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 经典易错题会诊与命题角度预测角度 考点10选用句式总复习
- 1 - 高中语文总复习 经典易错题会诊与命题角度预测角度 考点 10 选用 句式 根据前后文的提示选出合适的句子。 选用对称对应句式接在原文上。 选出表意相同的句子。 经典易错题会诊 命题角度 1 根据前后的提示选出合适的句子。 1.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人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人同一个连词,使之成为 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凡事过犹不及, ,( )变成明哲保身, ( )变成圆滑世故,( )变成 是非不分。 ①超越了这个度 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 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 ④成熟也是有度的 [考场错解] ④①③② [专家把脉] 错误地将句①作为一个结论放在句末,误以为这样的表述逻辑性更强,实际 上,这几个句子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在这四个句子中,除了句②不是说“成熟”的,其 余三句全部是说“成熟”的,在这三个句子中,句④又是主要的,句①“超越了这个度”是 句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的条件。所以正确的句序应该是:②④①③。 [对症下药] ②④①③ 填空:“或”、“或”、“或”(填“或者”、“或者”、“或者”也对)。 2.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练,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 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 ,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到生活。 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①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你要了解生活与生存的不同吗? ④生活与生存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场错解] A 或 D [专家把脉] 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楚后文的对应关系,也没有从连贯和句式表达效果方面 去考虑。更没有弄明白说话人的重点之所在,本段文字的重点应该是在讲“什么是生活?”句 ③则刚好强调了这一点,而且从后文的先说“生存”后说“生活”来看,就知道前文应该与 之对应才对。所以,联系前后文来选择句式是做本题的关键。 [对症下药] B 项。主要是因为第一空陈述的对象是“寂寞”,而下文中的备选项中的句① 所陈述的对象有两个,属并列关系,没有突出“寂寞”作用,而②句是转折关系,突出了“寂 寞”。第二空如果注意到了“生存”与“生活”的逻辑照应顺序,就一定要选用句③,所以应 该选用②③这两个句子填入原文中。 专家会诊 - 2 - 1.读懂原文,注意意思的连贯和衔接,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思和目的。根据表情达意的 需要或特定语言环境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句式。 2.保持话题一致,情景相谐,句式相同。 3.运用语言的表达规律,选用能够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的句式。 4.利用句子间的排列组合规律,结合句式和修辞来选用句式。 考场思维训练 1 填入甲乙两段话中括号内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甲: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融融的泥土中苏醒,(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 人们惊异了。 乙:阳光融化了薄冰,细雨润泽了山色,(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①春风把杨柳吹绿②杨柳被春风吹绿③春风吹绿了柳枝④柳枝在春风中染绿 A.甲②乙① B.甲④乙③ C.甲②乙④ D.甲①乙③ 答案: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小草从暖融融的泥土中苏醒”四句选项中只有④与这一句句式 相同,与上句相连显得很连贯。乙句前两句句子结构相同,只要选出相同的结构就可以构成 排比句,与之相同的是③。 2 下列两个句子标点不同,导致二者意思有哪些差异? ①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仿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 ②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仿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 答: 答案:(1)句在“并”字前加了逗号,“给予补偿”就有了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依照法律 规定进行补偿”,也可以理解为“不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补偿。(2)句去掉“并”字前的逗号, 明确了“给予补偿”是“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 命题角度 2 选用对称对应句式接在原文上。 1.在横线处填人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 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 、 、 、 时候,人类真正 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②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考场错解] D [专家把脉] 主要是对应关系没弄清楚。