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双鸭山一中2018--2019年(上)高二学年月考试题 生物学科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K+ ④载体蛋白和氨基酸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①正确;细胞外液含有水、无机盐(K+等)、血液运送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O2、CO2等),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因此O2、CO 2、K+、葡萄糖和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血红蛋白与载体蛋白则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④错误,③正确。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A正确,B、C、D均错误。 【点睛】熟记内环境的概念和血浆的化学组成并与物质跨膜运输、蛋白质的功能建立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PM 2.5己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 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可导致组织水肿 C.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PM 2.5”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内涵、过敏反应、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反射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肺泡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人体外部环境,因此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A正确;过敏原具有异物性,因此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过敏反应,进而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因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后,血浆的pH会保持相对稳定,不会使血浆呈酸性,C错误;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的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正确。 【点睛】疑难辨析——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均不属于内环境。 3. 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 A. 神经冲动 B. 反射 C. 动作电位 D. 负电波 【答案】B 【解析】 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反射,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基本方式 4. 某人因其大脑皮层某一区域受到损伤而不能说话,该区域是( ) A. W区 B. S区 C. V区 D. H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大脑皮层W区受损,不能写字,A错误;S区受损不能说话,B正确;V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C错误;H区受损不能听懂话,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5.刘璇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A. 脊髓 B. 下丘脑 C. 脑干 D. 小脑 【答案】D 【解析】 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具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故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D项正确,A、B、C项错误。 6.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与图示不符的是 A. 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 Ⅰ突触 Ⅱ突触后膜 Ⅲ突触前膜 Ⅳ突触小泡 C. 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 D. Ⅰ神经递质 Ⅱ兴奋性神经递质 Ⅲ抑制性神经递质 Ⅳ乙酰胆碱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体液及其组成成分、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核酸的种类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正确;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为突触小体膜的一部分,突触小泡存在于突触小体内,B错误;核酸分为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核糖核酸包括信使RNA、转运RNA、核糖体RNA,C正确;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以题意和图示信息(Ⅰ包含Ⅱ和Ⅲ,Ⅱ包含Ⅳ)为切入点,据此围绕“体液及其组成成分、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核酸的种类”的知识分析各选项。 7.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组成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③处受损,电刺激⑤处肌肉不收缩 B. 根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判断乙图中的a、c为兴奋部位 C. 乙图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由b流向a、c D.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反射与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③为传入神经,⑤为传出神经,若③处受损,电刺激⑤处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肌肉,肌肉收缩,A错误;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而当其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据此可知图乙中的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B错误;局部电流是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因此乙图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由b流向a、c,C正确;因反射弧中存在突触,而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组成。以题图中的神经节(图中的“”)为切入点,神经节所在的③为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的一端与感受器相连,另一端与神经中枢相连,至此反射弧的其它部分组成即能辨别清楚。 8. 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一体液调节 D. 激素调节 【答案】C 【解析】 遇到危险时,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所以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神经-体液调节: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 9.下图是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图中有两个完整的突触结构 C.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b、c、d点均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A正确;突触是指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据此可知:图中有两个完整的突触结构,B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刺激c点,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产生的兴奋不能通过图中左侧的突触传递到a点,C错误;刺激c点产生的兴奋会先后到达电表②的两接线端,因此电表②偏转两次,但不能通过图中左侧的突触传递到电表①的右接线端,所以电表①不偏转,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是双向传导,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分析图示,即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10.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 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 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 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A错误; 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膜内外电位差加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加大,B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C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D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学生易混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11. 你幸福吗?最近研究表明,当人感到开心时一种被称为hypocretin的神经递质显著增加;而当人感到悲伤时该多肽水平减少。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ypocretin在突触后膜中形成 B. hypocretin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无关 C. 人开心时,较多hypocretin进入组织液 D. hypocretin在神经元间双向传递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hypocretin是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中形成,A错误;神经递质属于细胞分泌物,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相关,B错误;“当人感到开心时一种被称为hypocretin的神经递质显著增加”, 进入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D错误。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名师点睛】注意:神经递质的产生是神经细胞内合成并分泌的分泌物,而分泌物的形成通常与细胞内的高尔基体相关。 