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台州市书生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019.10‎ 一、单选题。‎ ‎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A.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 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 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商王将自己说成“帝”神之后,这是为了神化王权,反映了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神权政治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强调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而非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排除B;C.项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与商代史实不符,排除;从夏朝开始已经是“家天下”王位传子制度,排除D。所以选A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材料中“帝”与“王”的关系,可知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下图西周的诸侯国中,姬姓贵族封国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齐国,周武王灭商后,姜子牙被封于齐国建邦。 ②为鲁国,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 ③为燕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 ④为楚国,周武王灭商后,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综上所述,鲁国、燕国为姬姓贵族封国,故选C。ABD组合错误,排除。‎ ‎3.《诗经·大雅·板》中有“大邦维屏,大宗维翰”的表述。学者刘宗绪将“大邦维屏”解释为:把经由 而建立的大国尊为周王室的屏障。根据刘宗绪的解释,其中空格处为 A. 宗法制 B. 礼乐制度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邦维屏”的意思是说大国是屏障,这里指的是分封制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故C项正确。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基础,A错误;礼乐制度是配合分封制一种制度,B错误。世袭制是指王位承袭的制度,D错误。‎ ‎4.阅读“西周宗法钊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 A. 天子 B. 诸侯 C. 士 D. 卿大夫 ‎【答案】B ‎【解析】‎ ‎【详解】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诸侯的封号应由诸侯的嫡长子来继承,故答案为B项。天子由周王的嫡长子继承,排除A项;诸侯的儿子只能被封为诸侯或卿大夫,不可能是士,排除C项;诸侯除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卿大夫,排除D项。‎ ‎【点睛】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通过规定宗族内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此确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地位,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和继承问题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政治权力是根据宗族地位分配的;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5.下列机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是 ‎①秦朝的道 ‎②汉代的州 ‎③宋朝的枢密院 ‎④元代的宣政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郡直属于中央,郡下设县,道与县同级,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故①正确;汉代的州不是专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地方制度,故②错误;宋朝的枢密院是中央的军事管理机构,故③错误;元代的宣政院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故④正确。故①④组合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都错误。故选B。‎ ‎6.某学者指出,秦代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  )‎ A. 疆域规模的扩大 B. 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 C. 三公九卿各司其职 D. 皇权至高无上 ‎【答案】B ‎【解析】‎ 秦朝郡县长官任免方式是皇帝任命,而贵族政治则是血缘传承,故B项正确;皇权的至高无上是皇帝制度的特点,故D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郡县制是地方制度,而三公九卿是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疆域规模的扩大是推行郡县制度的因素,但是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无关,故A项错误。‎ ‎7.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范围,而且推动了 A.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B. 朝贡体系的形成 C. 地方行政三级管理局面的形成 D. 郡国并行局面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秦朝……平定六国……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扩大了统一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故A项正确;朝贡体系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贸易体系,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秦朝实行郡县制,不是地方行政三级管理,故C项错误;郡国并行局面在西汉初,故D项错误。故选A。‎ ‎8.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其中履行监察职责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刺史 ‎【答案】C ‎【解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中的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故答案为C项。刺史是汉朝设立的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职位,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9.“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设立三司管理财政,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故C项正确。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故A项错误。唐朝是三省六部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元朝实行的是中书省管理行政,故D项错误。‎ ‎10.下图所示为元代政区。对图中标有“★”号的地区实施直接管理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腹里 C. 宣政院 D. 三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时紧扣“元代行政区”,据所学可知元代在大都实行的是中书省,而在地方是行省制度,故A项正确;元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元朝把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及以西的这片地区叫做“腹里”,就是现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东以及内蒙的一部分,故B项排除;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故C项排除;三司与元朝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名师点晴】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 ‎11. 《元史》述:“也先不花,蒙古族人。至元二十三年担任云南行省平章,大德二年(1298年)首次迁任湖广行省平章,八年迁河南行省平章,九年进拜湖广行省左丞相。”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B. 行省长官都由蒙古族人担任 C. 行省长官全权负责地方军政事务 D. 