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2017·全国卷Ⅰ)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该油气田的做法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通过实践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表现,① 说法正确。该油气田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不利条件,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从而创造新的价值,④说法正确。“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排除②。材料强调了人们根据联系的多样性进行实践活动,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客观的,而不是由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的,排除③。故选B项。 2.(2019届高三·承德调研)所谓“不可能三角”,指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定制三项中最多只能满足两项,如想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肯定满足不了定制。未来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可能会打破这个“不可能三角”。这对我们发展经济的启示是( ) ①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②把握联系的客观性,创造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推动事物朝有利方向转化 ④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可能会打破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定制三项中最多只能满足两项的“不可能三角”,这启示我们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①③符合题意;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人为创造,②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事物表面的联系及本质的联系,④与题意无关。 3.(2018·全国卷Ⅲ)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①表述不科学;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②错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体现了③④。故选D项。 4.现代企业发展中,人们更多地运用长板原理——当你把木桶倾斜,你会发现能装最多的水决定于你的长板(核心竞争力)。当你有了一块长板,可以围绕这块长板展开布局,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如果你同时拥有系统化的思考,你就可以用合作、购买的方式补足其他短板。由此,对企业发展的哲学思考有( ) ①充分认识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扬长补短,提升核心竞争力 ②树立整体和全局意识,发挥整体的统率作用,兼并弱势企业,增强优势企业实力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市场分工与协作 ④打破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大胆创新,选择最佳经营战略,实现最优发展目标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 “能装最多的水决定于你的长板(核心竞争力)”说明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①正确。②不符合题意, 题意是发挥长板的优势补足短板,强调的是关键部分的作用。③统筹考虑,发挥比较优势,正确。④打破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错误。故选A项。 1.辨明3个基本特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特征 世界观 方法论 错误观点 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孤立看问题 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唯心主义联系观 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孤立看 问题 2.领悟2个重要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错误观点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用部分代替整体,以偏概全 整体不同于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也制约着整体,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系统与要素的统一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 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实践中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系统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 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全面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内容 方法论 发展的普遍性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 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发展的途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发展的状态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反对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 发展的原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注意 事物发展趋势不等于事物发展途径。趋势是前进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2017·全国卷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 ) ①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 ②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 ③发展理念变革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 ④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树立新发展理念并不是因为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而是因为这些发展理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①不选;发展理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它是否正确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②正确;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材料中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理论上的创新,③正确;以往的发展理念也有借鉴意义,是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做出的正确选择,故“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的说法错误,④不选。故选C项。 6.在全球“禁油令”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2017年9月6日,日产在东京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聆风纯电动汽车。这款电动汽车是对其2010年发售的第一代“聆风”的全面升级,既有渐进式改良,又具有颠覆式技术创新。新一代聆风不仅将续航里程提升了40%,达到了400千米,而且在科技和人性化方面也引领了潮流,搭载了多种创新性的配置。这说明( ) ①新认识总是在否定旧认识的过程中发展 ②着眼实际需要是创新的必然要求 ③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④新出现的事物一定会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B ①错误,新认识的发展未必是对旧认识的否定。④错误,新事物刚出现的时候未必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题目中,在全球“禁油令”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2017年9月6日,日产在东京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聆风纯电动汽车,其各种性能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说明了着眼实际需要是创新的必然要求,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故②③入选,选B项。 7.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图像传播高度保真,毫秒即至,全球化进程明显提速。因此,我们面对的未来洒满阳光,包括偏远山区的幼童,人人都拥有进入新时代的机会和权利。这告诉我们( ) ①要支持和保护新出现的事物 ②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整个世界处于永恒发展中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 “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图像传播高度保真,毫秒即至,全球化进程明显提速”说明世界是变化发展的,④入选;“我们面对的未来洒满阳光,包括偏远山区的幼童,人人都拥有进入新时代的机会和权利”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③入选;①说法错误,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②材料未体现。故选B项。 8.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讲话中引用古语名句,这些古语名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对古语名句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重视量的积累 ④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体现的哲理是要重视量的积累,①错误。②③正确,当选。