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 电学设计型实验的一二三四五六
电学设计型实验的“一二三四五六”
电学设计性实验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常出现的题型之一,其灵活性较强,难度
也较大,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在对课本中的实验原理、方法有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能
正确使用仪器及运用实验中学过的方法综合分析解决新的实验问题.本文拟对电学
实验没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想及常用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对相应问题进行归
类分析.
一、一个“中心”
物理电学实验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考查形式多样,题型也变化多端.然
而,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所有题型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测电阻,如测电表的
内阻、测电源的内阻等。
二、两个“基本点”
在各种实验考查题中,解决问题的最终落点多在于测量电路的选择和供电电路
的选择上.
(一)测量电路的选择
电流表接入电路的方式有两种:外接法和内接法.无论采用哪种接法,由于电
表内阻的影响,都存在测量误差.为了减少误差,常采用如下方法选择电路:
1.临界值计算法
当内、外接法相对误差相等时有 Rx= A VR R 。
(1)当 Rx>>RA或 Rx> A VR R 时,选择内接法;
(2)当 Rx<
a b
b
|U -U |
U
时,选用内接法;当 a b
b
|I -I |
I
< a b
b
|U -U |
U
时,选用外接法。
(二)供电电路的选择
供电电路一般由电源和滑动变阻器按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在供电电路中,滑动变
阻器有两种接法:如图 2所示为限流式,图 3为分压式.限流式少了一
个耗电支路,具有节省电能、电路连接简单的优点;而分压电路的优点是电压可调
范围较大.
一般情况下,两种接法的选择要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
(1)若负载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则滑动变阻器限流作用弱,若用限
流式接法,电表指针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改变后偏转不明显,无法测得多组数据,故
应采用分压式接法;若电阻的阻值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差不大,分压式、限流
式都可以.
(2)若要求负载上的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必须用分压电路.
(3)两种电路均可的情况下,若要求电源消耗功率小,必须用限流电路,
三、设计电路的三条原则
从设计电路的要求来看,常以下列三条原则为依据来设计电路:
(一)安全性
无论电路是何种连接方式,首先要保证所用仪器的安全,如要考虑电源的电压、电
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等.即选择电表时,要保证其电流和电
压均不超量程;选择滑动变阻器时,流经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
大电流.
(二)精确性
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选择电表时,应在保证电流和电压均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
合理选择电表规格,如指针偏转一般应达到满刻度的 2/3;选择滑动变阻器时,应
注意其阻值大小对实验操作与实验过程的影响.
(三)方便性
在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选用的电路和器材应便于操作,所得实验数据
要便于处理.
以上是设计电路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满足以上原则的同时,应尽可能节省器
材、节约能源.
四、四个基本实验
(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由于该实验中选用的待测电阻丝电阻较小,所以测量电路应选用电流表外接
法.本实验对电压的调节范围没有特殊要求,被测电阻又较小,因此,供电电路可
以选用限流接法,如图 4所示.
(二)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由于小电珠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应采用电流
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若采用限流接
法,则即使把滑动变阻器 R的阻值调到最大,电路中还
有电流,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将缺少坐标原点附近的数据.因此,若要求小电珠两
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电压,故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如图
5所示.
(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用电压表、电流表和一个可变电阻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
定律可写成 E=U+Ir,若改变外电阻 R,就能测得关于 U、I的两组数据,代入公式可
求得 E、r的数值,实验电路如图 6所示.
(2)用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也可写
成 E=IR+Ir,因此,如果能得到关于 R和 I的两组数据,就可以得到关于 E、r的两
个方程,也就能够求得 E、r的数值,实验电路如图 7所示.
(3)用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
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还可写成 E=U+
U r
R
,如果能得到 u和
R的两组数据,同样能够通过解方程组求得 E、r的数值,实
验电路如图 8所示.
上述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三种不同方法中,测量结果都要通过计算得出,
而往往为了减小误差,更常见的办法是测量多组数据后作出电源的 LT-I 图象.进一
步分析得到结果.
(四)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
(1)将功能选择开关旋转至直流电压挡;
(2)根据待测电压的估计值选择量程,如果难以估测电压值,则应按由大到小的
顺序,先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最大量程试测,然后根据测量出的数值,重新确定合适
的量程进行测量;
(3)测量时,应使多用电表与待测电路并联,使电流从“+”插孔流入电表,从
“一”插孔流出电表,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4)根据挡位所指的量程及指针所指的刻度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用多用电表测量电流
测量通过电流时,可仿照电压的测量步骤进行,但应注意电表应串联接入待测
电路,并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电流挡.
