精神荫凉。 11 多么童话的心灵啊!其力量源于健康的生命知觉,源于天然的性灵和秉质,他们保卫 的不仅仅是树,更是生活和生活的美学理想。 1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应该“树”出像树一样根深叶茂的人。 (取材于王开岭的同名散文) 18.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 为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 B.《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明人将 其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C.“蒹葭”“雎鸠”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意象,“风、雅、颂,赋、比、 兴”为《诗经》的“六义”。 D.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包括律诗、绝句, 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等。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人的想象力远不如古人,人们在诵读古典诗词时,无法重现、体验作品中所描绘 的场景。 B.作者紧扣“古典”与现实生存状态的关联行文,视角新颖独特,语言沉郁凝重,充满 深沉忧思。 C.现在的孩子成人后,环保宣传对构建他们的“敬仰自然”“尊重生灵”等意识已不起 作用。 D.汉语中的每一个词语,都包藏着生态、民俗、历史、美学和社会学信息,都指向了生 存文化。 20.文章第①段的诗句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4 分) 21.赏析第⑧段中的画线语句。(5 分) 22.作者在第⑩段写了两则报道,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 分) 23.标题“古典之殇”中的“殇”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6 分) (二)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 24 题。(5 分) 24.俞平伯品评《红楼梦》时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宝钗曲, 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你 认同这个说法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5 分)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 分。 25.语言文字运用(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位校长对全体学生的开学寄语如下:面对疫情,你们除了赞美,我希望你们更多的是 思考,是学习,是成长。因为 10 年、20 年后,是你们在建设这个国家,是你们在管理这个国 家,是你们在保护这个国家。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要汲取哪些教训,积累哪些经验, 如何真正()我国的治理水平、()治理体系,()重大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当这样的传染病刚一 发生就能从政府向公众第一时间预警,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今天的世界就在你们闪动的双 眸和笑靥中,未来的世界就在你们独立的思想和情感里。 ①在括号内填上三个动词,使语句搭配合理,句意明确。(3 分)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找出 语病并作修改。(2 分) 26.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学校开展“走进西城”系列活动,请你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某一名人故居、博物 馆或特色街道等。要求言之有物,条理清楚。150 字左右。 ②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如乱停乱放、恶意破坏、 据为己有等不文明现象。请你写一段文字,倡议大家摒弃对共享单车的不文明行为。要求语 言精炼得体,理由充分,有号召力。150 字左右。 ③请以“那熟悉的声音”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 150 字。 27.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①《圣彼得堡的留恋》中有一句话:“对于作家来说,必须拥有经历。”其实何止作家, 对于其他人或事物也一样:经历,可以是财富,也可能是负担;经历了,可以更加成熟,也 可能变得世故或麻木;那些经历,可以留在昨天,可以带到今天,也可以生成明天……请以 “‘经历’之我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要局限于《圣彼得堡的留恋》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今天和未来的世界,是个科技无所不在的世界。学生遇到了作文软件,棋手遇到了对 弈机器,医学遇到了克隆技术,太空遇到了载人飞船……科技令人惊叹,使人“任性”, 也让人惶恐。面对科技,人类会自信,会自大,也会自卑…… 请展开联想或想象,以“与科技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3 分) 1.(3 分)B 2.(3 分)B 3.(3 分)高铁提升了节能减排的成效 4.(2 分)A 5.(3 分)C 6.(3 分)D 7.(6 分) 答案要点:(每点 2 分) 中国高铁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为世界奉献出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 中国高铁拥有世界先进的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 中国高铁标准经受了中国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的检验,正逐渐超越“欧标”与“日 标”(以高铁、核能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在迅速扩展世界市场)。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 8.(3 分)A 9.(3 分)D 10.(3 分) C 11.(6 分) ①公卿位缺时,就从那些受表彰的人中选择,依次任用。 ②在位时人民富足,离任后人民思念,生前有荣誉称号,死后被尊奉祭祀。 12.(4 分) 循吏是为政宽缓,教化民众;严于律己,清廉公正;关心百姓疾苦,以民生为重的 好官。 13.(5 分) 原因:孝宣帝不仅认识到官吏与自己共同努力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保证,而且 他有管理官吏的有效作为。 具体措施:授官严格,用官稳定,激励有法。 三、(18 分) 14.(3 分)B 15.(3 分)D 16.(6 分) 要点一:对无道统治者的痛恨、批判。 要点二:对贤明君王的渴望、期盼。 要点三:对历代百姓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评分参考】以上三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7.