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8 发布 |
- 37.5 KB |
- 6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增多 B.组织液与血浆的成分差异主要在于蛋白质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D.细胞外液是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2.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 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 C.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要经过4层生物膜 D.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 4.如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C.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5.如图是某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摄食后1 h内,分泌物甲增多可以促进体内血糖合成糖原等物质 B.分泌物乙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的结果又可影响分泌物甲的分泌 C.2~2.5 h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转化成葡萄糖 D.从图中可看出,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6.如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③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二者间可相互转化 C.肝细胞中的CO2经协助扩散到达① 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7.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点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8.超细大气颗粒物(PM)引发的呼吸道疾病与细胞自噬有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种囊泡的膜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B.图中各种囊泡的融合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C.细胞对PM的自噬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 D.PM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 9.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一种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某人从炎热环境进入寒冷的环境中时,①的分泌减少,③的分泌增加 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 C.给某人注射③,反馈调节会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 D.当人体缺碘时,①和②的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10.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11.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提取和处理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B.浆细胞需先识别抗原再分泌特异性抗体 C.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D.记忆B细胞群,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分泌抗体 12.如图所示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代表物质,下列各项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 A.①为前一神经元、②为后一神经元、A为神经递质 B.①为垂体细胞、②为甲状腺细胞、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①为下丘脑细胞、②为肾小管细胞、A为抗利尿激素 D.①为甲状腺细胞、②为下丘脑细胞、A为甲状腺激素 1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依赖五大类激素完成,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因为其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C.植物激素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但在运输方向上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4.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15.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等分为n组,其中一组浸入清水中,其它组分别浸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同时取出,分别转入不同的烧杯中进行水培,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插条生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曲线A代表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目变化,曲线B代表浸入清水中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NAA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c浓度的NAA溶液对插条生根无影响 C.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插条生根 16.玉米植株的高度达到1.5m以上时,遇到大风雨天气,很容易造成倒伏.某玉米品种种群密度、茎直径、倒伏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玉米倒伏后的状况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密植可有效地降低玉米在大风雨天气的倒伏率 B.根据图1、图2可以推知,种群密度越大,玉米的倒伏率越高 C.倒伏后的玉米茎背地竖直向上生长,其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 D.与图3中倒伏玉米茎竖直向上生长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 17.在误差分析中,以下哪一项的实验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 )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 B.在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实验中,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标志重捕法调查某鸟类种群密度时,部分鸟类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样方法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未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18.如图是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 C.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a的含义是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19.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K值)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有如图的I、Ⅱ、Ⅲ三种可能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被破坏时环境容纳量下降,体现了环境的制约作用 B.a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点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C.三种可能性中,曲线工说明该种群栖息地的受破坏程度较轻 D.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应采取就地保护 20.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B.群落内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21.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l表示第t+l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22.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B.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开始 C.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开始一定呈“J”型增长 D.若此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23.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C.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24.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c=a+b D.a>b+c 25.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26.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 B.动物种群密度减少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 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 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自然增长率 27.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C.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 D.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28.下列叙述与如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以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C.若x表示大气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 D.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29.种群和群落是促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B.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C.群落的垂直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对环境资源和空间的利用能力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终阶段都是森林,只是用时不同 30.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31.老鼠是常见的动物,下列对老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老鼠在啃食农作物时,消耗的能量可由葡萄糖直接提供 B.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农场老鼠的种群密度 C.某农场老鼠主要分布在谷仓附近,这反映出群落的水平结构 D.防止鼠害有助于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3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 C.太阳鱼遇仔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属于捕食关系 D.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33.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下列有关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B.