“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说明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错误。 9.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悄然发生改变,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这一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材料说明( ) ①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②事物的质变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③事物发展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④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事物发展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故③④正确;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依然存在,还未彻底解决,故①错误;事物的质变的方向不一定是前进的、上升的,②错误。 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0.(2018·全国卷Ⅱ)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等,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等”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①②正确;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③说法错误;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 11.2017年11月,洛阳引进一批复古公交车——仿古“铛铛车”,装饰有传统的木纹门、木地板,车尾的模拟驾驶室装有传统仪表盘和木质摇柄。该车同时也是一款非常现代的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巴士。由此可见( ) ①矛盾具有同一性,传统和现代可以协调一致 ②斗争性制约同一性,传统和现代并不对立 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④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洛阳的复古公交车,既有传统的东西,又有现代的东西,说明了矛盾具有同一性,传统和现代可以协调一致,①入选;传统和现代是对立统一的,因而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③入选;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②排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④错误。 12.2017年6月5日,广安市积极探索,主动谋划,在借鉴全国各地“旅游法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首家“环保旅游法庭”,揭开了广安旅游加强市场秩序综合监管,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这说明了( ) ①矛盾的个性优于共性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认识矛盾的个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在一定场合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广安市在借鉴全国各地“旅游法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首家“环保旅游法庭”,揭开了加强市场秩序综合监管,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这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②④与题意相符;①错误;认识矛盾的个性离不开共性的指导,③错误。 13.“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可种荞麦。”农谚是劳动人民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上述农谚认识正确的是( ) ①农谚具有通俗性,易于劳动群众指导实践 ②农谚具有科学性,是无可辩驳的终极真理 ③农谚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整个国家农业生产 ④农谚具有地域性,南方和北方要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农谚具有通俗性,产生于劳动群众的实践,又指导实践,①符合题意;矛盾具有特殊性,农谚具有地域性,南方和北方要具体分析,④符合题意,排除③;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②错误。 14.(2018·全国卷Ⅰ)2018年4月,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体现了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①④符合题意;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始终是不可分割的,②表述错误;③在材料中未体现。 1.理解1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内涵及其方法论要求: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性 斗争性 区别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着差别的统一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2.理清3个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普遍性 矛盾特殊性 原理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内容 原理 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相互转化 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 将普遍性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把握1个难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阐释 原理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考点四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全面理解辩证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拋弃,一笔勾销。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包含拋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拋弃,而是既克服、拋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2.正确把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方法论: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抛弃旧的)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关注新的) 3.正确认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5.2017年10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提出,要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要通过改革创新和制度探索,到2020年,建成具有江西特色、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造一批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在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下列对上述做法及其蕴含的哲学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 ①“江西样板”——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改革创新——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③典型经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全国前列——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江西样板”——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①对应错误;②③对应正确;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④错误;正确选项为C项。 16.2017年9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完成第二次试飞任务。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性突破,也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大型飞机技术的突破,除了带动一批新产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在国内不断拓展产业链并引入适航取证,倒逼我国工业标准升级,从而带动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这表明( )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以先进理论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要有创新思维,敢于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 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人类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B 国产大型客机C919能带动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体现了①;“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性突破”体现了③;科技创新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②排除;④与材料无关。 17.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是基于( ) ①新事物通过肯定基础上的否定不断发展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③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创新能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正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体现,④正确。