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牡一中2017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 物 试 题 ‎1. 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D ‎【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选项正确。‎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CO2、血红蛋白、H+、尿素 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 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 Ca2+、载体蛋白、氨基酸、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详解】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 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正确;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载体蛋白属于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物质也不属于内环境。‎ ‎3.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 树突 B. 轴突 C. 神经元 D. 反射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故选:C.‎ ‎4.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下图是人体内的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是突触间隙,2释放的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B. 2是胞体膜,3是轴突膜或树突膜 C. 4的释放是自由扩散 D. 兴奋的传递方向是从2所在的神经元传向3所在的神经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1表示突触间隙,2表示突触前膜,3表示突触后膜,4表示神经递质,⑤表示突触小泡,6表示线粒体。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图中1是突触间隙,2是突触前膜,能释放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A错误;2是突触前膜,一般由轴突膜构成,3是突触后膜,一般由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构成,B错误;结合前面的分析,神经递质4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C错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2→3),D正确。‎ ‎【点睛】熟悉突触的结构组成和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尤其注意:神经递质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可能是兴奋,也可能是抑制。‎ ‎5.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在a、c处分别放置电位计,b处给以适宜刺激。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骨骼肌收缩,发生反射活动 B. 骨骼肌不收缩,无反射活动 C. 骨骼肌收缩,并在a、c处均测到电位变化 D. 骨骼肌收缩,a处测到电位变化,c处未测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b处给以适宜刺激,兴奋可以传至骨骼肌,引起骨骼肌收缩,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成为反射,A错误,B错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不能由b传至c,因此c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b处给以适宜刺激,兴奋可以传至骨骼肌,引起骨骼肌收缩,a处测到电位变化,c处未测到,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6. 下列有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胸腺、骨髓 B. 人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 C. 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D.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脊髓和脑 (包括脑干 )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B正确;脊髓含有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中枢,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C正确;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有维持平衡的作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 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 C. 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 D. 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题意,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a作用于y,b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B错误;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C正确;x、y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8.图表示动物细胞有关细胞代谢与细胞结构关系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①为胰岛素,则会与②上的受体结合向细胞传递信息 B. 若①为胰岛素,则会促进该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 C. 若④为胰岛素,则③过程需要依赖②结构的流动性 D. 若④为胰岛素,则其形成过程需要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的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胰岛素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调节作用,若①为胰岛素,则其会与②上的受体结合向细胞传递信息,A正确;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若①为胰岛素,则会促进该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B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化合物,其分泌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需要依赖②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但不需要溶酶体的参与,D错误。‎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在传递信息的特点、生理作用、分泌过程及其分泌过程中依赖的生理基础等相关知识,需要学生注意的是溶酶体的功能。‎ ‎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1 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 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 B. 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岛素 C. 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 D. 寒冷条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的特点是:①微量、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但激素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快。‎ ‎【详解】激素具有调节作用,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作用大,所以1 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 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A正确;胰岛素属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功效,所以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需要注射少量胰岛素,B错误;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不同的细胞表面糖蛋白不同,所以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C正确;寒冷条件,散热量增加,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可以通过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产热,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激素可以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 ‎10.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身体变化的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强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 ①④⑤ B. ①②⑤ C. ④⑤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在炎热环境中在神经体验的调节下,通过增加皮肤的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多来增加散热,D正确。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A、B错误。代谢活动减弱,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体温调节模型 ‎11.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A. 吞噬细胞 B. 皮肤 C. 体液中的溶菌酶 D. 淋巴因子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的免疫,要求考生识记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组成,此题难度不大。‎ 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因此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C不符合题意;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符合题意;淋巴因子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不符合题意。‎ ‎12. 