据图可知:人类既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C.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序,三种模式的依次为Ⅰ、Ⅱ、Ⅲ 34.对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 ③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植物的分层现象 ④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⑤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玉米与大豆套种,充分利用分层现象 ⑥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③⑥ 35.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3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37.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所有梨树为一个群落 B.竹海中的湘妃竹长得高低错落有致,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水平方向呈镶嵌分布的只有植物 D.影响森林中植物和动物垂直结构的因素往往是不同的 38.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 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 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39.下列研究对象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 ) A.洪水导致农田分黑线姬鼠外迁 B.杜鹃在森林上层栖息和捕食 C.线虫寄生在小麦叶片中 D.稻田中水稻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 40.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性别比例 B.使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可获得最大捕捞量 C.草原中,群落只存在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 D.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等低等生物逐渐消失 41.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42.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结构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B.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 C.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该蜘蛛同化量的20%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腐生等种间关系 43.如图是用来描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个简易模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的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 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 44.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⑥噬菌体. A.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 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 C.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型,③④为自养型 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4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46.请回答下列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Ⅰ科学家在研究植株激素的相互作用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物质SL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着顶端优势的形成,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将R突变体与野生型(W)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 表示),并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 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分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 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 (填“A”“B”或“C”),合成后运输到特定的部位发挥作用. (3)嫁接株中 (填“含有”或“不含”)生长素.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需要 的协助. (4)研究者将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 ,从而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 Ⅱ.神经传导的结果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但具体机理比较复杂.图甲为一种中枢抑制过程发生机理模式图,如图所示神经元A不与神经元C直接接触,神经元A单独兴奋时神经元C没有反应;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兴奋过程中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过程模式图. (1)神经元B 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使神经元C兴奋,兴奋过程中可用图乙中 (填字母)表示,此过程中神经元C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到方向 .若将神经元浸浴在膜外Na+浓度/膜内Na+浓度的值小于正常值的溶液中,图示过程变化的幅度将 . (2)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神经元B兴奋之前,先让神经元A兴奋,进而导致神经元B处于图乙中ab段时,若此时再次使神经元B兴奋,则会导致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福度 (填“增大”或“减小”),神经元B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导致神经元C不易甚至不能兴奋.由此可以看出像神经元C这样出现抑制现象 (填“一定”或“不一定”).都是由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的结果. 47.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如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温度(℃) 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 (2)在计数室,按以下顺序操作 (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若在25×16规格的血球计数板中,统计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对应的酵母菌为48个,则1mL混合样液中含有酵母菌约为 个.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看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 后再计数. (5)在理想环境中,即资源和空间充足、没有天敌和灾害等,酵母菌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 48.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 请回答问题: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由于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导致生物的 下降,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用于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 ,理由是 .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 (5)科研小组又单独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KJ/cm﹣2•a﹣1. 49.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和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黄雀位于食物链的第 营养级. (3)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笫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4)分析图中能量关系可推知,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第 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50.图甲表示单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图,乙表示该涝养结构中鸟的增长率A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狐可占 个营养级,鸟粪便中的能量来自 同化的能量;若草固定的能最为8×109kJ,昆虫同化的能量为1.0×108kJ,兔子同化的能量为 2.0×108kJ,则孤狸同化的能世最多为 kJ. (2)由图乙可知,鸟类种群数置在20〜30年中 .在1﹣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 (3)该草原发生火灾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生物群落的 ,这种演替所用的时间 (填“较短”或“较长“)原因是 . 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增多 B.组织液与血浆的成分差异主要在于蛋白质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D.细胞外液是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解答】解: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故将导致组织液增多,A正确; B、组织液与血浆的成分差异主要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正确; C、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C正确; D、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D. 2.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 (3)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 (4)图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 【解答】解: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的,④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②血浆中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质,血红蛋白属于④,存在于红细胞内,B错误;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C错误;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经过红细胞运输,进入组织细胞消耗,途径是②→③→④,D正确. 故选:D. 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 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 C.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要经过4层生物膜 D.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③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排泄系统来完成;④表示养料和氧气进入细胞;⑤表示代谢废物排出细胞. 