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临川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理想地球表面经纬网图,虚线AB是纬线一部分,OA、OB为对应经线(其长度为R),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O A. 是极点 B. 可能是地球表面海拔最高点 C. 为地心 D. 一定在陆地上 2. 若R长约3300千米,则虚线AB的弧长约 A. 小于R B. 大于R小于2R C. 大于2R D. 无法判断 3. 若AOB弧长等于虚线AB的长度,则 A. 该纬线是赤道 B. 该纬线穿过5大板块 C. R的弧长约6600千米 D. 该纬线穿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在地球仪上,连接两极点的线是经线。纬度1°间隔,距离是110千米,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的长度约等于经线圈的长度。 1. 在地球仪上,连接两极点的线是经线。根据材料,OA、OB为对应经线,所以图中O为极点,A对。B、C、D错。 2. 根据材料,经线OA=OB,长度为R。纬度1°间隔,距离是110千米,若R长约3300千米,则两段经线跨纬度30°,虚线AB的纬度是60°,跨经度范围180°,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AB的弧长约9900千米,大于2R,C对。A、B、D错。 3. AOB位于经线圈上,赤道的长度约等于经线圈的长度。若AOB弧长等于虚线AB的长度,则该纬线是赤道,A对。赤道穿过6大板块,B错。R的弧长约9900千米 ,C错。该纬线没有穿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D错。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图中干流的流向大致为 A. 自北向南 B. 自南向北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北向东南 5. 登高(朝阳峰)望去,却不见 A. 甲村 B. 乙村 C. 丙村 D. 丁村 6. 图中峡谷与山峰的高差可能为 A. 800米 B. 1000米 C. 1200米 D. 1400米 【答案】4. D 5. D 6. B 【解析】有指向标的图,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两地点有山脊等地形阻挡视线,不能看到。根据各地点的海拔高度范围 ,计算高差范围,选择可能相对高度。 4. 河流是由支流汇入干流,图中流向B处。结合指向标,图中干流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北向东南,D对。A、B、C错。 5. 登高(朝阳峰)望去,却不见丁村,丁村与山峰间有山脊阻挡视线,D对。其它村子与朝阳峰间无山脊等地形阻挡视线,可以看到,A、B、C错。 6. 根据等高线判断,图中峡谷处的海拔范围是300-500米,山峰海拔范围是1300-1500米,与山峰的高差范围是800-1200米,可能为1000米,B对。A、C、D错。 读世界某区域海陆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该海域可能出现的洋流,回答下列各题。 7. 图中箭头表示的洋流与该海域其他洋流性质不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若M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受洋流①的影响可能污染 A. 地中海沿岸 B. 波斯湾沿岸 C. 印度半岛西海岸 D. 孟加拉湾沿岸 9. 若春分日,此时图中经线的时间为6:00,则可能 A. 曼德海峡夕阳如血 B. 霍尔木兹海峡曙光初现 C. 莫桑比克海峡艳阳高照 D. 马六甲海峡夜幕深沉 【答案】7. A 8. C 9. B 【解析】图中索马里半岛沿岸是季风洋流,夏季洋流是寒流,对应①。冬季是暖流,对应②。图中M海域是阿拉伯海,东侧是印度半岛西部海岸。若春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时间是6点,根据此时图中经线的时间为6:00,计算大约时间。 ............... 8. 图中M海域是阿拉伯海,东侧是印度半岛西部海岸。若M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受洋流①的影响可能污染印度半岛西海岸,C对。该洋流不流经地中海、波斯湾、孟加拉湾沿岸,A、B、D错。 9. 若春分日,此时图中经线的时间为6:00,则可能曼德海峡正是黎明,A错。霍尔木兹海峡曙光初现,B对。莫桑比克海峡太阳未出,C错。马六甲海峡艳阳高照,D错。 札幌是北海道的行政中枢,市徽外观是一个六角形,代表冰晶(雪花)的形状,是北海道的象征物。读北海道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2015年5月,北海道附近东侧海域捕获变异狼鱼,有人猜测与当年福岛核泄漏有关,推测福岛位于该海域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11. 2016年俄罗斯欲在北方四岛建军事基地,其最不利的因素是 A. 地理位置差 B. 雾日多,能见度低 C. 纬度高、封冻期长 D. 主权敏感且多地震、火山 12. 右图为北海道公路景观,随处可见路上的向下指示标志,其主要作用是 A. 常年多雾,指示方向 B. 常年多雨,指示路况 C. 冬季多雪,指示路宽 D. 地震多发,示警提醒 【答案】10. B 11. B 12. C 【解析】福岛沿岸有日本暖流经过,流向东北方向。北方四岛是寒流、暖流交汇入,最不利的因素是雾日多,能见度低。北海道冬季多雪,路上的向下指示标志,其主要作用是指示路宽。 10. 福岛沿岸有日本暖流经过,流向东北方向。北海道附近东侧海域捕获变异狼鱼,若与当年福岛核泄漏有关,则福岛位于该海域的西南方向,B对。A、C、D错。 11. 2016年俄罗斯欲在北方四岛建军事基地,该处是寒流、暖流交汇处,最不利的因素是雾日多,能见度低,B对。濒临太平洋,地理位置较好,A错。相对俄罗斯其它地区,纬度较低、封冻期较短,C错。主权敏感不是主要因素,D错。 12. 北海道公路景观,随处可见路上的向下指示标志,其主要作用是冬季多雪,指示路宽,C对。公路上指示方向不可能是向下,A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B错。与地震多发无关,D错。 2016年3月,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干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个月出现海水入侵现象。