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半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半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半月考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25×2分=50分)‎ ‎1、王夫之指出:“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这主要是说( ) ‎ A、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分封制下地方分离倾向严重 C、封建制被分封制破坏 D、郡守县令的职位不能传给子孙 ‎2、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的存在。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统治者这么划界的主要意图是( ) ‎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3、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对上述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这一政权机构”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 B、“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D、著作有可能从官僚政治的工具性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 ‎4、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5、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 ) ‎ 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 C、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 ‎6、关于蒙恬主持修筑长城一事,秦二世以其“绝地脉”而杀之;司马迁认为其“阿意兴功……遇诛为宜”;而郭嵩焘认为“蒙氏固将也,以任边事,其职应然”,不应被处死。以下立意与材料结合最恰当的是( ) ‎ A、崇尚科学,反对风水迷信 B、职务追责,应科学而适度 C、千古长城,功过难以评述 D、评论历史,应该辩证而为 ‎7、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民)、提勺(官)、漏斗(政府)、壶(外国)。其政治寓意是(    )‎ A、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8、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 A、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C、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 ‎9、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反映出( ) ‎ A、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B、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C、中国采取对苏“一边倒”外交 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10、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 ) ‎ A、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B、倡导戊戌变法 C、领导义和团运动 D、领导辛亥革命 ‎11、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之所以被称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因为其( ) ‎ A、由资产阶级领导 B、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C、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 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很大 ‎12、近代中国某理论被史学家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民生、计划的社会、福利经济,以及反对外国的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情感全部掺杂在一起。”下列口号与此对应的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排满兴汉光复河山”‎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3、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的新特点 ‎14、1972年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灵活运用。这一时期中美的“求同”主要体现在( ) ‎ A、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 B、推动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 C、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D、遏制苏联在亚太地区扩张 ‎15、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日裔学者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1992年,他将之扩充为《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一书,指出人类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走向终结,……“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定于一尊,取得最后胜利。“历史终结论”出台的主要依据是( ) ‎ A、中国认同市场经济模式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D、和平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 ‎16、1952年9月,“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外国留学生有77人,其中东欧社会主义诸国44人,朝鲜29人,蒙古4人。这说明当时的外国来华留学( ) ‎ A、 是相邻国家间的教育交流 B、突出鲜明的睦邻友好关系 C、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 D、体现出世界对汉语的青睐 ‎17、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指出:“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周恩来阐述的是( ) ‎ A、 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的重要性 B、东西方国家改善关系的必要性 C、“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性 D、邻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18、“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批判的是( ) ‎ A、隋唐的科举 B、雅典的民主制 C、罗马的法律制度 D、欧美的代议制度 ‎19、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0、对现在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和政府首脑特蕾莎·梅表述正确的是( ) ①梅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②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梅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③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决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梅为首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 A、②③④ B、③④ C、④ D、①③‎ ‎2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英国制度有如下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指( ) ‎ A、首相 B、内阁 C、法院 D、议会 ‎2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改造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最能体现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当时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措施是( ) ‎ A、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宣布国内各民族平等 D、规定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 ‎2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官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B、“官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 C、 “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 D、“科举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 ‎24、下列各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原因的是( )‎ ‎①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 ②山多地少封闭式的农耕经济 ‎③平民与贵族间的斗争 ④小国寡民和独立的城邦制度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有评论者说“俄国的革命来的太迅速了。3月份刚刚取沙皇政府而代之的 临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就步了沙皇政府的后尘。”