新事物的发展是既肯定又否定的辩证否定过程,而不是肯定基础上的否定,①说法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排除。 (一)先研高考经典—知从何处来(考题源于何处,满分源于何处) [典例] (2017·全国卷Ⅲ·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10分) [研透一题·胜做百题] 一、研题目,看命题源于何处—————————————— 1.看考查切口“小” 设问要求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在全国高考中出现多次,体现了高考重视对重点知识的反复考查。 2.明设问背景“新”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该题以此为背景进行命题设计,充分体现了政治学科关注时事这一学科特色,同时体现了理“旧”题“新”的命题特点。 3.悟命题立意“高” 通过列举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理念和行动,引导考生关注我国在重大外事活动中的建设性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研答案,看满分源于何处———————————————— [命题人提供的参考答案] (1)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②。 (2)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③。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④。 (一)学层次——答案呈现要做到清晰条理 本题分值为10分,答案共分两部分,分别对应整体与部分,结构清晰,赋分标准直观明了。每部分均采用“教材理论+现实意义”的组织形式,架构科学合理。因此,考生在作答类似试题的过程中,首先应针对不同的得分点采用分段形式呈现,然后将教材知识与材料对接来组织答案即可。 (二)析要点——既要全取显性信息,更要深挖隐含 ① 该得分点来源于教材理论知识,即整体的地位和作用 ②④ 这两个得分点均来源于材料信息,但考生容易阐述不到位 ③ 该得分点来源于教材理论知识,即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三)重细节——考场常见易失分点指正 (1)考生在回答①③两个得分点时不能完全照搬教材知识,而应依据材料和设问加以取舍;同时,应尽量将两个知识点分开并对应各自的方法论。 (2)第②④个得分点是对材料信息的高度概括与提炼,考生容易阐述不到位或单纯照抄材料,可从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中得到启发。 (二)再拓命题思维—看到何处去(还可能怎么考、用什么考) 一、经典变式,本则材料还可这样考—————————— 结合典例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阐述应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本题要求用联系的观点阐述应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属于措施类题目。首先明确可用到的观点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次要结合方法论并联系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③ 要树立全局观念,契合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 二、见微知著,此类问题还可这样考———————————— (一)推此及彼,小材料看命题大趋势 (二)化大为小,长效热点下的命题新视角 视角一 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材料] “‘一带一路’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解析] 本题设问较为具体,属于小切口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时首先明确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点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然后结合材料一一对应分析即可。 [答案]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具有全局性视野,不是只为一己之私。③“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各国通过谈判协商实现各国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有效对接,以及促进经济要素在沿线国家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不是“独奏”能完成,需要精诚合作的“合唱”。 视角二 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 [材料] 2018年 6月9~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上海精神”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首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五观”,他指出,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问题]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对习近平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五观” 进行科学解读。 [解析] 本题要求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对习近平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五观”进行科学解读,可从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及创新意识等方面结合新“五观”进行分析。 [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五观”中的“协调、共享、合作、融通、共赢”等理念,坚持了联系的观点。②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五观”中的“共享、共同、综合”等理念,正确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做到了统筹全局。③发展具有普遍性。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五观”中的“发展观”,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矛盾即对立统一。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五观”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坚持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⑤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五观”展现了新方法、新思维。 视角三 加强金砖合作,接力第二个“金色十年” [材料] 金砖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金砖合作十年来共识广泛、成果丰硕。2018年6月29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第八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上强调,去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开启了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新形势下,金砖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规则;要坚持通过政治手段和平解决争端,加强政治安全合作;要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阐述金砖国家如何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的第二个“金色十年”。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发展观主要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然后分别从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角度回答。 [答案]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立足自身,放眼长远,让合作行稳致远。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准备走曲折道路。要坚持通过政治手段和平解决争端,加强政治安全合作,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并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金砖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 (1)图示二者关系 (2)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两种情况 构成整体的部分单独存在时,只具有其自身的功能,甚至连自身原有的功能也会丧失,如离开人体的手不再具有手的功能,不能活动,不能抓取。 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性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实践方面 认识方面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有序性 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1)二者的区别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 主要矛盾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有很多 一个矛盾统一体内部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要方面,另一个是次要方面 内涵 主要矛盾指的是“矛盾体”,内部又含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地位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原因在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原因在于主要方面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 方法论 做工作要抓重点、找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认识事物时,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标志词语 “重点”“重心”“关键”“首要任务”“突破口”“中心环节”等 “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本质”“多数”“优势”等 (2)二者的联系 ①都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是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结果;②都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③都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4.