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7第2讲分析概括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7第2讲分析概括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课件

第 2 讲 分析概括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鉴赏诗歌的基础 , 也是备考的重中之重。本讲主要讲解分析概括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两种命题形式。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思想感情指的是作者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3 - 一、 (2019· 天津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第 1~3 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① [ 唐 ] 杜甫 溪行衣自湿 , 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 , 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 , 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 , 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 , 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 , 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 ② , 去国同王粲 ③ 。我生苦飘零 , 所历有嗟叹。 注 ① 此诗作于公元 762 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 孔父即孔子。 ③ 王粲 , 东汉末年诗人 , 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 , 往荆州依附刘表。 - 4 - 1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 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溪行衣自湿 ” 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 ,“ 亭午气始散 ” 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 , 直到正午才散。 B. 诗人冬季出行 , 蚊蚋仍在飞舞 , 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 , 乱入河中。一路行来 , 层云密布 , 山路崎岖。 C.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 , 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 , 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 , 运用 “ 登顿 ”“ 绮丽 ” 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 , 全诗体现了 “ 沉郁顿挫 ” 的风格。 B 解析 : B 项 ,“ 蚊蚋仍在飞舞 , 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 , 乱入河中 ” 不准确 ,“ 冬温蚊蚋集 , 人远凫鸭乱 ” 的意思是冬天温暖 , 故尚有蚊蚋聚集 , 人在远处 , 因此凫鸭 “ 得恣其乱 ”( 自由自在地游弋、嬉闹 ) 。 - 5 - 2 .[ 分析概括内容 ]“ 山色远寂寞 , 江光夕滋漫 ”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参考答案 : 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 , 空旷远寂 , 夕照增辉 , 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解析 :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时 ,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 然后用形容词概括画面的特点。回答本题应抓住 “ 山色 ”“ 江光 ” 这两个意象 , 对 “ 远、夕、寂寞、滋漫 ” 等几个修饰词展开联想 , 然后用 “ 寥廓壮美 ” 之类的形容词予以概括。 - 6 - 3 .[ 分析概括感情 ] 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参考答案 : 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 , 生不逢时的苦闷 , 飘零他乡的哀痛 ,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解析 : “ 一川何绮丽 , 尽日穷壮观 ” 表达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 “ 我生苦飘零 , 所历有嗟叹 ” 表达生不逢时的苦闷 , 飘零他乡的哀痛。 “ 伤时愧孔父 , 去国同王粲 ”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7 - 二、 (2017· 全国 Ⅲ 卷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第 1~2 题。 编集拙诗 , 成一十五卷 , 因题卷末 , 戏赠元九、李二十 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 ② 有风情 , 十首秦吟近正声 ③ 。 每被老元偷格律 , 苦教短李伏 ④ 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 , 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 , 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 ① 元九、李二十 : 分别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 , 即诗中的 “ 老元 ”“ 短李 ” 。李绅身材矮小 , 时称 “ 短李 ” 。 ② 长恨 : 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 秦吟 : 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 : 雅正的诗篇。 ④ 伏 : 服气。 - 8 - 1 .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 , 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 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 , 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 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 “ 短李 ”, 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 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 , 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 , 白居易称 , 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C 项 ,“ 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 不正确 , 这里主要是戏谑李绅的意思 , 与标题 “ 戏赠 ” 一致。 D 项 ,“ 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 ”“ 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 皆不正确 , 从诗歌本身来看 , 这是作者对自己命运遭际的不满 , 人生在世却 “ 富贵 ”“ 无分 ”, 只能等待身后的文名 , 这里虽有作者对自己诗才的自许 , 但也蕴含着作者难言的不平与辛酸。 答案 解析 关闭 CD - 9 - 2 .[ 分析概括感情 ] 请从 “ 戏赠 ” 入手 , 结合全诗 , 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参考答案 : ① 作者戏谑友人 , 夸耀自己 , 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 ; ② 诗歌并非全是戏言 , 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解析 :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读这首诗要注意作者信息 :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 , 作品平易近人 , 老妪能解 ,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做此题时要抓住题目所给的注释 , 注释共有四处 , 对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极有帮助。