【解答】解: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A正确; B、③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排泄系统来完成,还可以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B错误; C、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要经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有6层生物膜,C错误; D、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D错误. 故选:A 4.如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C.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2、分析题图: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A和B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的主要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渗透压,因此C和D可以为温度和渗透压. 【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A和B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A正确; B、内环境的主要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渗透压,因此C和D可以为温度和渗透压.体温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正确; C、血浆pH的稳定与HC03﹣、HP042﹣等缓冲物质有关,C正确; 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 故选:D. 5.如图是某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摄食后1 h内,分泌物甲增多可以促进体内血糖合成糖原等物质 B.分泌物乙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的结果又可影响分泌物甲的分泌 C.2~2.5 h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转化成葡萄糖 D.从图中可看出,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分析题图:血糖浓度较低时,由于饥饿摄食,摄食后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上升,而血糖浓度上升导致激素甲﹣胰岛素的分泌,进而降低血糖浓度,运动时消耗糖,细胞对糖的需求较多,导致血糖浓度较低,此时激素乙﹣胰高血糖素分泌,使血糖浓度回升,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的功能;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的功能.可见,这两者在血糖调节中是拮抗作用.据此答题. 【解答】解:A、根据试题的分析,摄食后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上升,而血糖浓度上升导致激素甲﹣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血糖合成糖原等物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A正确; B、根据试题的分析,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其作用的结果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B错误; C、2~2.5 h分泌物乙﹣胰高血糖素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转化成葡萄糖,C正确; D、从图中可看出,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D正确. 故选:B. 6.如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③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二者间可相互转化 C.肝细胞中的CO2经协助扩散到达① 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和②为细胞外液,③为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渗透,B正确; C、CO2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 D、②是细胞外液、③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D正确. 故选:C. 7.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点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为反射弧,乙图为内环境,丙图为生长素双重性曲线图,丁图为细胞免疫.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甲图中,若在c点切断,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故A错误; B、乙图中A是组织液,可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是淋巴,可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是血浆,可与血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故B错误; C、单侧光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所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所以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故C正确; D、溶酶体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而非效应T细胞中的溶酶体,故D错误. 故选:C. 8.超细大气颗粒物(PM)引发的呼吸道疾病与细胞自噬有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种囊泡的膜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B.图中各种囊泡的融合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C.细胞对PM的自噬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 D.PM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自噬过程,PM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形成胞内体,胞内体与自噬前体形成的自噬体结合形成自噬性行胞内体,再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 【解答】解:A、图中各种囊泡的膜赖于生物膜,则囊泡膜构成生物膜系统,A正确; B、图中各种囊泡的融合都有赖于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由图可知,若能够增强细胞的自噬作用,将激活体内有关免疫反应,引起气道炎症和黏液大量分泌,而气道炎症和黏液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D、由图可知,PM主要以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D正确. 故选:C. 9.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一种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某人从炎热环境进入寒冷的环境中时,①的分泌减少,③的分泌增加 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 C.给某人注射③,反馈调节会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 D.当人体缺碘时,①和②的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中,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 因此可以确定,图中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甲状腺激素. 【解答】解:A、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导致下丘脑分泌的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②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加,进而使得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A错误; 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立即停止,②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③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减少,B错误; C、给某人注射③,反馈调节会使①和②的分泌减少,C错误; D、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从而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正确. 故选:D. 10.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 【分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且是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互变;又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 【解答】解:A、根据题干“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说明神经纤维处相当于突触前膜,肌肉处相当于突触后膜,在突触前膜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故A正确; B、刺激①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双向传导,因此肌肉可以收缩,电流可以发生偏转,故B正确; C、刺激②处,肌肉收缩,但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产生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反向传导,则电流计不会有变化,故C错误; D、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导,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11.下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提取和处理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B.浆细胞需先识别抗原再分泌特异性抗体 C.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D.记忆B细胞群,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分泌抗体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如下: 【解答】解:A、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提取和处理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 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 C、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C正确; D、记忆B细胞群,一旦遇到同一类型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分泌抗体,D正确. 故选:B. 12.如图所示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代表物质,下列各项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 A.①为前一神经元、②为后一神经元、A为神经递质 B.①为垂体细胞、②为甲状腺细胞、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①为下丘脑细胞、②为肾小管细胞、A为抗利尿激素 D.①为甲状腺细胞、②为下丘脑细胞、A为甲状腺激素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图示过程为细胞①通过释放物质A作用于细胞②的膜受体上. 该图可表示: 1、①传出神经元与②效应器之间依靠突触结构,因此传出神经元可以通过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2、①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②垂体等. 