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 ‎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人体中某细胞器的图像,该细胞器 ‎ A.可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 B.是胆固醇的合成车间 C.是乳酸的产生场所 D.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该细胞器是高尔基体。A.高尔基体可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A正确;B.胆固醇合成的车间是内质网,B错误;C.乳酸是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生成乳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D.能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的结构是溶酶体,D错误。‎ ‎【考点定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细胞器问题的解答技巧 一是能区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能够根据是否有膜、是单层膜还是双层膜,正确识别各种不同细胞器。‎ 二是准确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及其特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判断,如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具有双层膜、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核糖体主要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细胞器、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的形成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等。‎ ‎2.如表所示是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在不同氧浓度下酒精和CO2的产生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酒精(mo1)‎ ‎9‎ ‎6.25‎ ‎2‎ ‎0‎ CO2 (mo1)‎ ‎9‎ ‎12.5‎ ‎14‎ ‎30‎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细胞呼吸不产生 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9 mol C.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2倍 D.氧浓度为d时,葡萄糖全部进入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 ‎(1)呼吸作用中各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葡萄糖为底物的细胞呼吸)‎ ‎①有氧呼吸:葡萄糖∶O2∶CO2=1∶6∶6。‎ ‎②无氧呼吸:葡萄糖∶CO2∶酒精=1∶2∶2或葡萄糖∶乳酸=1∶2。‎ ‎③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 ‎④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和的比为3∶4。‎ ‎(2)细胞呼吸方式的判定方法 ‎①不消耗O2‎ a.无CO2产生: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b.有CO2产生:细胞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②消耗O2,产生CO2‎ a.VCO2/VO2=1,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b.VCO2/VO2<1,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中可能有脂肪参与。‎ c.VCO2/VO2>1,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判断哪种呼吸方式占优势的方法是:‎ 若VCO2/VO2=4/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若VCO2/VO2>4/3,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占优势。‎ 若VCO2/VO2<4/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占优势。‎ ‎3.下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a过程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B.图中b过程的产生一定是线粒体基质,该过程有ATP的合成及热能的散失 C.图中c过程的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该过程不能产生ATP D.图中d过程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该过程不能发生在乳酸菌细胞内 ‎【答案】B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联系 ‎4.细胞核内的液体称核液,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液内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构成的染色质 B.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核孔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C.核糖体的合成都与核仁结构有关 D.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但不是细胞的代谢中心 ‎【答案】D ‎【解析】A.核液内除了染色质外,还有酶、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ATP等物质,A错误;B.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C.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但是没有核仁,因此核糖体的合成不一定于核仁有关,C错误;D.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关于细胞核结构的5个易错点 ‎(1)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2)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虽然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仍然具有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如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核孔数多,核仁较大。‎ ‎(4)核仁不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染色质)上。‎ ‎(5)染色体和染色质只是形态不同,而成分完全相同。‎ ‎5.科学家依据组成生物体的细胞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属于自养型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有一种不含磷脂的细胞器 B.大肠杆菌属于异养型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只有一个环状DNA分子 C.人类属于异养型生物,其体内除成熟的红细胞外,所有细胞任何时期都含有细胞核 D.绿色植物属于自养型真核生物,其体内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答案】A ‎【解析】A.蓝藻是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A正确;B.大肠杆菌除了拟核内有一个大型环状的DNA外,还在细胞质中含有环状的质粒DNA,B错误;C.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可能不具有细胞核,C错误;D.绿色植物通常除了叶肉细胞外,其他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 ‎【考点定位】多种多样的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6.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 B.ATP、核糖体中一定含核糖,酶中也可能含核糖 C.在有光的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才能合成ATP D.内质网的膜能够合成ATP ‎【答案】B ‎【考点定位】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知识总结 由结构式可看出,ATP的结构特点可用“一、二、三”来总结,即一个腺苷、二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团。‎ ‎7.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酒精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 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分离色素 D.