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8 发布 |
- 37.5 KB |
- 1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验模拟试卷及答案,精品20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测验模拟试卷及答案,精品20套 八下历史期末检测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周一的清晨,我们都要举行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确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党的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中共八大 2. 右图人物庄严地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发生的时间是( ) A.1950年10月 B.1949年10月 C.1951年5月 D.1951年10月 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4.王勇的祖父是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制定的一个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土地改革法》 B. 《中华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1951年是贫农李林终身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这得益于当时中国大地上进行着轰轰烈烈的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 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朝鲜战争 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7.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周恩来在________上的讲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A.万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APEC会议 D.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8.“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119 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9.右面这幅宣传图(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反 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 A.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B.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C.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D.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10.1957与1960年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 的 比 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 长 率 —22.8% —4.7% 22.3% 该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 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 11、“文革”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而死,从根本上说明了 A、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B、文革造成了一些冤假错案 C、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D、人民无法正常行使基本权利 12.下列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 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 革命文艺 5:30 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20 革命文艺 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 体育节目 8:15 革命文艺 8: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 国际时事 11:30 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 对工人广播 12:30 新闻 13:00 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 红小兵节目 16:20 红卫兵节目 这张节目表应出自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3.下列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中,体现了关注国情、实事求是理念的是( ) 119 A. 图一 B. 图二 C.图三 D.图四 14.右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图。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 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5. 与“小球转动大球”,被国际社会誉为“乒乓外交”直接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邓小平在联合国发言 B.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C.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D.周恩来访问印度 16.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 实行改革开放 17.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感恩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19. 右图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名称是 A.长征1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1号 D.探索者1号 20.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一项难题,这对于粮食产量提出了高要求,而杂交水稻的出现解决了粮食产量的问题.对杂交水稻的出现贡献最大的是 A.邓稼先 B. 钱学森 C.袁隆平 D.钱三强 119 21.1982年1月5日,FO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科网 A.高考制度的恢复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 广电事业的发展 22、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 ①农民分配土地 ②农民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 ③建立人民公社 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责任书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下列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实现的理论依据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的构想 24.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说,中国共产党在85年里“干了三件大事”。第三件大事是指 A.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建立起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5. 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 D.《我是公社小社员》 26.图片承载着历史,它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下列图片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19 ①合作社的农民 ②全民炼钢铁 ③走进新时代 ④“东方红”1号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7.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 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 A.疆域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28.“平假名、片假名的出现,平城京的建成”,这些都是日本“大化改新”后的日本的变化,关于这次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②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 ③仿效中国隋唐制度 ④向封建社会过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29.在节日的夜晚,传说有一个老人将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驶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或火炉前。这个节日与下面哪个宗教有关 A. 佛教 B.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30.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丹麦出版的《于尔兰邮报》最早发表了描绘先知穆罕默德的十二幅漫画。其中一幅漫画显示,穆罕默德将一颗炸弹放在他的穆斯林头巾上。丹麦报纸发表的漫画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抗议和外交制裁,甚至死亡威胁。阿拉伯国家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漫画的内容违背了 A. 《古兰经》 B.《大藏经》 C .《圣经》 D. 《金刚经》 二、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40分。 21.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图一: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 图二:夸张的宣传画 119 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 图三: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四:今天的深圳 请回答: (1)指出图一所示会议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作出的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2分) (2)图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它带来怎样的影响?(1分) (3)图三反映了我国农村在实行怎样的体制变革?(1分)影响如何?(1分) (4)给图四所示城市的飞速发展最先插上腾飞翅膀的因素是什么?(2分) (5)党领导中国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带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2: 尼克松访华 邓小平访美 江泽民与克林顿 胡锦涛和小布什 请回答: 119 (1)材料一所说的历史性的握手意味着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 (2)70年代我国外交还取得了哪一重大突破?(3分) (3)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 (4)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有哪些?(2分) 23. 观察下列图片,分析有关问题: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为深圳特区题词 和美国总统在白宫 会见撒切尔夫人 请回答: (1)请为这四幅图片确定一个主题。(2分) (2)请根据这四幅图片的线索说说邓小平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8分) 119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B C B C A C B C A C A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A B C C C D D D A B B B A 21。(1)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2分) (2)大跃进;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局面。(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2分) (4)1980年被设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分) (5)言之成理即可。(2分) 22.(1)变化: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开始走向正常化。(3分) (2)1971年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3分) (3)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4)因素:国家利益;社会性质(意识形态)、台湾问题等。(2分) 23.(1)主题只要切题和能概括图片内容即可。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邓小平(2分) (2)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2分) ②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2分) ③邓小平一再强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对外关系;(2分) ④在祖国统一大业中,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2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一) 一、 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 ) A、中国真正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了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2、中国开始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国民党政府的垮台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3、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标志着雄狮醒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9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北京奥运会召开 4、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D、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6、首次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C、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D、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8、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9、把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0、新世纪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上海举行。“新世纪第一年”是指:…………………………( )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11、我国人民军队被誉为“钢铁长城”,其作用是…………( ) ①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②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之敌③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④显示国防实力,震慑反华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我国导弹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 A、核反击 B、海上巡逻 C、空中侦察 D、两栖作战 13、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119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 14、“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50年前万隆会议上的经典之词,出自于………………………………………………………………(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陈毅 15、迄今为止,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 A、万隆会议 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16、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 ) A、1955年 B、1950年 C、1971年 D、1977年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D、和平与发展 18、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尼克松在回忆1972年访华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的标志是签署了:………………………………………( ) 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建交公报》 D、《中美八一七联合公报》 20、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 A、素质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 ) ①“铁饭碗”逐渐被打破②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③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④这种制度不要求人们学习,不需提高就业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2、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有……………………………( ) 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②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④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119 2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在:……( ) A、1949年 B、 1956年 C、1976年 D、1986年 24、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是:…………………………( ) A、《大决战》B、《丝路花语》C、《茶馆》D、《梁山伯与祝英台》 25、“教育要面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谁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二、图说历史: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1、图一是 计划的倡导者: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1996年又将 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2、图二是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 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首次提出 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 3、图三是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图四是 在田间观察水稻,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 5、图五是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 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 运动。 三、材料分析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是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 119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中“第二次革命”的核心领导人是谁?今年(2013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 (3)材料中“第三次革命”的核心领导人是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第三次革命”的开端,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二)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毛泽东和斯大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明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2)材料二中再现了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外交场景?材料二和材料一之间有何联系? 119 (3)根据材料一、二,能否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能一帆风顺?请用史实证明你的观点? (4)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四、探究空间: (一)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国际大都市。她经历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请回答: (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4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请列举近代现代以来发生在上海的三件大事? (2)上海是我国外交的重要舞台,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上海历史进程中的一些侧面。 图一 图二 119 图三 图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在上海承办的一次重要国际性的会议,请回答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英文缩写是什么?具体的时间、主题、参会主要领导人以及重大意义各是什么? (二)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探究: (1)图一中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有何突出的功绩? (2)图二中的“乔”因何事而笑?该事件应发生在哪一年? (3)、图三中所反映的会议取得的成果是什么?对中国而言有什么标志意义? (4)三幅图是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缩影,你认为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请说出第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 )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孙中山 D. 江泽民 119 2.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 ) A.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B.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C.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9年 5.如右图,这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和行 动的目的是 (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红军——战略转移 C.解放军——解放南京 D.志愿军——抗美援朝 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岸英 7.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8.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 )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9.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0.江门九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下列图 片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 119 )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D.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1.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 ) A.由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 C.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规定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1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3.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 ( ) A.第三产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4.