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云南省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月考(八)(2018-04)
2018届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宁波某学校的王老师受到舆论热捧。起因是要换同学不成的A 同学举报了违规带零食的B 同学,王老师对于告密的学生,不但没鼓励,还让B 同学当着A 同学的面吃掉了零食,算是一种冷处理。我要给王老师点个赞。一个老师,无论学识怎样,起码应该是非清晰,不能糊涂,也不能含糊,王老师做到了。。 学生发现有同学违反校纪校规,向老师报告,这样的行为无可厚非,但老师接到这样的举报应当慎重,不宜过度鼓励。 很多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鼓励学生向老师报告其他学生的问题,这样教师相当于有了自己的“线人”,背着教师的那些违规行为也会有所收敛和约束。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能够使教师更早也更容易掌握学生动态,从而因势利导。但是,且慢,这也有着消极的一面; 甚至南辕北辙,戕害掉一些学生。 何以如此? 从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奖赏而积极举报时,可能对他的人格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为检举而获益相当于赋予了那些举报者以权力,这种权力可以成为拿捏或要挟其他同学的把柄。权力心理学的研究提示了,权力会使权力者异化,特别是对于未成年的学生,他们甚至还只是儿童,不恰当的权力赋予会损害他们的人格发展。 另一方面,从社会性发展看,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功课,还要在师生、同学的交流互动中修习品行。一个热衷于举报其他学生的学生,必然会破坏学生之间的信任与友好相处,很容易人为地将一个集体中的学生们分为两派,教师如果偏袒其中一派,对于后一派学生就相当于是隐性的排斥。一个班级里只要有几个告密的学生,整个班级就难免人人自危,学生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戒备。 更恶劣的是,将告密作为一种拿捏同学的武器,谋取个人好处。这是比私带零食到校性质更为恶劣数倍不止的道德败坏行为。甚至社会缺乏信任,人们道路以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鼓励告密造成的不良风气。 既要了解情况,又不能培养“线人”,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办?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下面几点建议或许能带来一些思考和帮助。 首先,教师应当对于鼓励学生举报什么样的不良行为区别对待,并很清晰地让学生明白,有些不良行为,例如一些学生霸凌欺辱其他同学,旁观的学生冒着一定的风险向教师报告,这当然是值得鼓励和表彰的。但是,如果是涉及学生个人隐私范畴的行为,像有学生违反学校规定偷偷带零食到学校,只要他不是公开地炫耀,那么即使有获悉的学生报告,教师也不宜鼓励,更不宜表彰。简而言之: 涉及学生之间侵犯权利的不良行为,当然应当鼓励举报,因为这关乎人与人的平等; 而只是学生个人私下的某些人之常情但又违规的行为,不鼓励举报。 其次,举报不应该成为一种权力。教师对类似这类的行为一定要旗帜鲜明,零容忍,这种挟带私货的告密是应当明确反对的道德劣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学校教育的教师,哪怕是高中,甚至高校的教师,都不认为学生能够自治。其实,鼓励学生自治,支持并引导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远比评判和奖惩更能够促进学生成长。 从道德心理的发展来看,学生从儿童期到青春期,正好是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路径,该放手放手,逐渐让学生学会自已管理好自已; 该严格严格,教师的权威体现在反对任何学生之间侵犯权利或者不平等现象上。 所谓的学生自治,换种方式来表达就是,让教师成为学生自我管理时可以信任、援引和依赖的权威资源,而不是像现在中国大多数学校教育的那样,教师在在班级管理时把部分学生当作方便管理的工具。 总之,学校教育要鼓励学生有正义感,但不能培养“告密者”。 (摘编自唐映红《教育孩子有正义感,但不要“告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老师受到舆论热捧的原因是没有过度鼓励告密的学生,相反还对他进行了冷处理。 B.学生向老师报告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这样会我害掉一些学生,影响他们人格发展。 C.把举报当做拿捏和要挟其他同学的资本,这种告密行为应当是明确反对的道德劣迹。 D.