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测试(七)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 专题测试卷七: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1~2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水资源 80% 14.7% 人口 54.5% 44.4% 耕地 35.2% 59.2% 1. 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 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 北方地少水少 2.针对水土匹配现状,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建设中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黄河小浪底工程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右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第3~4题。 3.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A.A→B→C B.B→C→A C.B→A→C D. C→A→B 4.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5~6题 5.球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冬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特别是干旱年份更为严重 ②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③全球气候变化与咸潮无关 ④用水消耗量(即浪费量)和浪费率高居全国榜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6.将咸潮损失降低可采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建设节水型社会 ②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 ③加强咸潮监测与研究工作 ④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度管理办法 ⑤成立协调小组统一抗咸 ⑥在河口处修建拦河大坝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大气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发生时天空长时间灰蒙蒙的,能见度极差。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深受其害。回答7~8题。 7.关于产生“大气灰霾”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燃烧煤和石油②夏季风的势力增强③城市规模不断膨胀④植被覆盖良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为减少灰霾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 B.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 C.大力发展城市私家轿车 D.集中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泉水是济南的名片,泉水经常断流使"泉城"风貌黯然失色。读“济南泉水成因示意图”,回答9~11题。 9.对图中泉群的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部山区是泉群的主要补给区 B.泉群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C.泉群的水源主要为潜水 D.北部黄河是泉群的主要补给区 10.下列与济南许多泉群断流关系不大的是 A.地下水开采过量 B.泉水补给区面积减少 C.生产生活用水逐年增加 D.城区绿地面积减少 11.旅游黄金周期间,到趵突泉的游客很多,但停留时间很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B.旅游资源品位欠佳 C.泉群原有风貌遭破坏 D.旅游产业链不完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据此并结合下图,判断12~15题。 12.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 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 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 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13.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丰富的铁矿资源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便捷的水陆交通 14.“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15.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 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 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回答16~18题。 16.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17.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18.引黄济青工程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鱼苗,其主要作用是 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 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 C.为吸引鸟类光临而投放的饵料 D.发展生态旅游,供给游客垂钓 读“我国某河流沿线地势剖面图”,完成19~20题。 19.该河流可能是 A.京杭运河 B.黄河 C.长江 D.淮河 20.我国已利用该河道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 B.该工程不需动力调水,可以自流完成 C.该工程可调水量较为丰富,但水质较差 D.该工程实施过程中地形复杂,工程量很大 墨西哥城人口近2000万,预计到2050年人口达3000万,为世界第一大城市,该城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墨西哥笼罩在黄色烟雾之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市区人口超过1300万,近20年来,上海改善了交通状况,人均居住面积和绿地面积均有大幅度提高,目前城市环境问题正日益好转。完成21~23题。 21.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①人口迅速增长 ②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大 ③城市汽车数量增多 ④工厂数量和规模增多 ⑤就业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2.墨西哥大气主要污染源是 ①汽车尾气 ②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 ③氮氧化物 ④固体废弃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墨西哥城的城市问题的治理,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是 ①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扩大城市规模 ③边污染边治理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于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公里的科学探险考察,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24~26题 24.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亚马孙河 D.亚马孙平原 25.对上题中所述“地球之肺”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是.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度引水灌溉 26.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影响大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宽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读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城市地价增长率比较图,回答27~28题。 27.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多,与之相关的居住区地价增长率最高 B.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与之相关的工业区地价增长率最高 C.城市经商的人多了,与之相关的商业区地价增长率最高 D.中心城市工业地价增长率高于城市综合水平 28.由图可知,周边重点城市地价比中心城市增长率高,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A.周边城市的地价基数较低,地价水平存在更大的潜在增长空间 B.周边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快,带动了城市地价的升高 C.周边城市比中心城市经济水平高 D.周边城市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促进了各类投资的增加 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判断29~30题。 29.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气候条件较好 B.市场距离较短 C.交通通达性较强 D.接待能力较强 30.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A.气候环境的差异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D.环境容量的差异 二、综合题 31.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下图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材料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说,随着我国人口的刚性增长和资源的刚性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要改变我国粮食增长的方式,开辟我国粮食生产的新途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据了解,1978年至1996年间,良种、栽培技术、防灾减灾和土壤改良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份额分别为33.8%、34.1%、14.2%和17.9%,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20%提高到目前的45%左右。 材料三 最近十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亿吨)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回答:我国东北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什么?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地区,当地是如何治理低湿地的?航天育种大有潜力,试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粮食总产量最少年份产粮少的原因有哪些?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扭转连续4年下滑的局面,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的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6.读“以某海湾为中心及周边地区轮廓”甲和乙两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写出甲、乙两地区相同的大宗农产品(经济作物)名称。并简述两地种植该农作物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点和甲地区有利、乙地区不利的因素。 (2)分析乙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甲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迅速崛起,请分析其原因。 (4)乙地区河口三角洲在开发和整治中,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5)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简析两海湾易发风暴潮的原因。 33.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的C地是___________平原,主要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该平原的形成与我国____________地形区有密切联系,请说明该平原的形成原因。 (3)观察图中运河,当时开凿运河在选址时可利用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4)图中的A、B两座山峰中,较早纳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是______,该山峰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中构成迁移扩散(如传到国外至今仍存在影响)的文化副区是______。 A.燕赵文化副区 B.中原文化副区 C.齐鲁文化副区 D.黄土高原文化副区 专题测试卷七: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C C A C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D A C B A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D B A D A C A C 二、综合题 31.(1)由于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2)主要因素制约:气候冷湿,生长期短等 治理低湿地的成功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宇宙空间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地面试验是难以模拟的物理条件,把种子送上太空可使种子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大大提高育种的效率。 (3)自然灾害频繁,粮食收购价格低,农业生产投入高、农业负担过高,导致农业生产积极差,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和一系列支农政策的实施。 (4)生态退耕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32.(1)棉花 相同点:两地的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不同点:甲地区水热条件更优越,灌溉条件良好,土壤肥沃;乙地区旱涝灾害和盐碱地较多。 (2)有利:矿产和海洋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充足。 不利:水资源和能源缺乏。 (3)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平原面积广阔;气候相对优越,空气新鲜,阳光明媚,适宜人们居住,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②联邦政府的支持,同时通过国防工业的建设来刺激局部工业发展。③科技、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高。 (4)防止土壤盐碱化,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合理发展沿海水产养殖业,保护湿地,防止黄河断流等。 (5)甲图海区在夏秋季节形成飓风较多;乙图海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大,风力强盛,易形成风暴潮。 33.(1)华北平原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坦荡开阔。 (2)黄土高原 其形成原因是由古代沉降的海湾,被流经黄土高原上的河流(主要有黄河、海河的各支流等)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 (3)古冲积扇的东部边缘与侵蚀低山的西部边缘之间为低洼地带,形成一系列湖泊,运河即利用这一地带的自然条件进行开凿。 (4)B 其形成原因是由于断层作用形成的断块山(地垒)。(5)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