【解答】解:A、若①为前一神经元,②为后一神经元,则A为神经递质,A正确; B、若①为垂体细胞、②为甲状腺细胞,则A为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 C、若①为下丘脑细胞、②为肾小管细胞,则A为抗利尿激素,C正确; D、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如果该图中①为甲状腺细胞、②为下丘脑细胞,则①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②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具有抑制作用,D正确. 故选:B. 1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依赖五大类激素完成,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因为其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C.植物激素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但在运输方向上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增大细胞体积促进生长;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植物生命活动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解答】解:A、当植物体感受到某些定向外界刺激时,如单侧光及重力,该部位的激素浓度或比例往往会发生变化,A正确; B、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的生长,B正确; C、植物激素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运输方向上不一定非极性运输,如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 D、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根尖细胞可以合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根尖的生长,D正确. 故选:C. 14.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和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接触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叶片等器官的衰老和脱落.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 【解答】 解:A、分析题图可知,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乙是抑制种子休眠,故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A正确; B、分析题图中丙的作用可知,丙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B正确; C、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均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具有高效性,C正确; D、重力和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D错误. 故选:D. 15.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等分为n组,其中一组浸入清水中,其它组分别浸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同时取出,分别转入不同的烧杯中进行水培,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插条生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曲线A代表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目变化,曲线B代表浸入清水中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NAA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c浓度的NAA溶液对插条生根无影响 C.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插条生根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的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③防止落花落果. 【解答】解:A、实验说明NAA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 B、c浓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等于清水中扦插枝条的生根数,说明无影响,B正确; C、a~b浓度的NAA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大于清水中扦插枝条的生根数,则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正确; D、b~d浓度的NAA溶液,其中b~c浓度的NAA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大于清水中的扦插枝条的生根数,起促进作用,c~d浓度的NAA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小于清水中的扦插枝条的生根数,起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D. 16.玉米植株的高度达到1.5m以上时,遇到大风雨天气,很容易造成倒伏.某玉米品种种群密度、茎直径、倒伏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玉米倒伏后的状况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密植可有效地降低玉米在大风雨天气的倒伏率 B.根据图1、图2可以推知,种群密度越大,玉米的倒伏率越高 C.倒伏后的玉米茎背地竖直向上生长,其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 D.与图3中倒伏玉米茎竖直向上生长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图1可以看出,随着种群密度的提高,茎直径越来越小;图2中,茎的直径越大,倒伏率越低.由此可见,合理密植可以降低倒伏率. 图3中,玉米倒伏后,茎表现出背地生长的特点,这是由于重力的影响是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的原因. 【解答】解:A、根据图1、图2可知,种群密度越小,茎的直径越大,而茎的直径越大,玉米的倒伏率越低,所以合理密植可有效地降低玉米在大风雨天气中的倒伏率,A正确; B、根据图1、图2可以推知,种群密度越大,茎的直径越小,而茎的直径越小,玉米的倒伏率越高,B正确; C、倒伏后的玉米茎背地竖直向上生长,其主要外界因素是重力;由于重力作用,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背地侧,近地侧生长快,从而表现为背地竖直向上生长,C错误; D、与图3中倒伏玉米茎竖直向上生长有关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是由于重力作用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背地侧,D正确. 故选:C. 17.在误差分析中,以下哪一项的实验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 )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 B.在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实验中,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标志重捕法调查某鸟类种群密度时,部分鸟类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样方法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未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课本多个常见实验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解: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由于菌种的重叠等原因,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低,A错误; B、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可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并且打开电灯.没有打开电灯,会导致所得数值偏小,B错误; C、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C正确; 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应计数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上的个体,若未将样方线上的个体都统计在内,会使计算所得数值偏小,D错误. 故选:C. 18.如图是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 C.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a的含义是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2、分析题图:A和B代表出生率和迁入率,C是死亡率,D是性别比例,a表示预测. 【解答】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A正确; 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B正确; C、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 D、a为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D正确. 故选:C. 19.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K值)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有如图的I、Ⅱ、Ⅲ三种可能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被破坏时环境容纳量下降,体现了环境的制约作用 B.a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点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C.三种可能性中,曲线工说明该种群栖息地的受破坏程度较轻 D.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应采取就地保护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分析题图: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曲线Ⅰ、Ⅱ、Ⅲ所表示的3种情况,曲线Ⅰ在较高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Ⅱ在较低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Ⅲ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被完全破坏,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因此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迁地保护. 【解答】解:A、环境容纳量受环境的影响,环境被破坏时环境容纳量下降,体现了环境的制约作用,A正确; B、a点时种群数量增加,即增长率大于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点种群数量下降,死亡率大于出生率,B正确; C、曲线Ⅰ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C正确; D、Ⅲ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被完全破坏,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因此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迁地保护,D错误. 故选:D. 20.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B.