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 ‎【答案】D ‎【解析】A.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还原糖,不可以分解蔗糖,碘液只能与淀粉反应,因此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只能用斐林试剂,A错误;B.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酒精配制成解离液对根尖进行解离,解离后用清水进行漂洗,B错误;C.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提取色素,C错误;D.联会是减数分裂才会出现的现象,洋葱根尖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联会,D正确。‎ ‎【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8.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别使用35S、32P对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进行标记 ‎ B.保温、搅拌和离心等操作不当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 C.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出现了放射性 ‎【答案】A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的催化对象只有一种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C ‎【解析】A.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B.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可以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因此其催化对象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一类,B错误;C. 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C正确;D.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D错误。‎ ‎【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知识总结:用“二、一、一、一”巧记酶的概念 ‎10.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均不遵循分离定律 B.女儿的两条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绿色盲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D.一对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夫妇的子女全部是患者 ‎【答案】C ‎【解析】A.分离定律的适应范围是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故若性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即会遵循分离定律,A错误;B.女儿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B错误;C.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绿色盲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即可以表现为男性可以把致病基因传给女儿,女性可以将致病基因传给儿子,C正确;D. 一对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夫妇的儿子可以是正常的,D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11.现在发现人群中有极少数XXYY个体,其主要临床症状是男性不育。一患者父母正常,非近亲婚配,其他子女完全正常,无类似异常。假设所有个体有丝分裂均正常进行,则该病在家庭中发病的原因一定离不开哪种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 ‎ A.初级卵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B ‎【解析】父母正常,则母亲(性染色体为XX)只能提供X染色体,父亲(性染色体为XY)可以提供X或者Y染色体。该患者染色体组成为XXYY,其中的2条X不能确定来自父亲还是母亲,但是2条Y必定来自父亲,可能原因是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条Y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2条Y染色体没有分开,形成22条常染色体+YY的精子,然后该精子受精后形成该患者。综上所述,该病在家庭中发病的原因一定与次级精母细胞有关,故B正确。‎ ‎【考点定位】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伴性遗传 ‎1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使用酒精或盐酸的目的或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脂肪的检测中使用酒精,以便杀死细胞,利于观察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无水乙醇,目的是提取色素 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异中使用盐酸,以分散细胞 ‎【答案】A ‎【考点定位】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3.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增殖过程中,一定有基因的表达,也一定有ATP的合成与分解 B.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 C.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代谢速度变慢,胞内大部分酶活性会降低 D.细胞癌变过程中,抑癌基因的功能丧失,而原癌基因功能会增强 ‎【答案】D ‎【解析】A.细胞增殖过程中,会通过基因表达生成一些有关的酶或其他蛋白质,这些过程需要细胞呼吸合成的ATP来供能,A正确;B. 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B正确;C.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代谢速度变慢,胞内大部分酶活性会降低,C正确;D.细胞癌变,可能是抑癌基因的功能丧失,而原癌基因功能会增强,也可能是抑癌基因功能正常,原癌基因功能过强,也可能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功能都不正常,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1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结构或物质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中心粒数目由1→2→1 B.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由46→92→46‎ C.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由46→92→46 D.细胞内DNA数目由46→92→46‎ ‎【答案】C ‎【解析】A.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体细胞含有1个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中,中心体倍增成为2个,在分裂结束后,这2个中心体分别进入子细胞中,一个中心体含有2个中心粒,故细胞内中心粒数目由2→4→2,A错误;BC.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体的体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46个DNA,0个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细胞内含有46条染色体,92个DNA,92个染色单体,在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92条染色体,92个DNA,0个染色单体,生成的子细胞也没有染色单体,故细胞核内染色单体数目由0→92→0,染色体数目由46→92→46,细胞核内DNA数目由46→92→46,细胞内DNA由于包括细胞质内的和细胞核内的,无法确定数量,BD错误,C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  时期 项目  ‎ 分裂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着丝点 ‎2n ‎2n ‎2n ‎4n ‎2n 染色体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 ‎0→4n ‎4n ‎4n ‎0‎ ‎0‎ 核DNA 分子 ‎2n→4n ‎4n ‎4n ‎4n ‎2n ‎15.如果用3H、15N、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无放射性),分析正确的是 A.只有噬菌体的蛋白质被标记了,DNA没有被标记 B.