告密这种行为势必会造成权力者异化,社会缺乏信任,人们道路以目的不良风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把王老师处理学生的事件材料作为正面论证的事例,通过分析,引出本文的中心话题。 B.文章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论述了鼓励学生举报行为的影响和意义,但侧重从消极的方面来分析论证。 C.在论述鼓励举报对学生的戕害性方面,文章从个人到群体,从学校到社会,逐层分析,层层递进,思路清晰。 D.文章最后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应该持有的相关理念和方法,并提出 “学生自治”这一重要的解决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孩子要有正义感,教师要鼓励举报涉及学生之间侵犯权利的行为,比如校园霸凌等。 B.像考试作弊这种虽然违规,但却不影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的行为,不宜鼓励举报。 C.教师的权威性应该体现在判断是非、衡量轻重等问题上,从而让教师成为学生自治时可以援引、依靠的对象。 D.鼓励学生自治,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就可以促进学生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拴马桩【注】 贾平凹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西安人热衷收藏田园文物。拴马石桩原本是农村人家寻常物件,如石磨石碾一样,突然间被视为艺术珍品,从潼关到宝鸡,八百里的关中平原上对拴马石桩的抢收极度疯狂。 我现居住的西安美术学院里,上万件的石雕摆得到处都是,其中最多的还是拴马石桩。这些拴马石桩顶部一律雕有人或动物的形象,动物多为狮为猴,人物则千奇百怪,或嬉或怒或嗔或愁,生动传神。我每天早晨起来,固定的功课就是去这些石雕前静然默思,这些千百年来的老石头一定是有了灵性的,它们曾经为过去的人所用,为过去的人保平安和吉祥,那么,它们必然会对我的身心有益。 我在拴马石桩林中,每一次都在重复着一个感叹: 这么多的拴马石桩呀! 有多少拴马石桩就该有多少匹马的,那么,在古时,关中平原上有多少马呀,这些马是从什么时候起消失了呢? 现在往关中平原上走走,再也见不到一匹马了,连马的附庸骡、驴,甚至牛的粪便也难得一见。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人学会了降龙的本领,但他学会了降龙本领的时候世上却没有龙。如今,马留给我们的是拴马的石桩,这如同我们种下了麦子却收到了麦草。好多东西我们都丢失了,不,是好多东西都抛弃了我们。虎不再从我们,鹰不再从我们,连狼也不来,伴随我们的只是蠢笨的猪,谄媚的狗,再就是苍蝇蚊子和老鼠。人类已从强健沦落到了孱弱,过去我们祖先司空见惯并且共生同处的动物现在只能成为我们新的图腾艺术品。我们在欣赏这些艺术品的时候,更多地品尝到了我们人的苦涩。 在关中平原大肆收购拴马石桩一类石雕的风潮中,我也曾是其中狂热的一员。去年的秋天,我们开着车走过了渭河北岸三个县,刚刚到了一个村口,听见声音,巷道里的木板门都哐啷哐啷打开,出来了许多人把我们围住,而且鸡飞狗咬。他们说: 你们是来收购拴马石桩的? 原来这个村庄已经被来人收购过三次了。我们仍不死心,还在村里搜寻,果然发现在某家院角是有一根的,但上边架满了玉米棒子,在另一家茅坑还有两根,而又有一家,说他用三根铺了台阶,如果要,可以拆了台阶。这让我们欢喜若狂,但生气的事情立即发生了,他们漫天要价,每一根必须出两千元,否则只能看不能动的。农民就是这样,当十年前第一次有人收集拴马石胜,他们说石头么,你能拿动就拿走吧,帮着你把拴马石桩抬到车上,还给你做了饭吃,买了酒喝,照相时偏要在院门口大声吆喝,让村人都知道西安人是来到了他们的家。而稍稍知道了西安人喜欢这些老石头,是什么艺术品,一下子把土坷垃也当做了金砣子。那一次,我们是明明白白吃了大亏购买了五根拴马石桩。 也就在这一次收购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农村的萧条,村里能见到的年轻人很少,多是一些老人和孩子,询问有没有拴马石桩,他们用白多黑少的眼睛疑惑地看你,说: 那得掏钱买哩。我们说当然要掏钱的,他们才告诉你有或者没有,又说: 还有牛槽的,还有石门墩哩。领着你去看了,或许有一根两根,不是断裂就是雕刻已残损得失去形状,但都是现代物件,说: 买了吧,我们缺钱啊。看得出他们是确实缺钱,衣衫破烂,面如土色,每个老人的后脖颈壅着铍褶,晒得黑红如酱,你无法不生出同情心来。 被同情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就这些人,和你论起价来,要么咬一个死数,然后就呼呼噜噜吃他的饭,饭吃完了又一遍又一遍伸出舌头舔碗,不再出声,而另一个则巧舌如簧,使你毫无还嘴之机。买卖终于是做成了,我们的车却在巷里受阻,因为有人家在办丧事,一群人乱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声催喊着快去邻村喊人,他们有气力的劳力已经极少,必须两个村或三个村的青壮劳力方能将一具棺材抬往坟墓。