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国人”一词起源于西周时期,指是居住在大邑以内的人。“国人”有参与政治的传统,或决定国君的废立,或过问外交和战,或参议国都迁徙。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君主的绝对权威尚未建立 B. 国人参政左右了国家决策 C. 原始民主制约社会的发展 D. 分封等级制度遭到了破坏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西周时期,国人在政治中发挥重大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君主的权威尚未建立,A正确;B属于材料的表象,不属于本质,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2.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说:“周公杀武庚,灭东方十七国,才实行大封建。”《逸周书·世俘解》载:“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据此可知,分封制 A. 巩固和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 B. 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 C. 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D. 促使“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十二国”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统治,故选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西周贵族特权,排除B;分封制对地方实行间接管理,排除C;夏朝建立,形成“家天下”局面,排除D。 3. 《左传》成公十一年(公元前579年)载,晋大夫郤至与周王室争部田,周王不能直接命令郤至,只能“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通过晋侯来解决争端;在解决争端过程中,郤至竟公然对周王使者刘康公、单襄公振振有词地说:“温,吾故也,故不敢失。”最后,还是由“晋侯使郤至勿敢争”。这反映出当时 A. 家国体制得到巩固 B. 诸侯僭用礼乐较为普遍 C. 天子权威受到冲击 D. 诸侯之间兼并战争频繁 【答案】C 【解析】西周时,土地归周王所有。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大不如从前,诸侯势力膨胀,周天子控制土地和人民的局面越来越难以维持,因此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用地的事件经常发生,材料说明了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主宰权已经丧失,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不断侵田夺地,一再破坏井田的封疆沟洫,井田制在这一过程中日趋解体,这都反映出随着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天子的权威受到冲击,故选C,排除A;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诸侯兼并战争,排除D。 4. 《论语》记载:“鲁哀公时,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天子用餐时要奏乐劝食,每餐演奏的人为亚饭、三饭、四饭等),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磐的襄到了海滨。”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 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 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宽松 C. 鲁国对周礼的保存较完整 D. 文化下移的局面逐渐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鲁哀公时鲁国有“亚饭”、“三饭”、“四饭”,同时还有打鼓的、敲小鼓和击磬的,这说明鲁国对周礼的保存较完整,故C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故A错误;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学术氛围宽松,故B错误;题干信息无法体现文化下移,故D错误。故选C。 5. 如下图是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画,有鱼、蛙、鸟等图画的彩陶和金文中的族名写法及甲骨文和金文里的有关字形的对照。这表明,它们 A. 总体趋势是如图画到线条 B. 前后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C. 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D. 和语言的词语是一一对应的 【答案】B 【解析】从鱼、蛙、鸟等图画的彩陶和金文中的族名写法及甲骨文和金文里的有关字形的对照来看,其大致上是相通的,相似度很高,从而可以看出前后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故B正确;材料中的主要还是图画,故不能反映出从图画到线条的趋势,排除A;材料中的并不是书法,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与词语的对应,排除D。 6.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有解决增加国家财富的办法:“能以所有致所无,客商归之,外货留之,则入多。”据此可知,韩非子 A. 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B. 主张加重对商业税的征收 C. 承认了市场的作用 D. 阐述了以民为本治国理念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通过市场可以互通有,外商来了货也就留下来了,这就增加了国家的财富。由此可见,韩非子实际上是承认了市场的作用,故C项正确。韩非子主张严厉抑商,材料中他承认市场的作用,并不能说明他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市场的作用,没有涉及征收商业税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韩非子主张法治,材料指的是解决增加国家财富的方法,不属于民本理念,故D项错误。 7. 秦汉时期,有关农业的著述中,大多在强调粮食生产为主的同时,也把桑麻、六畜、园艺等放到了一定的辅助地位上。这 A. 配合了国家重农富民政策 B. 反映了自足性生产的需要 C.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D. 说明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 【答案】B 【解析】根据“大多在强调粮食生产为主的同时,也把桑麻、六畜、园艺等放到了一定的辅助地位上”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除了基本的粮食之外,还强调家庭的副业,以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富民政策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自给自足,而不是商品化,排除C;材料强调仍然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因此农业种植结构并没有改变,排除D。 8. 后人对于战国时期统治机制的变换多有论述,如清儒顾炎武曾云:“尝考六国之时,人主多任其贵戚,如孟尝、平原、信陵三公子勿论;楚之昭奚阳、昭奚恤、昭雎;韩之公仲、公叔;赵之公子成、赵豹、赵奢;齐之田婴、田忌、田单,单之功至于复国”。有鉴于此,秦统一后 A. 实行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 B. 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 C. 在地方上广泛推行郡县制 D. 