中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了“巨大帮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中南半岛河流众多,图中序号表示此次深受旱情影响的湄公河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这次旱情对湄公河三角洲影响最大 A. 水产养殖业受损 B. 大面积冬春作物受威胁 C. 城市用水量紧张 D. 海水入侵,三角洲面积萎缩 15. 中国政府向下游流域国家提供的“巨大帮助”是 A. 资金援助 B. 出口淡水 C. 粮食援助 D. 开闸放水 【答案】13. C 14. B 15. D 【解析】湄公河在越南南部流入太平洋,图中序号表示此次深受旱情影响的湄公河是③。旱情发生在3月份,对湄公河三角洲影响最大的是大面积冬春作物受威胁。帮助是无偿提供。 13. 中南半岛河流众多,湄公河在越南南部流入太平洋,图中序号表示此次深受旱情影响的湄公河是③,C对。①是伊洛瓦底江,②是湄南河,④是红河,A、B、D错。 14. 根据材料,这次旱情发生在3月份,对湄公河三角洲影响最大的是大面积冬春作物受威胁,B对。水产养殖业分布在河流湖泊中,受损较小,A错。旱情主要影响的是农业生产,城市用水量受影响小,C错。海水入侵,三角洲面积萎缩不是最主要影响,D错。 15. 湄公河上游位于中国,水能的开发,上游水利工程建设较多。中国政府向下游流域国家提供的“巨大帮助”是开闸放水,D对。目前的困难是干旱,资金援助、粮食援助不能缓解旱情,A、C错。出口淡水不是帮助,帮助是无偿提供,B错。 下图为世界某国地形图,曾有人对该国形容“幸福度最高,人人有信仰,简单而纯洁”,徒步旅游和登山业发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该国 A. 海陆兼备 B. 经济发达 C. 多山多地震 D. 河流航运价值高 17. 旅游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该国旅游的旺季是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18. 该国交通线路素以“死亡公路”著称,其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A. 路窄、车多 B. 地势起伏大,自然灾害多 C. 坡陡路滑、风沙大 D. 欠合理交通管理、车速快 【答案】16. C 17. D 18. B 【解析】该国是尼泊尔,是内陆山国,经济不发达。地势起伏大,自然灾害多。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山多地震。秋季是该国的旅游旺季。春季积雪融化,易发生雪崩。7~8月是雨季,多滑坡、泥石流。 16. 根据经纬度,该国是尼泊尔,是内陆山国,不临海,A错。经济不发达,B错。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山多地震,C对。落差大,河流航运价值低,D错。 17. 该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旅游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该国旅游的旺季是10~11月,D对。1~2月是冬季,大雪封山,A错。4~5月是春季,积雪融化,易发生雪崩,B错。7~8月是雨季,多滑坡、泥石流,C错。 18. 该国交通线路素以“死亡公路”著称,其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地势起伏大,自然灾害多,B对。经济落后,路窄、车少,A错。降水多,植被覆盖率高,风沙少,C舛,与交通管理无关,D错。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1520年,航海家麦哲伦到达此岛时,首先看到当地土著居民在岛上燃起的堆堆篝火,遂将此岛命名为“火地岛”。火地岛上有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也称世界尽头,距南极洲仅有800公里。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据图推断,岛上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0. 乌斯怀亚闻名世界的是 A. 地理位置 B. 自然风光 C. 矿产资源 D. 人文风情 21. 当丙地迎来太阳与海面成一线时,当地时间最有可能是 A. 1月某日8时 B. 4月某日5时 C. 7月某日16时 D. 10月某日20时 【答案】19. C 20. A 21. C 【解析】该岛位于南美洲南端,位于西风带内,盛行西北风。丙地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乌斯怀亚被称为世界尽头,距南极洲仅800公里。丙地西北方向是海面,7月份日落西北方向。 19. 该岛位于南美洲南端,位于西风带内,盛行西北风。据图推断,岛上四地中,丙地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C对。受南美洲大陆阻挡,甲地受西风带影响小,A错。乙地、丁地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B、D错。 20. 乌斯怀亚被称为世界尽头,距南极洲仅800公里,闻名世界的是地理位置,A对。自然风光、矿产资源、人文风情缺少独特性,不是闻名世界的主要原因,B、C、D错。 根据右图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22. 图中R地的温度值可能为 A. 17℃ B. 18℃ C. 19℃ D. 20℃ 23. 图示信息,推断可信的是 A. R地为北半球盆地 B. R地为南半球山地 C. 可能为1月 D. 可能受东南季风影响 【答案】22. C 23. D 【解析】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R地位于河流源头,应是山地。根据等温线数值,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R地为北半球山地。陆地气温高于 同纬度海洋,可能为7月。 22. 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图中等差距是2℃,R地位于河流源头,应是山地,气温比周围低。温度值范围是18-20℃,可能为19℃,C对。A、B、D错。 23. 图示信息,R地位于河流源头,应是山地,A错。根据等温线数值,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R地为北半球山地,B错。