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天门、仙桃、潜江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高二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昧、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昧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 市场优势 B. 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 科技优势 D. 地理环境优势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黄山毛峰产于安徽,其优越的品质主要于该地适宜的地理环境有关,故答案选D项。‎ ‎2. 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点。黄山毛峰茶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因此受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A正确;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因此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B正确;这说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D正确;区域的界线有的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是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质,黄山的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C错误。故答案选C项。‎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3. 上图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不同 B. 热量不同 C. 降水不同 D. 地形不同 ‎4.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甲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亚热带湿润地区 ②黑土广布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 ⑤水田农业⑥林矿资源丰富 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⑧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A. ①②③④ B. ②⑥⑦⑧ C. ①③④⑤ D. ⑤⑥⑦⑧‎ ‎【答案】3. B 4. B ‎【解析】试题分析:‎ ‎3. 根据图示轮廓与经纬度位置,可判断甲为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影响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主要是气候中的热量,东北平原纬度高,热量较低,只能一年一熟,适宜种植温凉作物;而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处于亚热带地区,热量较充足,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种植喜湿热的水稻等。故选B。‎ ‎..................‎ 考点:东北与长三角的区域差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省煤炭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对山西改革开放成就贡献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A. 化学工业 B. 机械制造工业 C. 冶炼工业 D. 采掘工业 ‎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产煤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得益于 ‎①煤炭分布范固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②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两省都有分布③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④开采条件好,适用地下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A. ④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⑧④‎ ‎7. 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采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有 ‎①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④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5. D 6. A 7. A ‎【解析】‎ ‎5. 本题组主要考查煤炭资源的开采和综合整治。我国陕西省一直以来是我国主要的原煤输出地,因此,山西省主要的工业部门是采掘业,故答案选D项。‎ ‎6. 本题主要考查陕西煤炭开采的有利条件,山西省煤炭分布范固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资源丰富;而且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两省都有分布;种类丰富;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因此①②③正确; 本区煤的开采条件优越,适合露天开采和机械化操作,这保证了煤的产量,④错误;故答案选A。‎ ‎7. 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资源浪费,产业层次偏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可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 、“三废”的治理等技术,因此①②③正确;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并不是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④错误。故答案选A。‎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 1980年与20 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A.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河流的含沙量大 C. 河流的汛期长 D. 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9. 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是 A. 两侧坡修建梯田,东侧坡植树种草 B. 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植树种草 C. 两侧坡都植树种草 D. 两侧坡都修建梯田 ‎10. 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 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 火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 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8. B 9. B 10. D ‎【解析】试题分析:‎ ‎8. 1980年与2010年相比,耕地面积大;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少,荒地面积大,说明河流流域植被状况不好。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A错;河流的含沙量大,B对;河流的汛期短,C错;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大,D错。要注意仔细审题,看清对比的年份。答案选B。‎ ‎9. 仔细读图,从经纬线位置看该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R和T之间的河段,东侧等高线较为稀疏,可以修建梯田;西侧等高线较为密集,需要植树种草。答案选B。‎ ‎10. 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应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土流失,A错;应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答案选D。‎ 考点:区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农业可持续发展。‎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①旱灾频发②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下跌③耕地面积不断减小 ④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B、C两地都在青藏高原上,但B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大于C地,主要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 ②热量条件较好 ③降水充足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⑧ D.②③④‎ ‎13. 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叙述错误的是 A. 继续围垦,扩大耕地而积 B. 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 C. 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 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 ‎【答案】11. B 12. D 13. A ‎【解析】‎ ‎11.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粮食生产。