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检测到3H、15N、35S C.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H、15N D.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部分含有3H、14N、32S ‎【答案】C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6.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C ‎【解析】①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不符合题意;②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②不符合题意;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③符合题意;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④符合题意;⑤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通过DNA的X光衍射实验,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③④符合题意,故C正确。‎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伴性遗传;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名师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 ‎(1)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①培养时间短⇒部分噬菌体还未吸附、侵染至大肠杆菌细胞⇒离心后未吸附至大肠杆菌细胞的噬菌体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 ‎②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繁殖⇒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噬菌体将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 ‎(2)搅拌后离心,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细胞分离 ‎①搅拌不充分⇒留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随大肠杆菌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②搅拌过于剧烈⇒大肠杆菌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其中的噬菌体⇒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 特别提醒 ①培养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②因检测放射性时只能检测到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所以35S和32P不能同时标记在一组噬菌体上,应对两组分别标记。‎ ‎1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均作为模板 C.DNA分子全部解旋后才开始进行DNA复制 D.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子链 ‎【答案】B ‎【解析】A.DNA不含有U,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错误;B.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复制时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均作为模板,B正确;C.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D. 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子链,D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DNA分子复制的图形解读 ‎18.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答案】D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9.‎ 含5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的两条链分别为a链和b链,其中a链中(T+A)/(G+C)=2/3;将该DNA分子片段用15N标记,然后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DNA片段的b链中(G+C)/(T+A)的值为2/3‎ B.该DNA片段中含有腺嘌呤核苷酸的数目为40‎ C.子代DNA中含14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7/8‎ D.子代DNA中含15N的DNA单链的比例为1/16‎ ‎【答案】D ‎【解析】A. 根据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链中(T+A)/(G+C)=b链中(T+A)/(G+C)=双链中(T+A)/(G+C) =2/3,A错误;B. 根据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T,G=C,a链中(T+A)/(G+C)=b链中(T+A)/(G+C)=双链中(T+A)/(G+C) =2/3,该DNA分子有50个碱基对总共含有100个碱基,因此该DNA分子中T+A=40,G+C=60,故腺嘌呤的数量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等于20,B错误; C.由题意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料,因此DNA分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上都含有14N标记的子链,C错误;D. 1个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两条链作为模板,因此将该DNA分子片段用15N标记,然后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形成的16个DNA分子,共32条链,其中只有2条单链含有15N,占DNA单链的比例为1/16,D正确。‎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名师点睛】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的常用方法 ‎(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 ‎(2)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50%,即嘌呤之和=嘧啶之和=总碱基数×50%,A+G=T+C=A+C=T+G=(A+T+C+G)×50%,==1。‎ ‎(3)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和,即A1+T1=A2+T2,G1+C1=G2+C2(1、2分别代表DNA分子的两条链,下同)。‎ ‎(4)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碱基数的比例等于DNA分子两条链中这两种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比例,即 ==,‎ ==。‎ ‎(5)一条链中两种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该比值互为倒数,即若一条链中(‎ 或)=K,则另一条链中(或)=。‎ ‎20.在一对等位基因中,一定相同的是 A.氢键数目  B.碱基数目 C.遗传信息 D.基本骨架 ‎【答案】D ‎【考点定位】基因的的概念;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1.结肠息肉是一种遗传病,控制这种遗传病的遗传信息存在于 A.发生病变的细胞 B.体内结肠细胞中 ‎ C.亲本配子中 D.体内的几乎每个细胞中 ‎【答案】D ‎【解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结肠息肉是一种遗传病,说明控制该病的基因是来自配子,然后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含有致病基因,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后,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含有致病基因。综上所述,D正确。‎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动物的受精过程 ‎22.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 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 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 生物的传宗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答案】C ‎【解析】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A正确;B. 染色体、DNA、基因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B正确;C.