12.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如图①②③表示的是检测时的三种连接方法与刺激前的电位状态,图①②中的刺激点与两电极的距离相等。在刺激点给予刺激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中的微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B. 图②中的微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C. 图③中的微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D. 图①与图③中的微电流计指针两次偏转的方向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内负外正,而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据此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①中,未刺激前的微电流计的左电极所处的神经纤维膜内为负电位,右电极所在的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当在刺激点给予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至微电流计的左、右电极时,左、右电极处的膜电位分别变为正电位、负电位,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离开左、右电极时,左、右电极处的膜电位分别恢复为负电位、正电位,指针向左偏转,A正确;图②中的微电流计的两电极均置于膜内,且静息状态时的两电极处的膜内均为负电位,在刺激点给予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同时传至微电流计的左、右电极,此时两电极处的膜内均变为正电位,二者之间无电位差,微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错误;同理可推知:图③中的微电流计的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在刺激点给予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先后传至左、右电极处,指针将向左偏转后,再向右偏转,即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C正确。综上分析,图①与图③中的微电流计指针两次偏转的方向不同,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①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内负外正,而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②微电流计两电极间存在电位差,指针才发生偏转,且是从正电位向负电位方向偏转。在此基础上,以题意信息和图示中呈现的“微电流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位置”为切入点,围绕“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的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 13. 下列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 B.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的浓度决定 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 37℃人的血浆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故A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C正确;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故B正确;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渗透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氧气从外界吸收进入人体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穿过( )层磷脂双分子层 A. 7层 B. 9层 C. 11层 D. 22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O2从外界吸收进入人体组织细胞被利用的途径为:外界的O2→进入呼吸道→穿过肺泡壁(跨越2层细胞膜)→穿过毛细血管壁(跨越2层细胞膜)→进入红细胞(跨越1层细胞膜)→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处毛细血管→出红细胞(跨越1层细胞膜)→穿过毛细血管壁(跨越2层细胞膜)→到达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跨越1层细胞膜)→扩散进入线粒体(跨越2层线粒体膜)→被组织细胞利用。可见,上述过程至少需穿过11层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A、B、D均错误。 【点睛】知道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识记并理解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忽略了O2只有进入红细胞并与其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才能随血液运输而错选B。 15.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④可以直接进入A、C B. 0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①的成分 C.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D. 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②会增加 【答案】A 【解析】 ④淋巴液要通过淋巴循环进入A内,由A进入②组织液,然后才能进入C,A错误;血浆中含有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等,它们都是①的成分,B正确;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④淋巴液共同组成内环境,C正确;毛细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不能顺利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组织液的量增加,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内环境成分总结: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内环境成分(如血浆蛋白、O2、CO2、葡萄糖、氨基酸、递质、激素等),以下两种情况不属内环境成分: (1)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 (2)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 16. 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 C. 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 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答案】D 【解析】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②细胞内液而不是④组织液,A错误;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①血浆和④组织液,B错误;③④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③的蛋白质只能进入④,被淋巴液回收,C错误;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动脉端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静脉端,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通过内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先分析题图明确①是血浆、②细胞内液、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所在的端为静脉端,①所在的端为动脉端,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对选项做出判断. 17. 止痛药(如“杜冷丁”)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但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同时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也不变.据此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 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 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 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 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答案】A 【解析】 止痛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阻碍了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达到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目的,A正确;如果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改变,A错误;如果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改变,C错误;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改变,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8.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 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 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突触小泡在运输时所需的能量由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提供,故A选项正确;B、神经元细胞和其他体细胞均来自同一个受精卵,遗传物质相同,基因也都相同,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并不是神经细胞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故B选项错误;C、科学家发现的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在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蛋白质,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从而决定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故C选项正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为神经冲动的电信号转变而来的神经递质,其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故D选项正确.