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学案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学案6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2.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 难点: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 三、预习导引: ‎ ‎(一)、作者简介: ‎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7篇。‎ ‎(二)、背景介绍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 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 “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文言知识 实词预习 A通假字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B特殊词义 邻国之民不加少 直不百步耳 数罟不入洿池 C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 ‎2、虚词预习 而 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 然而不王者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其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无失其时 于 寡人之于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之 寡人之于国也 察邻国之政 填然鼓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也 鸡豚狗彘秩畜 申之以孝悌之义 未之有也 ‎3、文言句式 判断句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非我也,岁也 疑问句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4、句子翻译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五)、预习存疑:‎ ‎1、阅读本文,将自己不是很理解的字词、句子划下来,准备在上课的时候重点解决。‎ 重点解决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你是怎样看的? ‎ ‎2、课后巩固题 文学常识: 1.《论语》是一部记录            言行的            体散文集。“四书”是指《 》 《 》《 》《 》。五、课文默写: 填空 ‎1.         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2.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 四、精讲点拨 导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四)、学生分组讨论,翻译全文 ,了解文意。 ‎ 第五、六、七、八组翻译,一、二、三、四组纠错 完成预习导引题 明确;重点字词 河内 河东 凶 加 填然鼓之 以五十步笑百步 ‎ 直 胜 以时入山林 斑白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焉 耳 矣  无如   好  请  既接  曳  走  或  无 于 ‎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二) 学习过程 ‎1、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2、指导学生理清思路 ‎ 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入)。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 ‎3.讨论分析课文 分析第一 -----第三段 思考①梁惠王治理国家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②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 ‎③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 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 分析第四段 思考:结合预习资料,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谈谈在文中,孟子描述了怎样的理想社会?‎ 提示: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 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孟子的理想社会:统治者役民以时,治民之产,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三)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补充]‎ ‎ (1)于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 到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2)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四)、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