没有找到关键的对称词语。只注重从意思方面着 手,没有从句式方面来考虑题目的答案。 [对症下药] B 项。本题主要是考查根据前后文的句式和意义来选取衔接恰当的句子。从句 式的角度来考虑,①和③、②和④的句式保持了一致性,所以我们可确定:①③应该连在一 起,②④应该连在一起,这样,就排除了 AC 两项;再从前文暗示的意思来看,有这一句话很 重要:“也早巳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我们应抓住这一句 中的两个关键词:“玩 弄”和“主宰”,这一句话提示我们应该先说“玩弄”,再说“主宰命运”了,很显然,①③ 属于“玩弄”的范畴,②④则属于“主宰命运”的范畴了。所以,应该先说①③,再说②④, - 3 - 才能与前文相连相通。现在,BD 两项还是不能确定下来,比较一下 BD,我们会发现,B 项中 先①后③,“玩弄”的程度在递增,而且,由④而②也是表现了“主宰命运”程度的增强,相 反,D 选项中,则体现不出此种顺序。 专家会诊 1.选用句式往往和简明连贯结合起来考查,所以在做题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句子在形式运用 方面的合理性,还要考虑句子在内容上的简明性、连贯。 2.选用句式还应该与仿用、改换句式结合在一起来考虑,根据不同的的场合、对象、时 间和目的来选用合乎需要的句式。因为汉语的句式是灵活多变的,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个不 同的句式来表达,所以它们之间是可以变换的。如:“他是多好的一个人啊尸和“谁能说他不 是一个好人呢?”意思是一样的。 3.选用句式应该注重表达效果,句式不同表达效果也会不一样,所以,在选用句式时应 该结合语境来考虑。如:“你怎么了?”和“怎么了,你?”这两个句子表达出来的效果就会不 一样。 4.选用句式应该结合说话人的目的来考虑,强调的侧重点不一样,选用的句式也会不一 样。如:“他妈在床底下将他拉了出来”与“他被他妈从床底下拉了出来”这两个句子一个重 点是说“他怎么样”,一个是说“他妈怎么样”。 5.认真分析前后文,注意对应词语和对称句式,保持意思表达的连贯和衔接。 考场思维调练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上,文化通常理解为人类已创造出来的、定型的存在,是以往历史的积淀, , 是书本上以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来自过去的知识,是学校以学科课程方式选择编制的教 学内容。我们确认: 学校文化最终将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 的,含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 。所以,学校教育既要 把文化作为“名词”来解释,又要作为“动词”理解。 ①教育对文化来说 ②文化对教育来说 ③文化最终必然体现在当代人的不同生存之中 ④文化最终在当代人的不同生存之中必然体现 ⑤一种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力量是它 ⑥它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C 解析:第一处应该填句②,因为前面陈述的对象是“文化”,为了保证叙述对象的 一致性,仍然应该以“文化”为叙述主体。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地繁花无意间闯入我的心,我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的时间, 树天天在,花年年开,!一连好几天, ,望它们于无声中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 一句话: 。 (1)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这近在咫尺的美 (2)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3)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看它们 (4)我站在阳台上看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5)美丽如河流,越来越无声 - 4 - (6)美丽如醇香,越来越香浓 A.(1)(4)(6) B.(2)(3)(5) C.(1)(3)(6) D.(2)(4)(5)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有关衔接的情况。第一空:“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是状语前置, 紧承上文“树天天在,花年年开”,强调了这些“咫尺的美”,第二空:“看它们”与后文“望 它们”衔接紧凑,语意连贯;第三空应强调“无声悄然”。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有人说,承受是一种真诚,一种 ;有人说,承受是一种涵养,一种 ; 有人说,承受是一种勇气,一种 ;也有人说,承受是一种力量,一种 。 ①处变不惊,处乱不慌的气度和坦荡 ②排泄流俗,弘扬正气的凸现和舒展 ③用心铸就的应允和领悟 ④使出全身解数,竭力负担,呼出大气的魄力和形象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注意前文“真诚、涵养、勇气、力量”这几个关键词的暗示作用,后文备选 取项中的内容应与之对应。 探究开放题预测 预测角度 选出表意相同的句子。 1.下列各项中每两句话表意着重点相同的一组是 。, 。,D. 。 。C. 。 。B. 。 。A. 是由于实际需要人们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才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人们由于实际需要 流下眼泪大家没有一个不感动得 泪大家都感动得流下了眼 他话说得很周到 他说话很周到 了那老汉的脸被敌人打肿 那老汉被敌人打肿了脸 .2 .1 .2 .1 .2 .1 .2 .1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句式的选用能力,ABCD 四项中各句在表意上基本上没什么变化,B 项很容易被误选。