A地区位于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本地雨季时间长,旱灾不严重,①错误;我国该地的粮食生产主要为水稻,主要用于自给,②错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③正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④正确;因此③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12. B、C两地都在高原上,光照差异不大,①错误;B地纬度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好,②正确;B地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大,③正确;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13.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我国最大的湿地,继续围垦,会损害湿地的环境效益,A错误;。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B正确;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C、D正确。故答案选A。‎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5中的Ⅰ、Il、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下列各题。‎ ‎14. 与Ⅰ、Ⅱ走廊才日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 当地市场广阔 B. 水运便利 C. 科技实力强 D. 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15. 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 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 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 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 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人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答案】14. B 15. C ‎【解析】试题分析:‎ ‎14. 据图可知,Ⅲ走廊沿长江布局,具有水运便利的优势,故B项正确;三个走廊均具有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 ‎15. 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不利于城市多元化发展,故A项错误;重化工业对环境影响较大,不宜重点发展,故B项错误;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故C项正确;当地的矿产资源较贫乏,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提出由“速度东部”向“效益东部”转变的战略发展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广东、江苏、山东建设“效益东部”已具备的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 A. 资源丰富,三类产业并重发展 B. 人口密集,劳动力成本高 C. 技术先进,区域经济实力雄厚 D. 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 ‎17. 建设“效益东部”适宜采取的举措有 ‎①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输入劳力,降低劳动工资成本④改革工艺,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7. 提高效益的关键在于发展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此①②正确,故答案选A。‎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地区,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 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 太阳能资源丰富 C. 煤炭资源丰富 D. 水能资源丰富 ‎19. 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 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 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 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答案】18. D 19.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知识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熟悉我国区域地理知识,了解跨区域调配的地理意义。‎ ‎18. 川、渝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目前不利用来发电,A错;此地阴雨天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B错;煤炭资源不丰富,C错;川、渝地区地势崎岖,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选择D。‎ ‎19. 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变调水为调电,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一部分水用来调节黄河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A对;对黄河的泥沙含量影响小,B错;与黄河上游蒸发量关系不大,增加冬春季节径流量,C对;不会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D对。‎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 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 汽车零配件生产 B. 节能环保业 C. 服装鞋帽生产 D. 高端装备制造业 ‎21. 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 上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 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 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答案】20. C 21. B ‎【解析】试题分析:‎ ‎20.‎ ‎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衰退性产生是本地区优势条件不明显或已经不是优势条件的产业。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汽车拥有率高,汽车零配件生产会日益发展。A项错误。发展经济同时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节能环保业发达。B项错误。劳动力成本上升,服装鞋帽生产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会日渐衰退。C项正确。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指向型,发展潜力巨大。D项错误。故选C。‎ ‎21. 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实际就是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有利影响。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占用耕地会增加,耕地面积会减少。A项错误。工业增多,就业机会会增加。B项正确。接受产业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工业,不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C项错误。产业转移的同时可能会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但这是不利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产业转移可转移的工业类型、产业转移的影响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懈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诗词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 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 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23. 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①⑧④ D. ②⑤‎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 ①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雨季开始得早)、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华北平原(春旱)、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秦岭山脉。‎ ‎23. 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肥力较低,河流众多,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甜菜是北方地区农作物。‎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为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 该地11月份覆盖与无覆盖条件下,水库蒸发量差异很小,原因可能是 A. 水质变差 B. 风速增大 C. 水面结冰 D. 水库十涸 ‎25. 与覆盖前相比,覆盖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 A. 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B. 减轻库区土壤盐渍化 C. 增强地面辐射强度 D. 降低库区大气湿度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 根据图中信息,在11月份,有无覆盖条件下月蒸发量都明显降低了,说明气温降低,蒸发量也随之减少,所以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是气温降低致水面结冰,因而蒸发量极小。故答案选C项。‎ ‎25. 