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在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中,有两种信号: (1)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2)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两个神经细胞间单向传递,通过突触来完成. 1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 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答案】C 【解析】 作为信号分子的激素可以在细胞间传递信息,酶在细胞内、细胞外或体外都可起作用,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性激素是固醇,而神经递质有多种有机物,B 错误;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行使调节功能,酶与相应的底物结合才能行使催化功能,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C正确;酶在反应后仍然保持活性,递质和激素在起作用后会失活,D错误。 20.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血糖浓度只受激素的调节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稳定 C.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血糖的激素 D. 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人体血糖的浓度,既受激素调节,也受神经调节,A错误;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稳定,B错误;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使血糖升高,C错误;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点睛】与血糖有关的三种激素的联系与区别: a.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使肝糖原分解。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而胰高血糖素是主要升高血糖含量的激素。 c.胰高血糖素可使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21.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 ②过程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通过抑制②、③过程,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A正确,B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②③过程,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C错误;②过程表示肝糖原分解,发生在肝脏细胞中,D错误。 【点睛】熟记并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图中的“+”表示促进) 22.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c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 a分泌的激素增多对b分泌激素有促进作用 C. b分泌的激素对a、c分泌激素都有抑制作用 D. c分泌的激素对a分泌激素有促进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相关知识的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依题意和分析图示可知:a、b、c分别表示垂体、甲状腺、下丘脑,A错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血液中[b]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过高时,通过反馈调节,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导致[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和[c]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减少,C正确;[c]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能够结合图示判断各器官的名称,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 23.产生促胰液素和促胰液素作用的部位分别是( ) A. 胰腺和胰岛 B. 胰腺和小肠黏膜 C. 小肠黏膜和胰腺 D. 小肠黏膜和胰岛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促胰液素发现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A、B、D均错误。 【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4.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 ) A. 甲状腺激素 B. 雌性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 D. 促性腺激素 【答案】D 【解析】 垂体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合成分泌性激素,促进雌蛙排卵,D正确。 【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 25.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A. 激素有的是无机分子,有的是有机分子 B. 激素能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代谢过程从而调节生命活动 C.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都是有机物,故A错误;激素不能直接参与代谢活动,而是其调节作用,故B错误;激素可以运输给全身所有的细胞,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故C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完作用后立即被灭活,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B. 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D.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答案】D 【解析】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A+a=p+q=1,AA+Aa+aa=p2+2pq+q2=1,A正确;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假设该校共有200名学生,则男女生各100名,其中XbY=200×3.5%=7人、XBXb=200×5%=10人,所以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7+10)÷(100×2+100)≈5.67%,B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生物通过长期进化,随着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可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最终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使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可见,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但进化不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错误。 2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B. 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C.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 基因重组可能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A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但基因结构未发生改变,B错误;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在基因H突变成基因h的同时,基因h也可能突变成基因H,所以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没有产生新基因,在概率上基因频率与基因重组是互为独立事件,D错误。 28.下列有关育种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杂交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还可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 B. 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转移 C. 基因频率是指某个基因占种群中全部基因数的比率 D. 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C 【解析】 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进行的新品种选育方法,通过杂交获得的大量杂合子在自然界中还可表现出杂种优势,A正确;基因工程的实质就是让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内实现基因表达的过程,B正确;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占种群中该种基因的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C错误;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由于成熟季节不同,二者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不同物种,D正确。 29.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 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 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正确;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进化,B正确;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从而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正确。 30.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表示地理隔离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B. b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c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 D. 