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第23、24课时高频社会热点专题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第23、24课时高频社会热点专题学案

专题二十 高频社会热点专题 第23、24课时 热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点解读】‎ ‎(1)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9年高考适当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概况。‎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史实荟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建国以来的重大成就 ‎(1)民主政治建设: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宪法里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2)国民经济建设:1949—1956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奠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1978年以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思想、科技与教育建设: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伟大起点;1992年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并形成完整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20世纪50—70年代侧重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提高国防实力;80年代以来重视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建国初期,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 ‎【预测押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路径问题上,19世纪末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认为“现代化是可望和必要的,本土的文化与现代化不相容,必须抛弃或废除;为了成功地实现现代化,社会必须西方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现代化之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对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 观点:将学习其他文明与发扬本国优秀文化相结合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阐释: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和文化,甚至一度在新文化运动中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但这并没有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近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准备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经济、教育等领域一度照搬苏联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把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学习他国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之,中国现代化的实践证明,只有将学习其他文明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现代化。‎ 热点二 改革开放40周年 ‎【热点解读】‎ ‎(1)中国40年改革开放,不仅全面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人民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2)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巨大成就说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史实荟萃】‎ 政治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港澳回归,两岸关系总体缓和)。‎ 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推动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各地区的共同富裕;加入WTO,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对外关系上: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周边外交和地区外交活动,坚持长期对外开放,外交成就突出。‎ 思想文化上: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科技、教育、文艺全面繁荣。‎ 社会生活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时尚个性化,‎ 更加多样化。‎ ‎【预测押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往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袄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材料二 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革”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 ‎——摘编自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三 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等等。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当今对外开放的特点。‎ 答案示例:(1)表现:领域宽,突出经济交往,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范围广,涉及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间长,几乎贯穿整个唐代;设置专门机构、划定特区管理对外事务。‎ 条件: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疆域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海陆交通发达。‎ ‎(2)特点:先后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国家利益的支配,政治倾向性强,波动性大。‎ 成因:由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决定;受到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受到美国、苏联对华政策的影响;与国内的政治气候有关。‎ ‎(3)特点:①对外开放成为既定国策;②对外开放的原则是立足国情,平等互利,进行经济技术交流;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相结合的格局;④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⑤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热点三 英国脱欧 ‎【热点解读】‎ ‎(1)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集团组织,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因素,作为欧盟成员国的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问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 ‎(2)英国退出欧盟,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摆脱欧盟将使英国许多中小企业不受欧盟规章制度的钳制,就业机会可能会因此增多。失去欧盟成员国的资格,英国难以依托欧盟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将大打折扣。中国与英国的经贸关系也将受到影响。‎ ‎【史实荟萃】‎ 1. 欧洲一体化概况。‎ ‎(1)背景和条件: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近代冲突和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特别是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苏争霸,威胁到欧洲各国的安全与发展;二战后各国经济高速发展,促进经济上的联合。‎ ‎(2)一体化进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罗马条约》——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扩大一体化的范围,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加强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各国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3)欧盟特点:欧盟是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成员国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税率;到1980年,欧共体成为超过美、日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欧共体内人员、商品、资本、劳务自由流通;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 英国与欧洲一体化。‎ 英国拒绝加入舒曼计划;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多次受挫;1973年,英国最终于成功“入欧”;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英国启动脱欧公投,2016年6月23日,脱欧派胜出,英国成为首个脱欧国家;2018年6月26日,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允许英国退出欧盟;2018年11月25日,欧盟除英国外的27国领导人一致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草案。‎ ‎【预测押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法国和西德为首的欧洲核心国家开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灿烂的风景,欧洲联合自强结出初步硕果。在法德塑造欧共体时,英国一直是“观望者”。后来,英国的态度开始由观望转向融入,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 ‎——整理自:2011年10月人民网 材料二 英国加入欧盟的历史,就是一部漫长、复杂、痛苦、犹疑和患得患失的历史。英国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其经济规模排名欧盟第二,但不属于申根区、欧元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疑欧派”的观点是:加入欧盟,英国人根本没有得到益处。英国纳税人每年要拿出GDP的2%‎ 交给欧盟,而欧盟事务长期以来受德国和法国控制,英国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近年来随着欧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8年6月23日举行的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全民公民公投中,最终决定退出欧盟。‎ ‎——整理自《环球时报》‎ 材料三 欧委会主席容克坦承,欧盟当前“不够欧洲”、“不够统一”。总体看,德国在各领域“领头羊”地位进一步巩固;法意等大国既合作又制衡;英国威胁“退欧”谋求利益最大化;南北欧洲、新老欧洲裂痕加深,利益折冲与博弈加剧。尤其是在希债、难民和恐袭等危机面前,成员国之间、机构和成员国之间利益纷争,立场分化,矛盾加剧,民众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上升,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严重挑战;本轮希腊债务危机跌宕起伏,希腊一度面临“退欧”风险,虽最终就改革换救助达成协议,但危机暴露了欧盟有统一货币而无统一财政的结构性缺陷,谈判中,德、芬、荷等国立场强硬,法、意、西等国较为缓和,凸显欧盟内部在发展理念和具体经济政策上的分歧。‎ ‎——《“困与进”:欧盟一体化何去何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动融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一直存在“脱欧”倾向并最终“脱欧”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欧盟一体化有哪些阻力。‎ 参考答案:(1)原因: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欧共体市场对英国吸引力增大;美苏出现缓和,英美特殊关系开始松动;英联邦日趋松散,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2)因素:历史传统“均势外交”和对欧洲大陆的“光荣孤立”政策;政治文化方面,英国“议会至上”的传统制度,反对欧盟向超国家方向发展;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地理环境;战后英国的“三环”外交战略和英美特殊关系;英、法、德对欧盟主导权之争;美欧在西方世界的主导权之争;欧债危机、难民问题所导致的现实利益矛盾等。