群落内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考点】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1、生物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2、群落演替的结果 演替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 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 【解答】解:A、水平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特征之一,不是种群的特征,A错误; B、群落内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 C、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正确; D、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正确. 故选:A. 21.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l表示第t+l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比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比值等于1,种群数量稳定,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据此答题. 【解答】解:A、甲种群在0~t3段,比值先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后又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故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先是衰退型,后是增长型,A错误; B、乙种群在0~t1段,比值大于1,且保持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正确; C、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乙种群在t3时数量最少,C错误; D、甲种群在t3后,比值大于1,且保持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错误. 故选:B. 22.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B.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开始 C.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开始一定呈“J”型增长 D.若此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为a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在a~之间时,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加快;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可见虫害的防治应在点之前;种群数量在~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率在减小,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减慢;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 【解答】解:A、c点之后种群数量增长率减慢,说明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c点之后,A错误; B、c点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因此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前开始,B错误; C、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只有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开始才可能呈“J”型增长,C错误; D、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所以增长率为0,D正确; 故选:D. 23.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C.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图分析,曲线X表示J型曲线,即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曲线Y表示S型曲线,即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解答】解:A、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A正确; B、BC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然在不断增多,所以BC段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 C、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种群数量逐渐增多,所以被天敌捕食的几率就会增加,C正确; D、自然状态下,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D正确. 故选:B. 24.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c=a+b D.a>b+c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原因: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 (2)逐级递减: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如枯枝败叶. 【解答】解: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即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若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则a>b+c. 故选:D. 25.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所以①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性别比例、④是年龄组成. 【解答】解:A、种群的年龄组成能够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A错误; 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B错误;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年龄组成,C正确;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③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数量,D错误. 故选:C. 26.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 B.动物种群密度减少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 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 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自然增长率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据题意可知:“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指的是我国人口,幼年人口过少,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是增加出生率,缓解这一现象. 【解答】解:A、题干并没有体现人口性比率的失衡,A错误; B、动物种群密度减少不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人有社会性,方法有计划生育等措施,B错误; 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幼年人口减少,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C正确; 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并没有降低死亡率,D错误. 故选:C. 27.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C.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 D.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3、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解答】解:A、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 B、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B错误; C、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C正确; D、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D正确. 故选:B. 28.下列叙述与如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以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C.若x表示大气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 D.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2、碳循环过程: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解答】解:A、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以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A正确; B、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B错误; C、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若x表示大气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C正确; D、物种丰富度越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制,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D正确. 故选:B. 29.种群和群落是促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B.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C.群落的垂直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对环境资源和空间的利用能力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终阶段都是森林,只是用时不同 【考点】群落的演替;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2、演替的类型: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 【解答】 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正确; C、群落的垂直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对环境资源和空间的利用能力,C正确; D、自然条件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只有在适宜条件下,才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D错误. 故选:D. 30.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据图分析,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开始次生演替;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另外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答】解:A、该群落的演替是在保留植物种子和土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A错误; B、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但也属于群落的演替,B错误; C、①→⑤的过程中,乔木逐渐增加,草本植物逐渐下降,其中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C正确;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D错误. 故选:C. 31.老鼠是常见的动物,下列对老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老鼠在啃食农作物时,消耗的能量可由葡萄糖直接提供 B.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农场老鼠的种群密度 C.某农场老鼠主要分布在谷仓附近,这反映出群落的水平结构 D.