首联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推重 “ 风情 ”“ 正声 ” 充满自负态度 , 并以此态度贯串全篇。颔联由自负开始转而向友人戏谑自夸 ,“ 每被老元偷格律 ” 一句中 “ 偷 ” 字写自己的作品被朋友暗自拿去模仿 , 有戏谑的成分 ;“ 苦教短李伏歌行 ”, 拿朋友的短处、外号呼之 , 有开玩笑的意思。颈联由自负、自夸转而预言身后定有诗名。尾联说自己新编成十五卷诗集 , 却说 “ 莫怪气粗言语大 ”, 即不要怪里面的内容 “ 言辞夸张 ” 。 - 10 - 三、 (2017· 全国 Ⅱ 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 完成第 1~2 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 , 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 , 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 ① 月 , 湖山应梦武林 ② 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 , 莫道中朝第一人 ③ 。 注 ① 清禁 : 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 , 常出入宫禁。 ② 武林 : 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 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 “ 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 。后来入吐蕃会盟 , 酋长问他 :“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 , 公是否 ?” 李揆怕被扣留 , 骗他说 :“ 彼李揆 , 安肯来邪 ?” - 11 - 1 .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 , 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 , 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 , 与李揆非常相似。 B. 中原地域辽阔 , 人才济济 , 豪杰辈出 , 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 , 也不敢自居第一。 C. 从李揆的故事推断 , 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 , 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 苏轼告诫苏辙 , 作为大国使臣 , 切莫以家世傲人 , 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 , 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 , 希望他小心谨慎 , 平安归来。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通过注释可知 , 苏辙在当时的名位很高 , 诗人引用唐代李揆的典故 , 用李揆指子由 , 是想借此告诫子由 , 出使契丹 , 决不可追求盛名 , 须小心谨慎 , 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 , 可知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的典故 , 又以国家利益为重 , 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B 项 ,“ 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 , 也不敢自居第一 ” 属曲解文意。 D 项 ,“ 切莫以家世傲人 , 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 理解偏颇。 答案 解析 关闭 BD - 12 - 2 .[ 分析概括内容 ]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 请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 , 但诗人远在杭州 , 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 , 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 , 悲伤落泪。 解析 :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 “ 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 所以应具体赏析首联。首联点题 , 写兄弟宦游四海 , 天各一方 , 已是常事 , 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手足情深 , 此去虽为远别 , 但暂作分离 , 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作答时 , 须先概括出诗人的性格特点 , 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 13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分析概括诗歌的内容 热点突破 典例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 , 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 , 罗含宅里香 ① 。 几时禁重露 , 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 ② , 升君白玉堂。 注 ① 《晋书 · 罗含传》 :“ 及致仕还家 , 阶庭忽兰菊丛生 , 以为德行之感焉。 ” ② 金鹦鹉 : 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 ?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 - 14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参考答案 : ① 色美 : 花心淡紫、花瓣嫩黄 , 色彩鲜明而和谐 ; ② 味香 : 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 ; ③ 品高 : 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 , 赋予其高贵的品格。 解析 : 菊花的花蕊为淡紫色 , 花瓣为黄色 , 一、二句写其色美 ;“ 罗含宅里香 ” 中着一 “ 香 ” 字 , 表现菊花的味香。陶渊明因做过彭泽令 , 所以人们称其 “ 陶令 ”, 他与罗含的共同点是有 “ 德行 ”, 菊生在陶渊明的篱笆边 , 长在罗含的宅院中 , 它与有德行的人为伴 , 亦可见其品德之高贵。 - 15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怎样得满分 高考怎么考 常见的设问方式 : ① 某一意象 ( 物象 ) 具有哪些特点 ? 请简要分析。 ② 某一环境有哪些特点 ? 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 ③ 诗人说 “××” 的原因是什么 ?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④ 诗人为什么而愁 ( 喜、忧等 )? 请简要分析。 - 16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如何解题 1 . 审清方向 , 依题作答。审清题干所要求作答的内容 , 以免答非所问。 2 . 审清详略 , 全面作答。试题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就要围绕提问 , 紧扣原诗句内容 , 用原诗中的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 不能泛泛而谈。答题时要做到点面结合 , 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 , 又要有点上的细致剖析。 3 . 审清范围 , 依诗作答。概括内容时 , 首先要审清题干是要求结合全诗作答 , 还是结合某几句诗作答 , 以便锁定诗词具体内容。 4 . 理解诗意 , 正确作答。正确理解诗词含义是准确答题的前提 , 如果误解了诗词内容 , 答案自然会南辕北辙 , 不知所云。要想正确理解诗词的含义 , 首先要了解诗人 , 做到知人论世 ; 其次要解读形象 , 剖析诗中形象 , 准确把握诗词含义 ; 再次要留心注释 , 诗词后的注释一般会对答题有帮助 , 一定要留意。 - 17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我要这样答 答题模板 : 内容 ( 用一个词概括特点 )+ 分析 (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 18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对点训练 (2016· 江苏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 完成后面的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 , 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 ① 约同居山间 , 戏用李广事 , 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 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 , 匆匆未识 , 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 , 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 , 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 , 要短衣匹马 , 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 , 谈笑过残年 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 , 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 , 一阵轻寒。 