陆地气温高于 同纬度海洋,可能为7月,C错。北半球夏季,可能受东南季风影响,D对。 下图为非洲南部年等水量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甲河水文特征 A. 3~4月水位高 B. 结冰期短 C. 流量稳定 D. 含沙量小 25. 按湖盆的成因,乙湖属 A. 冰川湖 B. 构造湖 C. 火山口湖 D. 堰塞湖 26. 图中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侧年降水量差异明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东侧降水多,受东南季风影响 B. 西侧降水多,受中纬西风影响 C. 西侧受离岸风和寒流影响,降水少 D. 东侧受暖流、信风和地形影响,降水少 【答案】24. A 25. B 26. C 【解析】甲河位于非洲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冬半年是雨季,3~4月雨季刚结束,河流水位高。乙湖位于板块生长边界,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属构造湖。西侧受离岸风和寒流影响,降水少。东侧受暖流、信风和地形影响,降水多。 24. 甲河位于非洲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冬半年是雨季,3~4月雨季刚结束,河流水位高,A对。位于热带,无结冰期,B错。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C、D错。 25. 按湖盆的成因,乙湖位于板块生长边界,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属构造湖,B对。冰川湖是冰川侵蚀形成,A错。火山口湖是火山口淤塞形成,C错。堰塞湖是河道被泥沙淤塞形成,D错。 26. 图中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侧年降水量差异明显,东侧降水多,受东南信风及沿岸暖流影响,A错。西侧受离岸风和寒流影响,降水少,B错,C对。东侧受暖流、信风和地形影响,降水多,D错。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南,地域狭小,沙漠占国土面积近一半,却成为世界重要的鲜花出口国和西欧的“菜篮子”,让“沙漠开满鲜花”闻名于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7. 以色列成为西欧的“菜篮子”,主要得益于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 C. 优越的气候条件 D. 约旦河丰富的水资源 28. 冬季是以色列鲜花销往西欧旺季,相比“郁金香”王国荷兰,其竞争优势 A. 品种多样、品质优良 B. 航空运输发达 C. 气候 D. 价格 【答案】27. B 28. C 【解析】以色列沙漠气候分布广,成为西欧的“菜篮子”,主要得益于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以色列属于亚热带、热带气候,荷兰是温带气候类型。冬季是以色列相比“郁金香”王国荷兰,热量较充足,其竞争优势气候。 27. 以色列成为西欧的“菜篮子”,主要得益于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B对。以色列的劳动力 价格高,A错。气候干旱,约旦河水量小,没有优势,C、D错。 28. 以色列属于亚热带、热带气候,荷兰是温带气候类型。冬季是以色列鲜花销往西欧旺季,相比“郁金香”王国荷兰,热量较充足,其竞争优势气候,C对。品种多样、品质优良无优势,A错。航空运输距离远,B错。投入成本高,价格无优势,D错。 湖泊是自然地理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其面积的变化深刻反映地理环境的变迁。咸海及色林错面积变化刚好呈反方向发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咸海、色林错面积的变化,其共同因素有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气候干旱,降水少 C. 地壳运动 D. 人类经济活动,入湖水量减少 30. 两湖面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 咸海周边地区气温年较差减少 B. 色林错农业灌溉用水增加 C. 威海盐矿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 D. 色林错周边交通线及牧场受破坏 【答案】29. A 30. D 【解析】受全球变暖影响,咸海因气温升高,蒸发量大,用水量大,导致湖泊面积减小。色林错因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湖泊面积增大。色林错水位升高,周边交通线及牧场受破坏。 29. 咸海因气温升高,蒸发量大,用水量大,导致湖泊面积减小。色林错因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湖泊面积增大。咸海、色林错面积的变化,其共同因素有全球气候变暖,A对。气候干旱,地壳运动,人类经济活动等不是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B、C、D错。 30. 咸海面积减小,周边地区气温年较差增大,A错。色林错是咸水湖,农业灌溉用水没有增加,B错。咸海盐度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色林错水位升高,周边交通线及牧场受破坏,D对。 二、综合题(共三道,40分) 31. 读某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②、④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类似的是 。 (2)图中④、⑤气候类型形成原因共同点是 。 (3)图中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却相同的是 、 。 【答案】(1)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2)受西风带影响 (3)⑤、⑥ 【解析】(1)根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图中②是热带草原气候,④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类似的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2)图中④是地中海气候,⑤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形成原因共同点是受西风带影响。 (3)图中⑥是温带季风气候,⑤、⑥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32.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读该国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甲地地下水丰富且盐度高的原因。 (2)近年来,该国丙地区磷酸盐工业快速发展,简述其发展的不利条件。 (3)图中乙海域东侧降水稍多,试分析其原因。 (4)预测乙海域面积变化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甲处四周高,中部低,河流向心状 汇入该区域并下渗,因而地下水丰富;该地四周河流均发源于硝酸盐分布区,地表径流将硝酸盐带至该地,加上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地下水盐度高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7月(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西南风越过红海带来水汽,受东侧沿岸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 (4)扩大 红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随着板块继续张裂,海水涌入,面积扩大 【解析】(1)根据等高线数值,甲地四周高,中部低,河流向心状汇入该区域并下渗,因而地下水丰富。图中甲地四周河流均发源于硝酸盐分布区,地表径流将硝酸盐带至该地。结合经纬度,甲处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地下水盐度高。 (2)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丙地区位于图示北部,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图中乙海域是红海,7月是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西南风越过红海带来水汽,受东侧沿岸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所以降水较多。西侧是背风坡,降水少。 (4)红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随着板块继续张裂,海水涌入,乙海域的面积扩大。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境内多山,有“千丘之国”的称谓。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600毫米。长期粮食不足,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首都基加利是一座海拔1700多米的新兴山地城市。 (1)试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首都基加利成为非洲著名避暑胜地原因。 (2)中国援助的水稻种植在该国东南部获得极大成功,简述其区位条件。 由中国援建的Nyabarongo水电站,在很大程度缓解该国煤、石油等矿物能源严重缺乏、长期电力供应不足状况。 (3)据下图描述该水电站发电量的年内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位于国境中部高原,地势较高,虽地处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四季如春加之雨季降水充足,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成非洲大陆避暑胜地 (2)该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水热充足;东南部河流附近,地形相对平坦,且有肥沃的冲积土壤;该国人口众多,粮食不足,发展水稻种植业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劳动力丰富 (3)特点:全年季节变化大,有两个高峰和一个低谷,原因: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两个高峰: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河流径流量大,发电量最大;低谷期(6~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区域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受乞力马扎罗山阻挡)河流径流量少,发电量少 【解析】(1)避暑胜地,主要从气温、植被等自然条件分析。读图,基加利位于国境中部高原,地势较高,虽地处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四季如春。加之雨季降水充足,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成非洲大陆避暑胜地。 (2)农业生产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该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水热充足。东南部河流两岸地区,地形相对平坦,且有肥沃的冲积土壤。该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该国粮食不足,发展水稻种植业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3)根据曲线判断,该水电站发电量全年季节变化大,有两个高峰和一个低谷。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河流径流量大,发电量最大。每年有两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出现两个高峰。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区域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发电量少,形成低谷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