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 ( ) A.没收 B.赎买 C.摧毁 D.租赁 15.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6.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组事件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和挫折 ( )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参考右图:结合《人民日报》连载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 大产”、“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等文章,宣传全国各 地大放“卫星”现象,你认为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大跃进”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土地改革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8.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19.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 弹元勋”的是 ( ) 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119 20.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1.我国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1966 32.09 32.13 180 1967 29.22 29.25 159 1968 26.05 26.06 138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滑,其重要原因是 ( ) A.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共产风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2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 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1953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3.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毛建国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24.阿沛•阿旺晋美,因病于2009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他为祖国统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 A.和平解放北平 B.和平解放西藏 C.和平解放新疆 D.解放海南 25.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4分,27小题11分,共25分。) 26.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2分) 119 ⑵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6分) ⑶修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⑷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此碑写碑文,你准备添加哪些内容?(2分) 27.问答题(11分)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⑴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3分) ⑵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及其历史意义。(8分) 119 历史科试卷(答案) 1-10 BADCDBCDDD 11-20 BCABCBADCD 21-25 DCDBA 26.(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目的: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现实意义:通过凭吊先烈,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言之有理即可) 27.(1)①和平解放西藏;②进行抗美援朝战争;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2)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宪法或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写在第二卷的方框内。) 1.一部好电影往往比单纯说教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更能生动地反映真实的历史。请你仔细观察右边画面,这一画面应出现在下面哪一部电影中 A.《长征》 B.《血战台儿庄》 C.《抉择》 D.《开国大典》 2.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A.黄鼠狼给鸡拜年 B.飞蛾扑火 C.狗拿耗子 D.唇亡齿寒 3. 毛毛的爷爷给他讲英雄故事:“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射孔„„”,请猜测这位英雄应该是 A.雷锋 B.黄继光 C.邱少云 D.王崇伦 4.“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第一个 “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道路 119 5.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根据以下四个人物的名字判断他们年龄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6.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A.政治制度不变 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 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 7.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8.以下是某班以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9.下列选项中不是按同一标准分类的是 A.中程导弹 B.核导弹 C.远程导弹 D.洲际导弹 10.1988年侨居美国的华侨想要回祖国投资,他可以选择在以下哪个已开放的城市投资 A.重庆 B.浦东 C.珠海 D.满洲里 11“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12有人喜欢收藏“1969”“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 A抗美援朝时期的 B三大改造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14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5、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16、1955年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7、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A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C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19、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正如作者所说:“一个的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部作品是( ) 119 A《茶馆》 B《班主任》 C《屈原》 D《红岩》 ⒛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 ① 土地改革 ②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 人民公社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1.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2.“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次“运动”是 A.文化大革命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 D.整顿经济秩序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反映了 ①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②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 ③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民的共识 ④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习惯上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的“一个中心”是指 A.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B.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心 C.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5.右图是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方面工作? A.经济建设 B.文学艺术 C.国防科技 D.民族宗教 26.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来源:学 27.“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力量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商业 D.重工业 28.20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高新技术,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同一时期中国也提出了 A.“曙光”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863计划” D.希望工程计划 29.以下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使就业人员丢掉了“铁饭碗”的旧思想 B.就业人员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C.炒鱿鱼、跳槽、公开招聘等新名词层出不穷 D.政府根据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提供就业岗位 30.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被誉为是“共和国的脊梁”,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公而忘私,艰苦创业 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D.反腐倡廉,崇尚节约 119 二、材料分析题。三小题,共4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内。) 3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2分) (2)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2分) (3)近两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离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4分) (4)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出台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请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32.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振兴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1950—1956年,人民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农业生产?(4分) ②结合下面两幅图片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有什么失误?(4分) 人民公社的猪 公社集体吃饭的社员 (2)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在农村是怎样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现代化建设开辟新道路的?(4分) (3)在城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又是如何推进的?(2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10月12-17日,我国“神舟六号” 119 载人航天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顺利完成飞天使命,令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 ⑴你知道两位航天员的名字吗?请你写出两位航天员的名字。(2分) ⑵请问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为什么让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3分) ⑶我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3分) ⑷请列出我国科技上巨大成就。(至少举两例)(4分) 八下历史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 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 A、 抗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侵朝战争 D、 美国独立战争 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 镇压反革命 B、 进行了土地改革 C、 加入了人民公社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 A、 镇压反革命 B、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 进行土地改革 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① 鞍山钢铁公司②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③ 沈阳第一机床厂④ 大庆油田(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 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A、 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 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 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 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 急于求成 ③ 自然灾害 ④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9 9、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 ① 国有经济 ② 集体经济 ③ 个体经济 ④ 私营经济 ⑤ 中外合资企业 ⑥ 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 A、 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 各自权限不同 C、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 社会制度不同 12、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周恩来 D、 胡锦涛 1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 ① 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 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 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 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⑤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4、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C、 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 D、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5、2004年是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周年纪念 A、 40 B、 45 C、 50 D、 55 16、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 ) A、 40年代 B、 50年代 C、 60年代 D、 70年代 1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代表权 B、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在1996年,又将 ( ) 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A、 航天技术 B、 信息技术 C、 自动化技术 D、 海洋高技术 19、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的两个地区是( ) ① 新疆② 香港③ 澳门④ 台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9 20、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 A、 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21、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 ① 反腐倡廉 ②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⑤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2、明明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 ( ) A、 高等教育 B、 中等教育 C、 职业教育 D、 基础教育 23、下面不属于新中国诞生后的文艺作品有( ) A、《红岩》 B、《青春之歌》 C、《茶馆》 D、《狂人日记》 24、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贡献有( ) ① 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解放了全中国 ③ 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 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5、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 A、 就业制度 B、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 医疗保险制度 D、 再就业制度 二、 材料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小题15分,计3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党的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内容上体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2分) (2)这二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3+3分) 119 (3)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什么思想路线?(7分) 27、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2分) (2) 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2分) (3) 材料中的二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有哪些功绩?在党的领导集体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8+3分) 三、 问答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28、请用史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调整或变革?结果如何?(10分) 119 29、每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全体师生齐唱国歌,请问我们歌唱的国歌创作于什么时期?有人说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过时了,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角度谈谈你唱起这首歌时的感想?(10分) 119 参考答案:(历史) 一、选择题: 1D 2C 3B 4B 5C 6B 7A 8C 9A 10D 11D 12A 13A 14C 15C 16B 17D 18D 19B 20B 21B 22D 23D 24A 25C 二、材料题: 26、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2)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建设开了个好头,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 27、 (1)“大救星”是毛泽东。(2分0 (2)“老人”是邓小平。(2分) (3)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4分)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4分) 他们是我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3分) 四、 问答题: 28、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9、 思路一:针对“过时论”,结合我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与世界发展的差距,进行反驳。 思路二:从“历史使命感”角度出发,谈中学生做为祖国明天的栋梁所肩负的责任,引发努力学习的动力。 思路三: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背景”角度谈此歌在昨天和今天的意义。 总之,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且积极向上的观点均可给分。表达特别好的可以适当加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八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试题一 一.选择题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一大 2.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 A.安徽 B.浙江 C.甘肃 D.西藏 3.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的调整 B.“一五”计划的完成 119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没收官僚资本已完成 4.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 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 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 抗美援朝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5.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 C.红卫兵串联 D.“五一六通知”的传达 6.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8.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提出把什么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A.九年义务教育 B.发展高等教育 C.实施“希望工程” D.实施素质教育 9.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汕头 10.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颁布的法律不包括:(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 A.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 B.利用国外资金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与外国办合资企业 12.中国恢复对港澳行使历史主权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方面的努力 B.邓小平概括提出“一国两制” C.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D.英葡两国日趋衰落 13.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 个时代开始了。”这里指的是:( ) A.中美关系改善 B.万隆会议召开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美正式建交 14.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实行了:( )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生态环境保护 C.产业结构调整 D.科教事业建设 二.历史诊所 13.1955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参加了在印尼万隆的亚非会议,中国代表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方针。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14.课堂上老师问陈立同学:“请回答有关新中国的外交成就?”