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 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 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 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答案】B ‎【解析】‎ 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A选项错;图示细菌进入吞噬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对细菌进行了加工处理,并暴露抗原,B选项正确;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呈递给T细胞,而不是B淋巴细胞,C选项错;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同样存在于细胞免疫过程,D选项错。‎ ‎【考点定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的作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仔细比较二者的异同点。‎ ‎1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推测不合理的是 A. 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C.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 /NaHCO3。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详解】消化道、呼吸道、膀胱、肺泡等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人体内环境,A正确;过敏原具有异物性,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失调病,B正确;内环境具有一定的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脑干,不在大脑皮层,D错误。‎ ‎【点睛】注意:与外结合就直接相同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内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属于内环境。其次是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都不在大脑皮层。‎ ‎14. 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淋巴细胞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B. 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C. 浆细胞必须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而增殖分化产生 D. 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淋巴细胞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一部分细胞进入胸腺,发育成淋巴T细胞,A 错误;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B正确;浆细胞可由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而增殖分化产生,C错误;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与内环境稳态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 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 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D. 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记忆细胞,也分泌抗体,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接种乙肝疫苗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在再次免疫反应中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免疫预防是根据特异性免疫原理,采用人工方法将抗原(疫苗、类毒素等)或抗体(免疫血清、丙种球蛋白等)制成各种制剂,接种于人体,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达到预防某些疾病.‎ ‎16.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 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答案】B ‎【解析】‎ 胚芽鞘的尖端能够产生生长素,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的一段,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17.如下图所示,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 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 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 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观察题图可知,甲图中A端为形态学上端,B端为形态学下端,乙图中A端为形态学下端,B端为形态学上端。根据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 处理甲图中A端,能在B端检测到14C的存在,A错误。‎ 处理甲图中B端,不可能在A端检测到14C的存在,B错误。‎ 处理乙图A端,在B端不能检测到14C的存在,C错误。‎ 处理乙图中B段,可以在A端检测到14C的存在,D正确。‎ ‎【点睛】要点: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18.下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乙图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试分析甲图中C部位和D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分别相当于乙图中的哪一区间(  )‎ A. Ⅰ~Ⅱ区间和Ⅱ~Ⅲ区间 B. Ⅱ~Ⅲ区间和Ⅰ~Ⅱ区间 C. Ⅲ~Ⅳ区间和Ⅰ~Ⅲ区间 D. Ⅰ~Ⅱ区间和Ⅲ~Ⅳ区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甲图中C部位是植物根部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于A侧,且该浓度已经抑制根部细胞的生长,则在乙图中相当于Ⅲ~Ⅳ区间,D部位是茎的近地侧,由于重力作用,其浓度较B侧高,对茎部的细胞促进作用更强,长得更快,该浓度为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Ⅰ~Ⅲ区间,所以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审题和分析图解的能力。‎ ‎19. 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 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 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 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 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答案】B ‎【解析】‎ 略 ‎20.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用乙烯利催熟香蕉 B. 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C.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D. 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但效果不稳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和乙烯相同功能的化学物质,具有催熟作用,A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B正确。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促进种子产生α-淀粉酶,C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1.下列能够称之为种群密度的是 A. 一平方米的草地上蒲公英散乱分布 B. 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 C.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 D. 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个体的数量,是种群结构最基本的参数.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种群密度越高。‎ ‎【详解】一平方米的草地上蒲公英散乱分布,不属于种群密度,A错误;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可以成为种群密度,B正确;一片森林中的乔木不是一个物种,C错误;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鱼也不是一个物种,D错误。‎ ‎【点睛】关键要抓住种群密度的概念:一是调查对象必须是一个种群;二是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种群个体的数量。‎ ‎22.下图是种群特征的概念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表示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 ②大于③时,种群密度可能会逐渐增加 C. ④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D. 通过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⑤,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变化,所以①是种群密度、②是出生率、③是死亡率、④是年龄结构、⑤是性别比例。‎ ‎【详解】A. ①表示种群密度,年龄结构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 B.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可能会逐渐增加,B正确;‎ C. ④为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C正确;‎ D. 通过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⑤,可降低出生率,引起害虫种群密度降低,D正确。‎ ‎23.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从试管吸出培养液之前应静置一段时间 B.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四条边上的菌数 C. 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应适当稀释 D. 将培养液滴到计数室中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要求考生理解该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熟练操作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从试管吸出培养液之前应进行摇匀处理,以减少实验误差,A错误;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相邻两边(如左、上两边)上的菌数,B错误;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应适当稀释,C正确;应该先盖上盖玻片,然后将培养液滴到计数室中,再镜检,D错误。