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顾炎武看到了六国任用世官贵戚的现象,六国宗室贵族虽不乏有才干者,但更多的则是一些平庸的利禄之徒。贵族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已经腐朽,故六国亡于已经经过政治机制变革后的秦,且秦统一全国后把这一政治体制推广到全国,即在政治上用官僚政治取代世官政治,推动了政治的进步,故选D,排除A;BC片面,因为它们都是秦代官僚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排除。 9. “算经十书”是中国汉唐千余年间陆续出现的十部数学著作。书中所用的数学名词,如弧、积、勾三股四玄五、几何等(如图),一直沿用至今。这反映汉唐时期的科技 A. 领先于同时期西方科技 B. 引领中国科技发展方向 C. 得益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D. 有经验总结且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汉唐时期总结的数学名词沿用至今,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经验总结,并且影响深远,故选D;题意没有涉及西方科技的内容,无法体现领先,排除A;“引领……发展方向”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题意无法说明这些数学名词是受农耕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C。故选D。 10. 在边吏的选拔制度方面,西汉有武功、朝臣贬任、宗亲、举荐等多种途径,但以前三种途径为主。东汉则以迁任、举荐和内臣出任为主要途径,并加入了皇帝直接委任或将军兼任这一途径,即侧重于调动和选拔朝廷信赖的人出任边吏。这——变化反映了 A. 官僚政治取代门阀政治 B. 郡国并行制度遭到废除 C. 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加强 D.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答案】C 【解析】从西汉时期的武功、朝臣贬任、宗亲、举荐,到东汉时期加入皇帝直接委任或将军兼任这一途径,可以反映出东汉时期地方荐官、选官的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选官的权力不断在加强,因此 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官僚政治取代门阀政治,门阀政治主要盛行于魏晋时期,排除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涉及的是选官,而不是地方行政,排除D。 11. 如下图为四川广汉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市集图》。此如图表明当时 A. 政府放松商业管控 B. 商业经营活动状况 C.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 市坊界限已被打破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画像砖反映的是汉朝时期的商业经营活动,B正确;AD是在宋朝,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商人社会地位在封建社会中一直较低,排除。故选B 12. 北魏孝文帝定孔子谥号“文圣尼父”、北周静帝封“邹国公”、隋文帝追其为“先师尼父”、唐高祖定“先师”、唐太宗先定“先圣”又改为“宣父”、唐高宗尊为“太师”、武则天定“隆道公”。北魏至隋唐时期孔子称号的变化反映了 A. 佛道思想的兴起 B. 统一国家的确立 C. 儒学地位的稳固 D. 君主专制的强化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从北魏到唐朝,孔子的称号和地位越来越高,这反映的是儒学地位的巩固,故C正确;材料与佛道思想无关,排除A;孔子地位的提高与国家统一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孔子地位的提高并不代表君主专制在强化,排除D。 13. 季羡林在《佛教的倒流》中指出,佛教是经过中亚和西域——间接传入中国的,但玄宗时宣扬中国禅宗的《证道歌》传回了印度,为印度人所“亲仰”;另一方面,唐代织锦采用纬线显花,在纹样.上盛行西方式的植物纹(忍冬纹、葡萄纹等)。由此可知 A. 古代中外贸易同化了欧亚文明 B. 古代“东学西渐”的社会影响深远 C.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D. 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异变 【答案】C 【解析】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方盛行的植物纹也传入中国,同时中国的《证道歌》又回传至印度,这体现了中西文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密切的交流,故选C;“中外贸易同化”无从体现,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不是“西学东渐”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异变,排除BD。故选C。 14. 公元629年,唐太宗对群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间,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近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据此推知,出现这一局面主要原因是 A. 三省彼此分权与制衡 B. 科举制的建立和完善 C. 门下省封驳权的分散 D. 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出门下省官员大多阿旨顺情,为迎合君主诏教而不敢封驳讲真话,以便保官惜命不得罪皇帝,反映出专制统治的强化制约了门下省官员封驳权的行使,D正确;其他三项都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故选D。 15. 两宋时期,“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版图更易,田税转移”“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土地“买卖之柄归于民”之类记录,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当时 A. 土地私有化的扩大 B.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 农民赋税负担减轻 D. 政府经济权威丧失 【答案】A 【解析】材料“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版图更易,田税转移”体现的是宋朝时期不在限制土地兼并,这说明土地私有化的扩大,A正确;当时的经济结构仍然是小农经济,B排除;材料与农民赋税负担无关,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16.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下诏C.诸道知州、通判、知军、监、县,及监榷物务官,任内地满三年,川广福建满四年者,并与除代(升迁、调任)”。八年又诏令河东、江浙、川陕、广南官,此后均以满三年为任期,满即除代。宋太宗出台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君主专制 B. 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C. 遏制冗官泛滥 D. 改革地方行政体制 【答案】B 【解析】对地方官员定期考核轮任是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督促官员的重要措施之--,它对于防止官员在一地任职过久产生关系网,形成私人势力,从而垄断地方政治,以及产生割据局面等起到了--定的遏制作用,故选B项;材料主要体现对地方官员,即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制,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冗官泛滥,C错误;材料是对地方官员任期满后要实行轮换,不是改革地方行政体制,D错误。 