在一片哀乐中,两个村庄的年轻人合伙将棺材抬出村去,我不禁有了一种苍凉之意,千百年来,农民是一棵草一棵树从土里生出来又长在土上,现在的农民却大量地从土地上出走了。马留给了我们一根一根拴马的石桩,在城市里成为艺术的饰品,农民失去了土气,游荡于城市街头的劳务市场,他们是被拔起来的树,根部的土又都在水里抖涮得干干净净,这树能移活在别处吗? 当西安美术学院分配了我那套楼下一层的房子时,窗外是早栽竖了三根拴马石桩,我曾因窗外有这三根拴马石桩而得意过,而现在。我却为它悲哀: 没有我的时候是有马的时代,没有了马的时代我只有中着拴马石桩哭泣。 (节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注】拴马桩:历史上陕西渭南乡村农家宅院门前用以拴马、牛等牲畜的石雕桩,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文章前四段,作者一方面欣贯和赞叹作为艺术品的拴马性的灵性,一方面又在进一步感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曾经和人类共处的很多动物已经不复存在。 B.在收购拴马桩一类石雕的风潮中从十年前的热心奉送,到现在的漫天要价,农民们态度的变化说明他们已经认识到作为艺术品的拴马桩的文物价值。 C.“被同情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因为作者走进农家收购拴马桩时,深池感受到了农民们的刁钻难缠。 D.作者在这篇散文里表达了对历史文明、农村曾经美好的追怀,以及因文明消逝、现代农村萧条而引起的怅惘。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5 分) 他们是被拔起来的树,根部的土又都在水里抖涮得干干净净,这树能移活在别处吗? 6.文章结尾说,“我曾因窗外有这三根拴马石桩而得意过,而现在,我却为它悲哀”,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得意”和“悲哀”的原因。(6分)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材料一: 自1999年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十四次。本次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图书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7-19) 材料二: 随着现代阅读介质的改变,其对象不再受限于阅读方式,在信息传递、交换、储存等方面更加容易快速,并能使阅读对象从简单的文字、图表、照片发展到图像、影音等多媒体形式。广大读者可以利用阅读介质的多样性,方便在不同的场合,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在数字化时代发生了两种改变:一是使阅读从过去的自我化转化为交流式阅读方式,二是阅读途径的社交化。由于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快捷发展,使过去的相对自我的阅读转化成了交流共享的社会化阅读,这种方式更靠近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互动与分享,注重阅读者与阅读者、阅读者与作者等多方关注的事实分享,从而大大提升了阅读的兴趣,加强了阅读的社会功能。 (摘编自何毅《网络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与发展》) 材料三: 在使用电子书时,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阅读时尚、通俗、娱乐的内容。当一个人整天阅读碎片化的信息,不仅不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趣味,还可能因越读越烦,最后变得毫无阅读的乐趣。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阅读是一个过程,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或修养,而不是只求得到一个具体的结论。如果只是在网络和手机上读别人给出的书籍摘要和评论,表面上不断地接受信息,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当今大部分国人的阅读,严重受制于整个社会的趣味。阅读一旦受制于社会舆论、受制于大环境背后的政治利益和商业潮流,就没办法读出自己的味道。 (摘编自陈平原《阅读受制于社会趣味,这是个大问题》)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图1表明,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 B.具体来看,2016 年有55.3%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15年的51.3%上升了4.0个百分点。 C.