3.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主要步骤:①机械调零;②选挡:③欧姆调零;④测电阻 R,:⑤改变挡位;⑥
重新进行欧姆调零;⑦测电阻.
4.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加正向电压时其电阻很小,加反向电压时其电阻很
大.而欧姆表中的电流是从欧姆表的黑表笔流出,经过被测电阻后从红表笔流入,
测量时,将多用电表的功能开关旋转至欧姆挡,红、黑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极
上;当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欧姆表示数较小,此为二极管的
正向电阻;当黑表笔接“负”极、红表笔接“正”极时,欧姆表示数较大,此为二
极管的反向电阻,用这种方法可以判断出二极管的极性.
五、定值电阻的五种作用
电学设计实验中,给定器材中往往有定值电阻,而定值电阻的应用在教材中却
很少涉及,所以,在此简单归纳总结定值电阻的应用,供大家参考.
(一)用于改装电表或扩大已有电表的量程
常见情况有三类:(1)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2)扩大电流表量程;(3)扩大电
压表量程。
例 1 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1.5 V,内阻小于 1.0 );
电流表 G(满偏电流 1.5 mA,内阻 RG=20 );
电流表 A(0~0.6 A.内阻 0.1 );
滑动变阻器 R1(0~20 ,10 A);
滑动变阻器 R2(0~100 ,1 A);
定值电阻 R3=980 ,开关,导线若干.
请你画出利用本题所提供的器材而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实验数据要求尽量准确).
分析题设电流表○A 可测外电路的电流;将电流表○G 与定
值电阻R3串联正好可改装为0~1.5 V的电压表用来测量路端
电压;多测出几组 I、U的数据,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求出
E、r的值即可,实验电路如图 9 所示.
(二)用于保护电路
例 2 现有一特殊的电池,其电动势 E约为 9 V,
内阻 r在 35~55 范围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50 mA.为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
图 10 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电阻很
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以忽略;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 0—9 999,R0是定值电阻,
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 R0有以下几种规格:
A.10 2.5W B. 50 1. 0 W
C.150 1.0 W D.1 500 5.0 W
本实验应选用 ,其作用是 .
分析 开关S闭合后,电路中电阻的最小值R=
m
E 9=
I 50
=180 ,而r在35—55
范围内,故选择 R0=150 范围内,较为合适;根据选项 C 可计算出所选定值电阻
R0的额定电流 I=
P
R
=
1 A
150
=81.6 mA>50 mA,故选 C,其作用是保护电路.
(三)用来增大待测量,减少实验误差
例 3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电压表 V1(0—3 V).电压表 V2(0—15 V);
电流表 A1(0~0.6 A),电流表 A2(0~3 A);
滑动变阻器 R1(0~10,2 A);
滑动变阻器 R2(0-100,0.5A);
阻值为 l的标准定值电阻 R0;
开关 1只,导线若干.
已知待测电源为电动势约 2V.内阻约 0.1的蓄电池,为了使测量出的电动势
和内阻都尽可能准确,实验时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
应选 。请画出本实验的电路图,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分析 考虑待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大约值,从读数要求出发,不难确定电压
表应选 V1.电流表应选 A1。由于滑动变阻器 R2允许通过的最
大电流为 0.5A.从安全角度考虑,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R1,实
验电路原理如图 11 所示,
电路中为什么要接入定值电阻 R0?若不接 R0,电压表读
数变化范围很小,因为路端电压 U=IR=
E
R+r
·R=
E
r1+
R
,当 r<>Rg时,测量误差小,此方法适合测小阻值电流
表内阻,且测量值偏小,电源电动势宜大一些,以便于电流计达
到满偏.
(2)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如图 20 所示,测电压表 V的内阻方法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滑到最右端,电阻箱 R的阻值调到最大;②闭合 Sl、
S2,调节 R,使电压表示数指到满刻度;③断开 S2,保持 R 不变,调节 R',使电压
表示数指到满刻度的一半;④综上可得 Rv=R’.
6.惠斯通电桥法
电桥法是一种较精确测量电阻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很少用到.电路如
图 21 所示.
(1)原理:当 A、B 两点的电势相等时,通过电流计 G的电流强度 Ig=0,此时称
为电桥平衡(可通过调节 R3的值来实现).根据分压定律可知
31
2 x
RR
=
R R
Rx=
2 3
1
R R
R
(2)变形:由于电阻箱阻值不能连续变化,可能导致无法 Ig=0,所以可结合
图 22 改进电路(阴影部分为金属丝),由上述原理可
知
Rx=
2
0
1
L
R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