元朝通过省官互迁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担任云南行省平章⋯⋯首次迁任湖广行省平章,八年迁河南行省平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元朝通过省官互迁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故A排除。‎ 行省长官都由蒙古族人担任,过于绝对,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行省长官全权负责地方军政事务,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12.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经传承与创新,如“汉承秦制”、“元承宋制”。其中,“元承宋制”在中央机构的表现为 A. 中书省与行省制 B. 中书省与枢密院 C. 枢密院与宣政院 D. 中书门下与宣政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代在中央中枢为中书省,枢密院掌管军事,而这两个机构在宋代也有设置,体现了“元承宋制”,故选B项;宋代没有实行行省制,没有设置宣政院,所以ACD体现不出“元承宋制”,排除。‎ ‎1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是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C.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这加强了专制主义,不是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体现的是行省制,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C项正确;“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体现的是军机处,这大大强化了专制主义,故D项错误。‎ ‎14.明初废丞相后,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政务繁忙。因此明成祖设立 A. “中外朝”制 B. 内阁制度 C. 军机处 D. 密折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西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明朝初年,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设内阁以备顾问;清朝雍正时期设军机处以强化皇权;密折制度是清朝雍正皇帝的最为辉煌耀政绩之一,在给皇帝的奏折内附奏机密要事,主要是揭发一些贪官污吏的不法行为以及民情动向等等,这些密事只有皇帝一人知道,从而使官员们处于相互监督、彼此牵制的境况。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15.雍正时期重臣张廷玉拟定了军机处的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这反映了 A. 军机大臣具有参与重要事务的职权 B. 清政府开始有章可循地处理行政事务 C. 皇帝只处理军机处上达的紧急奏折 D. 内阁被军机处取代不再处理任何政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来看,反映出军机大臣具有参与重要事务的职权。故答案为A项。张廷玉只是拟定了军机处的规制,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要事用折”并非“紧急奏折”,排除C项;从“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来看,内阁处理日常政务,排除D项。‎ ‎16.鸦片战争后,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属于《南京条约》的是 A. 开放天津 B. 开设工厂 C. 协定关税 D. 公使驻京 ‎【答案】C ‎【解析】‎ ‎【详解】开放天津是《北京条约》的内容,故A项错误。《南京条约》内容包括中英协定关税,故C项正确。 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B项错误。 公使驻京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故D项错误。‎ ‎17.晚清某官员在奏折中论及一场战争时指出,“往岁英法犯阕,不过赔千余万两,添设通商口岸二三处而已,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可知输给东洋岛国,赔款,割地,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材料与其他战争无关,故选C。‎ ‎18.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没有直接从山海关向北平发动进攻,而是选择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开始攻打北平。这可能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着一定的关系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选择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开始攻打北平,是因为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C项正确;排除ABD。所以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 ‎19.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传教士传教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体现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中的“利益均沾”原则,故C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指的是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和传教士传教权无关,故B项错误;居住及租地权后来发展为租界,故D项错误。‎ ‎20.帝国主义这时并不支持康、梁这些知识分子,而是支持旧势力,这时候的旧势力也已变得对帝国主义很顺从了。这一局面最早出现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旧势力也已变得对帝国主义很顺从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 ‎21.“台湾兵勇约四五万人,割让后半数奉命撤营内渡,官吏亦纷纷离去,兵力士气大受影响……复以仓促成军,单位又杂,唐景崧乏统驭之才及决心。”据此可知,反割台斗争失利的原因有 ‎①民众抗日决心不足 ‎②缺乏朝廷支持援助 ‎⑧地方官员领导不力 ‎④军队临时拼凑而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奉命撤营内渡,官吏亦纷纷离去,兵力士气大受影响”“复以仓促成军,单位又杂”来看,反割台斗争失利的原因有缺乏朝廷支持援助、地方官员领导不力和军队临时拼凑而成等,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材料信息只提到“唐景崧乏统驭之才及决心”,没有提到民众的抗日决心,①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含有①的A、B、C项。‎ ‎22.清政府甲午战败后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1895年5月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台湾军民的反应包括 ‎①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拱手而让台”‎ ‎②爱国志士邱逢甲、徐骧组成义军 ‎③刘永福领导黑旗军誓师抗日 ‎④在大甲溪地痛击日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清政府甲午战败后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军民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拱手而让台”,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组成义军,刘永福领导黑旗军誓师抗日,‎ 在大甲溪等地痛击日军,故选①②③④组合,故排除ABC,选D。‎ ‎23.孙中山说:“我国民要脱满洲政府束缚,要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与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他意在 A. 建立中国同盟会 B.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改善工农生活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脱满洲政府束缚……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并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故选B;A,C皆为手段;材料与改善工农生活无关,排除D。‎ ‎24.“事不孤起,必有其邻”。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这些省区包括 ‎①浙江 ‎②湖北 ‎③直隶 ‎④江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武昌起义之后,浙江、湖北、江苏等十余省纷纷响应,直隶是清政府的政府控制比较严的心脏地区,所以没有响应武昌起义,故①②④正确,排除③,故选B。‎ ‎25.