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游民”一词在历史文献中并不陌生,而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一直被作为一个负面的社会问题从政治角度加以看待。“游民”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成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这个“游民”是指离开其特定土地的居住地区,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们,实际上是一种宽泛称谓,指代那些脱离土地的人。把脱离土地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民的看法几乎支配了整个皇权专制社会的主导舆论。到明太祖朱元璋时还说:“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到了清代,统治者对“游民”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开始把流民和游民区分开。严寄湘的《救荒六十策》中说:“平日居民有不农不商不工不庸者,令绅查早保甲册时,于姓名下添注‘游民’两字。”从这里看出,清代统治者是把游民看作了社会上的不良和不法分子。很明显,又把游民的概念狭窄化了。这种理解一直延伸到了建国后,建国初期,“游民改造”的对象就是从事“乞讨、诈骗、偷窃、抢劫、聚赌”等活动的人们。 以上都是在政治范畴中对游民进行定义,所以多是从他们的道德品质或生活状况及职业状况来确定的。这样进行的概念划分总是或宽或窄,清代之前把流民和游民统称,清代之后却又将游民等同于流氓了。直到近代,杜亚泉在《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中,第一次从学术角度赋予游民以正面意义。许多学者开始在学术范畴中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王家范在《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一书中提出了“流民”的概念,即“脱离了社会整合,丧失其原有的职业社会角色,游离于法定的户籍管理之外的人口。”在中国主要是自然灾害和战乱原因会造成大量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迁移到富庶的地区。陆德阳在《流民史》中也定义:“流民为因遭遇自然灾害、社会厄难或其他的种种原因,为了避难、求生而背井离乡、流向他乡的人。” 在流民的流动过程中,许多人是整个家族或宗族大规模迁移的,像福建客家人,但他们没有一直保持流动的状态,而是换了一个地方稳定下来,继续按原来的秩序生存。当然,在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彻底脱离土地成为“游民”。池子华在《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中区分游民和流民说:“流民可以说是游民的前身,其转化条件是流民没有寻到营生的门径。”所以游民就不能简单归纳为天灾人祸的客观原因,而是更多地融入了政治、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深层原因,游民的主要特点在于“游”,代表一种脱离当时社会秩序的状态,换言之,“游”是有目的的,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游于社会——不管这种理想是好是坏。游民尽管脱离了土地和当时的社会秩序,但并不意味着就沦落成了不法分子,即流氓。关于流氓,完颜绍元在《流氓的变迁》一书中有很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氓”原指“流亡之民”,后特指脱离生产不务正业而在社会上游荡,并以背离传统道德文化和破坏社会秩序为特征的不良分子,所以流氓是涵盖在游民中的一部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游民”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这里指离开其特定土地的居住地区,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们。 B.无论是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清代统治者都把脱离土地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民,清代更是把游民看作为了社会上的不良和不法分子 C.杜亚泉是第一个赋予游民以正面意义的近代学者,他开始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D.王家范的《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和陆德阳的《流民史》都提出了“流民”的概念,其共同之处都包含有指离开自己的土地之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游民”一词受皇权专制社会的主导舆论影响,一直被作为一个负面的社会问题,因此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 B.建国初期,从“游民改造”的对象来看,这是将“游民”等同于“流氓”了,这是对“游民”的概念划分过窄的体现。 C.封建统治者对“游民”的概念多是从他们的道德品质或生活状况及职业状况来确定的。直到近代,游民的概念才得以规范化。 D.池子华在《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认为流民与游民有很大的关联,流民都是因为天灾人祸没有寻到营生而转化为游民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代之前还没有“流民”的概念,而是将流民和游民统称为“游民”,到了清代,开始把流民和游民区分开。 B.在中国,流民主要是指自然灾害和战乱原因的造成的,而游民的形成却更多地融入了政治、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深层原因。 C.“游民”指彻底脱离土地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目的而游于社会的人。游民的主要特点在于“游”,他们遭到历代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 D.流氓只是“游民”中的一部分,是指那些脱离了土地和当时的社会秩序,沦落成为不法分子的“游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背 叛 余显斌 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 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我去。 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 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 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 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 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现在,打垮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也只有王老焉是这儿的人,路熟。 