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C错误;D.基因在DNA上,DNA主要在染色体上,故生物的传宗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的概念 ‎【名师点睛】知识总结 ‎23.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代后,子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8‎ B.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F1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F1黑斑蛇自由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数量之比约为3︰2,仍可据此判断蛇斑的显隐性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明,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B与B分开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 D.让基因型为DD、dd的豌豆自由交配,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人工授粉后再套袋 ‎【答案】B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4.表中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个体基因型 配子基因型 异常发生时期 A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期 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期 C XaY XaY、XaY 减数第一次分裂期 D AaXBXb AAXBXb、XBX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期 ‎【答案】C ‎【解析】A.个体的基因型是DD,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基因型为D的配子,但是却生成D和d的配子,其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B.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配子不可能出现等位基因A和a,故异常发生的原因是等位基因A和a不分离,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B错误;C.个体的基因型是XaY,配子不可能同时含有X和Y染色体,故异常发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X和Y不分离,C正确;D.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 ‎,正常配子不可能同时出现2条X,也不可能同时出现2个A基因,也不可能只含有a,产生2条X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2条X染色体不分离,而A和a所在的染色体正常分离,2条X染色体和A所在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含有a的染色体分配到另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产生2个A的原因是含有A和2条X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所在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两条染色体不分离,D错误。‎ ‎【考点定位】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伴性遗传 ‎25.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与有丝分裂相关的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物质准备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的形成合成纤维素 ‎【答案】C ‎【解析】A.在间期,细胞会在核糖体上形成与有丝分裂有关的酶,A正确;B.在间期会合成DNA和有关蛋白质,需要消耗线粒体产生的能量,B正确;C.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粒。在前期,高等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错误;D.在末期,高尔基体会形成细胞板,进一步形成细胞壁,D错误。‎ ‎【考点定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有丝分裂 ‎26.图甲和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B.处于图甲a时期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 C.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 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 ‎【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名师点睛】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名称 表示方法 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 扇形图 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 直线图 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 坐标图 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 柱形图 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组细胞处于分裂期 ‎27.如图表示某细胞(含4条染色体)的分裂示意图,①~⑥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⑥的基因型为aBb  B.细胞②为第一极体 C.细胞③有2个基因B D.细胞⑤的基因型为a ‎【答案】A ‎【考点定位】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名师点睛】知识总结 ‎1.精子的形成过程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8.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29.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常染色体的XBXB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常染色体的XBXB型配子,可能的原因是:对于性染色体而言,是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条X的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2条X染色体移向同一极,进入同一个配子中;对于常染色体而言,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号染色体不分离,进入了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2号染色体正常分离,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进入同一个配子中,该配子与不含常染色体的XBXB型配子,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综上所述,②④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伴性遗传 ‎30.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据此推测,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有 ‎①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两只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 ‎③F1中灰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 ‎④F1中黄色长尾鼠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A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致死基因的类型总结 异常情况 基因型说明 杂合子交配 异常分离比 显性纯合致死 ‎1AA(致死)‎ ‎2Aa、1aa ‎2∶1‎ 隐性纯合致死 ‎1AA、2Aa、‎ ‎1aa(致死)‎ ‎3∶0‎ 伴X染色体遗传的隐性基因致雄配子死亡(XAXa×XaY)‎ 只出现雄 性个体 ‎1∶1‎ 提醒 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都要按照正常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在分析致死类型后,再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 ‎31.报春花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机理如下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l,自交得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l的表现型是白色 B.