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第18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18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作业)

第十八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时空定位 框图结构 思维导图 经典训练 ‎1.(2019.4·浙江高考·8)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番客篇》 D.《华事夷言》‎ ‎【答案】D ‎【解析】《华事夷言》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为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故选D项;《四洲志》由林则徐主持编译,书中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排除A项;《海国图志》由魏源所作,书中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排除B项;《番客篇》,番客指代客居南洋的中国人,排除C项。‎ ‎2.(2019·江苏高考·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 A.全面复兴旧学 B.排斥西方新学 C.新学消解旧学 D.崇尚中体西用 ‎【答案】D ‎【解析】“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并重,表明提倡中体西用,故D项正确;“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并重,全面复兴旧学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校歌主张学习西方新学,而不是排斥西方新学,故B项错误;校歌主张中西并重,而不是新学消解旧学,故C项错误。‎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重点不是强调个人之自由,而是强调从思想上打倒封建伦理,故选B项;“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而非国家至上,排除A项;“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体现了西方的民主思想,排除C项;‎ ‎“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还停留在西方民主的范畴,没有上升为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 ‎4.(2019.4·浙江高考·10)有学者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注意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六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这种因素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文学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17年起,为数渐增……真正轰动一时……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结合所学,1917年新文化运动发起了“文学革命”,故选D项;自强求富,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排除A项;实业救国论,以张謇等人为代表,早在19世纪末就已提出,排除B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排除C项。‎ ‎5.(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流思想是民主和科学,而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因而“革命”一词较多,故选A项;国民革命运动是在1924—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说明认同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虽然减少但不是全盘否定,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新文化运动前后期主流思想的变化,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无关,排除D项。‎ ‎6.(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0)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答案】D ‎【解析】“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专用称谓,“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可见具有普遍性,故选D项;“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可见不一定特指知识界,排除A项;“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不涉及经济理念的概念,排除C项。‎ ‎7.(2018·天津高考·6)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答案】C ‎【解析】题干问及的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1840年即已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状态,故A项错误;1861年洋务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晚清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罗列了众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戊戌变法时期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期间也的确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但不是小说翻译少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题干中“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推知外国其他类的作品翻译多,结合1840—1899年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故C项正确;题干分析的是的翻译作品中未大量翻译外国小说,未提及古典小说与其竞争问题,故D项错误。‎ ‎8.(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严复“煞费苦心”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目的是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故A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倡导反清革命,故B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严复“煞费苦心”的目的是,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 ‎9.(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共在十年对峙中探索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围绕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展开,欧美社会制度不是讨论的中心问题,并不一定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这场争论有利于人们认清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通过这场争论知识分子达成了共识,而且材料中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至少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方式,故D项错误。‎ ‎10.(2018·江苏高考·9)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答案】A ‎【解析】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同革命,并建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材料中“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相符,故A项正确;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 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与材料中“1920年5月”不符,故B项错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与材料中“1920年5月”不符,故C项错误;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材料中“1920年5月”不符,故D项错误。‎ ‎11.(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材料批评社会改良活动,并不主张用民主与科学观念改良中国,故A项错误;材料主张依靠工人群众,“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与实业救国运动无关,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主张依靠工人阶级改造社会,因此材料主张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教无关,故D项错误。‎ 拓展训练 ‎1.(2019·河北保定考前预测)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梁启超极力抵制民主革命 B.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C.梁启超主张加强民族融合 D.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加速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初,梁启超认为应当抛弃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形成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民族观念,这说明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故B项正确。‎ ‎2‎ ‎.(2019·安徽“十校”联合测试)“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不仅是19世纪下半叶先进中国人的基本共识,更是洋务派在中西文化碰撞后采取的文化选择模式。此“文化选择模式”(  )‎ A.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改造 B.表明了“崇洋”思想的盛行 C.反映了文化侵略的隐蔽性 D.批判了封建儒学的落后性 ‎【答案】A ‎【解析】“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念有利于借助外来文化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改造,故A项正确。‎ ‎3.1875年,郭嵩焘奏称:“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答案】B ‎【解析】注意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材料强调西洋立国本末相辅以强,而洋务运动只是学习了其“末”,而没有学习其“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所以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郭嵩焘主张本末皆学,所以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突破。‎ ‎4.(2019·江西金太阳百校联考)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材料可用来说明(  )‎ A.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 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 C.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 D.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不为多数赞成”可知,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故A项正确。‎ ‎5.‎ ‎(2019·广东梅州模拟)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指出:“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心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据此表明,新文化运动(  )‎ A.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刻而全面 B.主张改造传统文化 C.有遵循进化理论全盘西化的倾向 D.力图挽救民族危亡 ‎【答案】 D ‎ ‎【解析】材料“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救亡图存的一面,故D项正确。‎ ‎6.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輶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的意义在于(  )‎ A.