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 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 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 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 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 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走来。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趴在那儿,一动不动。 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这小子,很得意。 后边,跟着日军的小队长。 走到这儿,他站住了,一笑,告诉日军小队长,这儿是我们的一个窝点,不过,昨天将军和自己商定了,让自己运粮,不必来到这儿,直接送到虎头岭,天一亮他们就去取。说到这儿,他一笑道,自己不想干了,因此,跑到门头沟,遇见太君,就投奔过来了。 因此,他断定,将军现在在虎头岭。 日军小队长听了,一扬指挥刀,前进! 一队日军跟着王老蔫,吭哧吭哧踏着深雪,继续向前走去,一步步上了虎头岭。 不久,虎头岭上,传来王老蔫的喊声,小鬼子,去死吧。随着是一声手榴弹轰隆隆的爆炸声,然后一切都没有了,四野静悄悄的。我们爬起来,望着虎头岭,一个个眼中涌出了泪水。 将军用手擦一把泪说,走,去门头沟。 在门头沟,我们在一处山洞里最终找到了一袋粮,渡过了难关。 多年后,我已两髻斑白,再次回到这儿,打问起王老蔫当年被捕的经过。当地人告诉我,说有人亲眼见到,王老蔫当时不是被捕的,确实是自己走出来自愿给日军带路的。当时,他扛着粮刚走到门头沟,发现一队日军悄悄向我们驻地方向摸去。他一惊,忙藏好粮,拍打着衣服走出来告诉日军,自己是抗联,刚刚从将军那儿逃出来的。 他说,他知道将军在哪儿,愿意带路立功。 于是,他带着日军径直走向虎头岭,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点。 他和我同年,如果活到现在,也已经九十多了。 (节选《金山》,2015年1期)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认为王老蔫既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担心他下山找粮会惹出麻烦,坚决阻止将军让他前往。 B.“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我”对王老蔫的看法有失偏颇,并且对于当地的情况,只有王老蔫熟悉。 C.“多年后,我已两髻斑白,再次回到这儿”,小说中的“我” 对当年王老蔫英勇就义这件事念念不忘,为自己当年对王老蔫的误解而深感内疚。 D.这篇小说中的“我”是次要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 5.小说开头两段写“将军派人下山找粮”的目的是什么?(5分) 6.作品中的王老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而随着2016年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 摩拜提供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出现,直接使黑摩的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根据基于摩拜用户的问卷调查,共享单车出现前,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为40余单,司机日收入约200元人民币,共享单车出现后,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下降到十几单,有70%的黑摩的司机转行。 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缓解城市交通出行难问题》) 材料二: 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运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8%和9.3%;有35.0%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或车座损坏等方面,有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 有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 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 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摘编自王海亮《四成人每天至少骑一次共享单车》) 材料三: 没有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出行难题;有了共享单车,交通秩序问题又惹人烦。“我国从‘自行车王国’转而进入汽车社会后,自行车的行车与停车空间被小汽车大量侵占,骑车出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大打折扣。”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说。共享单车登陆、抢滩,短短一年,全国已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考虑到仍有不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及中小城市尚未普及,规模增势一时恐难削减。目前,不少单车平台都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如果有些市民总是不文明骑行,那么在注册时使用的信息可能被锁定拉入“黑名单”,不允许使用共享单车。专家建议,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 (摘编自刘志强《共享单车,如何骑得又稳又远?》) 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共享单车是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而自行车保有量急剧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 B. 共享单车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 C. 不少使用者认为,在使用共享单车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等。 D. 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寻车难度、破坏了市容市貌,而且也对出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8. 