防止鼠害有助于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考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1、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2、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密度,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生物种类增多,结构越来越复杂,食物链因而延长,群落的范围和边界,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之一,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种内斗争. 【解答】解:A、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消耗的能量需由ATP直接提供,A错误; B、老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故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农场老鼠的种群密度,B正确; C、某农场老鼠主要分布在谷仓附近,这反映出种群的空间分布,C错误; D、防止鼠害有助于使能量更多的流向人类,但不能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B. 3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 C.太阳鱼遇仔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属于捕食关系 D.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1、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 比较项目 范围 实例 种内斗争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 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 竞争 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大草履虫与双核小草履虫混合放养后,大草履虫因在食物中竞争失败而死亡 2、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解答】解:A、根据种群密度的定义可知,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正确; B、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B正确; C、太阳鱼遇仔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同种生物之间不属于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C错误; D、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乔木变成优势种,D正确. 故选:C. 33.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下列有关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B.据图可知:人类既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C.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序,三种模式的依次为Ⅰ、Ⅱ、Ⅲ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分析曲线图:Ⅰ曲线中,开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但最终到达平衡状态,且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Ⅱ和Ⅲ曲线中,开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且能超过环境容量,但最终还会下降到环境容量之下. 【解答】解:A、由图可知,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A正确; B、虽然人类既能改造环境,但人口数量要在环境容量之内,否则会破坏环境,使环境容纳量下降,B错误; C、现在人口数量增多,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C正确; D、图Ⅰ过程人口数量在环境容纳量之下,而图Ⅱ中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出现超过环境容纳量,但随后又恢复到容纳量之下,图Ⅲ中人口数量增多已使环境遭到破坏,结果使环境容纳量下降,所以按理想程度排列,三种顺序为Ⅰ、Ⅱ、Ⅲ,D正确. 故选:B. 34.对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 ③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植物的分层现象 ④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⑤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玉米与大豆套种,充分利用分层现象 ⑥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③⑥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群落的垂直分层是群落与环境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取决于光照,此外与温度、湿度等也有关系,根据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在农业上可以搭配种植品种,提高产量. 【解答】解:①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与光照等环境因素的不同,①正确; ②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②正确; ③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③错误; ④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如光等充分利用,④正确; ⑤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利用程度进行套种,合理搭配种植作物,⑤正确; ⑥ 群落分层是指不同物种之间,而玉米是同种生物.农业上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品种,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但合理密植与植物的分层生长无关,与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⑥错误. 故选:C. 35.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是生态系统的功能. 【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即细胞呼吸)将遗体、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故选:D. 3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 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解答】解:A、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上,A错误; B、绝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少数动物为分解者,如蚯蚓,B错误;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和基石,C正确; D、细菌可能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消费者(如寄生细菌)和分解者(如腐生细菌),D错误. 故选:C. 37.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所有梨树为一个群落 B.竹海中的湘妃竹长得高低错落有致,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水平方向呈镶嵌分布的只有植物 D.影响森林中植物和动物垂直结构的因素往往是不同的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1、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 2、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3、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解答】解: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所有梨树为一个物种,是一个种群,A错误; B、竹海中的湘妃竹只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C、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都有镶嵌分布现象,C错误; D、引起森林群落中国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食物和栖息环境,D正确. 故选:D. 38.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 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 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C是生产者,A和B都是消费者,且B的数量先于A的数量减少和增加,说明B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根据ABC三个曲线可知,种群B在5到7年期间,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捕食者的数量增加,导致数量下降;A和B都是消费者,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群落是指这一个地域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解答】解:A、根据题干可知,C是生产者,A和B都是消费者,且B的数量先于A的数量减少和增加,说明B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A正确; B、根据ABC三个曲线可知,种群B在5到7年期间,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捕食者的数量增加,导致数量下降,B正确; C、A和B都是消费者,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 D、群落是指这一个地域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A、B、C三个种群不包含微生物,D错误. 故选:D. 39.下列研究对象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 ) A.洪水导致农田分黑线姬鼠外迁 B.杜鹃在森林上层栖息和捕食 C.线虫寄生在小麦叶片中 D.稻田中水稻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 【解答】解:A、洪水导致农田分黑线姬鼠外迁为研究迁出率,为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A错误; B、杜鹃在森林上层栖息和捕食,涉及生物的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B正确; C、线虫寄生在小麦叶片中,涉及生物的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C正确; D、稻田中水稻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说明同一范围内,群落的优势种是哪个种群,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D正确. 故选:A. 40.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性别比例 B.使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可获得最大捕捞量 C.草原中,群落只存在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 D.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等低等生物逐渐消失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2、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也有分层现象,只是没有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明显. 【解答】解:A、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年龄结构,A错误; B、鱼群的种群数量在时,种群数量增长的最快,所以可获得最大捕捞量,B正确; C、草原中,群落既存在水平结构也存在垂直结构,C错误;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地衣等低等生物没有消失,只是不占优势,D错误. 故选:B. 41.