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C.F2中黄色∶白色=3∶5 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黄色花的基因型是A_bb,而白色花的基因型为A_B_、aaB_和aabb。A.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l,,其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白色,A正确;B. 黄色花的基因型是A_bb,即AAbb或Aabb,B正确;C.F1自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为:黄色(A_bb):白色(A_B_+ aaB_+aabb)=3:13,C错误;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aaB_和aabb,共7种,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由基因互作引起的特殊比例的解题技巧 解题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①判断双杂合子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②利用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写出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3∶3∶1),根据题意将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进行“合并同类项”,如12∶3∶1即(9+3)∶3∶1,12出现的原因是前两种性状表现一致的结果。③根据②的推断确定F2中各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推断亲代基因型及子代各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比例。‎ ‎32.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正交、反交可以排除细胞质基因对后代性状的影响 B.因为F1代出现了一种性状,所以该实验能否定融合遗传 C.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D.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答案】A ‎【解析】A.由于在受精过程中,细胞质只来自卵细胞,故若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正反交得到的子一代表现型不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采用亲本正反交,结果子一代表现型相同,证明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可排除细胞质基因对后代性状的影响,A正确;B. F1代出现了一种性状,不能否定融合遗传,由于F2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才能否定融合遗传,B错误;C.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通常不相等,C错误;D. 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错误。‎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3.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设眼色基因由B和b控制,翅形基因由A和a控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果蝇中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只有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3‎ D.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答案】C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4.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B 与b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灰身雌蝇与黑身雄蝇杂交得F1,F1 雌雄果蝇交配得F2,淘汰F2 中的黑色果蝇后,其余灰色果蝇自由交配,则F3 中黑色果蝇占 A.1/4 B.1/6 C.1/9 D.1/16‎ ‎【答案】C ‎【解析】纯种的灰身雌蝇与黑身雄蝇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Bb,F1 雌雄果蝇交配得F2,F2中BB:Bb:bb=1:2:1,淘汰F2中黑色后,剩下的灰色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2,这些灰色果蝇自由交配,获得F3的黑身果蝇为2/3×2/3×1/4=1/9。综上所述,C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5.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其中基因型是AaBb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子代表现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C.只有基因型是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时,子代才会出现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 D.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白花植株 ‎【答案】C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自由组合定律的9∶3∶3∶1的变式总结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9∶7‎ 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9∶3∶4‎ 存在aa(或bb)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6∶1‎ 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5∶1‎ 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另一种性状 ‎12∶3∶1‎ 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 其余正常表现 ‎13∶3‎ 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1∶4∶6∶4∶1‎ 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 ‎36.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植株杂交,F1基因型为AaBb.下列有关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F1能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F1自交,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F1测交,子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若F1自交,F2有三种表现型比例为1:2: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A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7.在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的历程中,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注射“活R菌+加热杀死的S菌”,S菌已经被杀死,小鼠不会得病 B.想探究遗传物质到底是蛋白质还是DNA,必须把两种物质分开研究 C.用35S标记噬菌体,培养、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D.将S菌的各种物质分别和活R菌一起体外培养,不会出现活S菌 ‎【答案】B ‎【解析】A. 注射“活R菌+加热杀死的S菌”,S菌已经被杀死,但是R型活菌被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转化成有毒型的S型活菌,小鼠会得病,A错误;B. 想探究遗传物质到底是蛋白质还是DNA,必须把两种物质分开研究,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B正确;C. 用35S标记噬菌体,培养、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较高,沉淀物放射性较低,C错误;D. 将S菌的各种物质分别和活R菌一起体外培养,其中只有含DNA成分的物质会使活R菌转化成S菌,出现活S菌的菌落,D错误。‎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名师点睛】细菌体内转化实验的2点提醒 ‎(1)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 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 ‎(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 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学位网 ‎38.