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d环节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 “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并分析图示可知,a表示地理隔离离,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最终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因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b过程表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C正确;d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因此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d环节,D正确。 【点睛】本题以松鼠进化过程图解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关系的认识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据此明辨图中字母或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1.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新物种的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B正确;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以前就已经产生了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C错误;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2.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B.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 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 D.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改变 【答案】A 【解析】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A正确;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等都会使基因频率发生的改变,B错误;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就患色盲,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时才患色盲,因此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但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并不是大于女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C错误;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的适应性,则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影响到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则环境的改变不能起选择作用,种群基因频率不变,可见,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D错误。 33. 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若以公式N=a/b×100%进行计算,则公式中a和b依次表示( ) A. 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B. 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数 C. 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D. 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数 【答案】C 【解析】 遗传病的发病率是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占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的比例。 34.下列有关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新生无脑儿”患者,则其下一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为1/4 B. 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C. “先天性愚型”患者是体内第21号常染色体缺失一条所致 D.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其常见实例的致病机理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无脑儿是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影响,因此生育了一个“新生无脑儿”患者的一对夫妇,其下一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不一定为1/4,A错误;先天性疾病,若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则属于遗传病,B错误;“先天性愚型”患者是体内第21号常染色体增加了一条所致,C错误;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正确。 【点睛】易错点辨析:先天性疾病≠遗传病。先天性疾病是指出生前已形成的畸形或疾病,有的可能是由于发育不良造成的,如先天性心脏病。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有些遗传病可能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所以,后天性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 35.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 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 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突变后的致病基因是显性时,A正确;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B正确;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C正确;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6.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B. 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 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 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系谱图:已知该病是伴性遗传病,伴性遗传病包括伴Y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图中含有女患者,所以不可能是伴Y遗传病;4号女患者有一个正常的儿子,说明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XAXa),故A正确;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7(XaXa)与正常男性(XaY)结婚,子女都不患病,故B正确;Ⅲ-8(XAY)与正常女性(XaXa )结婚,儿子都不患病,女儿均患病,故C正确;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故D错误。 考点: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37. 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用普通小麦(6N=42)和黑麦(2N=14)杂交获得杂种幼苗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据此可推断出 A. 八倍体小黑麦的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相同 B. 八倍体小黑麦的产生丰富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C. 八倍体小黑麦含有8个染色体组,其单倍体可育 D. 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 八倍体小黑麦体细胞中8个染色体组既有来自与普通小麦的6个染色体组,也有来自黑麦的2个染色体组,由于普通小麦和黑麦属于不同的物种,各自染色体组中含有的染色体是不同的,A错误;八倍体小黑麦是不同于原有亲本的两个物种,所以其产生丰富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B正确;八倍体小黑麦含有8个染色体组,其单倍体含有的4个染色体组中3个来自于普通小麦,1个来自于黑麦,相互之间不能进行染色体联会,所以无法产生正常配子而不可育,C错误;普通小麦与黑麦属于不同的物种,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考点定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生殖隔离 【名师点睛】注意:判断单倍体或者多倍体是否可育不全是根据其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如果体细胞内含有的是奇数个染色体组,通常因染色体联会紊乱而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则不可育,如含1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含3个染色体组的三倍体香蕉等;但是含偶数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和多倍体一定可育吗?不一定。因为如果每染色体组的来源于同一物种,染色体可以正常联会则可育;反之,每个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物种,染色体组与染色体组之间的染色体则不能正常联会,也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也不可育。 38.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 b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 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 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图示表示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A错误; B、b属于杂交育种过程,其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而不是基因突变,所以不能提高突变率,且杂交育种周期长,B错误; C、a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因为yR是单倍体,高度不育,没有种子,C错误; D、b表示连续自交,该过程可以提高纯合率,D正确. 故选:D. 39.假设某一地区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区正常个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比例为2a/(1+a) B. 该地区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2 C. 