17. 宋明时期,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如金末元初医家李杲将传道作为选择弟子的首要标准,而明代龚信提出好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据此可知当时儒医 A. 坚守传统的义利观 B. 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 C. 信奉清静无为信条 D. 注重个人良知和道德修养 【答案】A 【解析】根据“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可以看出儒医具有重义轻利的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与“天下观”不符,排除B;行医救人并不是清静无为,排除C;材料并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而是儒医的义利观问题,排除D。 18. 南宋名儒黄震任抚州知州时,写了《劝农文》,着重介绍了水稻高产区的经验:田须秋耕春耙,并勤于灌溉排水,改变“一切靠天”的旧习俗。这可以佐证当时 A. 农村生产生活习俗的变迁 B. 黄河流域经济地位突出 C. 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发展 D. 出现农业专业生产区域 【答案】C 【解析】根据“田须秋耕春耙,并勤于灌溉排水,改变“一切靠天”的旧习俗”要以看出,这些都属于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故C正确;材料与生活习俗无关,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是在黄河流域,排除B;材料与专业生产无关,排除D。 19. 元朝中书省常批评各地方行省官员,说他们“不详事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要求“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这说明元代 A. 中书省与行中书省平等并立 B. 中央注重发挥地方的自主性 C. 中央与地方矛盾呈现激化趋势 D. 地方行省的独立性日渐增强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出的不是中央与各行省发生权力冲突,也不是说明地方违背中央独立性增强,而是中央责令各行省充分发挥自主权,不必事无巨细都要禀报中央决定,只需“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故选B,排除CD;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两者不是平等并立的关系,故排除A。 20. 对宋代的一般儒者而言,积极参与世俗生活,于日用间做功夫,即是对经典文本义理的探求与验证,而明代的王阳明却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据此可知,王阳明 A.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格物致知 B. 说明了心学是对理学的超越 C. 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D. 强调以实践促进良知的发展 【答案】D 【解析】传统儒学主张研究经典,而王阳明主张进行通过实践以研究义理,说明王阳明强调以实践促进良知的发展,故选D;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了心学与传统儒学在治学方法上的差异,不能说明心学超越了理学,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心学的治学方法,没有涉及民本思想,排除C。故选D。 21. 徐阶是明嘉靖、隆庆年间的内阁首辅,其手下范守已曾说C.臣于徐少师阶处,盖捧读世庙谕札及改定旨草……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憔让(责问)随之矣。”这反映出明代 A. 皇权与相权矛盾得以化解 B. 内阁决策机制发生异变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D. 政府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答案】C 【解析】范守已的话,道破了明代君主专制以及皇权与内阁关系的实质,即内阁只不过是皇帝的顾问机 构、秘书班子,本身并无决策权;内阁首辅只不过是秘书长的身份,其“捧读世庙谕札及改定旨草”,并将其所拟意见呈达皇帝,帝或断,或发回重拟,总之一切以皇帝本人意愿为转移,故选C项;明太祖之后已经没有了宰相制度,故排除A 项;材料只提到明代决策过程的变化,并不是决策机制的异变,排除B项;D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排除。 22. “一代大儒”王夫之声称,盐业利润很高,应该放开给商人去经营;文化人做生意不仅不是丢人的事情,而且更被人所推崇,徽商、晋商涌现出许多“儒商”称号的生意人。这表明,明清时期 A. 传统重义轻利思想已被完全抛弃 B. 商品经济的繁荣冲击了传统观念 C. 早期人文主义思想有了一定发展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有所松动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连“一代大儒”王夫之都声称要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这说明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时的传统观念,故选B。A项说法过于绝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体现王夫之对人性的关注,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明清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强化,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23.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民间小调,后经戏曲名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优点,又借鉴了北区的演唱方法,创造出了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曲。材料表明戏曲的发展 A. 在交流中实现了创新 B. 适应了不同阶层要求 C. 需知名人物发扬光大 D. 离不开地域间的融合 【答案】A 【解析】根据“吸收其他声腔优点,又借鉴了北区的演唱方法,创造出了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曲”可知昆曲是在交流中实现了创新,A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昆曲的交流创新问题,没有体现适应不同阶层需要,借助知名人物和地域融合的内容,排除BCD项。 24. 如下表反映出当时 A. 中国瓷器大国的地位已奠定 B. 东南亚最早引进中国瓷器 C. 海禁与时局影响了对外出口 D. 中国瓷器具有较强影响力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17世纪中国出口瓷器数量有所下降,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值明末农民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清朝建立后,实行海禁政策,也对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C正确;A项与主旨无关,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最早”,排除B;材料与影响力无关,排除D。 二、非选择题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论语》内容如汗牛充栋,体现了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总览全书,孔子大致讲述了孝、悌、忠、恕、仁、爱等主题。从中不难发现,这些主题都涉及了“我”与“他人”的关系。孔子认为,人的血缘亲情(孝悌)是仁爱精神甚至一切社会伦理道德的情感基础,如果一个人连自已的至亲都不爱,我们又如何指望他“泛爱众”呢?