图2表明,在传统纸质媒介的各种方式阅读中,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阅读时间较2015 年均有所下降。 D.图2表明,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的时长大体上较2015年有所增加。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今成年国民的阅读问题带来的危机,并且认为新兴媒介的兴起带来了阅读形式的改变。 B.根据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年度比较和各媒介阅读时长比较,手机的阅读方式接触率和阅读时长占了最大比重。 C.阅读方式的社交化提升了阅读的兴趣,加强了阅读的社会功能,大大体现了“以人为本" 的原则。 D.当一个人随时用数字化方式阅读碎片化的信息,并且倾向于时尚、通俗、娱乐的内容,是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趣味的。 E.材料三中论述了数字化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异同,侧重表达了相信传统阅读不会消亡的信心。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数字化阅读的优势和局限性。(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邢州尧山人也。父简,事晋为顺州刺史。刘仁恭攻破顺州,简见杀,子威少孤,依潞州人常氏。潞州留后李继韬募勇敢士为军卒,威年十八,以勇力应募。为人负气,继韬特奇之。市有屠者,常以勇服其市人。威醉,呼屠者,使割肉,制不如法,叱之。屠者曰:“尔勇者,能杀我乎?”成即前取刀刺杀杀之。为吏所执,继韬惜其勇,阴纵之使亡,已而复召置麾下。后庄宗灭梁,继韬诛死,其麾下兵悉隶从马直,威以通书算补为军吏。汉高祖为侍卫亲军都虞候,尤亲爱之。后高祖所临镇,尝以威从。契丹灭晋,汉高祖起兵太原,即皇帝位,拜威枢密副使。乾佑元年正月,高祖疾大渐,以隐帝托威及史弘肇等。隐帝即位,拜威枢密使。是岁三月,河中李守贞反。乃加拜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西督诸将。威至河中,栅其城东,城南,城西,调五县丁二万人筑连垒以护三栅。久之,城中兵食俱尽,乃治攻具,四面攻之,破其罗城,守贞与妻子自焚死。隐帝劳威以玉带,加检校太师兼侍中,威辞曰:“臣幸得率行伍假汉威灵以破贼者岂特臣之功皆将相之贤有以安朝廷抚内外而馈饷以时故臣得以专事征伐”隐帝以威为贤,威又推功大臣,请加爵赏。隐帝厌为大臣所制,与李业等谋,已杀史弘肇等,诏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于澶州,又诏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杀威及宣徽使王峻于魏。诏书先至澶州,弘义恐事不果,反以诏书示殷,殷与弘义遣人告威。已而诏杀威、峻使者亦驰骑至,威匿诏书,召枢密使院吏魏仁浦谋于卧内。仁浦劝威反,教威倒用留守印,更为诏书,诏威诛诸将校以激怒之,将校皆愤然效用。十一月丁丑,威遂举兵渡河。业等皆言威反状已白,乃悉诛威家属于京师。郭允明反,栽隐帝于赵村。丙戍,威入京师,纵火大掠。戊子,率百官朝太后于明德门,请立嗣君。庚寅,威率百官诣明德门,请立武宁军节度使刘赟为嗣。辛卯,请太后临朝听玫。癸丑,王峻遣郭崇以骑七百逆刘赟于宋州,杀之。庚申,太后制以威监国。广顺元年春正月丁卯,皇帝即位,大赦,改元,国号周。 (选自《新五代史·后周世祖郭威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幸得率行伍假汉威灵/以破贼者/岂特臣之功/皆将相之贤/有以安朝廷/抚内外/而馈饷以时/故臣得以专事征伐/ B.臣幸得率行伍/假汉威灵以破贼者/岂特臣之功/皆将相之贤/有以安朝廷/抚内外/而馈饷以时/故臣得以专事征伐/ C.臣幸得率行伍假汉威灵/以破贼者/岂特臣之功/皆将相之贤有/以安朝廷/抚内外/而馈饷以时/故臣得以专事征伐/ D.臣幸得率行伍/假汉威灵以破贼者/岂特臣之功/皆将相之贤有/以安朝廷/抚内外/而馈饷以时/故臣得以专事征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多用来指开国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称呼的名号。 B.从马直是指五代后唐时皇帝的亲军,“从马”,有将马随行的意思。 C.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大理寺主官,主要掌管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等政事。 D.大赦是指古代封建帝王以施恩为名,常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常颁布赦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威豪爽负气,勇武有力。他曾经在市场里挑衅一位屠夫,屠夫被激怒后,郭威持刀杀死了屠夫。 B.郭威深受器重,被委以重任。