该地区女性个体中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c)2 D. 该地区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2(2c-c2) 【答案】B 【解析】 已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a,则正常基因频率为1-a,因此该地区正常个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比例=2×(1-a)×a÷[2×(1-a)×a +(1-a)(1-a)]=2a/(1+a),A正确;已知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b,则该地区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B错误;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c,则正常基因的频率为1-c,因此该地区女性个体中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c)2,C正确;该地区女性个体中,患有红绿色盲的概率为b2,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1-(1-c)2=2c-c2,因此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b2(2c-c2),D正确。 40.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滴加少量酸或碱其pH基本不变,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滴加过量碱时,pH会升高,滴加过量酸时,pH会降低,D正确。 41. 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 ① ③ ④ B. ① ③ C. ③ ④ D. 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曲线图:甲在海水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能维持血液浓度正常,而在海水浓度较高的情况下,血液浓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甲适于在较低盐浓度下生存;乙的血液浓度随海水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可见乙的渗透压调节能力最差;丙在较低和较高海水浓度下都能维持血液浓度正常,说明丙的渗透压调节能力最强。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和丙,①错误;丙的调节能力最强,其次是甲,乙的调节能力最弱,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42.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细胞膜上的受体、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B. 雌性激素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使雌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 人体内其他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甲相似,即通过细胞内受体识别特定的激素 D. 若图乙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式,其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答案】C 【解析】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A项正确;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可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由于受体具有特异性,从而使雌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B项正确;大多数激素属于蛋白质类和多肽类,如胰岛素属于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胞内,即只能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故C项错误;神经细胞间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实现的,D项正确。 【考点定位】激素调节 43.如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 B.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刺激腓肠肌,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D. 刺激M点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答案】C 【解析】 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A错误;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电信号,B错误;刺激腓肠肌兴奋传入神经→大脑(神经中枢)→M点→电流计左电极(指针偏转一次)→电流计右电极(指针又发生一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腓肠肌,因此该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C正确;刺激M点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次级N点,局部电流只能引起一次的电流计偏转,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名师点睛】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44.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 ②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与“沉默突触”无关,①错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或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则突触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但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不影响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②④正确,③错误。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A正确,B、C、D均错误。 【点睛】熟记并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以题意“沉默突触具有突触结构,但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为解题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判断各选项。 45.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 B.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 C. 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 D. 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⑦③,A错误;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B正确;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C正确;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D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46.变异原理在植物育种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是用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小麦培育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几种育种过程。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培育出的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育种方法①称为__________,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与方法②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3)育种方法③的原理具备的特点有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__________(是/否)发生了进化。 【答案】 (1). ddTT (2). 单倍体育种 (3).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 普遍性、不定向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6). 55% (7). 70% (8). 是 【解析】 【分析】 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掌握情况。 【详解】(1)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培育出的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基因型是ddTT。 (2) 育种方法①采用了花药离体培养和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措施,因此该育种方法称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方法②为杂交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 育种方法③采用了射线处理,为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备的特点有:普遍性、不定向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4) 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为1—20%—50%=30%,A的基因频率=20%+1/2×30%=35%。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则AA占2/5,Aa 占3/5。令保留的显性性状类型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AA+3/5×1/4AA=11/20=55%,Aa的个体占3/5×1/2Aa=3/10=30%,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55%+1/2×30%=70%。综上分析,没有经过人工选择之前,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35%,经过人工选择之后,自交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为70%,说明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点睛】此题不能得出正确答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过程、原理不清楚,对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如1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它的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记忆不准确;二是不能通过识图得到有效信息。 