陈立同学这样回答:“中国政府在与苏联谈判的时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在第25届联大上通过了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中美打开外交僵局是从乒乓外交开始的。” (1)错误: 理由: 119 (2)错误: 理由: 15.1982年的春天,小张到南京观光,他看到南京农村正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南京城的人们正谈论着经济建设的热门话题。晚上,小张从电视上看到了北京各界群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集会情况。 (1) 错误: 理由: (2) 错误: 理由: 三.材料分析 16.阅读以下材料: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17.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回答以下问题: (1)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愿? (2) 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在性质上看,港澳台的“统一”问题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18.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请回答: (1)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进入新时期后,我国政府在农村的主要改革措施是什么? (3)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念? (4)我国现有五个经济特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119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码选出,并填入第Ⅱ卷前的答案表里。本题共有20个小题,40分。) 1.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A.开天辟地方阵 B.艰苦创业方阵 C.春天的故事方阵 D.走进新时代方阵 2.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雷锋 D.邱少云 3.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力量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商业 D.重工业 5.据统计,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1.17亿,占全国农户的96%。说明中国农村已经 A.完成了分田到户 B.实现了现代化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6.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被誉为是“共和国的脊梁”,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公而忘私,艰苦创业 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D.反腐倡廉,崇尚节约 119 7.“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次“运动”是 A.文化大革命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 D.整顿经济秩序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反映了 ①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②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 ③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民的共识 ④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2011年是我国设立经济特区 A. 26周年 B. 30周年 C. 31周年 D. 32周年 10.习惯上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的“一个中心”是指 A.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B.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心 C.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践行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什么主张 A.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B.先发展沿海,后发展内地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 12.“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1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来源:学*科*网Z*X*X*K] 14.当前,提高人民军队战斗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 A.扩充兵源 B.增加兵种 C.科技强军 D.发展核武器 15.1972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外国建交最多的一年。这一年10月的《人民日报》,在刊登外国领导人发来的国庆贺电名单中首次出现了日本首相的名字,他是 A.田中角荣 B.鸠山由纪夫 C.大平正方 D.伊藤博文 119 16.20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高新技术,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同一时期中国也提出了 A.“曙光”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863计划” D.希望工程计划 17.“两弹一星”代表了我国先进的科技成就,其中“两弹”是指 A.原子弹和氢弹 B.核弹和导弹 C.炮弹和炸弹 D.原子弹和导弹 18.“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一说法,今天是通过 A.计算机网络实现的 B.高新技术实现的 C.通讯技术实现的 D.学校教育实现的 19.右图是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方面工作? A.经济建设 B.文学艺术 C.国防科技 D.民族宗教 20.以下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 表述,错误的是 A.使就业人员丢掉了“铁饭碗”的旧思想 B.就业人员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C.炒鱿鱼、跳槽、公开招聘等新名词层出不穷 D.政府根据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提供就业岗位 第Ⅱ卷 (非选择题 ) 二.非选择题: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本题共4个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8分,第24题10分,共60分) 21.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振兴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1950—1956年,人民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农业生产?(4分) 119 ②结合下面两幅图片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有什么失误?(4分) 人民公社的猪 公社集体吃饭的社员 (2)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在农村是怎样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现代化建设开辟新道路的?(4分) (3)在城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又是如何推进的?(2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右图是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而绘制的图画,标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三: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12月15日正式实施。历经近30年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由此基本实现。 ——新闻报导(2008年12月 (1)材料一图片中的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什么?图片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4分) 119 (2)材料二邓小平的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4分) [来源:学科网] (4)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2分) 23.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看图回答问题:(18分) [来源:Zxxk.Com] 图一1954年6月访问印度缅甸 图二1955年4月在万隆 [来源:学.科.网] 图三 图四乔冠华大笑 (1)图一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其内容是什么?(2分) 119 (2)图二中,周恩来正在参加什么会议?为确保会议的圆满完成,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 (3) 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4)图四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2分)这项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2分)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请举一例说明。(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材料二:“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这两句话是江泽民分别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上作的报告内容。 (1)材料一是由谁提出的?(2分) (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保证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于哪一年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2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了哪一教育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4分) (4)国家实施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宗旨的工程的名称是什么?(2分) 119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D D B A A C D 119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C A C D A B D 【评分说明】第Ⅱ卷的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符合题意均可酌情赋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题,21题16分,22题16分,23题18分,24题10分,共60分 21.(本题16分) (1)①土地改革(2分)、农业生产合作化(2分) ②“大跃进运动”;(2分)“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2)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4分) (3)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2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22.(本题共16分) (1)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台湾。(2分)盼望祖国统一(2分) (2)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或一国两制);(2分)香港、澳门;(2分)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分) (3)可通过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的友好往来。(4分,言之有理即可。) (4)主要是台独势力;还有试图阻挠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势力。(2分,任答出一项即可) 23.(本题18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分,错一点即不得分) (2)亚非万隆会议;(2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分) (3)尼克松访华;(2分)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 (4)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2分) (5)举办亚太经和组织非正式会议、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24.(本题共10分) 119 (1)邓小平(2分) (2)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分) (3)科教兴国;九年义务教育(4分) (4)“希望工程”(2分)。 初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多套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后面的答案卡内) 1.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2.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 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3.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A.《共同纲领》 B. 《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5.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A.西藏和平解放 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 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8.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这是因为,1956年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19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9.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B.四五运动 C.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11.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 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B.真理标准 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 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 12.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13.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5.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 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6.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这种飞机是 A.歼5型运输机 B.歼5型强击机 C.歼5型歼击机 D.歼5型轰炸机 17.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18.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119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 19.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是在 A.1970年10月 B.1971年10月 C.1972年10月 D.1973年10月 20.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 21.2002年,中华大地掀起了“唐装”热,色彩靓丽的唐装成为街头巷尾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你知道这一景象与下面哪次会议有关 A.云南世博会 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海南博鳌亚洲论坛 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 22.1996年被列为“863计划”的第八个领域的是 A.海洋高技术 B.激光技术 C.生物技术 D.信息技术 23.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 报纸 D.书本 24.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从 A.20世纪初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 25.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19 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初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下面的答题卡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5分,第28题8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 ——美国上将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二:“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 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出这是哪一次战争后的停战协定?它签订于哪一年?(4分) (2)在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了30多万英雄功臣,试举两个代表人物。(2分) (3)从人民志愿军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哪些精神?(2分) 119 (4)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上述战争胜利对中国的伟大意义。(3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首先出现在我国的哪一个省份?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6分) (2)材料二是邓小平对哪一经济特区的评价?这个经济特区所在的省还开放了哪些经济特区和开放区?(5分) (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决定实行的?(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国殇》 请回答:(1)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119 (2)当前,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分) (3)《国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愿?说明了什么?(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毛泽东访问苏联: 材料三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摘自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2分) (2)毛泽东访问苏联的目的何在?(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2分) (4)材料三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2分) (5)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一帆风顺?请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3分) 119 (6)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 (5分) 初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D C C B D A C C B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C D B B C B A A C B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5分,第28题8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1)朝鲜战争 ; 1953年。(4分) (2)黄继光、邱少云 等。(2分) (3)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舍家卫国、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2分) (4)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力的外部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3分) 27、(1)安徽;(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2分) (2)深圳;还开放了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开放区。(5分) (3)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4分) 28、(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分) (2)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台独”势力的分裂行径。(2分) (3)思念故乡,渴望统一;说明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望,大势所趋。(4分) 29、(1)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反对侵略战争。(2分) (2)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2分)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分) (4)一是现在中国穷,二是中国永远不会称霸。(2分) (5)不是。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封锁中国沿海,并在国际上孤立中国。(3分) (6)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积极外交,努力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与苏联等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等。(5分) 一、慧眼识真(30分) 119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文件是:( ) A.《共同纲领》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美国出兵朝鲜打的旗号是( ) A.多国部队 B.联合国军 C.美国军队 D.美英盟军 4、“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1967年“二月逆流” C.1968年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D.邓小平被评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5、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选指的是:( C )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建国以来,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7、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海军兵种的是:( ) A.潜艇部队 B、海军航空兵 C、海军陆战队 D、野战部队 9、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是在:( ) A.1970年10月 B、1971年10月 C、1972年10月 D、1973年10月 10、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杨振宁 B.钱学森 C.李四光 D.邓稼先 11、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12、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出席的这次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开罗会议 13、2002年,中华大地掀起了“唐装”热,色彩靓丽的唐装成为街头巷尾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推动了“唐装”热的事件是( ) A.云南世博会 B.海南博鳌亚洲论坛 C.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 14、改革开放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日益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的国际体育盛会是 ( ) A.亚运会 B.世界杯足球赛决赛 C.乒乓球世界锦标赛 D.奥林匹克运动会 15、新时期的农民说,生活改善靠“两平”。送来好政策的是邓小平,送来好种子的是( ) A.蒋道平 B.袁隆平 C. 吴阶平 D.郎平 16、某同学想给加拿大的杂志社发一篇论文,他选择最便捷的方式是( ) A.寄封挂号信 B.采用邮递特快 C.航空邮寄 D.发电子邮件 17、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 ) A.