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导学案社会史观
三轮冲刺导学案---社会史观 考点剖析 (1)基本内涵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社会问题,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 (2)主要着眼点 社会史观的研究大多以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习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为载体,从中折射出“社会巨变”。社会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小人物”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本质上体现了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 (3)启示借鉴 运用社会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应采取与传统史学不同的历史视角,以社会性眼光,审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人的日常生活。在社会史观视野中,研究社会变迁、习俗更新,应以“社会史”为切入口,围绕社会生活、交通通讯、婚姻习俗、社会保障、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等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衔接 1.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1)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使农民勉强自给。 (2)宋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3)明代后期,棉布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隋唐时期,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鸦片战争后,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电报、电话、报刊、电影也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后,人民的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发生着变化。 3.西方的社会生活 (1)工业革命后,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3)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典例精析 1、 在历史学习中强调史论结合,但常常因为对概念理解有偏差,导致结论错误,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史实 结论 A 王安石实行市易法,政府设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表明北宋一度放弃了抑商政策 B 古希腊梭伦改革把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 为近代代议制民主奠定了基础 C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意味着两极格局被打破 D 20世纪80年代中国逐渐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标志着农业经营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 【答案】D 【解析】A项中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是加强对市场的管理,而不是放弃抑制商业的措施;古希腊民主属于直接民主,B项错误;两极格局被打破是在苏联解体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没有改变国际关系格局,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D项正确。 2、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的目的是因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这具有号召推翻清朝统治的作用;其次是分析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也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故选B项。A、C项与太平天国运动不相符;D项与辛亥革命不相符,均排除。 对点训练 1、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毛泽东对近代通商口岸的观察所体现的视角是( ) A.阶级斗争视角 B.全球视角 C.文明演进视角 D.近代化视角 2. 数据表明,1851年至1871年的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用的人数从95 000人增加到138 400人,增长率达44.9%。1851年至1911年女性职员从2 000人增加到166 000人,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 A.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3.《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 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4. 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生态学者在粗略浏览了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这表明作者( ) 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向美洲的殖民 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 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的航行 5.武昌起义胜利后,当时有一《越风》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源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易服”政策 B.剪发与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C.辛亥革命后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民权革命的目标已实现 6.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与进步共存。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据材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答案精析 对点训练 1、A 从材料“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可以看出这是阶级斗争史观。 2.D [此题为最佳型选择题,解答关键是把时代特征与英国女性就业人数增加的趋势相结合分析,选择最恰当的一个选项。A、B、C、D四项都是女性就业人数和女性职员比重增加的原因,但题干仅是涉及1851至1871年英国女性在某些领域雇用人数的增加和1851至1911年女性职员比例上升的现象,最能说明工业革命后妇女由仅负责家务管理到可参与劳动,故排除A、B、C三项,D项正确。] 3.A [由题目中的信息“19世纪的西欧……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成为例外”即可选出A项;19世纪的西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故B项表述错误;C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走出家外谋生”不符,故排除;D项开始于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不符。] 4.B [立足材料信息是解题关键,生态学者从生物意义视角重新解读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变化与影响是材料的核心观点,比较备选项,只有B项表述与材料立意一致。] 5.B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是191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剪发不算革命”“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说明剪发与革命联系在一起,故B项正确;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在这之后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剪辫子并不能说民权革命的目标已实现,故D项错误。] 6.(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其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解析 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要紧紧围绕“社会进步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论证作答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