‎ ‎【点睛】易错知识点拨:‎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从而使计数准确。‎ ‎(2)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样液前应先盖上盖玻片,让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若先滴加样液,统计结果会偏大。‎ ‎(3)计数时,需统计小方格内以及小方格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细胞。‎ ‎(4)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所以无需设置对照实验。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进行重复实验,求得平均值。‎ ‎24.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彼此依存、相互有利 B. 寄生虫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则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 C. 争夺配偶是竞争关系的一种体现 D. 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详解】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A正确;蛔虫和人、菟丝子和植物都属于寄生关系,其中蛔虫和菟丝子等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宿主中人属于异养生物,植物是自养生物,B正确;争夺配偶发生在种间,则为竞争关系;争夺配偶发生在种内,则为种内斗争,C错误;捕食可发生在动物和植物(羊和草)、动物和动物(狼和羊)之间,D正确。‎ ‎【点睛】注意:“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是四种不同的种间关系,即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争夺配偶发生在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不属于种间关系。‎ ‎25.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 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 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 D. 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甲和己都属于第二营养级,但二者属于不同的种群,故A错误;戊是生产者,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方法是样方法,故B错误;S型曲线增长率最快时,种群的数量在K/2,故C错误;当一种生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开始的一段时间,种群的数量可能呈J型增长,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S型曲线,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26.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 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 C. 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 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答案】B ‎【解析】‎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碳循环及温室效应,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生产者、D是大气中的CO2库、E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可据此分析答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在生物圈中进行的,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A正确;分析碳循环图解可知,图中C与D之间存在双向箭头,且A、B、C均有箭头指向D,说明D是大气中的CO2库,C是生产者,进而可判断出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的有机物形式传递碳元素,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B错误;图中E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导致温室效应,C正确;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D正确。‎ ‎【点睛】碳循环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方法:‎ 如图所示的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在试题中经常出现,这种试题先根据双向箭头AD确定两者肯定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再根据箭头指向:A有三个指出,应为生产者;D有三个指入,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和C,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A(生产者)和B均指向C,则C为分解者。‎ ‎27.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 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D. 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风雨交加及樟脑丸和汽油也不影响这种信息的传递,说明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故A正确。该实验是进行的繁衍,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故B正确。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故C正确。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不是化学防治,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8.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B. 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C. 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易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A错误;许多野生动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由此说明生物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B错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C正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指建立自然保护区),D错误。‎ ‎【点睛】关键:一是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含义有三个层次;二是不能把间接价值(指生态功能)与潜在价值(目前不清楚)混淆。‎ ‎2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经诱变处理,有利于获得突变个体 B. 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 C.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完全相同 D.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工业化生产人参皂甙,提高产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主要有:‎ ‎(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神奇的人工种子;‎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 ‎(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利用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详解】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经诱变处理,有利于获得突变个体,A正确;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病毒在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差,则利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B正确;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体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一般完全相同,但若取自其花粉细胞,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基因型则不同,C错误;利用愈伤组织的细胞培养工业化生产人参皂甙,提高产量,D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C,容易忽视同一植株上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内遗传物质组成不同,它们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则不同。‎ ‎30.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体,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②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拼接起来③用基因枪法完成目的基因的导入 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细胞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可将控制特定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从而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而且操作过程不受亲缘关系远近的制约,即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 在基因工程操作程序中,所用的DNA连接酶连接的不是目的基因与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而是目的基因与载体的DNA两条链的骨架,即脱氧核糖与磷酸的连接,也就是说,DNA连接酶只能催化断开的DNA双链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 由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推知相应的mRNA中的核苷酸序列,进而可推测相应基因中核苷酸的排序,从而可以用化学合成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转基因羊的乳腺细胞最终是来自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且受精卵体积大,操作方便,全能性高,能够发育成动物个体,也能保障发育成的个体的所有细胞都能含有外源基因。