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二、实验四年级下学期期中形成性检测(2017-0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二、实验四年级下学期期中形成性检测(2017-04)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实验四年级下学期期中形成性检测 生物试题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①‎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②‎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③‎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2.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3.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列曲线中哪一项不能正确反应该过程中某些因素的变化 ‎4.在孟德尔定律中,等位基因分离伴随下列哪一过程而实现 A.同源染色体分开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染色质螺旋成染色体 D.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5.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Y,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B.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C.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D.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6.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身份认定的重要手段,DNA指纹是指DNA的 A.双螺旋结构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⑤‎ ‎①‎ ‎ 组 织 细 胞 ‎7.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⑥‎ ‎④‎ ‎②‎ 血 糖 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⑦‎ ‎③‎ ‎ 糖原分解 合成糖原 非糖物质转化 转变成脂肪、某些氨基酸 A.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 B.正常人的血糖值约为7.35-7.45g/L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8.在制作DNA双螺旋模型的过程中,下图所示的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9.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两条肽链组成,含有肽键共有198个,翻译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mRNA中有碱基A和G共200个,则转录成该mRNA的DNA片段中至少有碱基C和T A.400个 B.200个 C.600个 D.800个 ‎10.可遗传的变异大多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某片段易位,导致基因重组 ‎11.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12.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 B.果蝇第II号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III号染色体上 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13.下图为有性生殖过程的图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发生在 A.①③ B.②⑥ C.④⑤ D.③⑥‎ ‎1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 ‎①将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推测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的DNA使R型活细菌变成S型细菌的 B.实验①、实验③可作为实验④的对照 C.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S型活细菌 D.重复做实验①与④,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 ‎15.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去除顶端幼苗的切面上,位置如下图,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乙弯向光源生长 ‎16.植物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生长素浓度(mg/L)‎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花粉管平均长度(mm)‎ ‎0.5‎ ‎3.6‎ ‎5.5‎ ‎6.4‎ ‎5.2‎ ‎3.1‎ ‎0.4‎ ‎0.2‎ A.上述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B.若想进一步探究生长素促进花粉管伸长的最适浓度,需在2.0—4.0mg/L的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继续实验 C.生长素浓度为0组是作为空白对照组 D.生长素浓度为5.5mg/L对花粉管的伸长起抑制作用 ‎17.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18.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类型植物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B.昆虫的变异可降低其灭绝的可能性 C.昆虫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该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加 D.最终昆虫和植物总会有一种生物被淘汰 ‎19.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神经递质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⑤胃中的牛奶 ⑥肌肉注射青霉素 ⑦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⑥ B.①③⑦ C.②④⑦ D.②③⑤⑦‎ ‎20.如下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21.下列对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即导致基因突变 B.乙图中有8中核苷酸 C.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 D.甲图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等,丙图需RNA聚合酶等 ‎22.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内分泌腺都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作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B.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幼年缺乏生长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 D.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相互协同共同升高血糖 ‎23.关于激素与酶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有专一性,激素对靶器官、靶细胞具有选择性 B.酶具有高效性,微量的激素也能对代谢和生殖等过程产生巨大影响 C.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不变,激素一经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D.激素能使靶细胞内原有生理活动加强或减弱,酶只对细胞内生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24.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抑制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10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C.若III1与一个正常人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1/33‎ D.若IV1与一个正常人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1/8‎ ‎25.利用物种甲(2n=20)与乙(2n=16)进行育种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自交 秋水仙素处理 物种甲 个体戊 幼苗丁 幼苗内 ‎ 杂交 ‎ 物种乙 A.幼苗丙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可育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26.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7.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mRNA上的每个密码子tRNA上都有反密码子相对应 B.每种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种转运RNA C.一种转运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上相似的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转运RNA来将它带到核糖体上 ‎28.如下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为1010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 C.a侧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在FE段之间 ‎ D.在太空中,根不具有向地性,坐标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29.