下列有关对材料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助长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 B. 针对车辆有破损、早晚高峰期间寻车难、使用者素质低等问题,被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用和维护问题。 C. 城市留给自行车的空间有限,共享单车规模又在快速扩大,这促使新的应对机制的逐步建立。 D. 为让共享单车骑得又稳又远,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建立的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奖惩联动。 9. 怎样才能有效推行我国的共享单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也。雄少敢勇,膂力绝人,工骑射,有将率材略。及魏孝武西迁,雄便慷慨有立功之志。大统初,遂与其属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间,众至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共为掎角。每抄掠东魏,所向克获。徒众日盛,州县不能御之。东魏洛州刺史韩贤以状闻,邺乃遣其军司慕容绍宗率兵与贤合势讨雄。战数十合,雄兵略尽,兄及妻子皆为贤所获,将以为戮。乃遣人告雄曰:若雄至,皆免之。雄与其所亲谋曰:“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于是,遂诣贤军,即随贤还洛。乃潜引贤党,谋欲袭之。事泄,遁免。 时太祖在弘农,雄至上谒。太祖嘉之,封武阳县侯,邑八百户。遣雄还乡里,更图进取。雄乃招集义众,进逼洛州。东魏洛州刺史元湛委州奔河阳,其长史孟彦举城款附。俄而领军独孤信大军继至,雄遂从信入洛阳。时东魏将侯景等围蓼坞,雄击走之。又从太祖战于河桥。军还,仍镇洛西。 东魏东雍州刺史郭叔略与雄接境,颇为边患。雄密图之,乃轻将十骑,夜入其境,伏于道侧。遣都督韩仕于略城东,服东魏人衣服,诈若自河阳叛投关西者。略出驰之,雄自后射之,再发咸中,遂斩略首。除河南尹,进爵为公。寻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孝闵帝践阼,进爵新义郡公,增邑通前三千八百户,赐姓宇文氏。世宗二年,除使持节、都督、中徐虞洛四州诸军事、中州刺史。雄久在边,具知敌人虚实。每率众深入,不避艰难。前后经四十五战,虽时有胜负,而雄志气益壮。东魏深惮之。天和三年,卒于镇。赠大将军。谥曰威。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 B. 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 C.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 D.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在他人面前说自己一般说名,以示谦虚与礼貌。 B.太祖:与文中大统称呼一样叫做庙号,是帝王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公:古代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谥: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雄有立功的志向。他在孝武西迁的时候率领属下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之内就达一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形成犄角之势。 B.韩雄为人有担当。在他与韩贤交战时,兄长和妻子、儿女都被韩贤捕获,即将被杀掉,韩雄主动前往敌军中营救亲人。 C.韩雄在军事上很有才干。他派都督韩仕穿上东魏人的服装,假称从河阳叛变,使得郭叔略骑马出城,乘机杀死了郭叔略。 D.韩雄深受太祖赏识。韩雄拜谒太祖后被封为武阳县侯,并被派遣返回故乡图谋大举动,后又随从太祖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抄掠东魏,所向克获。徒众日盛,州县不能御之。(5分) (2)雄密图之,乃轻将十骑,夜入其境,伏于道侧。(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① 杜牧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②,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③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注】①张祜:唐代诗人,家世显赫,初居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被元稹排挤,遂至淮南,隐居以终。②黦(yuè):污迹。③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句连用两个比喻描写了暮春时节诗人来南亭所看到的美好风光。 B.“独步长堤不见人”,这“人”可指任何人,也可指诗人的朋友张祜。 C.第三句写桃花满山遍野开放,就像红锦一样美丽灿烂,没有污迹。 D.“独送春”运用拟人手法,以梨花送春,照应题目中的“残春”二字。 15.从全诗看,表现了诗人对张祜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反复吟唱,给全诗营造出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的两句“__________ ,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的短暂,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记者最近走访北京、上海、湖北等地,据多家用人单位反映,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具有素质全面、视野开阔、知识面广,但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在工作中存在 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但95后毕业生追求独立自主,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旦发现工作与心理预期不一致,便会断然辞职。年轻人爱辞职并不鲜见,也 。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年轻人“闪辞”愈演愈烈的现象,用人单位已经在聘用95后的问题上越来越谨慎。( ),欠缺实践经验,需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毕业生的就业。 对于毕业生而言,要揽瓷器活儿,得先有“金刚钻”。说到底,用人单位更愿意对有能力的求职者 。95后毕业生要想拿高薪,在社会上立足,就要让自己掌握能被社会认可的真本事。