‎ ‎【详解】①基因工程可将控制特定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从而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导致定向变异,①正确;②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载体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②正确;③用基因枪法完成目的基因的导入是针对受体细胞为植物细胞的常用方法,③错误;④受精卵体积大,操作方便,全能性高,能够发育成动物个体,因此是动物基因工程中的理想受体细胞,④正确.综上分析,正确选项①②④,故选D。‎ ‎【点睛】注意: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道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细胞的方法,而它们不能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动物细胞内。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体细胞的方法一般是显微注射法。‎ ‎31.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 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 一种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 D. 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工具主要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其中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DNA连接酶能将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连接形成重组DNA.RNA聚合酶能与基因中的启动子结合,催化转录过程.胰蛋白酶能将离体的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详解】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A正确;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启动子)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B正确;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DNA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C错误;由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D正确。‎ ‎【点睛】注意:酶都有专一性,即一种DNA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 ‎32.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B.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先进行预实验 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D. 设计制作生态缸时要避免阳光直射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也可指在在临床之前实验之前在动物身上的实验。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 ‎【详解】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数学模型如S型和J型曲线,可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A正确;“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先进行预实验,以便摸出最佳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范围,B正确;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C错误;设计制作生态缸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导致植物损伤,D正确。‎ ‎33.如图所示是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若E种群的总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 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 A. 2×108 B. 3.5×108 C. 2×107 D. 2.5×108‎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能量流动传递效率的有关计算。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哪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性语言条件,如“至少”“恰好”等。审题时要边读边想,读到关键词语处,要做标记,并反复咀嚼,从中捕捉解题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E 的能量传递有三条途径,但只有两条途径能传递到A。所以C 和D 获得的总能量为(5.8×109 -1.6×108÷20%)×20%=1×109kJ,A 获得的总能量最多为1×109 ×20%=" 2.0×10"8kJ。‎ ‎34.图甲、乙中的箭头表示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r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Pst I和BamH I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C. 用PstⅠ和Hind III酶切,加入DNA连接酶后可得到1种符合要求的重组质粒 D. 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得到一个DNA片段,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A错误;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PstⅠ和HindⅢ切割质粒和外源DNA,不能用BamHⅠ切割外源DNA,因为用BamHⅠ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的结构,故B错误;用PstⅠ和Hind III酶切质粒切成两个片段,用PstⅠ和Hind III酶能将外源DNA切成三段,只有含目的基因的片段通过DNA连接酶与质粒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符合要求,而另一个重组质粒无目的基因,不符合要求,故C正确;用PstⅠ切割后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结构已经被破坏,所以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不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35. 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限制性内切酶A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0处;限制性内切酶B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3处;限制性内切酶C的切点未知。但C单独切或与A或B同时切的结果如下表,请确定C在该环状DNA分子的切点应位于图中的哪处( )‎ A. 0.2和0.4处 B. 0.4和0.6处 C. 0.5和0.7处 D. 0.6和0.9处 ‎【答案】A ‎【解析】‎ C单独切长度为0.8和0.2,则环状DNA分子中存在两个限制酶C的位点。C与A同时切,为两个0.2和一个0.6,C与B同时切,为两个0.1和一个0.8,则C的切点为0.2和0.4处。‎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36.下图是突触及突触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中能够体现出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_______。‎ ‎(2)图2中a段表示________(静息/动作)电位,此电位的形成主要是K+的外流,改变Na+浓度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此电位。b点时膜外是________(正/负)电位。‎ ‎(3)乙酰胆碱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_____内的乙酰胆碱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______ 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______(阴/阳)离子内流,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答案】 (1). 组织液 (2). 静息 (3). 不影响 (4). 负 (5). 突触小泡 (6). 突触后膜 (7). 阳 ‎【解析】‎ ‎【分析】‎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当突触前膜受由轴突传来的兴奋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的种类决定了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1)图1中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由图可知,A处膜电位变化曲线中,a段是静息电位,影响其电位差的是钾离子外流,若改变钠离子浓度影响的是动作电位,不会影响静息电位。b点是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3)乙酰胆碱储存于突触小泡中,释放出来后会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乙酰胆碱为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当它与受体结合后,会使阳离子内流,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会使突触后膜阳离子内流,抑制性神经递质会使阴离子内流。‎ ‎37.尿量生成受机体调节的影响,请回答下列有关尿量生成的问题:‎ ‎(1)某实验小组以家兔为实验材料,分别设置注射适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注射等量乙醇溶液的实验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多,其原因是一方面乙醇作用于_____________,抑制机体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乙醇能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2)该实验小组刺激家兔的迷走神经,发现家兔的尿量也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的信息分子除了抗利尿激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若给家兔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推测尿量的生成量将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婴儿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成年人若脊髓从胸部折断会导致尿失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大脑皮层 (2). 