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课后训练人民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课后训练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初期探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 2 一、选择题 1.下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俄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下列有关该政策的理解, 正确的是( ) A.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B.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D.找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 2.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 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方法与评价结论,较为符合该政策实际的一项是 ( ) A.基本否定,主要分析政策的目的,“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极其错误的 B.基本肯定,主要着眼政策的作用,集中全国力量保障军事胜利,保卫了革命果实 C.喜忧参半,主要进行辩证的评价,该政策本身就带有促进与阻碍的双重效果 D.先好后坏,主要使用发展的观点,该政策初期适应战争需要,后期造成严重后果 4.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 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接上述材 料进行情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 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 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 路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1921 年有人这样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 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退一步”使俄国又退回到了资本 主义 ④“进两步”是指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6.下图是苏俄(联)经济发展柱状图,对图表理解正确的是( ) A.1913~1921 年粮食产量下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 B.1921 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国家行政手段的推动 C.1925 年粮食产量超过了一战前的产量 D.1923 年新经济政策的颁布是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 7.1921 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 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 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与材料所说“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 地上去”相关的措施主要指的是( ) A.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B.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改革 C.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D.国有工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 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 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这一观点不一 致的评析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文明汇合交融 B.造纸术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C.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迅速恢复 D.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21 年)列宁:“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 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 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 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 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 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1922 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 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 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 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 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 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 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 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 的?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 么问题,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和图片“列宁参加义务劳 动”等可判断出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 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故 A 项符合题意。 2 答案:A 解析:材料是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商 品货币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选 A 项。 3 答案:D 4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分析,应属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①是实行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的背景,②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及负面影响,都正确。农业集体化政策是 斯大林时期推行的,排除③;④说法明显错误。故选 A 项。 5 答案:D 解析:“退一步”指的是放弃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苏俄并没有退回到资本主义, 排除①③。 6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联)经济的发展。C 项从表中分析可得出。A 项说法 错误,十月革命前,由于俄国参加一战造成了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1917 年十月革命后面 临巩固政权等问题,于是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 年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 治危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经济好转,因此 B 项分析片面。D 项史实错误,新经济政策是 1921 年颁布的。 7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 的阵地上去”和所学史实,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经济命脉 的大型企业收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8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与这一观点不一致”和所学史实,俄国新经济 政策促进了苏俄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不能反映全球化的特点。故 C 项与材料观点不符。 9 答案: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①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 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 ③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经济。在保证 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 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答案: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答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