八路军和新四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119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 18、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 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 ) A、 抗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侵朝战争 D、 美国独立战争 19、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 )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周恩来 D、 胡锦涛 20、 中美关系中有“小球转动大球”的佳话,“小球”是指( ) A.排球 B.足球 C.篮球 D.乒乓球 二、不胜枚举(10分) 1、列举被列入“863计划”的高技术领域有哪几项? 2、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三、对号入座:(10分) ①“铁人” ( ) A、容国团 ②党的好干部 ( ) B、黄继光 ③好战士 ( ) C、辜振甫 ④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 D、李宁 ⑤体操王子 ( ) E、孔繁森 ⑥海协会会长 ( ) F、王进喜 ⑦海基会会长 ( ) G、雷锋 ⑧藏民的“活菩萨” ( ) H、邱少云 ⑨最可爱的人?烈火英雄( ) I、焦裕禄 ⑩最可爱的人?以胸作盾( ) J、汪道涵 四、解决问题(10分) 历史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办一期黑板报,宣传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同学们对如何将下列成果分类发生争执,请你帮他们提出一个分类的方案,要求有分类标准(4分),并将所有内容按分类标准具体分类。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科教兴国 ③邓稼先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周恩来 ⑥万隆会议 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⑧上海APEC会议 ⑨一国两制 ⑩“863”计划 (1)分类标准: (2)具体分类: 五、以史为鉴(3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 体,你依然……我要回来!……(10分) 请回答:①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②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③是谁掳去MACAU?MACAU又是于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 ④MACAU回来是什么构想的成功体现?这一伟大构想是谁提出的? 119 ⑤MACAU的回归说明了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回来吧,就缺你了!” 材料二: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第七条 国家主张通过台湾海峡两岸平等的协商和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协商和谈判可以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材料三:2005年四五月间,连(战)宋(楚瑜)大陆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他们为未来中国和平统一开拓了新的局面,突破了敌对的状态,而连宋大陆行就是在致力创造这样一个美好明天。宋楚瑜紧随连战登陆,仿佛大海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刹那 间冲垮了禁锢两岸交流的“无形堤坝”,形成一股难以阻挡的势头,为两岸关系 带来了正面的重大效应。两岸对话交流的大势已定。 (1)材料一是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而绘制的,图中的母亲代表什么地 方?两位正在欢迎的小朋友分别代表什么地方?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 表什么地方?(4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为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是什么?(2分) (3)你认为当前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祖国统一能否实现?请举一例说明。(4分) 3、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2分)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2分) (3)材料中的二人在党的领导集体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2分) (4)材料二中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4分) 六、感受历史(10分) 119 29、我们学校每周一都要举行升国旗奏国歌仪式,请问我国的国旗国歌名称分别叫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的?请你说说我国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初二历史试题答案 一、慧眼识真(30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A A B C A C D D B D 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C C C D B D C C A D 二、不胜枚举(10分) 1、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高技术 2、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三、对号入座(10分) F、I、G、A、D、J、C、E、H、B(每题1分) 四、解决问题(10分) 此题可有多种答案,如:会议类、人物类、政策类、科技类……等,只要合理即可。 五、以史为鉴(30分)1、① 《七子之歌?澳门》1分 、闻一多1分 ② 澳门1分、祖国大陆1分 ③葡萄牙1分、1999年1分 ④ 一国两制1分、邓小平 1分 ⑤说明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2分(也可以答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 2、(1)祖国大陆1分、香港1分、澳门1分、台海1分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3)台海当局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鼓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蓄意制造分裂2分。 能统一1分。例如:连、宋大陆行;两岸人民的愿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等。1分。 3、(1)毛泽东2分 (2)邓小平2分 (3)分别是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2分 (4)改革开放2分 深圳2分 六、感受历史(10分) 国旗:五星红旗2分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2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分 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初二升级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周恩来 B.朱德 C.刘少奇 D.毛泽东 2.1951年,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谈判的西藏代表团首席代表是 A.十世班禅 B.达赖喇嘛 C.阿沛·阿汪晋美 D.九世班禅 119 3.右图中的事件发生(第8) 4.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A、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强制没收 D、全部购买 5.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对手工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6..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 A.工矿业 B.农业 C.商业 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7.《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 )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2年 8. 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 ④苏联撕毁合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粉碎四人帮 D.邓小平复出 10.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 ) A.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B.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 C.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 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1.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地区是( ) A.安徽阜阳县 B.安徽凤阳县 C.安徽六安县 D.安徽巢湖 12.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选择的省份是( ) A.广东、广西B.广东、福建C.江苏、浙江 D.福建、江西 13.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 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D、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是实行( )。 A地主减租 B废除土地剥削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 C走合作化道路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 119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思想 16.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格局是 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大聚居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小聚居 17.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 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 ② B.① ③ C.① ④ D.② ④ 18.西藏今天已成为我国的 A商品粮基地 B五大牧区之一 C第二橡胶基地 D盛产葡萄的基地 19. APEC是指在中国举行的( ) A.世界贸易组织大会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C.亚运会D.世界妇女大会 20.中共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是: A.反对民族分裂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互助 21.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杨振宁 D、袁隆平 22、“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何种技术变成了现实A、电视 B、电话 C、计算机网络 D、自动化技术 23.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党和国家逐渐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确定为:A.科技 B.教育 C.文艺 D.体育 24.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最先赢得界瞩目的体育项目是( ) A.排球 B.射击 C.乒乓球 D.举重 25.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 A基本生活保障 B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 C医疗保险制度D社会保障体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_________海军建立,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 部队。 27、1971年党中央粉碎了________,1976年又粉碎了________。 28、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是安徽凤阳____________,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广东__________。 29、“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制度,港澳台实行______制度。 30、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___往返成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和文化需要。 119 材料二 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1分) (2)这两次会议分别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5分) (3)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哪一问题的高度重视?(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中华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 材料二 毛泽东和斯大林图 P 82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P 83 材料四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P 84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 (2)材料二中再现了哪两个国家的外交场景?这一场景发生在什么历史背景下? (3)在材料三、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原则和方针? (4)中国的这些外交政策的原则和方针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末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哪些失误?(12分) 成就:(1)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加紧实行民主政治建设; (3)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4)中共八大的召开,党和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失误: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分)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4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历史性握手”,成为国人们最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 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相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119 (1) 结合材料一你认为:“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 因为祖国统一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体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9分)你认为现在影响我国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3分) 2006年初二升级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D 2. C 3. D 4 B 5 A 6 D 7 B 8 B 9 C 10 D 11.B 12 B 13 A 14 D 15 C 16. D 17 A 18 B 19 B 20 B 21 D 22. C 23.B 24 C 25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华东军区、战略导弹。27、林彪反革命集团、江清反革命集团(或“四人帮”) 28、小岗村、深圳 29、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30、“神舟1号”、“神舟5号”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1.(1)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2)八大: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国内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分)(3)发展生产力或进行经济建设。(2分) 32.(1)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反对侵略战争。(2分)(2)中国和苏联。(0.5)帝国主 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1.5分)(3)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印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分)(4)新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扩大了国际影响,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 成就: 119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加紧实行民主政治建设;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共八大的召开,党和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8分)失误: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2分) 34..同英、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3分)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缓和海峡两岸关系;(2分)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2分)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2分)外国反华势力;“台独”分裂势力。(3分) 119 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 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 ⑤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 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 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 C.二者的方式不同 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 119 5.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 ) 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 ) ①抗美援朝 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 9.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 10.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 ) 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 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 11.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 12.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 ) 119 A.“大跃进”运动 B.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 B.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4.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这种行为属于( ) A.瞎指挥 B.“共产风” C.高指标 D.浮夸风 15.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 ③要加强阶级斗争 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某同学在参观了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 B.科学家的辛勤努力 C.苏联的支援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7.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1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 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20.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 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 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 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21.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 119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从2006年暑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名牌学府,纷纷到内地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现这一情况的大背景是( ) A.香港已回归祖国 B.这些大学很有名气 C.内地拥有许多优秀学生 D.教育部批准这些大学的招生计划 23.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B.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 C.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 D.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3分)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又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企图把将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美国的提案遭到多数国家的反对,被大会拒绝。 (1)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如何?1972年时有何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5分) (3)在2005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是什么?(2分) (4)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你认为今天的中日关系要求日本的领导人怎样做? (4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3分) (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2分) (4)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3分) 119 35.期末复习时老师让同学们将本学期学过的重要知识进行整理,班里的小马虎整理了以下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将下面的五处错误的改正过来。 1949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温饱水平;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8届奥运会。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4)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 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36.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是他们用光芒指引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谱写了不断进步的文明史。新中国历史上的各类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为前行中的中国推波助澜。感悟他们的丰功伟业,为我们建设伟大的祖国增添了无穷动力。 (1)请写出他们的名字(10分) A.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碉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C.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 D.“铁人”。 E.“两弹元勋”。 F.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 G.每年的3月5日是我们向他学习的日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向他学习。 H.歌曲: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 I.他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J.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37.活动与探究(12分) 面对20 世纪世界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科技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这种情况某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讨论会来探讨科学技术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在请你回答讨论会中的相关问题。 (1)20世纪中后期世界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2分) (2)面对这一机遇,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3分) 119 (3)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请你就解决人才问题提出几条建议。(4分) (4)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3分)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A 6.D 7.B 8.B 9.C 10.A 11.B 12.A 13.D 14.D 15.C 16.A 17.C 18.D 19.A 20.A 21.C 22.A 23.C 24.A 25.C 26.B 27.D 28.A 29.A 30.B 31.(1)其目的是保护蒋介石集团,排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当时中日并未建交,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力地推动了中日建交。 (3)日本领导人不顾中国人了的反对,坚持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导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 (4)改善中日关系的关键,在于日本领导人,他们必须像当年主张与中国建交的田中角荣首相一样,具备政治勇气,彻底地对日本在二战中所犯的罪行进行反省,以得到中国人民的谅解。 32.(1)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三大改造”期间和改革开放后。 (2)原因: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3)弊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农具。 (4)态度:热烈拥护。原因:实行这种制度,责任明确,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生活了得到了改善。 33.(1)称大秦。 (2)中国的丝织品。 (3)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罗马皇帝的使节到洛阳进谒汉桓帝,送给汉桓帝象牙等珍贵物品。 3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这必须靠发展教育才能实现,在发展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技,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35.(1)错误:1949年9月10日。 改正:1949年10月1日。 (2)错误:土地改革。改正:三大改造。 (3)错误:十一届五中全会。改正:十一届三中全会。 (4)错误:温饱。改正:小康。 (5)错误:28 。改正:29。 36(1)A毛泽东,B黄继光,C周恩来,D王进喜,E邓稼先,F焦裕禄,G.雷锋,H邓小平,I袁隆平, J容国团。 (2)略。 119 37.(1)由于科技突飞猛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断加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给我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八六三计划”等。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科技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1、与右图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开国大典 C.西藏解放 D.土地改革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力量发展的是? A.重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轻工业 4、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亚太经济组织合作会议 5、成为中国共产党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 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6、《人民日报》连载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等文章,宣传全国各地工农业生产竞放“卫星”现象,你认为上述现象可能发生于 A.1956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78年 7、1966年—1976年十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过一场浩劫,历史称之为什么?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 C.文化大革命 D.三年自然灾害 8、你知道新中国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A.平等协商 B.民主改革 C.土地改革 D.民族区域自治 9、参考右图:你认为1972年2月,被西方新闻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10、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 A.农村 B.城市 C.沿海 D.西部 1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12、参考右图:你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119 A.长征1号 B.长征2号 C.东方红1号 D.“神州5号” 13、新时期的农民说,生活改善靠“两平”。送来好政策的是邓小平,送来水稻好种子的是 A.蒋道平 B.袁隆平 C. 吴阶平 D.郎平 14、改革开放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日益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参考下图你知道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的国际体育盛会是 A.亚运会 B.世界杯足球赛决赛 C.乒乓球世界锦标赛 D.奥林匹克运动会 15你知道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区吗? A.澳门 B.深圳 C.香港 D.台湾 16、参考右图:2004年8月,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的雅典点燃。从历史上来看,古代希腊是 A.东方文明的摇篮 B.游牧文明的摇篮 C.西方文明的摇篮 D.农业文明的摇篮 17、“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这是指哪国的民主政治?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18、“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树……”与其相关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19、你知道:“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分别是指 A.日本、阿拉伯 B.日本、朝鲜 C.希腊、罗马 D.阿拉伯国家、奥斯曼帝国 20、参考右图;你认为在中古的西欧,一个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耀是 A.成为武士 B.成为绅士 C.成为贵族 D.成为骑士 二、读图题(第小题) 21.读图分析题 (6分) 图一 图二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什么?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2分) (2)图二反映的重大会议是什么?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2分) (3)上述事实说明,在选择前进道路的时候,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什么?(2分) 2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5分)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 ①土改中农民埋界桩②农业社农民在分粮③人民群众高举标语牌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回答: (1)图①中农民是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 》开展土地改革的。土地改革后, 制度被消灭。(1分) (2)据图②,到1956年底,国家对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在我国初步建立。(1分) (3)图③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2分) (4)图④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请写出该责任制的主要内容。(1分) 23、下列一组图片记录了我国在外交上的伟大成就,请你以辉煌的外交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文章。(4分)要求:(1)要有标题;(1分)(2)要简要介绍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2分)(3)要有自己的感悟。(1分)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2001年上海APEC会议领导人合影 三、材料解析题 24. 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中国某著名历史学家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请回答: (1)罗斯福实行新政背景是 ,中心内容是 。(1分) 119 (2)应该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举出一点对现在有借鉴意义的措施。(2分) (3) 邓小平“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核心政策是 。(1分) (4)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 )(1分) A.在深圳、珠海等地搞经济特区试点 B.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制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请你以“中国1979年以来的变化” 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①写出你确定的课题名称。(1分) ②研究你确定的这一课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相关资料?(1分) ③.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你可以得出哪些观点?(1分) 25、材料一: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庆祝大会,13280名各族各界代表参加了庆祝大会。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大会上作了讲话。他说,西藏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一定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一定要维护国家安全和西藏稳定,我们一定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材料二: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5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西藏的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以交通为例,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如今,以公路建设为重点,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协调发展,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7分)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以历史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后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分) (2)新中国是怎样解决和处理西藏问题的?(2分) (3)举例说明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党应该怎样从政治上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1分) 119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B C A B D B C D C A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B C B D A C B C A D 二、 图说历史 21、(1)井冈山会师;农村包围城市(或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或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3)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22、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剥削或封建土地。(2)农业;社会主义制度。(3)不正确;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23、提示:要自拟标题,例如:中国外交风云(1分) 内容:要简要介绍三幅图的内涵,例如: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美国承认一个中国,促成了中美正式建交(2分);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布什、普京等19位领导人云集上海,是我国外交史上的里程碑(2分)。感悟要观点正确,例如综合这三幅图说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和认同(1分)。 三、材料解析题 24、答案(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对工业的调整 (2) 避免使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使美国经济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得到恢复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强了社会保障力度;增强了联邦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权力,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使保障体系,把握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关系或其它。(3)改革开放 (4)①写出课题的名称即可得分。②调查或走访;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等(答出任意两种即可)③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 25、(1)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 元朝时期,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明朝时期西藏各地王位的继承必须经皇帝批准;清朝皇帝于1653年、1713年分别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1719年,清政府派军队进入西藏。 (2)1951,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一五”期间,修筑三条进藏公路,即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加强西藏与外部的交通。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和土地改革,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西藏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和西藏的主人。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3)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大力发展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民族关系;③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爱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坚决反对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稳定行为。 二、读图题 21、给下列图片配上文字说明(要求简明、准确) 119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们党历来重视探索和解决农民和农业问题,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表格中的空白部分。 21、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③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22、土地改革 1953——1956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问答题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由封闭到走向世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简述其主要成就。 10.(1)背景:“文革”结束后。(2)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3)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11.读图分析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什么?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2)图二反映的重大会议是什么?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上述事实说明,在选择前进道路的时候,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11.(1)井冈山会师;农村包围城市(或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或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3)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 6.(沪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考试一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发生了又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在1956年一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 回答: (1)据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年我国出现了哪些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举出一个这一时期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英雄模范人物。 答案:(1)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9.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进行谈判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4)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 (2)人民公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4)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二、识图题(徐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历史试题) 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 ①土改中农民埋界桩②农业社农民在分粮③人民群众高举标语牌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回答:(1)图①中农民是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 》开展土地改革的。土地改革后, 制度被消灭。 (2)据图②,到1956年底,国家对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在我国初步建立。 (3)图③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4)图④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请写出该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剥削或封建土地。(2)农业;社会主义制度。(3)不正确;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三、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请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和政府在农村开始实行以 为主的责任制。(2分) (2)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2分) (3)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4分) (1)家庭联产承包(2)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或东方魔稻、杂交水稻、籼型水稻) (3)启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既要靠党的富民政策(2分)又要靠科学技术。(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18、本大题含两小题,考生可任选一题,每题均为7分。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分) ⑴罗斯福“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推行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⑵邓小平“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1分)其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1分)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整; 改革开放; 中共十五大(各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119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1)材料一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苏联的模式”指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家当时遇到 了什么情况?是怎样“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的?(2分) (3)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17.(1)俄国十月革命(或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分)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分)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大危机)(1分) 罗斯福新政(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 (3)罗斯福实行新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到改善;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共1分)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共1分 14、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请你分析图一和材料二的图文信息,说说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2)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为此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1分) 119 (3)由图二看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对这次土地政策的调整,有人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说出你的理由。(2分) 14、(1)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3分) (2)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化) (1分) (3)不正确 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与解放前的土地私有制有本质区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解放前不同。(意思相近即可)(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某著名历史学家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请回答: (1)罗斯福实行新政背景是 ,中心内容是 。 (2)应该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举出一点对现在有借鉴意义的措施。 (3) 邓小平“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核心政策是 。 (4)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 ) A.在深圳、珠海等地搞经济特区试点 B.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制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请你以“中国1979年以来的变化” 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①写出你确定的课题名称。 ②研究你确定的这一课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相关资料? ③.