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性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3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II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 二、不定项选择题:‎ ‎31.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是解释是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c产生促进作用 C.→表示负反馈调节 D.x、y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32.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 外毒素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细胞5仍具有分裂能力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与物质a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3.如下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若X是m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B.若X是DNA一条链,Y含有U,则管内必须加入RNA聚合酶 C.若X是t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 D.若X是HIV的RNA,Y是DNA,则管内必须加入DNA聚合酶 ‎34.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A.含有14N的DNA占100%‎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含有15N的DNA占1/16‎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 ‎35.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36.下图①②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两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方式①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②传递迅速 B.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三种传递方式 D.同时具备①②两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是垂体 ‎37.抗药性杂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下述几种策略中,可有效延缓抗药性杂草发生的是 A.机械除草 B.除草剂交替使用 C.人工除草 D.提高除草剂使用频率 ‎38.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 B.a在1h—2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 C.b在1h—2h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 D.b在2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原所致 ‎39.下列描述中不能用于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这一特性的是 A.作为除草剂杀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B.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向窗外生长 C.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茎总是背地生长 D.在自然状态下,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 ‎40.已知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和a控制):长硬毛与短硬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B和b控制)。现有两只果蝇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如下:‎ 灰身长硬毛 灰身短硬毛 黑身长硬毛 黑身短硬毛 雌性 ‎315‎ ‎0‎ ‎104‎ ‎0‎ 雄性 ‎157‎ ‎158‎ ‎52‎ ‎5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短硬毛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果蝇灰黑身的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 C.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果蝇双亲的基因型AaXBXb和AaXBY 第II卷 ‎1.(10分)人体肌肉收缩的反射需通过反射弧完成(如甲图所示),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患者自身产生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蛋白,导致有活性的乙酰胆碱受体减少,从而影响了神经—肌肉传递过程(如乙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重症肌无力在免疫学中属于___________病。‎ ‎(2)甲图中_______(填字母)是感受器,若刺激甲图中的b,兴奋在b上传导的特点是_________,此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电位是_____________。‎ ‎(3)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其中的乙酰胆碱以_______方式释放。B属于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 ‎(4)若想缓解病人症状,能否通过注射乙酰胆碱受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5)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相当于甲图中的c,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国小蠊(二倍体)是广东常见的室内昆虫,长期使用杀虫剂后发现其抗药性增强。‎ ‎(1)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抗药性主要是由基因S突变成抗性基因s导致的。随机取样的德国小蠊个体中,ss个体数为6,SS个体数为26,Ss个体数为18.则抗性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 ‎(2)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杀虫剂杀灭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病因。如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_________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 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图中③表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2)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 ‎(3)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B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胰岛素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胰高血糖素则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特点。‎ ‎(5)血糖的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的一部分,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 ‎4.水稻是湛江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善水稻的遗传性状是育种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下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选F2中的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中ddRR和ddRr的比例是___________ 。‎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________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⑤途径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______(填数字)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其变异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 ‎(4)⑦过程获得多倍体植株的方法通常是用_____________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作用机理为____________。‎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实验四年级下学期期中形成性检测生物试题答案 I卷 一、单项选择题 ‎1—10 BABAC DABCC 11—20 BBBAD DBDAD 21—30 ADDBB DDAAC 二、不定项选择题 ‎31.ACD 32.ABCD 33.AB 34.AB 35.BD 36.AC 37.ABC 38.AB 39.BC 40.D II卷 ‎1.(1)自身免疫病 (2)c双向传导 外负内正 (3)d(或a) 胞吐 组织液 (4)不能 ‎ (5)脊髓 位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2.(1)0.3 (2)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3)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选择作用使其抗药性基因频率逐年升高 ‎3.(1)胰岛B细胞 胰岛素受体 (2)①② (3)负反馈调节 (4)促进肝糖元分解和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5)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 ‎4.(1)3/4 3:2 (2)③⑤⑥ 花药离体培养 (3)①② 基因突变 ‎ (4)秋水仙素 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