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具准备     课件   导入(  )分钟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 ‎ ‎  (板书:《题西林壁》)   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用学古诗的几个步骤学习古诗,是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新课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缘、降、骚、逊、输” ‎ ‎  “降”和“逊”是翘舌音。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   2.学习生字   “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   指导书写:“侧、峰、缘、降、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缘”书写时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下边弯钩在首撇上起笔,左边两撇中下撇要长。“费”书写时上边的弓字要宽扁、最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撇右边是竖,贝字稍窄。   3.理解题意   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 ‎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教师板书:横  岭  侧  峰  )(教师板书:变幻莫测)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教师板书:远  近  高  低)(教师板书:千姿百态) ‎ ‎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教师板书:从不同角度观察)   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 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 ‎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 学习古诗《雪梅》   (一)看图片、赏雪梅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   来静静地欣赏。 ‎ ‎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   生答:梅花   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教师板书:《雪梅》)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   师: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 ‎  【设计意图:充分朗读是理解诗词最有效的方法。】   5.去掉拼音指名读。   6.当小老师领读。   7.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7. 自己读,读出节奏。   师: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9.男女生接读。   10.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11.齐读。   12.背读。   13.领背。 ‎ ‎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 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悟道理。   指名说。‎ 1. 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 梅香(教师板书:雪白 梅香)。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教师板书: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 ‎ ‎  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   2.谈雪梅的关系。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 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 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 诗。   3.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o咏梅》 ,我们一起来欣赏。   4.总结。   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 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 ‎ 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  五、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学习课外诗句,更利于拓展延伸,开拓学生视野,积累素材。】   板书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锋(      )     阁 (     )    章(      )   峰(      )     阔(     )     障(      )   二、读诗句,理解词语。   可怜--       真珠--      缘--   三、我会理解。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答案】   一、锋利 山峰   阁楼  阔气   文章    障碍 ‎ ‎  二、可爱     珍珠       因为   三、   1.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释义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3.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