建汉之前他就随高祖出征,高祖病重,还将隐帝托付给了郭威。 C.郭威不居功自傲,善扶将士。在成功讨伐叛贼李守贞之后,他将功劳全部椎给其他将士和大臣,并请求朝延为他们加爵封赏。 D.郭威当机立断,终成大业。隐帝不想受大臣牵制,派人去谋杀郭威,激起了郭威的反叛,最终取后汉而代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为吏所执,继韬惜其勇,阴纵之使亡,已而复召置麾下。(5分) (2) 业等皆言威反状已白,乃悉诛威家属于京师。(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落花① 李商隐 高阁客竞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②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 ①本讲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因陷入牛事党争之中,境况不住,心情郁闷。②迢递: 高远貌,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全诗吟咏“落花”,表明所写是暮春时节,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B.颔联从时间到空间的角度,写出了花影翻飞迷离连接着弯弯的小径,落花飞舞到达高远之处,迎来脉脉斜晖。 C.颈联写诗人肝肠寸断不忍心把落红扫去,仍然望眼欲穿盼望远去的客人归来相聚。 D.“沾衣”,是指落花的花瓣飘落在诗人的衣襟上,也指泪落衣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在春尽花谢之时看花的心意,徒留伤感。 E.全诗基本采用白描,而落花与惜花者之悄态全出,在淡淡的背景下,稀疏的笔意中,表达了诗人细致微妙的情思,把落花季节写得愁肠寸断。 15.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芳心”的多层含义。(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杜牧《阿房宫赋》中,指出失尽人心的秦始皇,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最终只能迎来“ , , ”的悲惨现实。 (2) 曹操《观沧海》中,用“ , ”两句描绘了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写出了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的开阔之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后阅读作业,请同学们认真地去完成,不能虚与委蛇,敷衍了事。 ②国家队全体队员顽强拼搏,在与韩国队进行最后决战后,终于战胜对手,夺得此次比赛的冠军,大获全胜,铩羽而归。 ③古人提倡“吾日三省吾身”“闻过则喜”,而今天有些人则不然,总是“讳疾忌医”,对比之下,实在不应该。 ④某装潢公司在电视上承诺十九天完成家装工程,并连续刊登广告,主题词是“一言九鼎十九天”。 ⑤西汉大将陈汤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功业自不必说,可是在汉朝朝廷内,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 ⑥寥寥几笔,把茧白、水碧、瓜香、豆熟以及笛声悦耳的客观景致,写得逼真如画; 蚕娘、牧童、山翁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宛然在目,呼之欲出。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拿自己开刀,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无私无畏的勇气改进、检查、对照、提高自己。 B.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者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方式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现象。 C.甲乙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战略联盟、长远发展”为原则,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给社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D.近日,国家发改委下调了罗红霉素、青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这本书你既然如此喜欢,那就借你看几天,记得一定要按时奉还。 B.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就在这里留步了,你一个人慢慢回去吧! C.