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山东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突破练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山东泰安高三阶段性考试)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光照 C.热量 D.水分 3.该山脉可能位于( ) A.亚洲大陆东岸 B.澳大利亚大陆西岸 C.南美洲南部西岸 D.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2019湖南长沙一中高考模拟卷一)天岳幕阜山主峰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峰峦延绵湘鄂赣三省,最高峰海拔1 596米,这里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山草坡(见下图),是南方0.67亿公顷草山草坡的一部分。湖南省地处亚热带,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是石山—苔藓地衣—草本—灌丛—针叶林—落叶林—常绿林。据此完成4~6题。 4.天岳幕阜山出现草山草坡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的表现 5.常绿林取代落叶林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水分 B.光照 C.热量 D.土壤 6.南方草山草坡的保护与开发,适宜的做法是( )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C.适度发展旅游业 D.侧重发展种植业 (2018浙江选考)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8.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流沙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据此完成9~10题。 9.“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10.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读我国甲、乙两山地东南坡植被对比图,完成11题。 11.甲山东南坡植被类型比乙山东南植被类型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山海拔较乙山高 B.甲山降水较乙山少 C.甲山坡度较乙山小 D.甲山纬度较乙山高 12.(2019河南适应性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表冻土广布,此处设立了西伯利亚纬度最高的自然保护区,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据调查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坑洞。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下图为格达半岛位置示意图。 (1)简述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烷的原因。 (2)气候专家认为甲烷坑洞的出现将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进程,请解释原因。 (3)说明甲烷坑洞对驯鹿生存的影响。 13.(2019安徽滁州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非洲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 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专题突破练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3.1.A 2.D 3.C 解析 第1题,图中山麓地带分布有落叶林,说明该山位于温带地区。山脉东侧山麓地带自然带是荒漠,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山脉西侧是落叶林,东侧是荒漠,体现了水分条件不同。第3题,根据大陆西岸是落叶林确定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该山脉可能位于南美洲南部西岸。 4~6.4.D 5.B 6.C 解析 第4题,山地出现草山草坡说明不是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排除A、B两项。天岳幕阜山海拔1 500米左右,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顶主要是阔叶林,不会出现草山草坡,C项错误。山顶出现草坡,是非地带性的表现,D项正确。第5题,常绿林终年常绿,落叶林以冬季落叶树种为主,所以冬季落叶林中光照充足,逐渐出现常绿树种。常绿林取代落叶林是因为当地的光照条件发生改变,光照终年充足,能满足常绿林生长,B项正确。区域环境中的水分、热量和土壤条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故排除A、B、D三项。第6题,南方草山草坡主要分布山地或山顶,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D项错误。山地出现草坡,说明气候条件不适宜森林生长,不宜发展林业,B项错误。另外,草山草坡分布区不宜大力发展畜牧业,会造成草地退化,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A项错误;草山草坡可适当开发旅游业,C项正确。 7~8.7.C 8.C 解析 第7题,沿M方向纬度升高,热量递减,自然带大致沿纬线延伸,南北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8题,甲地位于30°S~40°S安第斯山以东,地处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地带性植被为荒漠和草原。随着海拔上升,降水逐渐增多,水分条件的增加满足了森林生长的条件,因此在甲处形成了森林。故选C项。 9~10.9.A 10.C 解析 第9题,图中沿海地区为沙漠,降水量小,河流稀少,输沙量极少,B项错误。“倒沙入海”会使沿海海域无机养分增加,有利于鱼类生产繁殖,C项错误。填海造陆不用流沙,D项错误。受离岸风(东南风)的影响,风力侵蚀搬运流沙,造成“倒沙入海”奇景,A项正确。第10题,受离岸风的影响,海水上涌,饵料丰富,鱼类众多,火烈鸟集聚于此,便于捕食,C项正确。该地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低,A项错误;附近没有雨林,B项错误;附近浅滩会被潮水淹没,不利于筑巢,D项错误。 11.D 解析 据图分析,与乙山相比,甲山缺少南亚热带季雨林,主要原因是其纬度较高。故选D项。 12.答案 (1)格达半岛气温较低,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地表多冻土,隔绝氧气,土壤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形成甲烷;甲烷在冻土封闭环境下进行积累。 (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冻土消融,大量甲烷从土层进入大气层;甲烷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增强温室效应,使得冻土消融加快,更多甲烷进入大气。 (3)甲烷坑洞导致驯鹿栖息地面积减小,趋于破碎化;坑洞对驯鹿的迁徙觅食造成安全隐患;坑洞释放的甲烷导致气温升高,驯鹿喜寒难以适应。 解析 第(1)题,根据“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从有机质、隔氧环境、积累等角度分析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烷的原因。第(2)题,抓住“坑洞—甲烷吸收地面辐射—冻土消融加快”的线索解释原因。第(3)题,结合图文材料,从栖息地变化、环境变化和安全隐患等方面说明甲烷坑洞对驯鹿生存的影响。 13.答案 (1)非洲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2)A、B两地同属于热带雨林带。原因:A地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 解析 第(1)题,由非洲气候分布图可看出,气候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呈对称性分布,因此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第(2)题,A地受大气环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B地热带雨林带的形成是地形和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第(3)题,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雪线南北坡高度差异等三个现象的原因,运用相关知识回答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