“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礼”是使“我”得以合宜地向“他人”表达对其尊敬等情感的媒介,体现着“仁”的核心精神。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若要真正“成仁”,不仅要有孝悌为本、克已复礼、忠恕为怀的道德自觉,还应当将这些道德自觉落实于平日的修养践履之中。 ——摘编自石博琳《浅析<论语)中核心思想“仁”的内涵》 材料二 董仲舒从天出发来论仁,认为天是万物的本源,天生人并养育人,而上天要治理宇宙万物,就不能靠刑罚,而是主要靠仁德,因此宇宙万物才如此有秩序,所以天是具有仁义精神的。他在强调“仁者爱人”的基础上,提出仁爱的对象不能是“我”、自己,而必须是他人,并由此推衍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 ——摘编自孟维《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仁”的继承与发展》 材料三 作为影响最大的理学家,朱熹建构了以理为本原的理学体系。仁在朱熹理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天理的代名词。通过对仁的诠释,朱熹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仁是天理,彰显了仁之本原地位;仁是“百善之首”,突出了仁在五常乃至全部道德条目中的统领作用;不仅理清了仁之内涵,而且为“仁臻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奠定了前提;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对先秦儒家通过道德践履与天人合一的继承中,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新境界。 ——摘编自魏义霞《朱熹对仁的诠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论语》中核心思想“仁”的内涵,并分析其出现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仁”的发展表现及其目的。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对董仲舒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谈谈从中得到.的认识。 【答案】(1)内涵:孝悌为本;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矛盾尖锐,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发展过程中;思想氛围宽松,“百家争鸣”;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私学兴起。 (2)表现:从天道的高度来论“仁”,将儒家“仁”与天道神学结合;扩大“仁爱”的范围。目的:适应或巩固汉武帝实行大一统的需要;发展儒学,促使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3)认识:朱熹的“天人合一”观把“天理”与“仁”相结合;与董仲舒相比.朱嘉融合佛道思想,以主观唯心主义的方式较完整地认识了天与人的关系,最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其思想文化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进步,思想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1)内涵:根据材料“人的血缘亲情(孝悌)是仁爱精神甚至一切社会伦理道德的情感基础”可归纳出孝悌为本;根据材料“克已复礼为仁”可归纳出克己复礼;根据材料“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可归纳出仁者爱人;根据材料“不仅要有孝悌为本、克已复礼、忠恕为怀的道德自觉,还应当将这些道德自觉落实于平日的修养践履之中”可归纳出为仁由己,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背景: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及阶级关系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表现:根据材料“董仲舒从天出发来论仁,认为天是万物的本源,天生人并养育人,而上天要治理宇宙万物,就不能靠刑罚,而是主要靠仁德”可归纳出从天道的高度来论“仁”,将儒家“仁”与天道神学结合;根据材料“提出仁爱的对象不能是‘我’、自己,而必须是他人”可归纳出扩大“仁爱”的范围。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为了巩固国家统治和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 (3)认识:根据材料“仁在朱熹理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天理的代名词”可归纳出朱熹的“天人合一”观把“天理”与“仁”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嘉融合佛道思想,以主观唯心主义的方式较完整地认识了天与人的关系,最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其中朱熹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白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 阐述:古代中国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在某些诸侯国开始推行,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汉初因多种因素的制约,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后来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东汉建立后基本保持了西汉定制,但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级政区,这样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制。这种制度——直延续到隋.唐初,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北宋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又在州上设置了路,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省本是中央机构的名称,元朝将行省推行全国,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综上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 【解析】 示例: 论题:据表格“秦汉到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特点是继承与发展,故可归纳论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 阐述: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上郡县制的出现与发展,可从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在某些诸侯国开始推行;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唐初,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北宋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又在州上设置了路,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将行省推行全国,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下设路、府、州、县。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方面论述。 27.