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你可以得出哪些观点? 答案(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对工业的调整 (2) 避免使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使美国经济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得到恢复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强了社会保障力度;增强了联邦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权力,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使保障体系,把握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关系或其它。 119 (3)改革开放 (4)①写出课题的名称即可得分。②调查或走访;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等(答出任意两种即可)③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1年甚至发生了国际外交史上绝无仅有的怪事:清政府听从列强建议,让美国人蒲安臣代表中国去办理外交! 材料二:1950年11月,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会上发表谴责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和武装干涉朝鲜的演说,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人们评论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叩头外交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的真正意志已从自己代表的言语中表现出来了。” ——均摘编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请再举出一个史实予以证明。 (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方针?运用这一方针,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还取得了 哪些外交成就? (举出一例) (3)通过两则材料中中国外交的变化,谈谈你的感受。 8. (1)屈辱外交、叩头外交等 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或者答出某项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也可。 (2)独立自主 出席了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3)弱国无外交,中国外交上取得的成就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结果。(基本答出以上含义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9.下列一组图片记录了我国在外交上的伟大成就,请你以辉煌的外交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文章。要求:(1)要有标题;(2)要简要介绍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3)要有自己的感悟。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2001年上海APEC会议领导人合影 9.提示:要自拟标题,例如:中国外交风云(1分) 内容:要简要介绍三幅图的内涵,例如: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美国承认一个中国,促成了中美正式建交(2分);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布什、普京等19位领导人云集上海,是我国外交史上的里程碑(2分)。感悟要观点正确,例如综合这三幅图说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和认同(1分)。 16、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乡愁》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原台 "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右任《望大陆》 119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为了顺利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我国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4分) (3)当前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是什么?(4分)你认为当前促进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 答案(1)思念祖国、家乡,渴望两岸统一。(2分) (2)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分) (3)阻碍因素:①台独势力;②外国势力的干涉。(4分) 有利条件: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两岸人民拥护;③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④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⑤中国国力日益强大,国际地位目益提高。(4分,答出4点即可,言之有理则酌情给分) 14.材料一:200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庆祝大会,13280名各族各界代表参加了庆祝大会。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大会上作了讲话。他说,西藏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一定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一定要维护国家安全和西藏稳定,我们一定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材料二: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5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西藏的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以交通为例,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如今,以公路建设为重点,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协调发展,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简要分析在西藏地区发展航空交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2)新中国是怎样解决和处理西藏问题的? (3)分析说明党和政府重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学依据。 (4)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应该怎样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 14.(1)有利:空气洁净,能见度好;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不利:地势高,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天气多变,气流不稳定。 (2)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一五”期间,修筑三条进藏公路,即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加强西藏与外部的交通。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和土地改革,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西藏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和西藏的主人。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3)①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西藏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②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中央财政对西藏地区的支持力度,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大力发展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民族关系;③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爱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坚决反对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稳定行为。 四、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 1、简要说明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内容 结果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119 (2)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土地(农村)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 (2)、解放战争时期 (3)、建国初期 195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4)、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 (6)、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进程 (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2)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的侵华活动,中国的农村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落后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村日益贫困、破败。 (3)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对此,孙中山、毛泽东分别提出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采用“平均地权”的办法,但未落实; 毛泽东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农民得到了土地。 (4)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如何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地中国农村改革? 在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5)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实行上述政策的相同主旨是什么? 立足国情,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119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 ⑤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 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 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 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 C.二者的方式不同 D. 119 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 5.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 ) 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 ) ①抗美援朝 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 119 日用产品基地 9.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 10.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 ) 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 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 11.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 12.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 ) A.“大跃进”运动 B.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 B.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119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4.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这种行为属于( ) A.瞎指挥 B.“共产风” C.高指标 D.浮夸风 15.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 ③要加强阶级斗争 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某同学在参观了新中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新中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 B.科学家的辛勤努力 C.苏联的支援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7.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18. 119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 B.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20.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 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 C.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 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21.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119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从2006年暑期,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名牌学府,纷纷到内地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现这一情况的大背景是( ) A.香港已回归祖国 B.这些大学很有名气 C.内地拥有许多优秀学生 D.教育部批准这些大学的招生计划 23.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B.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 C.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 D.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 24.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 119 2004年8月,小梅随父母到希腊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回国后,她写了一篇反映希腊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日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 A.当今的马拉松赛就与发生在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有关 B.雅典在古希腊时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C.雅典城邦最后在屋大维当政时期成立帝国 D.《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文学作品 26.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在古代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开疆拓土,建立了一个个庞大帝国。其中就包括( ) ①古罗马的屋大维 ②迦太基的汉尼拔 ③法兰克国王丕平 ④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10世纪时的欧洲,东边是繁荣的拜占廷帝国,西边是黑暗的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等国。二者之所以区别如此之大,主要表现在( ) ①拜占廷帝国继承了希腊罗马文明 ②拜占廷帝国经济繁荣 ③罗马天主教会统治着西欧 ④城市在中世纪欧洲兴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119 D.②④ 29.战争既可以毁灭一种文明,又可以使不同的文明不断交融。下列古代战争中,能同时体现同这两种情况的有( ) ①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战争 ②亚历山大东征 ③赤壁之战 ④楚汉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某同学想了解古希腊文明情况,下列可供他翻阅的书籍有( ) ①《马可·波罗行纪》 ②《天方夜谭》 ③《伊利亚特》 ④《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又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企图把将介石集团的代表继续留在联合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美国的提案遭到多数国家的反对,被大会拒绝。 (1)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如何?1972年时有何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6分) (3)在2005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9 (4)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你认为今天的中日关系要求日本的领导人怎样做? (4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6分) (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9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2分) (4)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4分) 33.活动与探究(12分) 面对20 世纪世界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科技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这种情况某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讨论会来探讨科学技术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在请你回答讨论会中的相关问题。 (1)20世纪中后期世界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2分) 119 (2)面对这一机遇,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3分) (3)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请你就解决人才问题提出几条建议。(4分) (4)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3分)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A 6.D 7.B 8.B 9.C 10.A 11.B 12.A 13.D 14.D 15.C 16.A 17.C 18.D 19.A 20.A 21.C 22.A 23.C 24.A 25.C 26.B 27.D 28.A 29.A 30.B 31.(1)其目的是保护蒋介石集团,排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当时中日并未建交,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力地推动了中日建交。 119 (3)日本领导人不顾中国人了的反对,坚持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导致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 (4)改善中日关系的关键,在于日本领导人,他们必须像当年主张与中国建交的田中角荣首相一样,具备政治勇气,彻底地对日本在二战中所犯的罪行进行反省,以得到中国人民的谅解。 32.(1)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三大改造”期间和改革开放后。 (2)原因: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3)弊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农具。 (4)态度:热烈拥护。原因:实行这种制度,责任明确,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生活了得到了改善。 33.(1)由于科技突飞猛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断加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给我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八六三计划”等。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科技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119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 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A、 抗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侵朝战争 D、 美国独立战争 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 镇压反革命 B、 进行了土地改革 C、 加入了人民公社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9 4、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A、 镇压反革命 B、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 进行土地改革 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① 鞍山钢铁公司②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③ 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 大庆油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 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 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 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 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 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119 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 急于求成 ③ 自然灾害 ④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 国有经济 ② 集体经济 ③ 个体经济 ④ 私营经济 ⑤ 中外合资企业 ⑥ 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 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 各自权限不同 C、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119 D、 社会制度不同 12、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周恩来 D、 胡锦涛 1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 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 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 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 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⑤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4、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119 B、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C、 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 D、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5、2004年是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周年纪念 A、 40 B、 45 C、 50 D、 55 16、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 A、 40年代 B、 50年代 C、 60年代 D、 70年代 1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代表权 B、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9 18、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在1996年,又将 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A、 航天技术 B、 信息技术 C、 自动化技术 D、 海洋高技术 19、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的两个地区是 ① 新疆 ② 香港 ③ 澳门 ④ 台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 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119 21、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 反腐倡廉 ②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⑤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2、明明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 A、 高等教育 B、 中等教育 C、 职业教育 D、 基础教育 23、下面不属于新中国诞生后的文艺作品有 A、《红岩》 B、《青春之歌》 C、《茶馆》 D、《狂人日记》 24、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贡献有 ① 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119 ②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解放了全中国 ③ 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 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5、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 就业制度 B、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 医疗保险制度 D、 再就业制度 二、 材料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小题15分,计3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19 材料二、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党的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内容上体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2分) (2)这二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3+3分) (3)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什么思想路线?