“说”和“话”一个是动作,一个是对象,本题中的表达正是强调的对象不 一样。不应该是一样的。所以,A 中强调的对象不同,B 中也是因为所强调的对象不同,D 中 句式不一样,所说的重点也不一样。这其中的三项的着重点有所不同,A 项前句的着重点是“老 汉”,后句的着重点是“脸”。B 项的前句着重点是“话”,后句的着点是“说”。D 项的前句是 一般因果句,着重点是“人们”,后句是复杂的单句,着重点是“人们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唯有 C 项中两句的着重点相同,此项前后两句所不同的是,前句是肯定句,后句是双重否定 句,肯定句的语气一般,否定句的语气要强烈一些。但这两句的着重点相同。 [答案] C 考场思维训练 1 下列各组句子意思基本相同的一组是 - 5 - 。 。,D. 。,, 。,,C 。 。B. 。 。1A. 我知道你没看过 你看过我不知道 儿媳对她也像闺女一样她对儿媳像亲妈一样在家里 儿媳对她也像亲妈一样她对儿媳像闺女一样在家里 我扔了一刻钟才碰上你 了你我找了才一刻钟就碰上 他出去后又回来了 他回来后又出去了 .2 .1 .2 .1. .2 .1 .2 . 答案:C 解析:A 中时间先后不同,B 中时间长短不同,D 中表达出来的意思不一样。 2 下面四组句子中表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D. 。 。C 。, 。,B. 。 。1A. 无鱼则水清 水清则无鱼 将决谁是冠军这场决定谁是冠军比赛 将决定谁是冠军这场两点钟开始的比赛 因为这个村没有水井叶茂里挑水抗旱农民从五里外的小根深 这里挑水抗旱农民就从五里外的小河这个村没有水井 三块钱就能买到这支笔 这支笔三块钱就能买到 .2 .1 .2 .1. .2 .1 .2 . 答案:C 解析:A 项中前句是说“这支笔要三块钱”没说是贵是便宜,后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说这笔好便宜,B 项中前句是说农民有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精神,后一句是说农民不得已而为 之,侧重点不一样。D 项中的两句均为因果关系复句,但因与果截然相反。肯定不一样。 考点高分解题综合训练 1 选出下面两句话中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D. 。, 。,C ?, ?,B. 。 。1A. 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他缺乏工作经验 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他缺乏工作经验 他是不会来的除非你去请 他才会来除非你去请 我何尝愿意做这样的事 我何尝原意做这样的事 动资金非得经批准才能动用流 资金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 .2 .1 .2 .1. .2 .1 .2 . 答案:B 解析:B 项中前句是说“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事”,后一句是说“我乐意做这样的事” 2 选出下面语句中与其他三句所表达的意思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A.他能不否认这个事实吗? B.他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C.他绝不否认这个事实。 D.他承认这个事实。 答案:A 解析:只有 A 项是说“他不承认这个事实”,其它三句都是说“他承认这个事实” 只不过有的用双重否定,加强了语气,意思是一样的。 3 填入横线内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我爬了一段坎坷的山路,便见一片竹楼,,原来已到翠竹岩畲寨了。 A.亮灯火的楼上,三五成群的畲家姑娘在编着竹笠 B.楼上亮着灯火,编着竹笠的畲家姑娘三五成群 C.三五成群的畲家姑娘正在亮着灯火的楼上编着竹笠 - 6 - D.楼上亮着灯火,三五成群的畲家姑娘在编竹笠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是从连贯的角度来考查考生对句式的选择能力。从承接的角度来看, 因为前一句是说看见了“竹楼”,紧承前文应该写“楼”了,这样的表达才紧凑、连贯,而不 应先说姑娘了,所以,C 项显然不当,再说 A 项的表述也不好,因为此句说到“灯”,跳跃太 大,也是在连贯方面存在问题,比较 CD 两项,联系最后一句话,我们会发现 D 项是最好的。 4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文字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 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都是意音文字。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 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存。 A.它们辉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B.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记录 答案:D 解析:这一题主要是从话题的统一和表达的简练这两个角度来考查的。在备选的几 个选项中,这几句话都是本段话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话题是统一的,好象无论选哪一 个都可以,但从前后文来看,A 和 B 两项的意思在后文中有,如果选取这两项中任一项,行文 就显哕嗦,不简练,c 项与本段文字所陈述的目的不一致。所以选取 D。 5 下列填人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这 实 际 上 是 一 个 哲 学 问 题 : 无 论 你 多 么 风 光 , 多 么 年 青 , 拥 有 多 少 爱 , , ,最重要的,是你看待人生的眼光。 ②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 , ,水沫扬起 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 。