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说明了甲虫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不是消费者. 【解答】解:A、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分解关系,A错误; B、甲虫属于分解者,不是次级消费者,B错误; C、甲虫属于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回到无机环境,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C正确; D、甲虫属于分解者,不在能量金字塔中,在能量金字塔的底部是生产者,D错误. 故选:C. 42.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结构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B.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 C.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该蜘蛛同化量的20%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腐生等种间关系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1、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 【解答】解:A、群落演替的过程是群落物种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不断增加的过程,A正确; B、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逐渐增高,B错误; C、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指的是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而不是一只动物传到下一营养级的一只动物的传递效率,C错误; D、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腐生等,但是在群落演替的最初阶段,生物的种类相当少,不可能具备各种种间关系,D错误. 故选:A. 43.如图是用来描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个简易模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的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 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诱捕雄虫,使棉铃虫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下降. 3、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4、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解答】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将刺激传递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A错误; B、诱捕棉铃虫种群中的雄虫,使得性别比例失调,雌性个体的交配机会减少,出生率下降,种群密度下降,这是控制害虫的常用方法,B错误; C、过度放牧会引起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C正确; D、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过程,D错误. 故选:C. 44.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⑥噬菌体. A.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 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 C.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型,③④为自养型 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烟草花叶病毒属于病毒、噬菌体属于病毒. 【解答】解:A、从组成成分上看,除烟草花叶病毒外,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A错误; 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为原核生物,⑤⑥为病毒,B错误; C、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型,而③④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和光合作用,所以为自养型,C正确; 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是分解者,③④是生产者,D错误. 故选:C. 4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植物为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 【解答】解:A、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营养级,A正确;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其中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是竞争关系,B正确;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46.请回答下列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Ⅰ科学家在研究植株激素的相互作用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物质SL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着顶端优势的形成,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将R突变体与野生型(W)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表示),并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 (A、B枝条的)顶芽 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分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 抑制 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 C (填“A”“B”或“C”),合成后运输到特定的部位发挥作用. (3)嫁接株中 含有 (填“含有”或“不含”)生长素.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需要 SL 的协助. (4)研究者将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 C处合成的SL向上运输至A ,从而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 Ⅱ.神经传导的结果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但具体机理比较复杂.图甲为一种中枢抑制过程发生机理模式图,如图所示神经元A不与神经元C直接接触,神经元A单独兴奋时神经元C没有反应;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兴奋过程中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过程模式图. (1)神经元B 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使神经元C兴奋,兴奋过程中可用图乙中 ac (填字母)表示,此过程中神经元C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到方向 相反 .若将神经元浸浴在膜外Na+浓度/膜内Na+浓度的值小于正常值的溶液中,图示过程变化的幅度将 降低 . (2)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神经元B兴奋之前,先让神经元A兴奋,进而导致神经元B处于图乙中ab段时,若此时再次使神经元B兴奋,则会导致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福度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神经元B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导致神经元C不易甚至不能兴奋.由此可以看出像神经元C这样出现抑制现象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都是由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的结果.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 【分析】I.1、生长索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可见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2、据乙图分析,将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枝条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与野生型(W)植株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短.但是野生型(W)植株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与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长,说明SL合成与根和枝条无关,肯能与嫁接点有关,并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测量的是枝条长度,可预测SL运输的方向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 Ⅱ.图甲中,神经元A和B之间构成一个突触,神经元B和C之间也构成一个突触. 图乙中,图中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膜外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a﹣c段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c﹣e段是因为K+外流所致. 【解答】解:I.(1)甲图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A、B枝条的)顶芽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据乙图分析,将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枝条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与野生型(W)植株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短.但是野生型(W)植株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与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长,说明SL合成与根和枝条无关,肯能与嫁接点有关,并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测量的是枝条长度,可预测SL运输的方向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 (3)嫁接株是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组合体,含有IAA,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生长素会使植物体出现顶端优势,但是该植物体不能合成SL,可能这说明生长索必需通过SL才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4)研究者将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由于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C处合成的SL向上运输至A,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因此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 Ⅱ.(1)神经元B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使神经元C兴奋,兴奋过程可用图乙中ac(填字母)表示,此过程中神经元C膜外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因此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研究发现,将神经元浸浴在无Na+溶液中,该过程不复出现,若使膜外Na+浓度/膜内Na+浓度的值变小时,该过程发生的速度明显减慢,变化的幅度也相应下降,这说明该过程是由于神经元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进而导致Na+内流. (2)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神经元B兴奋之前,先让神经元A兴奋,进而导致神经元B处于图乙中ab段时,若此时再次使神经元B兴奋,则会导致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幅度减少,神经元B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进而导致神经元C不易甚至不能兴奋.