图示矛盾的观点 5.矛盾的观点在实践中的应用 (1)“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相反相成”等体现的哲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根据……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势、特色”等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试点、推广、抓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等体现的哲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4)“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心、重心、重中之重、突破口”等体现的哲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重点和关键。 (5)“主流、主体、方向、大局、认清形势”等体现的哲理是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性质、利大于弊、本质”等体现的哲理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6.关于创新意识 (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 ②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辩证法 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认识论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创新的作用 7.图示法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专题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1.(2019届高三·合肥质检)一支中国科研团队在南海进行珊瑚野外繁育实验。初期,珊瑚死亡率超过95%,经过反复试验,努力攻关,针对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种植方法,成活率达到了90%。团队负责人表示:能在海底成功繁育珊瑚,都是失败的经验堆出来的。从哲学角度看,实验成功是因为( ) ①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②科研团队努力改造自然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③科研团队把握了创新思维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偶然联系 ④失败中孕育着成功,二者可以无条件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验成功是因为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正确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努力改造自然条件,建立新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科研团队把握了创新思维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必然联系而非偶然联系,③说法错误;失败中孕育着成功,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项。 2.(2019届高三·广东联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厦门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今天,作为国家确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厦门在国家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厦门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①部分制约着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的发展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③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整体与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主导部分,①说法错误;整体并非部分功能之和,③说法错误;厦门作为国家确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在国家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充分体现了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的发展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②④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项。 3.2018年6月13日,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从上海到云南共11个省市,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 )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发展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②应树立全局观念,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③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 ④整体由部分构成,要重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 关键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①说法不准确;树立全局观念,发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作用,不是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②不选;“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体现了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正确;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推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这说明整体由部分构成,要重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正确。 4.2017年6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亮相京沪高铁,中国高铁告别跟跑者历史,正式开启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新车速度更快、寿命更长、空间更大、能耗更低、安全性更强、舒适度更高。这反映出( ) A.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D.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解析:选A “新车速度更快、寿命更长、空间更大、能耗更低、安全性更强、舒适度更高”说明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的更新,B项排除。C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项排除。 5.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 ) A.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B.状态是前进中有曲折的 C.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D.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选D 中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答案为D项;A、C两项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全面理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项错误。 6.据有关研究显示,当前,青少年的幸福感与花在智能手机等屏幕电子设备上的时间密切相关。为此,研究人员建议,青少年想要更快乐,需限制“屏幕时间”,最好把玩智能手机、电脑游戏等的时间控制在每天2小时以内。这表明( ) ①青少年的快乐程度与其“屏幕时间”存在固有联系 ②青少年玩智能手机、电脑游戏等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智能手机等屏幕电子设备是青少年幸福感的唯一来源 ④“屏幕时间”是影响青少年幸福感变化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青少年的幸福感与花在智能手机等屏幕电子设备上的时间密切相关”说明“屏幕时间”是影响青少年幸福感变化的重要条件,④符合题意;“研究人员建议,青少年想要更快乐,需限制‘屏幕时间’”表明青少年玩智能手机、电脑游戏等要坚持适度原则,②符合题意;青少年的快乐程度与其“屏幕时间”不存在固有联系,①错误;③说法明显错误。故选C项。 7.漫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图《把别人拉下来时,你也一定在下面》告诫我们( ) ①不能只看到矛盾的同一性,而看不到矛盾的斗争性 ②不能只看到矛盾的斗争性,而看不到矛盾的同一性 ③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有利联系,而看不到事物的不利联系 ④不能只看到认识源于实践,而看不到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把别人拉下来时,你也一定在下面”,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告诫我们不能只看到矛盾的斗争性,而看不到矛盾的同一性,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有利联系,而看不到事物的不利联系,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正确但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故选C项。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体现了( )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正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④正确;题中没有体现认识的反复性,也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②③不符合题意。 9.(2019届高三·长春摸底)中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的传统医学,蕴含着古人先贤的哲学智慧。对于作为五行之一的“火”,中医认为“郁火宜发,实火宜泻,虚火宜补,阴火宜引”。下列选项所蕴含的哲理与之最相近的是( ) A.