注 ① 晁楚老、杨民瞻 : 辛弃疾的友人。 ② 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 自断此生休问天 , 杜曲幸有桑麻田 , 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 , 看射猛虎终残年。 ” 此处化用杜诗。 - 19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本词上片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 参考答案 : 第一问 : 灞陵受辱亭尉 , 射虎中石 , 功高难封侯。第二问 : 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 , 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 , 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解析 : “ 恨灞陵 ” 三句 , 写亭尉毫无见识 , 以致醉中凌辱了这位名将 ;“ 射虎 ” 两句 , 容易让人联想到李广 “ 射虎中石 ” 的故事 ;“ 落魄 ” 两句 , 写李广这样有大功于国家的名将 , 却不得封侯 , 还一度被罢黜而家居。铺叙人物事例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 同时也暗寓作者自身的遭遇。 - 20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 热点突破 典例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 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   恋   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 , 不卷珠帘 , 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 啼痕止 ① 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 ② 香一缕 , 宿酒醒迟 , 恼 ③ 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 , 小屏风上西江 ④ 路。 注 ① 止 : 通 “ 只 ” 。 ② 沉烟 : 点燃的沉香。 ③ 恼 : 撩惹。 ④ 西江 : 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 ?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 分 ) - 21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参考答案 : ① 感叹青春将逝之情 ( 或 : 伤春惜春之情 ), 如 “ 啼痕止恨清明雨 ”; ② 孤独寂寞之情 , 如 “ 人在深深处 ” 和 “ 尽日沉烟香一缕 ”; ③ 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 如 “ 飞燕又将归信误 , 小屏风上西江路 ” 。 解析 : 这是一首闺怨词 , 题干中问表现了 “ 词中人物 ” 哪些情感 , 因为闺怨诗词往往是男子假借女子来写的 , 词人与词中人物并不是一个人。答题时 , 要留意这一概念。 “ 人在深深处 ”“ 尽日沉烟香一缕 ” 表现闺中人物独守闺阁的孤独寂寞 ;“ 红杏枝头花几许 ? 啼痕止恨清明雨 ”, 红杏被清明雨打落 , 所剩无几 , 春天将尽 , 闺中女子的青春岂不也似这春一样 , 在岁月中流逝 ;“ 飞燕又将归信误 , 小屏风上西江路 ”, 飞燕是传信的 , 但又误了传信 , 所以 , 远行人的书信尚未收到 , 不见人 , 又无音信 , 词中人物只好整日望着远人远行时走的西江路 , 盼望着他能出现在自己眼前 , 思念之情尽在不言之中。 - 22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怎样得满分 高考怎么考 常见的设问方式 : ① 这首诗 ( 词 )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请简要概括。 ② 这首诗 ( 词 ) 的某句 ( 上、下片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请结合诗 ( 词 ) 句具体分析。 ③ 这首诗 ( 词 ) 表现了诗 ( 词 ) 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 ? ④ 请分析诗 ( 词 ) 中作者的感情变化。 ⑤ 某一意象 ( 或情节 ) 对表达作者情感有何作用 ? - 23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如何解题 1 . 审诗词 , 明题材。不同题材的诗词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 但同类诗词表达的情感又往往是一致的 , 如边塞诗表达的情感一般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 保家卫国的决心 , 久居边关的乡愁 , 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等。确定了题材 , 就确定了答题的方向。 2 . 审范围 , 明方向。审题时 , 首先要明确范围 , 要审清是要概括整首诗词 , 还是部分诗句表达的情感 , 以免犯答非所问的错误。需要注意的是 , 即使要求概括局部诗句的情感 , 也要从整首诗词出发。 3 . 看分数 , 明详略。答题时 , 还要看清分数 , 分析概括古诗词情感的试题一般为 5 分或 6 分 , 答案一般要组织两点 , 要详细作答。但有时这道题不止一问 , 除了要概括情感之外 , 还有其他问题 , 这就要求根据题干分辨出分数 , 以便明确答题详略。 - 24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4 . 审要求 , 明步骤。如果题干要求 “ 概括 ” 情感 , 只需将情感概括出来即可。如果题干要求 “ 具体分析 ”, 那么不仅要概括出情感 , 还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我要这样答 答题模板 : 情感 ( 用一个词概括情感特点 )+ 分析 (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 25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对点训练 (2016· 全国 Ⅲ 卷 ) 阅读下面的宋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   翰 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 ② , 英名尝得预时髦 ③ 。 曾因国难披金甲 , 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 , 眼明犹识阵云 ④ 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 , 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 曹翰 (923—992), 宋初名将。 ② 六韬 : 古代兵书。 ③ 时髦 : 指当代俊杰。 ④ 阵云 : 战争中的云气 , 这里有战阵之意。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 ( 醉里挑灯看剑 ) 》题材相似 , 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 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 26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参考答案 : ① 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 , 但报国之心犹存 , 重在表达 “ 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 的豪情 ; ② 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 , 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解析 : 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之处。可结合两个作者的不同身世遭遇比较分析。曹翰是宋朝初年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 , 曾得重用。他的诗留给人深刻印象的是那种深沉浓烈的报国之志。而辛弃疾有报国之志 , 却报国无门。他的词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悲凉的感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