采用物理覆盖后,蒸发量减少,库区水汽减少,云雾天气减少,大气湿度降低,气温日较差增大,白天地面辐射增强,晚上地面辐射减弱,物理覆盖后,水库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库区蒸发水量减少,周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加重,故答案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面积图(下图)。‎ 材料二:据青海省气候中心及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监测资料分析,从2006年开始,青海湖流域降水量呈持续增加趋势,近10余年间,青海湖水位不断上升,面积持续增大,水位恢复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 材料三:从2002年起,青海省在环湖地区开始实施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47万亩,保护天然林84.9万亩,治理沙化土地4875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这些措施使青海湖周边植被明显恢复,有效遏制了沙漠化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描述青海湖以西的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2006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青海湖湖面扩大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青海湖以西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依据河流干流的流向(自西北向东南) (2)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河流水量增加,流域降雨量增加,汇入湖泊水量增大;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的实施 ,周边植被明显恢复,有效减少了地表径流量的耗损 (3)气温日较差变小,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湖水的盐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加;湿地面积增大,荒漠化面积减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势特征的分析、湿地萎缩的原因以及湿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势特征的分析。可以结合区域的水系特征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注入青海湖,所以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 (2)内陆湖泊面积的缩小主要从自然原因:全球变暖影响蒸发量和人为原因导致入湖径流量的减少等方面分析。2006年以来,青海湖面积增大,说明其入湖水量增大。从该流域内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不难得出应该是温度的升高,导致冰雪融化量增大这个主要原因上,自然可以联系到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事实;再考虑可能本流域内降雨量增加以及我国不断加大的环境保护举措,使得周边植被明显恢复,有效减少了地表径流量的耗损。‎ ‎ (3)本题主要考查湖泊的扩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蒸发、降水而影响气候、植被的生长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湖泊面积增大,蒸发量加大,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气温日较差变小;淡水注入增多,湖水的盐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加;湿地面积增大,荒漠化面积减少。‎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赞比西河全长2660千米,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千米,是非洲第四大河流,也是南部非洲第一大河。赞比亚河处于热带区之内。上游和中游在高原上,气温因高度而变化,相对说来是温和的,一般在18-30℃之间。冬季(5—7月)阴凉而干燥,气温平均为20℃。雨季始于11月至翌年4月。降雨多为雷阵雨。‎ 材料二:赞比西河水系发达,支流多。从河源至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处为上游段,流经高原地区,水流缓慢,河道多弯曲,沿河广布沼泽:莫西奥图尼亚至卡布拉巴萨为中游段,流经峡谷和洪泛平原相间地区,水流缓急依河流宽窄而变化;卡布拉巴萨以下为下游段,流经平原,河道展宽至4.8—8千米;入海处形成巨大河口三角洲,河汊密布,面积7148 km2。河水补给充足,流量随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多瀑布、急流,河上瀑布达72处,分段通航下游河段为最长通航河段。‎ 材料三: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示意图(下图)。‎ ‎(1)结合材料,说明赞比西河流域的降水类型及成因。‎ ‎(2)结合材料,分析赞比西河流域航运条件较差的原因。‎ ‎【答案】(1)降水的类型为对流雨。赞比西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 ‎ (2)①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流量随降水季节变化较大,不利于航行;②河流流经的地形复杂,流域内多瀑布、急流,不利于航行;③流域内人口少,经济较落后,客货运输量越小,航运量小,航运价值低;④干流有多处水坝,阻碍了船舶的航行;⑤河流流经的国家较多,航道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类型以及分布、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流域降水的类型以及成因。读图分析可知,赞比西河位于10°和20°之间,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 ‎ ‎(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主要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自然因素主要从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水流平稳、航运需求、交通联运等方面进行分析。‎ 读图分析可知,该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流量随降水季节变化较大,不利于航行;河流流经的地形复杂,流域内多瀑布、急流,不利于航行;流域内人口少,经济较落后,客货运输量越小,航运量小,航运价值低;干流有多处水坝,阻碍了船舶的航行;河流流经的国家较多,航道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点睛:影响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因素:‎ ‎1、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 ‎2、气候——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 ‎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 ‎28.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党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和凉爽的气候,耐寒,喜潮荫,忌高温、强光。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种植。‎ 主要生长于我国北方海拔l500—3100米的山地林下、林边及灌丛中。党参是我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是我国党参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白山市中药材产业围绕参业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了全市农业大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下图为白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简述自山市成为我国重要党参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 ‎(2)专家预测,党参种植业作为白山市农业支柱产业前景良好,请从社会经济方面说明理由。‎ ‎(3)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你对该地农业发展有何建议?‎ ‎【答案】(1)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气候温和凉爽;地处湿润地带,降水充足,蒸发量较小;森林覆盖率高,遮光性强,光照适宜,环境阴凉;坡地天然林多,适宜排水;山坡地带土壤腐殖质含量高 (2)党参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政策支持;国内外市场广阔;总产量大,农民收入高 (3)种植时避开陡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森林资源,禁止砍伐森林发展党参种植;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区位的分析、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 ‎(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结合党参的生长习性和区域的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党参喜温和凉爽的气候,耐寒,喜潮荫,忌高温、强光。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种植。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气候温和凉爽;地处湿润地带,降水充足,蒸发量较小;森林覆盖率高,遮光性强,光照适宜,环境阴凉;坡地天然林多,适宜排水;山坡地带土壤腐殖质含量高,适合党参生长。 ‎ ‎(2)党参种植业成为白山市农业大发展支柱产业的原因可从种植历史、政府行为、销售市场和种植面积等方面进行分析。‎ ‎ (3)该理念强调区域农业的发展,要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农业过程中要避免容易产生的生态问题。例如,在发展种植业时,要避开陡坡,防止水土流失;对区域的森林资源要进行保护,禁止以破坏森林为代价党参种植;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