养生之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 C.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D.气滞血瘀者,当以祛邪为主;气虚血滞者,当以扶正为先 解析:选D 对于五行之一的“火”,中医的观点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D项所含哲理与其相近;A项体现了抓重点、抓关键;B项强调事物在运动中存在;C项意为生命宝贵,医生的责任重如泰山,所含哲理均与题意不同。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③整体在事物发展中统率着部分 ④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抓住创新这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不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问题,③④与题意不符。 11.(2018·潍坊模拟)2018年2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要求,对旧版标准进行了五方面修改,并对标准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弥补了旧版国标绿色环保内容的不足。这一修改( ) ①是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结果 ②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版标准辩证否定的结果 ③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结果 ④是对旧版标准肯定理解的同时对其颠覆性突破的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这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版标准辩证否定的结果,是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结果,①②符合题意;③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排除;④不符合辩证否定观,排除。故选A项。 12.(2019届高三·南宁调研)石油化工生产的塑料废物污染是世界性环境难题。迄今为止学术界普遍认为-微生物无法降解聚苯乙烯这类最难降解的塑料产品。但中国科学家经过研究证明了黄粉虫的幼虫可降解聚苯乙烯类塑料,为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这佐证了( ) ①树立创新思维方式需要打破常规 ②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辩证的否定能够促进生产关系变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 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佐证了树立创新思维方式需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同时说明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错误;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江苏省举办了“书香江苏·流动的盛宴”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展示江苏全民阅读特色的阅读新空间。为使活动达到最佳效果,举办方将活动的中心地点放在南京人流密集的地方,选取群众比较熟悉的优秀经典作品,邀请名人名家解读,并采取平台同步互动直播的方式进行。 活动通过集体诵读、著名专家学者解读、文学名家后人共读等方式领略经典之美,向往圣先贤致敬,体现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用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体验经典,让他们感受到书香就在身边,进一步激发其阅读热情、培养其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素养,使江苏人的“书香味”更加浓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凝心聚力、提神振气。 (1)结合材料,分析江苏省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 (2)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江苏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文化价值。 (3)请你为江苏省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荐两本经典著作,并简要说明推荐的理由。 解析:本题第(1)问考查联系观。解答时,考生首先需要明白联系观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等。然后从材料中提炼相关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即可。第(2)问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材料中的关键字眼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阅读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下人们喜闻乐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把这些关键字眼与教材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组织答案即可。第(3)问为开放性设问,推荐的经典著作要内容健康、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诵读活动会激发人民群众的阅读热情、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②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诵读活动着眼于整体,充分考虑活动地点、阅读作品等要素,使整体达到最优效果。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①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3)示例:①《论语》,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集中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论,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思想性强,有利于提高品德修养。②《平凡的世界》,语言朴实,思想深邃,从一个剖面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 14.(2019届高三·深圳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智慧支持、精神激励和文化滋养。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马庄村演绎出激活文化元素、实现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改革开放走过的第一个 10 年,马庄村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头脑空虚、思想混乱等问题随之而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带领全村村民挖掘村庄历史和民俗、非遗中药香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修建综合性农家乐体验中心,焕发经济活力。追寻民间文化的思想价值,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焕发家风、乡风文明风尚。举办科学文化知识讲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村庄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丰富多彩,集体经济蓬勃发展,马庄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被誉为“华夏文明一枝花”。 (1)运用矛盾特殊性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马庄村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 (2)激活文化元素是马庄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3)某班级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就此活动提出几种可行的探究途径。 解析:第(1)问属微观考查,知识限定为矛盾特殊性。要明确马庄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即立足本村村民思想实际、文化资源实际等采取相应的振兴举措。这可以从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由于是微观考查,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对原理进行深入阐述,然后再具体分析材料做法,做到理论与材料的融合。切不可出现理论、材料两张皮或只谈理论不谈材料或只有材料没有理论的分析。第(2)问属宏观考查,要明确分析的内容是马庄村如何激活文化元素实现乡村振兴。在分析时必须立足材料中马庄村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采取的具体文化措施,然后分别从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生产力,振兴乡村文化产业;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振兴乡村精神面貌;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人才保障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第(3)问属于开放类试题,答案不唯一,只需围绕主题和相关要求为活动任意提出几种可行的探究途径即可。 答案:(1)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马庄村针对存在的头脑空虚、思想混乱等问题,根据自身的村庄历史、民俗、非遗文化资源的实际,采取具体措施,追寻文化思想价值,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改变村庄面貌,改善了村民生活,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华丽转身。 (2)①积极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生产力,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②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③通过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3)示例:①社会调研,感受乡村文化对村落的凝聚力。②人物访谈,体会乡村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③问卷调查,思考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归属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