读下图。以下对1911年11月全国形势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 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影响广泛 B. 清政府统治呈现土崩瓦解之势 C. 革命力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 D. 预示着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1911年11月全国形势图反映了宣布独立的省份遍及大半个中国,说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影响广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如此多的省份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说明清政府统治呈现土崩瓦解之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图片反映出宣布独立的省份主要在南方地区,说明革命力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关键信息,应该发现宣布独立的省份遍及大半个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6.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收回被列强侵占的主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将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是在(  )‎ A. 国民大革命期间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期间 D. 解放战争期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底至1927年初,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工人运动以前所未有的声势蓬勃开展起来;在工人运动的高潮中,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这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壮举,是中国近百年反帝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故A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破裂,双方处于对峙阶段,与材料不符,排除B。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与材料不符,排除C。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内战,与材料不符,排除D。‎ ‎27.1919年10月,李大钊撰文指出:“五四运动系排斥‘大亚细亚主义’,即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该文旨在 A. 宣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义 B. 揭示五四运动具有某种普遍性的意义 C. 说明五四运动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强调五四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来看,作者认为五四运动具有反对“以强权压迫公理”的普遍性意义。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D项。‎ ‎28.1927年,天津《大公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党军去秋突出武汉,今春进陷苏浙,世人惊为意外,渐认为南北势力将有不可测之变化。”这说明 A. 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 B. 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兴起 C. 北伐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D. 国共合作取得巨大成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党军去秋突出武汉,今春进陷苏浙”表明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进展,故D项正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北洋政府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兴起是在1924年,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29.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中国化命运”指的是 A. 国共合作 B. 秋收起义 C.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C ‎【解析】‎ 题干重点强调“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首先理解这种趋向指的是社会主义趋向,中国化命运指的是具有了中国特色,实际上指的是列宁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打破了苏联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指出了中国必须走“农包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排除B,C项正确。A项国共合作时期,尚未出现“中国化”,排除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实质是左倾错误带来的结果,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30.1937年8月始,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下达保卫山西北部要地的命令,沿长城一线部署了国共双方的兵力进行抵抗;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第五师团辎重部队,消灭日军1000余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担任前敌总指挥组织忻口防御战。这说明 A. 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B.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 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D.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1937年8月始”“沿长城一线部署了国共双方的兵力进行抵抗”等信息可知是国共合作抗日,A项正确。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于1938年1月,与材料不符,B 项错误。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C项错误。抗日战争中,既存在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故D项说法不准确,排除。‎ ‎31.“……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首流行于20世纪前期的著名军歌描述的军队是 A. 工农红军 B. 东北抗日联军 C. 八路军 D. 新四军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根据所学,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9月在正面战场太原会战中,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此战中取得了抗战爆发后第一次胜利,故C项正确。工农红军出现在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在东北抗击日军,排除B;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排除D。‎ ‎32.中共某次会议决定,“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这次会议是中共洛川会议 ‎②决定的核心思想是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③该决定指导了整个中国抗日战场 ‎④该会议召开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在延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延安召开洛川会议,会议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故①②④正确。这次会议只能够决定指导中共的抗日策略,而不能指导了整个中国抗日战场,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排除ABC,所以选D。‎ ‎33.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维某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该文中的“某年”可能是 A. 民国二十年 B. 民国二十四年 C. 民国二十六年 D. 