临时政府迅速地步沙皇政府的后尘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它没有改编沙皇旧军队建立自己的武装 ‎ B、它未阻止列宁等领导人回到彼得格勒 C、它继续沿用沙皇政府的外交政策 D、它没有满足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二、非选择题(17分+18分+15分=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7分)‎ 自古以来的政治发展史中,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唐朝政府与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有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 ‎——(美)詹姆斯·罗伯特 ‎(1)根据材料一,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5分) ‎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图2说明新生的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6分)‎ ‎(3)中国唐朝和美国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理由。(6分)‎ ‎27、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向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13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逐步完善还要通过19至20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主要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变化的?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试用所学知识来论证这一观点?(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英国“民主制的逐步完善”的过程。(6分)‎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唐玄宗即位后,先后起用张九龄等人为相,制定了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外调为都督刺史,同时,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玄宗亦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素质。玄宗还厉行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此外,他还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国的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大幅增加了唐朝的税收及兵力来源。玄宗还采纳张锐提议,实行募兵制,以取代日渐废弛的府兵制,并于边疆地带设置十大兵镇,以节度使节制,作为统治异族与巩固边防的措施。‎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等 ‎(1) 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玄宗改革的影响。(9分)‎ 答案 ‎1、【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实行官员直接选拔制度,郡守、县令们享有原先诸侯手中的权力,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而不是分封制下地方分离倾向严重,排除B;C项说法错误,材料中的封建制指的就是分封制,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D。所以选A ‎2、【答案】 D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元朝行省疆界有意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以利于中央的控制,故选择D。‎ ‎3、【答案】 D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这一政权机构”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著作只是强调了“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却没有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作用,故选D。‎ ‎4、【答案】 C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维新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历史线索、规律的总结及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信息“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错误于“产生的前提”;D项“专制制度的基础”说法错误。‎ ‎5、【答案】 A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材料中的“制度”为秦朝开创的郡县制,郡县制下地方官员“都是皇帝的雇员”,皇帝可以动员全国人力、物力,“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故A项正确。 答案:A ‎6、【答案】 B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材料主要是针对蒙恬修长城一事的评价,不是对当时迷信思想的评价,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蒙恬修长城,秦二世、司马迁和郭嵩焘从不同的职务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故B正确;材料中是对蒙恬的行为进行评价,不是对长城的评价,故C错误;评论历史应从历史的史实出发进行分析,并非完全辩证而为,故D项错误。‎ ‎7、【答案】B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政治。解题关键要读懂漫画的深刻含义,根据题干“1907年”分析,此时处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统治末期,民族危严重。漫画寓意是提壶(官)将坛(民)中的油水通过漏斗(政府)提到壶(外国)中,由此可见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本题选择B。 ‎ ‎8、【答案】 D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维新思想 ‎【分析】材料提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故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9、【答案】 D 抗日战争,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分析】D项与题意苏联援华相符,应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当时中国是亲美政策,所以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10、【答案】 D 维新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说明了近代中国三中政治势力的对外态度,即守旧党代表了顽固派,中立党是指维新派,维新党实际是指革命派,所以结合史实可知晚晴革命党发动了辛亥革命,答案选D,A B C三项与题意和史实不符。‎ ‎【点评】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西方殖民者试图将中国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独立和解放的进程。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密度较大,难度也较深,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总结历史进程的特点和各种革命力量及理论的对比。‎ ‎11、【答案】 B 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三民主义 ‎【分析】主要考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概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从它的斗争任务——反封建的角度来说的。‎ ‎12、【答案】 C 国共政权的对峙,新思想的萌发,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特点。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因此出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民生、计划的社会、福利经济,以及反对外国的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情感全部掺杂在一起”。“打倒列强除军阀”为该时期口号。故本题选C。“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的主张,B说法为辛亥革命口号,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十月革命后,故不选A、B;D说法指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3、【答案】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 ‎【分析】从材料信息看,西方学者和俄罗斯学者都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类似北约的结盟性质的军事组织。依据所学知识,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不是一个同盟性质的政治军事集团。题干的两种观点反映的其实是一种冷战思维,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选D项 ‎ ‎14、【答案】 D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分析】材料中的“求同”是指:面临的问题相同。中美之间关系的缓和是源于两级格局下苏联对美国的战略攻势以及中苏关系的恶化;而中日邦交正常化则是在两极格局下寻求自我发展的要求。所以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的变化均是国际战略力量发展的结果,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也起到平衡国际力量的作用。