‎ ‎(3)阻力:成员国因发展水平和在欧盟中的地位不同等因素矛盾重重;英国退出欧盟;欧盟有统一货币而无统一财政的结构性缺陷;欧盟内部在发展理念和具体经济政策上的分歧;欧债危机,难民问题的冲击。‎ 热点四 中美关系 ‎【热点解读】‎ (1) 中美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国家关系。中美关系被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关系是趋于友好与合作的,但由于历史原因、政治文化等因素,双方存在歧见和矛盾;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的最新的定位和表述。‎ (2)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保持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也远远超过在个别领域的竞争;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方历来重视发展中美关系,愿同美方相向而行、一道努力,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史实荟萃】‎ ‎1.近代中美关系。19世纪中期,美国在侵华过程中主要是追随欧洲列强,充当配角,从中牟利;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美国侵华势力扩大;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美国成为和日本争夺中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美国先是扶植蒋介石集团作为侵华工具,并取得在华利益的优势;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1946年,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最终形成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 ‎2.现代中美关系。1949~1971年中美关系的对抗,美国继续支持蒋介石集团而拒绝承认新中国政权;对中国采取“军事上包围、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的“冷战”政策,并对中国继续采取在台湾“扶蒋反共”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美关系波折反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加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以中国为其主要对手;两极格局结束后,为建立美国的单极格局,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战略。‎ ‎【预测押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商品象潮水一般地涌入中国,美国货在上海的百货架上占有80%。据统计,1946年,中国外贸总额中美国占53.1%。‎ 材料二 冷战期间,国际贸易被高度地政治化了,封锁、禁运、贸易管制成为美国对付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一个重要武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28年间,中美贸易中断了将近20年。‎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有了进一步发展。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1—11月,中、美两国贸易额达到879.7亿美元,2001年间同期增长19.6%。2002年,中、美贸易额比2001年增长约20%,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5%。有学者测算,美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则将增长10个百分点。美国商会执委会主席史提夫·温安洛表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中国是更具潜力的国家。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将为中美经济合作和贸易交往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王泰平主编)等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指出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美贸易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美贸易的状况,分析其主要原因。‎ ‎(3)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概括指出这两个时期中美贸易的主要不同点。‎ ‎(4)依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状况:40年代中后期,中美贸易较大。原因:蒋介石集团投靠美国,发动全面内战,国统区成为美国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状况:50至70年代,中美贸易中断。原因:美国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 ‎(2)原因:中美建交及政治往来密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两国的经济具有互补性;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影响。‎ ‎(3)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美贸易是片面的不平等的,当今中美贸易呈现出平等基础上的双赢局面。‎ ‎(4‎ ‎)发展正常的中美友好关系,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热点五 乡村振兴战略 ‎ 【热点解读】‎ (1)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  【史实荟萃】‎ ‎(1)现代中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社(1953~1956年)),在自愿互利基础上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强调生产资料“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扩大生产组织规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2)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预测押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二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1)据上述材料,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3)材料三的变革方式是对材料一、二变革方式的彻底否定吗?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农村经济政策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参考答案:‎ ‎(1)步骤: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 ‎(2)原因:急于求成,片面强调农业合作化规模和公有化程度。特点:一大二公(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影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生产者积极性。‎ ‎(3)不是。公有制前提不变,农民只是拥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4)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关注民生;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热点六 科技创新 ‎ 【热点解读】‎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中国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契机,造成了近代史上的落后与被动。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高铁、悟空、天眼、航母、大飞机、网上支付等一大批高智能、高科技含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井喷而出。科技创新成为高考命题高度关注点之一。‎ (2) 对比中外科技的发展的差异,分析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而近代科技落后于世界的原因。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极大推动。从科技革命的角度来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到来的内在因素。分析科技创新对现代教育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管理方式的创新和综合国力提升等诸方面的影响及启示。‎ ‎【史实荟萃】‎ ‎(1)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神舟号”航天工程。‎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1945至1949年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把发展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对待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于是中国政府重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开展科技创新,重视科学体系的建设,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由于“左”倾思想泛滥,“文革”十年使中国失去了一个科技发展的好机会;改革开放后,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预测押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就是欧洲科学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历史进程加速发展、强化深入和全球扩展的时代。……无数的学者评论道,20世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力时代。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的成果不断积累,使得这种暴力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具有毁灭性。‎ ‎——迈克,亚达斯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对于上述材料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世界史的有关知识阐释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字数控制在280字以内)‎ 答案示例:‎ 示例一:赞同。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欧美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与资本输出,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与势力范围,并掀起瓜分世界狂潮,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所有民族都被卷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之中。20世纪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带来巨大灾难。二战后,美苏几十年争霸斗争大搞军备竞赛并发动一系列局部战争,人类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20世纪还有人口膨胀与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等问题。综上所述,科技进步的成果不断积累却使暴力冲突更具毁灭性。‎ 示例二:不赞同。20世纪人类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便利,如新的交通与通讯手段使人们出行与信息交流更加便捷,电力及各种电器的发明使用,显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20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人类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几乎所有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跨国公司与新经济的出现,使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并有效地制约了政治冲突,20世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具有“一发动全局”的效应。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科技的正面影响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