抑制 (3). 神经递质 (4). 增加 (5). 脊髓 (6). 脊髓从胸部折断,会使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脊髓的活动,从而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水平衡,考查对兴奋传递机理、水平衡调节途径、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神经调节的中枢和水平衡的机理。‎ ‎(1)渴觉产生于大脑皮层,乙醇作用于大脑皮层,抑制机体产生渴觉;抗利尿激素能减少尿量,尿量增多应是乙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 ‎(2)刺激家兔的迷走神经,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加,说明神经递质这一信号分子参与尿量调节。给家兔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原尿中较高浓度的葡萄糖使水分的重吸收困难,尿的生成量将增加。‎ ‎(3)婴儿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若脊髓从胸部折断,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脊髓的活动,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导致尿失禁。‎ ‎38.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国家近阶段正在大力建设太白湖湿地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分布着菖蒲、芦苇、白茅,岸边有柽柳、白杨树等植被,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 ‎(2)人们通过对荒滩引水、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湿地生物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和测定湿地水域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在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如图示。‎ ‎①在该食物网中影响螺蛳种群密度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假如水域受到污染导致螺蛳和轮虫全部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降低。‎ ‎②若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0kJ,黑鱼最多可获得_____________kJ的能量。‎ ‎③图乙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平 (2). 速度和方向 (3).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4). 捕食和竞争 (5). 抵抗力 (6). 400 (7). 第二营养级同化量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内容:(1)生态系统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据此作答。‎ ‎【详解】(1)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分布着菖蒲、芦苇、白茅,岸边有柽柳、白杨树等植被,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2)人们通过对荒滩引水、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发生了次生演替,即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4)①在图甲食物网中影响螺蛳的种群密度的是其捕食者,与其竞争者.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但水域受到污染导致螺蛳和轮虫全部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②若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0kJ,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故沿食物链水草→草鱼→黑鱼,黑鱼则最多可获得10000×20%×20%=400kJ的能量。‎ ‎③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是①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分解者分解,故图乙中A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遗体及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点睛】易错点:容易误认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只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而忽视生态系统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也是生态系统结构组成之一。‎ ‎39.白细胞介素-2(IL-2),在人体中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感染等有重要作用。传统生产方法成本高、产量低,获得的IL-2在体外不易保存。用生物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生产IL-2的过程:‎ ‎①从健康人体外周静脉血分离能合成IL-2的免疫细胞,从中提取________,经逆转录过程获取目的基因。此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用限制酶处理载体和目的基因后,再用DNA连接酶处理,形成重组载体,该载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该步骤是基因操作的核心,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是用Ca2+处理,使其成为________________,再在一定温度下完成转化。‎ ‎④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经进一步处理获得产物,进行产物鉴定时可采用________技术。‎ ‎(2)利用蛋白质工程对IL-2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预期蛋白质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答案】 (1). mRNA (2).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3). 小型环状DNA分子 (4).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5). 感受态细胞 (6). 抗原-抗体杂交 (7). 设计预期蛋白质的结构 (8). 推测氨基酸序列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①逆转录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因此从健康人体的外周静脉血分离能合成干扰素的免疫细胞,从中提取mRNA,经反转录获取目的基因,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②该载体为质粒,其化学本质是小型环状DNA。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感受态转化法,即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完成转化。‎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产生产物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蛋白质结构→推测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点睛】熟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和蛋白质工程中改造得到目的基因的基本途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0.科学家将番茄(2N)和马铃薯(4N)利用如图技术得到“番茄—马铃薯”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a、b所选用的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由d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为原生质体融合,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______,③过程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 ‎(4)诱导f中植株生根的过程中,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④过程________(填“高”或“低”);最终获得的“番茄—马铃薯”属于__________倍体植株 ‎【答案】 (1).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3). 植物组织培养 (4).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 PEG(聚乙二醇) (6). 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形成新的细胞壁) (7). 高 (8). 六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去壁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③表示再生出新细胞壁的过程;④表示脱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过程。‎ ‎(1)由于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获得原生质体所选用的酶a、b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由单个细胞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其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 ‎(3)过程②称为原生质体融合,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成功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形成新的细胞壁)。‎ ‎(4)过程④是脱分化,⑤再分化形成幼苗的过程。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值小于1时,可以促进芽的分化,当该比值大于1时,可以促进根的分化;所以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④过程高时,容易诱导其生根。由于番茄的体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马铃薯的体细胞中含4个染色体组,二者融合的杂种细胞内染色体组为6个,所以最终获得的“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属于六倍体。‎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熟悉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流程、方法和原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