故选D。A项错误,求同并非要淡化意识形态,而是要坚定的信仰社会主义;BC项错误,明显不符合题意。‎ ‎15、【答案】 C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分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认同市场经济模式,更不是导致他提出“历史终结论”的主要依据,故A项错误;根据“指出人类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走向终结”可知之所以提出历史终结论是从政治角度出发,而不是由于经济方面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故B项错误;80年代末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符合“人类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走向终结,??‘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定于一尊,取得最后胜利”,故C项正确;和平发展成为共识不能代表意识形态斗争的结束,故D项错误。‎ ‎16、【答案】 C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2年9月”和“外国留学生有77人,其中东欧社会主义诸国44人,朝鲜29人,蒙古4人”得知,当时来华留学的主要是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这体现了浓厚的“冷战”色彩,故本题选项C正确;A、B两项表述与材料不符;D项表述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 ‎17、【答案】 D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分析】‎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两国关于西藏地方与印度之间关系问题谈判的印度代表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故选D。‎ ‎18、【答案】 B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分析】材料中“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说明材料批判的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度,联系所学可知,只有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直接民主、轮番而治,但这导致了材料所述的弊端,即民主权利的滥用,选B。科举制跟民主无关,排除A;材料所述是民主,而不是法律,排除C项。D项代议制跟材料中“每个公民”矛盾,排除。‎ ‎19、【答案】A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分析】图中所示的是中国、雅典和美国的政治体制。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体制,雅典和美国是民主制,但是其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故选A。BD项不符合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C项不符合雅典和美国。‎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中西政治体制的特点,并由此能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一国选择自己的政治体制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古代的雅典和中国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和传统文化的差异,走上了专制和民主之路。近代西方国家的政体也是同中有异。 ‎ ‎20、【答案】 B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分析】,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无实权,做一些表面工作,比如新首相上台形式上要经过国王任命,18世纪中后期以后英国内阁和首相权力膨胀,实际上控制了国家的实际权力,①所以布朗作为首相不会受到国王制约,只受内阁和议会制约,一的说法错误②如果议会对政府投不信任案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是首相内阁集体辞职,二是提请国王解散议会,提请国王是形式而已,其实是议会中各个派别商量的结果,二的说法是一定首相内阁辞职错了,还有一种情况是解散英国下院议会,重新选择,有两种选择,所以二的说法错误③英国国王虽然是国家象征,无实权,但是英王个人还享有崇高荣誉和尊严,以及其他诸如不纳税、不被起诉等特权,所以你想议会如果通过议案让国王缴税,那么国王可以依据英国法律否决, 三说基本无否决权,说法正确 ④说可以宣布解散议会,说明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是内阁首相集体辞职 四说法正确所以此题选③④。‎ ‎21、【答案】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新思想的萌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可以看出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受到“巴厘满”的限制,故“巴厘满”应该是议会。‎ ‎22、【答案】 A 辛亥革命 ‎【分析】当时中国的实际是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已成定局,必须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他专制,因此实行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规定国民权利,三权分立都是西方的东西,没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故选A.‎ ‎【点评】关于中华民国的责任内阁制,还可以考查其内容:总统要办的事项必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方能生效。‎ ‎23、【答案】 C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游士社会是指战国时期,士(知识分子)阶层活跃,游士即游说谋划之人士;郎吏社会是指秦汉时期,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门第社会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科举社会是指隋唐至明清时期,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草市出现在东晋南朝时期,夜市出现在隋唐时期,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出现在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儒佛道融合的趋势,故C项正确。所以答案选C。‎ ‎【点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史学习重点包括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以及从汉至远的政治制度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在考试过程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出现。复习时重点关注:历朝政治制度的沿革;商周时期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表现、内涵;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正确认识其远历史影响、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与发展,君主专制的强化。考试形式以主观性试题为主。‎ ‎24、【答案】 D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分析】古代雅典地理特征之一是山多地少,所以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海外贸易是其主要的经济活动,不属于农耕经济,所以排除掉含有②的选项,故选D。‎ ‎25、【答案】 C 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虽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武装,但没有陷入被推翻的危机,故A项错误;未阻止列宁等领导人回到彼得格勒,不是临时政府迅速被推翻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临时政府沿用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继续参加一战,与广大人民要求和平、土地和面包的愿望相违背,是临时政府被推翻的最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没有满足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是临时政府不得民心的表现之一,但继续参加一战是激起民众反抗的最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 ‎26、【答案】(1)职能:中书省草拟、颁布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特点: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 ‎(2)观点:对政府权力必须进行制约。措施:制定1787年宪法,对国家职权实行三权分立。影响: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上不相同。理由: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美国的三权分立受制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27、【答案】 (1)措施:明朝废除丞相;清朝设军机处。‎ ‎(2)变化:君主制到寡头制,再到民主制。‎ 论证:因为占雅典居民多数人的奴隶、女性、外邦人不享有民主权利;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3)过程: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政党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28.(1)措施:革新吏治,重贤用能;倡俭禁奢,开源节流;改革科举,减少冗官;变革兵制,加强边防(任答三点得6分)‎ ‎ (2)影响:进步性: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局限性:置兵镇、设节度使,为后来的藩镇割据留下了隐患。(9分,未回答局限性的,最多得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