“您贵姓?”“免贵姓王,您叫我老王就行了。” D.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在各位面前大放厥词,但看见大家都在洗耳恭听,那我就随便说几句吧!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 分) 制作药片最常用的辅料是淀粉,很多时候有效药物成分在整个药片中所占的比例不过是淀粉的百分之一而已,因为淀粉多为白色,这就决定了① 。药片中添加如此多的淀粉,② ,它可以帮助药物把有效成分团结起来,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帮助药片发挥疗效。淀粉在吸水后会膨胀,当药片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整个药片会变得支离破碎,③ ,这样也就更加方便人体吸收了。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有心理专家分析,人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展示的“自己”,其实是心中希望实现的理想状态,而实际生活中的“自己”,则有可能是“平凡、简单、朴素、实在”的路人。因此,朋友圈越“晒”什么,就一定表明自己内心越 “缺乏”什么,习惯“炫富、秀幸福”的人,他的现实生活和“朋友圈生活”一定存在巨大反差; 相反,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一定拥有着精神富足,生活幸福,低调而充实的人生。 ①朋友圈越“晒”什么,不一定就表明自己内心越“缺乏”什么。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 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 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 看了上面的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C 【解析】A.曲解原文王老师没有鼓励告密的学生;B.以偏概全;D.错误解读,应该是“鼓励告密”这种行为。 2.(3分)D 【解析】应该是“立足于教师的角度”。 3.(3分)B 【解析】作弊属于影响考试公平的行为,也有“害他性”,应该鼓励举报。 4.(3分)B 【解析】农民们认识到的是拴马桩的“经济价值”。 5.(5分)此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成为了艺术品的拴马桩”和“离开了土地的农民”比作失去了根基的树,表达了作者对其未来命运不可把握的深深担忧。(手法和分析2分,含义解释3分) 6.(6分)①“得意”的原因是“我”站在文物鉴赏的角度,曾经喜爱拴马桩的“灵性”,认为它们会对“我”的“身心有益”,可以鉴赏到它们的文物价值和内涵;②“悲哀”是因为“我”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失去了马的拴马桩”陷入了经济大潮的漩涡中表达了深深的失落感,隐含了作者对消逝的历史文明的哀伤。(每点3分) 7.(3分)C 【解析】图书阅读时间略有上升。 8.(5分)BD 【解析】A.不全都是,只有材料三有“危机”的态度倾向。C.“大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当,材料中只是说“更靠近”。E.“信心”一说没有依据。 9.(4分)①优势:不用受限于阅读方式和场合,阅读更强调互动性和社会性。 ②局限性:受制于社会舆论、受制于大环境背后的政治利益和商业潮流,不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趣味,甚至还会失去阅读乐趣。 (每点2分) 10.(3分)B 11.(3分)C 【解析】枢密使为枢密院主官,大理寺是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机构。 12.(3分)C 【解析】郭威没有将功劳全部推给其他人,他表示的意思是功劳不完全是他的。 13.(10分)翻译: (1)(5分)郭威被府吏捉拿,李继韬爱惜他的勇敢,暗地里放了他,叫他逃跑,不久又召回他做自己的部下。(“执”、“阴”各1分,大意3分) (2)(5分)李业等人都说郭威的造反情况已经清楚,于是全部杀死了郭威在京的家属。 (“白”、“悉”各1分,大意3分) 14.(5分)BC 【解析】B.应该是从空间到时间的角度;C.“盼望客人归来相聚”理解错误,应是“仍盼春归”。 15.(6分)尾联运用了双关的手法,一是叹花,多情的花朵用自己的美艳点缀春色,最终得到的却是凋落飘零沾人衣裙的结局;二是叹己,“我”虽有怜惜芳菲之心,然而无计留春,最终只落得怆然泣下,泪沾衣襟的结果,借落花抒发自己素怀壮志,却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手法1分,“叹花”含义2分,“叹己”含义3分) 16.(5分) (1)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2)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17.