47.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主要由图中_____(填序号)组成。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____(填序号)。 (2)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图中________(填序号)的通透性增大,___________(填序号)增多导致水肿。 (3)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 ______________(填标号)。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将三者的关系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④与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 (5)④中存在_____________ ,它们对于维持pH值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答案】 (1). ①④⑥ (2). ⑥ (3). ⑤ (4). ⑥ (5). ④⑥ (6). ⑥ (7). (8). ④中蛋白质含量比⑥中的高 (9). 缓冲物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1)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①]淋巴、[④]血浆和[⑥]组织液。由于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不断扩散到组织液中,因此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⑥] 组织液。 (2)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会使[⑤]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蛋白质等渗出,使[⑥]组织液增多,进而导致水肿。 (3)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④]血浆和[⑥]组织液。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⑥]组织液。 (4) 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大部分返回血浆,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返回血浆,因此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一般情况下,[④]血浆与[⑥]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④]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⑥]组织液中的高。 (5) [④]血浆正常的pH约为7.35~7.45,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缓冲物质密不可分。 【点睛】从题图中提取信息,依据题意和体液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的知识准确定位图中数字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即①为淋巴,②毛细淋巴管壁,③为红细胞,④为血浆,⑤为毛细血管壁,⑥为组织液,⑦为组织细胞。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48.炎热的夏季,蚊子的叮咬很是让人讨厌。当你看到一只蚊子叮咬你的左手时,你一般会控制你的左手姿势保持不变,用右手突然出击,消灭蚊子。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当蚊子叮咬人的皮肤时,人们常会无意识的活动一下,狡猾的蚊子也会马上飞走。此时人的反射中枢位于_________,叮咬产生痛觉的中枢在_________。 (2)蚊子的叮咬首先刺激皮肤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使之产生神经冲动。刺激部位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 (3)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多次分支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叫_________。神经冲动在③处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看到蚊子叮咬时,左右手出现了不同的反应,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控制左右手的运动神经元发出了不同的“指令”。控制左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________(“兴奋”或“抑制”),有关机理可能是_________离子内流。 【答案】 (1). 脊髓 (2). 大脑皮层 (3). ⑤感受器 (4). 负电位→正电位 (5). 突触小体 (6).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7). 单向 (8).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9). 抑制 (10). 阴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与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1) 依题意可知,当皮肤被蚊子叮咬时,人们“无意识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此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叮咬产生痛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2) 蚊子的叮咬,首先刺激皮肤中的⑤所示的感受器,使之产生神经冲动。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内负外正,而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可见,刺激部位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 (3) 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多次分支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叫突触小体。③为突触,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③所示的突触处传递是单向的。 (4) 当看到蚊子叮咬时,控制左手姿势保持不变,这是高级神经中枢通过发出的兴奋对低级神经中枢脊髓进行调控的结果,此时控制左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大脑皮层的“指令”为抑制性指令。Cl-等阴离子内流会使突触后膜表现的内负外正的电位差进一步增大,从而使控制左手的运动神经元处于抑制状态。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与反射弧的组成,识记并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明辨图中数字所示结构名称,进而结合题意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49.下图为人类的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性遗传。 (2)写出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产生卵细胞的类型:__________。 (3)写出Ⅲ10的基因型:__________。 (4)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一个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__。已知正常男性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 000。若Ⅲ8与人群中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则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__,因此应禁止__________结婚,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 【答案】 (1). 常 (2). 隐 (3). AXB或AXb或aXB或aXb (4). AAXBXb或AaXBXb (5). 1/3 (6). 3/8 (7). 1/20000 (8). 近亲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1) 系谱图显示,Ⅰ1与Ⅰ2均不患甲病,其女儿Ⅱ4为甲病患者,据此可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系谱图显示,Ⅱ3和Ⅱ4均不患乙病,其儿子Ⅲ7患乙病,再结合题意“已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和对(1)的分析可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患甲病的Ⅱ4的基因型为aa,患乙病的Ⅱ5的基因型为XbY,所以Ⅰ1的基因型为AaXBXb,进而推知: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产生卵细胞的类型是AXB或AXb或aXB或aXb。 (3) Ⅲ9为两病兼患的女性,其基因型为aaXbXb,由此并结合系谱图可推知:Ⅱ5和Ⅱ6的基因型依次为AaXbY、AaXBXb,进而推知Ⅲ10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4) 若只研究甲病,依图示信息并结合对(3)的分析可推知:Ⅲ8的基因型为aa,Ⅲ11的基因型为1/3AA、2/3Aa,二者结婚,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2/3×1/2aa=1/3aa,正常的概率为1—1/3=2/3;若只研究乙病,因Ⅲ7的基因型为XbY,所以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XB Y、XBXb,进而推知Ⅲ8的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而Ⅲ11的基因型为XBY,可见,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乙病子女的概率为1/2×1/4XbY=1/8XbY,正常的概率为1—1/8=7/8;若同时研究甲、乙两病,Ⅲ8和Ⅲ11结婚,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子女的概率为7/8×1/3aa+2/3×1/8XbY=3/8。已知正常男性人群中Aa的概率为1/10000,而Ⅲ8的基因型为aa;若Ⅲ8与人群中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则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1/10000×1/2aa=1/20000,因此应禁止近亲结婚,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 【点睛】单独观察每一种遗传病,找出系谱图中“表现型相同的双亲所生的子女中出现了不同于双亲的表现型”的家庭,以此为切入点并结合题意,准确定位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确定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对相关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