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汉明帝刘庄即位后“遵奉建武(汉光武帝刘秀)之教,有加而无改永平(汉明帝年号)二年,汉明帝以大司空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并最终将其罢官。后来,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犯法坐事论死,群臣震恐,朝廷肃然。永半九年,“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他还制定对地方官吏的考察勘陟制度。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汉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汉明帝还曾多次下诏减免賦税摇役,令官吏劝督农桑。汉明帝尚儒学,倡导“以孝治天下”,并在南宫设太学,聘任高明的经师传道授业,学生最多达万余人,甚至连匈奴责族也派遣弟子万里求学。永平十六年,汉明帝遣窦固等击敗北匈奴,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使西域各国重新归附汉朝。一时之间,上行下效,“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史称永平之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明帝的为政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明帝为政措施的影响。 【答案】(1)措施:严防外戚宗室,限制豪强;整顿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奉行重农政策;崇尚儒学;北击匈奴,经营西域。 (2)影响:加强了皇权,巩固了东汉政权,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使农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促进了儒学发展,也为东汉政权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为东汉提供了一个较稳定的外部环境。 【解析】 (1)依据材料“大司空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并最终将其罢官”“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犯法坐事论死,群臣震恐,朝廷肃然”,可见防外戚宗室,限制豪强;“对吏治进行整顿”,可见整顿吏治,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减免赋税摇役,减轻刑罚;令官吏劝督农桑”,可见奉行重农政策;由材料“汉明帝尚儒学”,可见崇尚儒学;由材料“遣窦固等击败北匈奴,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使西域各国重新归附汉朝”,可见北击匈奴,经营西域。 (2)依据材料“天下安平,人无摇役,岁比登稽,百姓殷富,粟解三十,牛羊被野”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儒学发展以及促进边疆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 28.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中期,世界上进步力量主要是各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和各人民民主国家。他们高举反对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大旗,把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团结在和平的旗帜之下,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广泛的以签名为特征的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1948年8月,世界上45个国家的文化界人士在波兰华沙召开“文化人保卫和平大会”并发表宣言,抗议用现代科学毁灭人类,指斥新战争危机来自美国,并决议在巴黎设立国际联络委员会,以促进和平的发展。 ——摘编自岳梁、席富群《五十年代保卫和平运动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和平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和平运动兴起的影响 【答案】(1)背景: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兴起及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二战后,反战和平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2)影响:有利于通过协商解决国际争端;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高民众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解析】 (1)从材料“(20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中期”“世界上进步力量主要是各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和各人民民主国家”“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广泛的以签名为特征的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冷战格局的影响、反战力量的发展、反战思想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改变、制约战争的发生、促进世界和平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9. 材料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有人提议要放宽盐和茶叶专卖的禁令以及削减商人的赋税,范仲淹认为不可行。范仲淹认为征收盐税和茶叶税,仅仅是分掉商人的一部分利润而已,并没有对商人的利益造成多大损害。如今朝廷的各项开支没有减少,每年的税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向商人征收,就必然要向农民收取。与其损害农民的利益,倒不如还是向商人征税。当前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如先节省国家的各项开支,国家的用度有了盈余,就应该先宽减对农民的税收和劳役,然后才可以考虑商人。因此,开放私营茶叶和盐的禁令,减免商人的税收都不是眼前急办的事情。于是为商人减税的议论也就平息了。 ——摘编自沈括《梦溪笔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的主要经济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范仲淹的经济主张。 【答案】(1)经济主张:重农抑商,主张优先保护农民的利益;反对放宽盐茶专卖禁令,反对削减商人的赋税;主张开源节流。 (2)评价: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及国家的稳定;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人;但打击了商人的积极性,抑制了社会经济活力,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 (1)主张:根据材料“与其损害农民的利益,倒不如还是向商人征税”可归纳出重农抑商,主张优先保护农民的利益;根据材料“范仲淹认为征收盐税和茶叶税,仅仅是分掉商人的一部分利润而已,并没有对商人的利益造成多大损害”可归纳出反对放宽盐茶专卖禁令,反对削减商人的赋税;根据材料“不如先节省国家的各项开支,国家的用度有了盈余,就应该先宽减对农民的税收和劳役,然后才可以考虑商人”可归纳出主张开源节流。 (2)评价:结合其主张和相关知识可知,关于评价可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政府收入、阻碍社会转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