(6 分) (1)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2)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分参考】每空 1 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 18.D【解析】古体诗不包括律诗、绝句。 19.B 【解析】A 无中生有,C 在文中有限制条件,D 忽视了文中的“类似”。 20.1 引用诗词为全文营造诗意的氛围。2 引出下文对古典现场消失现象的描 述和感慨。③点明古典现场的消失,暗示文章的主题。 【评分标准】3 个要点,每点 2 分,答全 2 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21.1 将对古典文学现场消失(或“不能传递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动物 的意识和信仰”)的“隐痛”比作“精神疫苗”。2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 动地表明儿童时期加强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审美”和“信仰”教育的重要 意义。 【评分标准】1 解释“痛”“精神疫苗”2 分。2 鉴赏共 3 分,手法 1 分,效 果 2 分。意思对即可。 22.①两则报道与上文的“广州餐桌日均‘吃猫’一万只”的新闻形成对比, 表达了对儿童欠缺“审美”和“信仰”教育的深深忧虑。 ②列举国外保护古树、尊重自然的具体事例呼唤健康的生命知觉、天然的性 灵和禀质,突出对儿童进行“敬仰自然”“尊重生灵”“万物和平”启蒙教育 的重要性。 【评分标准】两个要点,每个要点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23.①指随着古典诗词所呈现的古典场景、风物的消失,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 资源也随之消失。 ②身处现实场景的人尤其是孩子,在诵读古典诗词时往往没有理解其中的 生存文化和栖息美学,不能理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从这一角度说,古典 诗词的应有意义在消失。 ③教育课堂在帮助孩子树立起“敬仰自然”“尊重生灵”“万物和平”的 精神路标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孩子不能生发对“古典现场”缺失的忧患意 识和悲怆之情。 【评分标准】共 3 个要点,每个要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 20 题。(5 分) 24、观点 1 分;事例得当 2 分;分析合理 2 分。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5 分。 25.语言文字运用(5 分) 答案提示:①提高,完善,建立 ②搭配不当,“闪动”与“笑靥”不能搭配。 25.(10 分) (1)符合题目要求,以 7 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2)第③题诗歌评分参考:有形象感(或哲理性)、节奏感和一定的抒情性, 形式上一般分行排列(也可以连写)。超过字数不扣分。 26.(50 分)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 分) 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 46 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 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 48 分 以上。 二类卷 (33—41 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 37 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 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 得 39 分以上。 三类卷 (25—32 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 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 楚 以 29 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 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 31 分以上。 四类卷 (24—0 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 24 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 2 分。每 3 个错别字减 1 分,重复的不计。字数 不足,每少 50 个字减 1 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汉朝兴起之初,一反秦代的弊政,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凡事都从简而 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而相国萧何、曹参以宽厚清静的办事作风成为了天下 的表率,人民因而编了一首“画一”歌来加以称颂。孝惠帝无为而治,高后女主 隐居深宫,而天下安定,人民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一片丰衣足食的景象。到了文 帝、景帝年间,便开始移风易俗。当时,循吏如河南郡太守吴公、蜀郡太守文翁 这些人,都能严于律己,为人表率,为官办事清廉公正,不用严苛的管理方法, 而人民顺从地接受感化。 武帝时,对外驱除四方蛮夷,对内修改法规条令,人民因此疲惫不堪,奸恶 作乱无法禁止。那时很少有能以教化治理而著称的人,只有江都相董仲舒、内史 公孙弘和倪宽等,其政绩值得一书。三人都是儒生,既精通处世之道,又熟习文 章之法,他们以经学的思想方法处理政务,天子器重他们。董仲舒因病多次辞官, 而公孙弘、倪宽做官做到三公。 孝昭帝年幼,霍光代为主持政务,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 大,霍光沿袭于此而恪守职责,没有改变以前的做法。到了始元和元凤年间,匈 奴归顺,老百姓生活也渐渐富足,于是开始举荐贤良官员,问询人民疾苦,于是 废除酒税而讨论盐铁之利。 待到宣帝时,他兴起于里巷,从微贱之地而登上至尊之位,所以深知百姓生 活的艰难。他从霍光死后开始亲自处理各项朝政,励精图治,每五天便听政一次, 从丞相以下各官职依次进朝禀告。待授予刺史、郡守、诸侯相等官职时,都要亲 自接见询问,了解他们的思想,然后再考察其行为以验证其言论,有名实不符合 的,必须清楚它的根源。 孝宣帝常说:“老百姓所以能够安心于农业生产而没有忧虑怨恨的不良心情,是 因为政治清平而法律公正。与我共同保证这一点的人,只有那些好的太守啊!他 认为太守是管理官吏人民的根基,频繁调换就会造成地方上的不安宁,人民知道 太守的人选十分稳定,不可欺瞒,才会服从他的教化。所以太守如果治理有成效, 他总是亲自颁书勉励,增加其俸禄并赐以重金,有的授爵号至关内侯,公卿位缺 时,就从那些受表彰的人中依次选用。因此,汉代的良吏在这样情况下层出不穷, 有中兴之称。像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这些人,都称职尽责, 可是任用刑罚,有的人抵罪而死。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人, 在位时人民富足,离任后人民思念,生前有荣誉的称号,死后被尊奉祭祀,这样 的风采也许就是仁德礼让的君子遗风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