因此,与其 ,不如用心练好内功,在学校下一番苦功夫,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将求职视作完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能力的契机,当作重新审视自身、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不断校正人生航向。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根据多家用人单位反映,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素质全面、视野开阔、知识面广 B.多家用人单位反映,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具有素质全面、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的优势 C.根据多家用人单位反映,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具有素质全面、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的特点 D.多家用人单位反映,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具有素质全面、视野开圆、知识面广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好高鹜远 无可非议 拭目以待 忧心忡忡 B.好高鹜远 无可厚非 虚位以待 提心吊胆 C.眼高手低 无可厚非 虚位以待 忧心忡忡 D.眼高手低 无可非议 拭目以待 提心吊胆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95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缺乏的问题被用人单位诟病 B.用人单位普遍反映,95后毕业生缺乏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C.95后毕业生缺乏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这很受用人单位诟病 D.用人单位普遍反映,95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是缺乏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和人脸识别技术一样,虹膜识别是被产业界看好的身份识别技术, ① 。一是虹膜识别安全性高, ② 即便是同一人的左右眼或者同卵双胞胎,其虹膜纹理也有显著差异。一是虹膜纹理在胚胎发育的第三个月到第八月就形成, ③ ,稳定性好。此外,采集虹膜图像不用接触,方便易用。 四 .写作(4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飞信微信;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 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语文答案 1.【解析】“他开始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与原文不符,是许多学者进行区分才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 【答案】C 2.【解析】“流民都是因为天灾人祸而转化成游民的。”错。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客观原因。 【答案】D 3.【解析】遭到历代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于文无据 【答案】C 4.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A项,“担心他下山找粮会惹出麻烦”有误,从下文看,“我”所担心的是他投靠敌人,给自己带来麻烦。B项,“认为‘我’对王老蔫的看法有失偏颇”有误,从后文看,一是人手少,二是只有王老蔫熟悉地形。C项,作者这样写主要是为了写王老蔫是如何将鬼子带入山中,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 【答案】D 5.【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作答时,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来分析,先概括写了什么,再指出这样写对故事情节和突出人物形象特点所起的作用。 【答案】①小说开头两段主要叙述了部队生活的艰苦,粮食的短缺;(1分)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2分)③引出了王老蔫下山找粮的故事情节,为突出其英雄的形象特点作铺垫。(2分) 6.【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性格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必须结合文本中“我”对王老蔫的看法以及对他自身的描写来概括。 答案:①为人低调,不轻易表现自己。在队伍里被“我”看作“又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的人。(2分)②勇于承担责任。面对队伍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去找粮。(2分)③机智勇敢,视死如归。不但出色完成找粮任务,而且巧妙将敌人引入山中并与他们同归于尽。(2分) 7.【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并未提及“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 【答案】B 8.【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助长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共享单车被破坏的原因分析有误,强加因果。B. 针对车辆有破损、早晚高峰期间寻车难、使用者素质低等问题,被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用和维护问题。加大投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且材料二只是说“希望加大投入”,并不是特指“政府”。D.未然变已然,材料三是说“专家建议……联动”。 【答案】C 9.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概括类试题,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之后要结合文本概括,本题可以概括为:使用者要提升自己的素质,不故意损坏车辆,不乱停乱放车辆。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提升国民文明骑行素质。共享平台要搞好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解决好有限的城市空间与快速增长的单车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 【答案】①使用者要提升自己的素质,不故意损坏车辆,不乱停乱放车辆。②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提升国民文明骑行素质。