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 B.推动了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 C.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 D.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 ‎【答案】 C ‎【解析】该书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其意义在于引导国人瞩目世界,对思想起到了启迪作用,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故C项正确。‎ ‎7.(2019·山东临沂模拟)梁启超为李鸿章作传,说:“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下列材料体现“惜李之识”的是(  )‎ A.“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 B.“是役也,李鸿章之事,记者不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兴盛之理”‎ C.“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 D.“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故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 ‎【答案】 C ‎【解析】由材料中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结合史实可知“惜李之识”主要是指惋惜李鸿章对中西认识上的不足。C项指责李鸿章不知世界民主政治的大势,不了解西方民主政治及民主思想,仅学习西方技术层面,这体现李鸿章对中西认识的不同,符合“惜李之识”,故C项正确。‎ ‎8.‎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  )‎ 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 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 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 D.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 ‎【答案】D ‎【解析】郑观应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和科学,但又大讲中学为道,其目的就是减少来自于顽固派的攻击,是学习西方的策略,故D项正确。‎ ‎9.(2019·重庆名校联盟联考)1895年,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一文,仿照西洋的“公元纪年”,正式提出孔子纪年。1903年,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说》,指出:“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 B.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 C.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发展 D.西学传播遭到知识分子的抵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可知,从“保教”到“保种”,这从侧面折射出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主义在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 ‎10.从1895~1898年,据初步统计,中国约有76个学会组织。一般而言,学会这种组织并不需要相当的人力与物力才能实现,它只要一群知识分子有此意愿就可以成立,当时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的意愿是很普遍的。这表明当时的学会(  )‎ A.建立成本低因而组织成分复杂 B.具备早期政党组织的某些特征 C.受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出现 D.有利于西方新思想的传播扩散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895~1898年”和“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面临民族危机,知识分子推动学习西方的政治,故D项正确。‎ ‎11.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崇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这反映了(  )‎ A.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 C.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 D.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 ‎【答案】B ‎【解析】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却不得不借力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儒学,说明封建势力强大,中国近代化进程复杂,故B项正确。‎ ‎12.(2019·河北衡水金卷模拟)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倡导“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梁启超曾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吾与足下分任之。”这些言论表明维新人士具有(  )‎ A.强烈的救亡意识 B.自觉的创新意识 C.勇敢的担当意识 D.明确的民主意识 ‎【答案】C ‎【解析】材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与足下分任之”体现了勇敢的担当意识,故C项正确。‎ ‎13.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强调,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据此可知,康有为(  )‎ A.意在指出法美政治的弊端 B.强调民主宪政应符合国情 C.承认美国政体的优越性 D.高度肯定法国革命的功绩 ‎【答案】B ‎【解析】“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表明民主宪政应符合本国国情,故B项正确。‎ ‎14.(2019·湖南衡阳十校调研)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材料中的“现实”是指(  )‎ A.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 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 ‎【答案】D ‎【解析】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掀起“尊孔复古”运动意图复辟帝制,这种情况下,新文化运动批判作为封建统治基础的儒家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意在考查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家思想的现实背景,A项为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故A项错误;B项不能与批判儒家思想的现实背景联系起来,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批判儒家思想的现实背景,故C项错误。‎ ‎15.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可知,新文化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旧文化。故正确答案选D。‎ ‎16.(2019·陕西师大附中考前预测)“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重大缺陷是(  )‎ A.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B.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 ‎【答案】 A ‎【解析】据“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可知,凡是传统的东西均要批判,说明其更注重形式,故A项正确。‎ ‎17.(2019·安徽江南十校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总结鸦片战争的教训时说:“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遽可大洋角逐乎?不知自反,而惟归咎于船炮之不若,是疾误庸医不咎方,而咎药材之无力也。”由此可知,魏源认识到(  )‎ A.急需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B.武器装备落后导致中国失败 C.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D.腐败和指挥失误是失败主因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信息“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遽可大洋角逐乎”可知,军队的腐败和指挥失误导致战争的失败,故D正确。‎ ‎18.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表《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晚清“体用之争” (  )‎ A.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 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 D.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 ‎【答案】 B ‎【解析】严复等维新派“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宣传了自由民主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故B项正确。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依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是为其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服务,故C项错误;晚清存在“体用之争”说明对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存在争论,因而民主自由思想还并未深入人心,故D项错误。‎ ‎19.下表为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课程安排(节选)。据此可知,万木草堂(  )‎ 课程 教学内容 义理之学 宋明理学、泰西哲学等 经世之学 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等 考据之学 中国经学、万国史学、数学、格致学等 词章之学 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 A.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B.摆脱了封建教育的影响 C.以培养革命人才为目标 D.受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万木草堂课程内容既保留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等内容,同时学习西方政治文化,说明万木草堂的课程设置受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故D项正确。‎ ‎20.(2019·安徽合肥调研)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说:“痛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魔败,吾不能忍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 据此可知,康有为(  )‎ A.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积极维护满清统治 C.缺乏爱国主义精神 D.强烈反对社会变革 ‎【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噬纪纲之亡绝”、“伤教化之陵夷”可知康有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A项正确。‎ ‎21.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宣称:“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材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 A.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改造 B.有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C.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D.对传统文化有科学认识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可知反映出新文化运动抛弃传统文化以变革中国,使之摆脱被侵略压迫的命运,故C项正确。‎ ‎22.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是(  )‎ A.民族危机出现后的反思 B.器物变革失败后的反思 C.制度变革失败后的反思 D.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反思 ‎【答案】 C ‎【解析】材料“立宪政体”“国民政治”强调制度变革,故C项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