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C ‎【解析】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①正确;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错误;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③正确;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⑤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名师点睛】关于如何确定遗传物质的2个要点 ‎(1)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性状和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人类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基因b,也没其等位基因B C.红绿色盲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D.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方遗传下来的 ‎【答案】B ‎【考点定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伴性遗传 ‎40.小麦根尖细胞的基因分布在 A、染色体、核糖体 B、染色体、线粒体 C、染色体、高尔基体 D、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答案】B ‎【解析】小麦根尖细胞含有DNA的场所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和线粒体,基因位于DNA上,故小麦根尖细胞的基因分布在染色体和线粒体中。综上所述,B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的概念;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二.非选择题(40分)‎ ‎41.(12分)‎ 鸟类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ZW,某种鸟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利用甲、乙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别 亲本杂交情况 子代眼色情况 杂交实验1‎ 甲(父本)X 乙(母本)‎ 雌性为褐色眼、雄性为褐色眼 杂交实验2‎ 甲(母本) X 乙(父本)‎ 雌性为红色眼、雄性为褐色眼 ‎(1)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在于      不同.‎ ‎(2)根据杂交实验      (填“1”或“2”)可判断基因B、b不在常染色体上,依据是      .‎ ‎(3)结合杂交实验1和2分析,此种鸟若为褐色眼,则其基因型需满足      ,杂交实验1中甲的基因型是      ,乙的基因型是      .‎ ‎(4)若让杂交实验1子代中的褐色眼雄性个体与杂交实验2子代中的红色眼雌性个体杂交,‎ 则后代中有      基因型,其中褐色眼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答案】(1)碱基对排列顺序 ‎(2)2 子代眼色与性别相关联,不符合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3)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 aaZBZB (2分) AAZbW(2分)‎ ‎(4)12(2分) (2分)‎ ‎【解析】(1)A和a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根据杂交组合2中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联系,与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不符。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可以确定其中有一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 ‎(3)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为褐色眼。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组合1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才会为AaZBZb和AaZBW。‎ ‎(4)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BZb(褐色眼)。组合1后代褐色眼雄性基因型为AaZBZb与组合2后代雌性红眼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杂交,后代有3×4=12种基因型,后代褐色眼基因型为A_ZBW和A_ZBZb,其中纯合子为AAZBW,占1/3×1/2=1/6。‎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42.(6分)‎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甲表示该动物产生的一个精细胞中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乙和丙是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图。据图回答:‎ ‎(1)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期,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__。‎ ‎(2)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 ‎(3)与图甲精细胞同时产生的精细胞还有_________个,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答案】(1)有丝分裂后 A、a、B、b ‎(2)初级精母细胞 1:2‎ ‎(3)3 Ab、aB和aB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 ‎43.(8分)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表示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在某一光照强度下细胞内两种细胞器(A和B)所进行的生理活动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的Z1代表 ,该物质在图乙中的 (填“A”或“B”)结构中被利用。Z2代表 ,该物质直接参与暗反应中 。‎ ‎(2)图乙显示该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强度,此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 ‎(3)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试剂为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通过纸层析后,在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如图所示,如果将该植物长期培养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很长一段时间后,做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则经过纸层析后,变窄变浅的色素带为 。‎ ‎【答案】(1)O2 B C3的还原 ‎ ‎(2)大于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3)无水乙醇 g、h ‎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细胞呼吸;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名师点睛】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分析 ‎(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子变黄。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子变黄。‎ ‎44.(14分)‎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 __,乙病属于___ __(填选项序号)。‎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 伴Y染色体遗传病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 ___,Ⅲ-11的基因型为____ __,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 __。‎ ‎(3)假如Ⅲ-12和一个正常的男性结婚,写出遗传图解,预测后代患病情况。(要求写出配子)‎ ‎【答案】(1)A D ‎ ‎(2)1/2 aaXBY Ⅱ-8或母亲 ‎ ‎(3)4分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方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