③共享平台要搞好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解决好有限的城市空间与快速增长的单车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答出三点给4分) 10.【解析】原文标点: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 【答案】D 11.【解析】大统不是庙号,是年号 【答案】B 12.【解析】“韩雄主动前往敌军中营救亲人”与原文不符。 【答案】B 13.【答案】 (1)每次袭掠东魏,所到之处皆有所获。 部众势力一天天强大,州县无法抵挡。(得分点:“抄掠”“所向”“日”各1分,大意2分) (2)韩雄暗中算计,于是轻装率领十名骑兵,乘夜潜入郭叔略的境地,在路边埋伏。(得分点:“密图”“轻将”“夜”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韩雄少年时果决勇敢,膂力过人,善于骑马射箭,有将帅之才。当魏孝武帝西迁时,韩雄就慷慨激昂,有立功的志向。大统初年,韩雄率领属下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之内,聚众达一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形成掎角之势。每次袭掠东魏,所到之处皆有所获。 部众势力一天天强大,州县无法抵挡。东魏洛州刺史韩贤将情况上报,邺城派军司慕容绍宗率兵与韩贤合势讨伐韩雄。交战数十次,韩雄兵马越战越少,其兄长和妻子、儿女都被韩贤捕获,准备杀掉。 韩贤遣人对韩雄说:“如果韩雄来,全部赦免。”韩雄与亲信计谋说:“我奋不顾身而博取功名,本来希望向上表达申明忠义之心,下使亲人外戚荣耀显贵。如今如果忍心而不去,人们将会说我呢?亲人被赦免之后,再思谋计策,还不算晚。”于是到韩贤军中,当即随韩贤回到洛阳。暗中招引韩贤党羽,打算偷袭韩贤。事情败露,只得逃跑。 当时太祖住在弘农,韩雄前去拜谒。太祖嘉许了他,封他为武阳县侯,食邑八百户。派遣韩雄返回故乡,图谋更大举动。韩雄于是招集义军进逼洛州。东魏洛州刺史元湛丢下州城逃向河阳,长史孟彦举城归降。不久,领军独孤信率领大军开到,韩雄随独孤信入据洛阳。当时东魏将领侯景等人包围蓼坞,韩雄将其击退。又随从太祖战于河桥。大军撤回后,仍然镇守洛水以西。 东魏东雍州刺史郭叔略与韩雄边境相接,是个很大的祸患。韩雄暗中算计,轻装率领十名骑兵,乘夜潜入郭叔略的境地,埋伏在路边。 派都督韩仕在郭叔略所据之城以东,穿上东魏人的服装,假称从河阳叛变,投奔关西。郭叔略骑马出城,韩雄从后面射他,连射两箭皆中,于是砍下了郭叔略的脑袋。被授为河南尹,晋封公爵,随即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孝闵帝登基,晋封新义郡公,食邑增至三千八百户,赐姓宇文氏。世宗二年(560),授为使持节、都督以及中、徐、虞、洛四州诸军事、中州刺史。韩雄久在边境,全面了解敌人虚实。每次率军深入,不惧艰难险阻。前后经历四十五次战斗,虽然有胜有负,而韩雄志气愈加豪壮。 东魏十分害怕他。天和三年(568),在任上去世。追赠大将军。谥号为“威”。 14.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中的“就像红锦一样美丽灿烂,没有污迹”不恰当。第三句的意思是一岭桃花渐残,像红色丝绸沾上了污迹。 【答案】C 15.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诗人的情感主要集中在首联和最后两联,从“独步长堤不见人”看出对朋友的思念,从“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看出诗人为张祜的遭遇而打抱不平。从最后的典故看出对张祜被迫隐居、有才华不能施展的境遇的深切同情。 【答案】①蕴含着对张祜的思念之情。诗人南亭散步时看到美丽的春光,却不能与朋友一起欣赏,因而勾起了对张祜的思念;②为张祜打抱不平。用百舌鸟欺负其他鸟,象征张祜遭元稹排挤,诗人为张祜的遭遇而打抱不平;③蕴含着对张祜的同情。借张仲蔚这个典故,表达对张祜的被迫隐居、有才华不能施展境遇的深切同情。(每点2分) 16.【答案】(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7.【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辦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第一处,前半句介词滥用造成主语残缺,应将“根据”删去;第二处,后半句中“具有”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知识面广”后添加“的特点”或“的优势”,也可去“具有”。分析对比四个选项,只有B项全都修改正确,故选B。 【答案】B 18.【解析】本题考査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眼高手低:自己要求的标准高,而实际工作的能力低。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从语境来看,这里讨论的是部分学生在工作中能力高低的问题,故选用“眼高手低”更合适。第二处,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结合语境,95后频 繁跳槽并不是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故选用“无可厚非”更合适。第三处,虚位以待:留着位置等候。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股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语境说的是用人单位招人,故选用“虚位以待” 更合适。第四处,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语境说的是95后毕 业生不要优愁于用人单位的成见,“提心吊胆”语意过重,故选用“忧心忡忡”更合适。故选C。 【答案】C 1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括号前的“用人单位已经在聘用95后的问题上越来越谨慎”可以判断,B、D两项中说“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与上文联系更为紧密,由此排除A、C两项。再根据括号后的“欠缺实践经验”可知,括号内的内容阐述的主体应是“95后毕业生”,由此可排除D项。故选B。 【答案】B 20.【答案】①虹膜作为身份识别有许多优势。(1分) ②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虹膜纹理。(2分) ③并且终身保持不变。(1分) 21.【写作提示】 信封信纸、笔墨纸砚、书香墨宝,代表的是传统文化;飞信微信、鼠标键盘、手机电脑是现代科技。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看来,传统文化不能丢,应该坚守。可以从“没有发展便没有一切”的角度立意。如果一味抓住传统文化而不知变通,势必会造成畏步不前的情况。因此,要注重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谈,既要注重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科技发展,两者并不是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