民国二十九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等信息表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已正式实现,“某年”应指1937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民国二十六年,选C。A项B项时国共处于对峙,与“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不符;D是1940年不是30年代了。‎ 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素养·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 ‎34.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 ‎②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③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鸦片战争,终点是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反动政权的覆灭,与此相关的历史片段分别是①④,故选D 项;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和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既不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不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35.甲午战后“公车上书”痛陈利害,力主变法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而至抗战时期,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 A. 无产阶级革命力量日益壮大 B. 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 C. 精英教育与文化普及同步发展 D. 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意识觉醒,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详解】题干中描述从甲午战争的“士大夫阶层”到五四运动“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到抗日战争“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的觉醒导致参加民族革命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不符合甲午战争;C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排除。‎ ‎【点睛】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二、材料阅读 ‎36.民主独立、国家统一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黄遵宪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大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和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你是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2)材料二中诗句反映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历史事实,请问原因各是什么?‎ ‎【答案】(1)秦: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理解:从秦到清,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在加强.‎ ‎(2)第一次分离: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第二次分离:解放战争,国民党兵败大陆,退守台湾。‎ ‎【解析】‎ ‎【详解】(1)秦朝和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内容即可作答,分别是郡县制和行省制。所谓“无根本性质的变动”指的是从秦朝到元朝,无论是郡县制还是行省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最终加强了中央集权。‎ ‎(2)根据“倭人竟割台湾去”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分离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二次分离指的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到台湾,由于政治因素导致两岸第二次分离。‎ ‎37.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 ‎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 ‎(3)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 ‎【答案】(1)“界碑”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近代史开端)。‎ ‎“胜利”的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2)表现: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等;‎ ‎(3)问题: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解析】‎ ‎【详解】(1)根据“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并结合所学可知所谓“界碑”指的应该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指的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亥革命在民主化方面的表现是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在法制化方面的表现是颁布了《临时约法》,在工业化方面的表现是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等,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3)所谓“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指的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也时常被作为群众运动的范例,最终走向革命化,成为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惯常形式,以及最重要的革命遗产之一。“五四”运动之后,学生运动在较长时期内都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政治参与和社会动员的重要形式。‎ ‎——刘一皋《“五四”运动中的学生群体行为分析》‎ 材料二 一二九运动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正是根据“八一宣言”的精神提出的。学生在经过游行示威和罢课之后,也认识到:“单纯的学生运动是不会有前途的,必须把这一影响扩张到大众间去。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绝不能以学生做主干,必须以工农大众为主体才能发挥伟大的力量。”‎ ‎——欧阳军喜《一二九运动再研究:一种思想史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一二九运动发生的背景,说明学生如何“把这一影响扩张到大众间去”。‎ ‎【答案】(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成为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惯常形式和最重要的革命遗产之一,使学生运动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2)背景: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八一宣言”。平津学生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南下深人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解析】‎ ‎【详解】(1)“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主要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改造中国的新的途径、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2)根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八一宣言”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是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八一宣言”。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平津学生通过深入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日宣传的方式“把这一影响扩张到大众间去”。‎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