,D. , ,C , ,B. 。, 。,1A. 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地响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 在等你大限人生尽头总会有一个人生也由此而宝贵 地响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 在等你大限人生尽头总会有一个人生也由此而宝贵 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地响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 人生也由此而宝贵在等你大限人生尽头总会有一个 响老远注听到轰轰隆隆地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 人生也由此而宝贵在等你大限人生尽头总会有一个 .2 ”“.1 .2 ”“.1. .2 ”“.1 .2 ”“. 答案:A 解析:注意因果关系。 6 下列各项捧列成四组,其中填人空缺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 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我的眼前, 。 ①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②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④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 ⑤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⑥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⑦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 A.③①④⑥②⑦⑤ C.①③④⑥⑦②⑤ C.①⑦③②④⑥⑤ D.①③④⑥②⑦⑤ 答案:B 解析:从内容和句式两方面云选择,句式相同的应放在一块,内容相连的也应放在 - 7 - 一块。 7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正值深秋,亭边的菊花 。 A.十分秀丽,光洁鲜亮。竞相开放,争艳斗奇,花蕊嫩黄,花瓣层层叠叠 B.竞相开放,争艳斗奇。花蕊嫩黄,花瓣层层叠叠, 光洁鲜亮,十分秀丽 C.光洁鲜亮,十分秀丽。花蕊嫩黄,花瓣层层叠叠,争艳斗奇,竟相开放 D.花瓣层层叠叠,竞相开放。花蕊嫩黄,光洁鲜亮,争艳斗奇,十分秀丽 答案:B 解析:注意逻辑性,应先说“开放”,再说“形状”最后“评论”。 8 下面一段话中标有甲、乙、丙的三处横线上,依次应选用的一组最恰当的句式是 三十九年前 甲 现在想起来,自己也常常惊讶那时候自己的大胆: 乙 却居 然敢放言高论, 丙 。 甲 ①我为了赶任务开始写第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 ②我开始写第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为了赶任务。 乙 ①对于本国的古典文学缺乏系统研究,对于欧洲文学所知有限,而政治思想水平也很低的 那时的我。 ②我那时对于本国的古典文学缺乏系统研究,对于欧洲文学所知有限,而政治思想水平也 很低。 丙 ①真是大胆的事。 ②岂非大胆? A.甲①乙①丙② B.甲①乙②丙② C.甲②乙①丙① D.甲②乙①丙② 答案:D 解析:选用的句式不同,其表情达意的侧重点也不同,语句的连贯也会受到影响。 甲组中②句采用变式句,突出“为了赶任务”;乙组中①句强调“我”的不足;丙组中②句以 反问句来加强语气。 9 读下面一段文章,根据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老杨同志吃了早饭起程,天不晌午就到了阎家山。他一进村公所,正遇着亡聚跟小元下 棋。他两个因为一步棋争起来,就没有看见老杨同志进去。老杨同志等了一会儿,还没有人 跟他搭话,他就在这争吵中间道: “哪一位,是村长?” 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 箍着块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重。从这服装 上看村长广聚以为他是哪村派来的送信的,就懒洋洋地问道:“哪村来的?” 如果“老杨同志”自己按照当时的情态对别人讲述这一段经历,画线的句子应该怎样表 述?请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答案:①我吃了早饭起程。②正遇着两个人下棋(不知姓名,只能如此表述)。③那两个人抬 头打量我,我那天头上…… ④大概是从这服装上看,其中一位也许以为我是哪村派去送信 的。 10 细看下面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录的文字,完成 1~2 题。 ……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枝玫瑰,你就必须放弃到手 的蔷薇;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来看…… - 8 - (1)请根据文章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前面的省略号处添加一句能够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 起始句。 这句话是: 答案:(1)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 (2)请在后面的省略号处补写一组排比句,与前文思路紧密相连。 补写的内容是: 答案:(2)(注意提示语“换一个角度看……”不能当作是“换言之”)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 但你拥有了一杯新泉;虽然失去了蔷薇,但你采得了玫瑰;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 了一份独有的体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