由此可以看出像神经元C这样出现抑制现象不一定都是由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的结果. 故答案为: I.(1)(A、B枝条的)顶芽 (2)抑制 C (3)含有 SL (4)C处合成的SL向上运输至A Ⅱ.(1)ac 相反 降低 (2)减小 减小 不一定 47.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按如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温度(℃) 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统计起始酵母菌数,并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同一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 振荡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 (2)在计数室,按以下顺序操作 B→A→C (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3)若在25×16规格的血球计数板中,统计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对应的酵母菌为48个,则1mL混合样液中含有酵母菌约为 2.4×106 个.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看到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 稀释 后再计数. (5)在理想环境中,即资源和空间充足、没有天敌和灾害等,酵母菌种群数量呈 J 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呈 S 型增长.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通过建立反映种群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分别说明种群个体数量的增长规律以及种群外部环境因素和种群内部因素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制约. 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l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即总共有16×25=400个小方格.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1mL=1000mm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mm3因此酵母细胞个数/1mL=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每1个小方格容积×稀释倍数=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400×104×稀释倍数. 【解答】解:(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振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 (2)在计数室,先把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最后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3)根据题意可知,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整个计数室酵母菌数量=48÷80×400=240个,因此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240÷(0.1mm3×10﹣3)=2.4×106个. (4)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 (5)在理想环境中,即资源和空间充足、没有天敌和灾害等,酵母菌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故答案为: (1)振荡 (2)B→A→C (3)2.4×106 (4)稀释 (5)J S 48.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 请回答问题: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竞争和捕食 .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30 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由于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导致生物的 多样性 下降,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用于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 绿藻 ,理由是 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 .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 (5)科研小组又单独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24.6 KJ/cm﹣2•a﹣1. 【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文: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据此可以写出食物网如下: 分析图1: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 分析图2: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2)由图1可知,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来源为植食性:肉食性=1:1,则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传递效率为20%,1÷20%+1÷20%÷20%=30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种群中的个体总数=初次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使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变小,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 (4)由于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两种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能力相同,但蓝藻中藻毒素量远高于绿藻,会对罗氏虾和露斯塔野鲮鱼造成危害,因此选择的藻类是绿藻.如果藻类大量繁殖也会破坏环境,所以放植食性较高的鱼类,即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此类鱼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5)罗氏沼虾同化量=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51.6﹣27.0=24.6KJ/cm﹣2•a﹣1. 故答案为: (1)竞争和捕食 (2)30 (3)偏高 (4)多样性 绿藻 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 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5)24.6 49.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成分 和 食物链和食物网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黄雀位于食物链的第 四 营养级. (3)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笫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12.8% .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4)分析图中能量关系可推知,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第 三 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该图表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甲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乙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丙表示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丁表示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解答】解:(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生产者(硝化细菌)、消费者(根瘤菌)、分解者(腐生细菌).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食物链为:植物→蝉→螳螂→黄雀,因此黄雀位于食物链的第四营养级. (3)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图中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600﹣100=500,则笫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500÷3125×100%=12.8%.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4)分析图中能量关系可推知,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第三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四 (3)12.8% (4)三 50.图甲表示单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图,乙表示该涝养结构中鸟的增长率A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狐可占 2 个营养级,鸟粪便中的能量来自 草和昆虫 同化的能量;若草固定的能最为8×109kJ,昆虫同化的能量为1.0×108kJ,兔子同化的能量为 2.0×108kJ,则孤狸同化的能世最多为 3.04×108 kJ. (2)由图乙可知,鸟类种群数置在20〜30年中 相对稳定 .在1﹣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10 年. (3)该草原发生火灾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生物群落的 次生演替 ,这种演替所用的时间 较短 (填“较短”或“较长“)原因是 原有土壤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群落的演替. 【分析】图甲中,包含3条食物链,即草→兔→狐、草→鸟→狐、草→昆虫→鸟→狐. 图乙中,λ>1时种群数量增加,λ=1时种群数量稳定,λ<1时种群数量减少. 【解答】解:(1)图甲中,在食物链“草→兔→狐”中,狐为第三营养级;在食物链“草→昆虫→鸟→狐”,狐为第四营养级,即狐可占2个营养级.鸟粪便中的能量来自草和昆虫同化的能量.图甲有三条食物链:草→兔→狐、草→昆虫→鸟→狐、草→鸟→狐,若草固定的能量为8×109kJ,昆虫同化的能量为1.0×108kJ,兔子同化的能量为2.0×108kJ,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鸟处于第二营养级时,同化能量为8×109×20%﹣1.0×108﹣2.0×108=13.0×108(kJ),在草→兔→狐中狐的同化量为2.0×108×20%=4.0×107kJ,在草→昆虫→鸟→狐中狐的同化量为1.0×108×20%×20%=0.4×107kJ,草→鸟→狐中狐的同化量为13.0×108×20%=2.6×108kJ,故三条食物链中狐的总同化量=3.04×108KJ. (2)由图乙可知,鸟类种群数置在20〜30年中,由于λ=1,即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在1﹣30年中种群数量在第十年末才降到λ﹣1=0,所以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10年. (3)该草原发生火灾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由于原有土壤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这种演替所用的时间较短. 故答案为: (1)2 草和昆虫 3.04×108 (2)相对稳定 10 (3)次生演替 较短 原有土壤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