(7分) 27、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2分) 119 (2) 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2分) (3) 材料中的二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有哪些功绩?在党的领导集体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8+3分) 三、 问答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28、请用史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调整或变革?结果如何?(10分) 29、每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全体师生齐唱国歌,请问我们歌唱的国歌创作于什么时期?有人说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过时了,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角度谈谈你唱起这首歌时的感想?(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9 1D 2C 3B 4B 5C 6B 7A 8C 9A 10D 11D 12A 13A 14C 15C 16B 17D 18D 19B 20B 21B 22D 23D 24A 25C 二、材料题: 26、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2)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建设开了个好头,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 27、 (1)“大救星”是毛泽东。(2分0 (2)“老人”是邓小平。(2分) (3)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4分)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4分) 119 他们是我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3分) 四、 问答题: 28、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9、 思路一:针对“过时论”,结合我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与世界发展的差距,进行反驳。 思路二:从“历史使命感”角度出发,谈中学生做为祖国明天的栋梁所肩负的责任,引发努力学习的动力。 思路三: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背景”角度谈此歌在昨天和今天的意义。 总之,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且积极向上的观点均可给分。表达特别好的可以适当加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 50分钟 满分6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B C B C C B C C A C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19 1.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参战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 A.黄鼠狼给鸡拜年 B.飞蛾扑火 C.狗拿耗子 D.唇亡齿寒 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在右图之后出现的是(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 4.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 ) 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②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 ③是我国由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 ④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⑤它表明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6.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 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共产”风盛行③全国陷入动乱 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 9.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119 ( ) A.政治制度不变 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 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 1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领导干部他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以强烈的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兰考人民服务,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他是 (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孔繁森 11.以下是某班以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12.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杨振宁问道:“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谁是中国氢弹之父?”如果要求你来回答,你认为是下列图中哪位历史人物? ( )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7分,第14题11分,第15题8分,共2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4月1日,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英国伦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面晤。他们在会晤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但重新定位了双边关系,而且提升了双方对话机制,确定了合作重点,把中美关系引领到新起点。 ——新华网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119 材料三: 图一 毛泽东会见访华的尼克松 图二 乔冠华开怀大笑 图三 上海APEC会议领导人留影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态度?(1分) (2)中美两国关系何时开始正常化?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分)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有哪些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2分) (4)材料三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 材料二: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 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日益繁荣,现代银屏丰富多彩,体育事业日益走向世界…… A 19788 B 1987 C 1992 (年份)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总结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2分) 119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2分) (3)在我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同时,请结合材料三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1分)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则于A点召开。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之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任举一例)。(2分) (5)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什么样的文艺发展方针?(1分) (6)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结论是在年代尺上哪一点年份上提出的?提出者是谁?他在C点代表年份做出了什么样的历史贡献?(3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材料二: 图2拉萨3·14暴力事件 图1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图3毛泽东与少数民族代表 图4胡锦涛与少数民族代表 请问题: (1)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1分) (2)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1分) (3)近两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离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2分) (4)近年来,中央政府为了加快西部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实施了什么战略?(2分) (5)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出台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请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119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B C B C C B C C A C 二、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2小题 ,第19题7分 ,第20题6分 ,共13分) 13. (1)外交孤立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1分) (2)20世纪70年代初(1分);1979年(1分) (3)社会制度不同(1分);求同存异(1分) (4)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1分)弱国无外交(1分) 14. (1)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2分) (2)大跃进运动(1分)发展经济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1分) (3)诵经典、唱红歌;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答案合理即可得分)。(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衣食住行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1分)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分) (6)B ;邓小平;南方谈话(3分) 15.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助(1分)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3)坚决反对。西藏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和祖国其他各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臧独分子应该立即放弃分裂活动,共同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同其他各族和谐相处(2分) (4)西部大开发战略(1分)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内容合理即可(1分) 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附参考答案 卷Ⅰ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选出该选项,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题后的表格内。) 1.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 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119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不能担任我们的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能听 D.他懂业务,我们还是要听的 4.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七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五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定几个关键词其中正确的是 A.①毛泽东思想 ②初级阶段 ③市场经济 ④邓小平理论 B.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市场经济 ④科学发展 C.①经济建设 ②国企改革 ③计划经济 ④中国特色 D.①迎接胜利 ②走自己的路 ③一国两制 ④三个代表 5.漫画《跟不上》反映了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困制约了工业、城市及整个社会发展空间。农村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始于 A.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B.“一五”计划推行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 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 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 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 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⑤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7.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废除了毫无人性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国家主人 ②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从物力、财力、人力给与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 ④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西藏,使其由过去的封闭到完全和祖国各地相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巨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19 9.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摆脱了哪个国家400多年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如右图)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葡萄牙 10. 观察右图,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化原因不包括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香港、澳门的回归 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11.2008年3月22日,“台湾当局”在大选之际,执意举行所谓“入联公投”,企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行径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③台独不得人心,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④我们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在飞机飞过去了。”这种飞机是 A.歼5型运输机 B.歼5型强击机 C.歼5型歼击机 D.歼5型轰炸机 13.在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中国海军于2008年12月26日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海军自15世纪郑和下西洋以来的首次远征,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说明 ①中国海军出兵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 ②中国的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索马里的国家主权 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④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 14.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右图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 A.一个中国 B.三个世界 C.一国两制 D.四项原则 15.最能体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兵种是 A.潜艇部队 B.海军陆战队 C.空军 D.导弹部队 16.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以下对三幅图片的“握手”的解读正确的有 119 ① 一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局面 ②图二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缓和 ③图二表明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④图三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对这件事表述正确的是 ①表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②表明中国在解决国际事物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表明中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④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轨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2007年12月底,当时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特意去山东曲阜参观,并作了题词。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 A.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B.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文明 C.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 D.中日两国人民要继承友好交流传统,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19.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 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20.身居海外,但抛弃了名誉、地位和优裕的物质生活,回国后为祖国科技发展和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①陈景润 ②钱学森 ③袁隆平 ④华罗庚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D.2003年“神舟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 22.20世纪来,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是 A.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 B.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自动化 C.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集成化 D.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化 119 23.“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 A.教育是预防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斗阵地 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组成部分 D.各国政府都重视教育 24.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 就业制度 B.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 医疗保险制度 D. 再就业制度 25.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B.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 C.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 D.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 卷Ⅱ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读图,回答问题。 26.下面 1955年 1971年 2001年 B A C 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现代外交的年代尺,仔细阅读,回答问题。(9分) (1)图A反映了哪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2分) (2)哪一外交成就让图B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2分) (3)你认为哪些外交成就的图片可放在C点处?(2分) (4)纵观中国外交地位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三、材料阅读题。 27.融入情景,探究问题。(9分) 材料一 119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 材料二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日益繁荣,现代银屏丰富多彩,体育事业日益走向世界…… (1)根据材料一总结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举例说明(3分) (3)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什么样的文艺发展方针?(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要处理好哪几个关系?(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 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材料三 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1995年1月30日) (1) 材料一中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指什么?(2分) (2) 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材料一中提出了哪些主张?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简要谈谈发展两岸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3) 据材料三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2分) (4) 综上分析你认为台湾问题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试简述你的理由。