(3分)D 【解析】“虚与委蛇”,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此处使用正确。“铩羽而归”,意思是被摧落羽毛后逃回的意思。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不光彩地返回,可指战场失败或事情不成功失意归来。此处使用错误。“讳疾忌医”,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此处使用正确。“一言九鼎”,意思是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重、威力大,商家使用则成了自我吹嘘,此处使用错误,应用表示信守承诺的“一诺千金”。“功高不赏”,形容功劳之大,无法赏赐。强调功劳之大,此处使用错误。“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此处使用正确。 18.(3分)B 【解析】A.语序不当,应该是“对照、检查、改进、提高自己”。C.句式杂糅,“本着”和“为”杂糅,应该是“以……为原则”或者“本着……的原则”。D.成分残缺,“下调”少了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价格”。 19.(3分)C 【解析】A.“奉还”,是指归还对方东西的意思,敬辞,但不能用在对方,只能用于自己。B.“留步”是敬辞,指客人离去时请主人不要相送。“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一般也只用于劝人止步。D.“洗耳恭听”是谦辞,只能用在自己身上。 20.(6分) ①药片的颜色大多为白色 ②这是因为它具有黏合的作用 ③有效成分尽快被分解 (每句2分) 21.(5分) ②习惯“炫富、秀幸福”的人,他的现实生活和“朋友圈生活”不一定存在巨大反差。 ③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不一定拥有着精神富足,生活幸福,低调而充实的人生。 (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22.(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邢州尧山人。父亲郭简,在晋当顺州刺史。刘仁恭攻破顺州,郭简被杀,儿子郭威年少成孤儿,依靠潞州人常氏。潞州留后李继韬募勇士为军卒,郭威十八岁,以勇力应募。为人争强好胜,李继韬认为他特别不寻常。市场里有个屠户,常常以勇气使市民佩服。郭威喝醉了酒,叫屠户割肉,屠户没按郭威说的办法割,郭威大声斥责。屠户说:“你勇敢,敢来杀我吗?”郭威立即取刀杀了他。郭威被府吏捉拿,李继韬爱惜他的勇敢,暗地里放了他,叫他逃跑,不久又召回他做自己的部下。后来庄宗灭梁,李继韬被处死,部下军队隶属从马直,郭威因懂得书算做了军吏。汉高祖任侍卫亲军都虞侯时,特别亲近他。后来高祖每次改换辖地,都叫郭威跟随。契丹灭晋,汉高祖在太原起兵,登上帝位,任命郭威当枢密副使。乾祐元年正月,高祖病重,把隐帝托付给郭威和史弘肇等人。隐帝即位,升任郭威为枢密使。当年三月,河中李守贞造反。于是加拜郭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派他去西边监督诸将。郭威到河中,立栅在城东、城南、城西,调五县民工二万人连接筑垒守护三栅。时间久了,城中兵粮都没有了,于是制造攻城器具,四面进攻,攻破外城,李守贞与妻子自焚而死。隐帝用玉带奖赏郭威,加任检校太师兼侍中,郭威推辞说:“我侥幸能率军队,借汉威望攻破贼兵,这不仅是臣的功劳,也是将相们的贤能,能安定朝廷,抚慰内外,粮饷供应及时,所以臣能专心作战。”隐帝认为郭威很贤良,郭威又把功劳推给大臣,请求为他们加爵封赏。隐帝讨厌被大臣所牵制,与李业等谋划,已经杀了史弘肇等人,下诏叫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到澶州谋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又下诏叫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到魏州谋杀郭威及宣徽使王峻。诏书先到澶州,李弘义怕事情办不成,反而把诏书给王殷看,王殷和李弘义派人告诉了郭威。不久传诏谋杀郭威、王峻的使者也到了,郭威把诏书藏起来,召见枢密使院吏魏仁浦进入卧室商议。魏仁浦劝郭威造反,教郭威利用留守大印,重新制造假诏书,下诏让郭威诛杀众将校来激怒大家,将校都很气愤,愿为郭威效力。十一月丁丑日,郭威率兵渡河。李业等人都说郭威的造反情况已经清楚,于是全部杀死了郭威在京的家属。郭允明造反,在赵村杀了隐帝。丙戌日,郭威到京城,纵火大肆抢劫。戊子日,率百官在明德门朝见太后,请求立嗣君。庚寅日,郭威率百官到明德门,请求立武宁军节度使刘赟为嗣。辛卯日,请太后临朝听政。癸丑日,王峻派郭崇率七百骑兵在宋州迎住刘赟把他杀掉。庚申日,太后下制以郭威为监国。广顺元年正月五日,郭威登上帝位,大赦天下,颁布年号,国号为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