(2分) 119 (1) 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请你提出来一些好的建议。(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毛泽东访问苏联 材料三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摘自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1)结合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3分) (2)毛泽东访问苏联的目的何在?(2分) (3)材料三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2分) (4)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2分) (5)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一帆风顺?请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3分)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的《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三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 (1)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4分) (2) 简要概括三则材料的共同观点。(2分) 119 (3)依据材料三,概括胡锦涛报告的主要观点。(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C 3、D 4、A 5、D 6、A 7、C 8、A 9、D 10、B 11、 D 12、C 13、C 14、D 15、C 16、D 17、A 18、D 19、B 20、A 21、A 22、A 23、 24、C 25、C 二、读图,回答问题。 26.(9分):(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一问1分,2分)(2)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3)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年会;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点即可,2分)(4)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3分) 三、材料阅读题。 27.(9分):(1)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2分)(2)衣食住行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3分)(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分)(4)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3分) 28. (12分):(1)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2分)(2)政治上互信;经济上合作;促进文化教育的交流;涉外上共同维护民族利益。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增强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有利于遏制“台独”势力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4分)。(3)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2分)。(4)必然趋势:中国必将实现统一大业。(2分)(5)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实现三通;加强两岸人员往来。(2分) 29. (12分):(1)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反对侵略战争。(3.分)(2)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2分)(3)一是现在中国穷,二是中国永远不会称霸。(2分)(4)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分) (5)不是。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封锁中国沿海,并在国际上孤立中国。(3分) 30. (8分):(1)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4分)(2)共同观点:把发展教育看成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2分)(3)主要观点: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优先发展教育。(2分) 八年级下册历史试卷期中考试附参考答案 119 卷一 一、精挑细选(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48小题,共48分)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 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 A 7月1日 B 8月1日 C 10月1日 D 12月25日 2.每周一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抗美援朝胜利 C 《共同纲领》颁布 D 土地改革完成 4.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5.“喜玛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至今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 ) A 35年 B 45年 C 56年 D 65年 6.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那时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和大陆统一?( ) ①香港 ②台湾 ③澳门 ④海南岛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最能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的目的是 ( ) A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抵抗侵略,维护和平 D 援助邻国,睦邻友好 8.张爷爷的儿子出生于1951年,他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可以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 ) A 建国 B 援朝 C 跃进 D 文革 9.中国能够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主要因为( ) A 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 B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C 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后盾 D 中朝军民的英勇战斗 10.1950年-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 土地归集体所有 B 土地归农民所有 C 土地归国家所有 D 土地归乡镇所有 11.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意义在( ) A 废除土地私有制 B 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 C 实现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D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13.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 A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9 C 抗美援朝 一五计划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五计划 14.1953—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规定其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 )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交通运输业 15.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我国在长江上建成的第一座大桥(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宜昌长江大桥 D重庆大桥 16.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 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17.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 新中国建立时期 B 解放前 C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18. 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 中国共产党 B 工人阶级 C 农民阶级 D 人民 19.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抗美援朝斗争胜利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 2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后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实行股份制 C.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实行公私合营 22.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4.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开展文化大革命 25.右图是一张历史漫画图片,它最能反映“大跃进”和人民 公社化运动中的哪一种错误 A.盲目求快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26.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 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27.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 119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我国石油实现全部自给是在( ) A胜利油田建成后 B大庆油田建成后 C大港油田建成后 D中原油田建成后 29.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观念,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对此变化,最感心慰的当属 (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雷锋 D.焦裕禄 30.1966~1976年十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过一场浩劫,历史上称之为“文化大革命”,表述正确的一项( ) A.开始的标志是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B.结束的标志是毛泽东的逝世 C.它是在文化领域里的一场革命 D.我们必须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 31.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 ) A建国初期的 B抗美援朝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3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33.对于“文化大革命”后果的认识,正确的( ) ①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②严重破坏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③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毁弃,国民素质下降 ④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加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④ 34.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 A.一些野心家、阴谋家的挑动 B.党内“左”的思想的发展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缺乏经验 D.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 35.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的重心转移到( ) A 思想解放上来 B.经济建设上来 C.民主法制建设上来 D.组织建设上来 3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广大农民赞扬什么的歌谣。(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股份制改革 C 私有化改革 D 包工包料包销 37.崭新的词语属于崭新的时代,下岗与再就业是一对新词语,它们所反映的时代现象是( ) A.加强法治建设 B.农村经济改革 C.知识经济 D.国有企业改革 38.在一座城市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 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 起之城”的( )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39.1980--1985年之间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是( ) 119 j深圳 k厦门 l长江三角洲 m汕头 n浦东 o珠海 p海南省 q珠江三角洲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⑦ C②④⑥⑦⑧ D②③④⑥⑦⑧ 40.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4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42.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之父”的著名人物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3.我国已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44.我国各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是( ) A.大杂居,小聚居 B 小杂居,大聚居 C.平均分散聚居 D.全部集中聚居 4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成立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内涵 ( ) A 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 与原宗主国(英、葡)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 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D 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46.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7.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D 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48.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句话表明( ) A.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B.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C.英国霸权地位已不复存在 D.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卷二 二.辨析改错题( 6分) 49.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解放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历,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错误: 改正: 119 错误: 改正: 50.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赴朝鲜作战。 错误: 改正: 51. 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错误: 改正: 5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福州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错误: 改正: 53.1999年12月20日,中国从荷兰手中收回澳门的主权。 错误: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33分) 54.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7分) 图1 图2 图3 (1)图1和图2中的英雄人物分别是谁?(2分) (2)结合图1和图2,谈谈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3分) (3)图1、图2和图3有什么必然联系?请你说说看。(2分) 5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55年前 119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人民解放军迅速进军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西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经济羁绊,开辟了西藏人民从黑暗痛苦走向光明幸福的伟大新时代。”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⑴“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你认为这一“转折点”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⑵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3分) ⑶新中国前,为了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共提出哪一项基本国策?其实施范围?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又实行哪一项战略决策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3分) 5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回答: (1)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2分) (2)他划出一个“圈”是指什么? 当时在广东划的“圈”总共有多少个? (3分) (3)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 119 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2分) (4)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2分) 5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骨肉,咽着我的膏脂;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材料二:邓小平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回答:(1)材料一中的“我”指什么地方?“母亲”指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为了妥善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母亲”采用了哪个科学构想?含义是什么?(4分) (3)“我”是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之后又有哪一地方回归“母亲”怀抱?说明了什么?(3分) 三、探究题(共13分) 58.我区各初中学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119 ⑴ 政策回顾: ①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村曾实行过两次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 第一次是: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 _______ 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第二次是:1953年,党中央根据农户分散经营、阻碍生产进一步发展等实际情况,决定对农业实行 。 ②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和________ ___化运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 ⑵ 分析对比: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①第一次时: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 制度; 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 和发展。 第二次时: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 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②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2分)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2分) ⑶ 历史认识: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2分)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一、精挑细选(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48小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A C C D B B D B C B A A A C 119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C D C D D A A B C A C B A D C C 题号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答案 A B B A D B B C B B C A D C D A 二.辨析改错题( 6分) 49. (2分) 错误:中共中央主席 改正: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错误:《解放军进行曲》 改正:《义勇军进行曲》 50. (1分) 错误: 中国人民解放军 改正:中国人民志愿军 51. (1分) 错误:工业 改正:手工业 52. (1分) 错误:福州 改正:厦门 53. (1分) 错误:荷兰 改正:葡萄牙 三.材料解析题(33分) 54.答: (1)黄继光、邱少云(2分) (2)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及国际主义精神,为了国家人民利益英勇斗争,许多战士献出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所以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3分) (3)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战斗下,才迫使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2分) 55.答: (1)答: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分) (2)答:“一五”计划期间,建成了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入藏公路。(3分) (3)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大开发战略。(3分) 56.答: (1)“春天”喻指中国的改革开放(或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老人”指的是邓小平。(2分) (2)“圈”指建立经济特区;3个。(2分) (3)对外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4)不同意。(1分)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引进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在充分享有主权的前提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2分)言之有理即可。 57.答: 119 (1)香港,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2分) (2)答:“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分) (3)答:香港是1997年7月1日回归的;之后澳门回归;说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符合实际的,可行的。(3分) 言之有理即可。 三、探究题(13分) 58.答: (1)政策回顾: ①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合作化、或农业生产合作社);(2分) ②大跃进运动 、 农村人民公社化;(2分)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1分) (2)分析对比: ①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 ;合作化(或社会主义改造);(3分) ②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2分) ③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2分) (3)历史认识: 实事求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要注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 注:相关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11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