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6陋室铭教案2
《陋室铭》教学设计 唐宗海 [课 题] 《陋室铭》 [授课班级] 汤池镇初级中学 八(3)班 [授 课 人] 唐 宗 海 教材分析: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在积累巩固古文言文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品格上的教育。 设计理念: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作者情感倾向,结合个人的认知体验阐发阅读体悟,汲取精神营养。 研究主旨:“建构式”文言文阅读(指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语言规律,归类建构并强化文言认知体系;在文本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起文本的整体认识;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中建构起相关的人文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 3、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发表自己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 1、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 2、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3、探究讨论,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发表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学习,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明确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6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的。 教学方法 文言文“五读法”:诵读——品读——演读——审读——悟读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写有物品名称的纸牌8张 教学过程 一、讲述,走近陋室 给大家讲个有关刘禹锡的小故事吧: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大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禹锡提笔写下了《陋室铭》这篇文章,并请他的好朋友,当时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会记住那个势利的县官,但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 (设计意图:讲述故事,营造情境,唤起学生对陋室了解的渴望,激起学生对《陋室铭》及其刘禹锡的探究欲望。) 二、诵读,初释陋室 1、诵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1)自己在书上画出朗读停顿,先小声自读,再同桌相互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音、节奏、语调与感情,。 (3)播放课文朗读带。 (4)全班学生齐读全文。 2、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注意句式特点、铭文特点。 3、遇到疑难,相互讨论,教师巡视、点拨疑难。 可能有:“馨”,《说文》云:“香之远闻也。”联系上下文可知:山以仙而名,水以龙而灵,则此陋室亦当以吾德而芳名远播。因此“馨”在文中指品德高尚。“白丁”,记得琼瑶小说中有一个刚上学的孩子,嫌自己的名字太难写,想让妈妈给他改名叫“丁一”,因为他的一个同学就叫这个名字。原来古人常用“白”、“丁”等字表示最简单的字,“目不识丁” 6 的意思就是连最简单的字也不认识,当然就不可能是有学问的人了。“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孔子此语见《论语·子罕》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何有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说: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作者只引孔子答话的后半句,而意在全句。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的认知功能,在情境应用中,发现语言规律,建构并强化文言认知体系。) 三、品读,感受陋室 1、品读前六句:作者写陋室为什么先写“山”“水”呢?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明确:以山水比兴,引出陋室。回答“是什么”。 2、品读中间八句,思考下列问题: (1)陋室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的陈设是怎样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陋室里往来的客人有哪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教师小结:从环境、交友、生活三个方面再现陋室。回答“为什么”。 3、品读最后三句,思考: (1)文章还提到哪些陋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陋室真的陋吗?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孔子曰:何陋之有? 教师小结:作者类比暗含立志向,引经据典表态度。回答“怎么样”。 4、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的示范印证功能,在文本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起文本的整体认识。) 四、演读,装饰陋室 教师出示写着某种物品名称的牌子供学生选择,看看哪些适合摆放在刘禹锡的陋室里?选择后,请说出理由。 提供的“物品”有:1、文房四宝 2、玉麒麟 3、虎皮太师椅 4、锦衣玉食 5、未加装饰的琴 6、官府的公文 7、佛经 8、先秦诸子散文 (设计意图:通过演读、探究、讨论,在情境应用中,为下面挖掘文化内涵作铺垫。) 五、审读,探究陋室 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6 大家是否同意作者这种独善其身、安贫乐道的做法呢?可以各抒己见,如果你是刘禹锡,你在当时被排挤的情况下会怎么做?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称颂:人品高尚。 批评:逃避世俗,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小结:学习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代不同,处境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生态度。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的教化功能,在情境应用中,建构起相关的人文知识体系。) 六、悟读,仿写陋室 仿写:《___铭》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拓展延伸,以读促写,内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板书设计: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水 比兴 引 陋室 点陋室—是什么 对偶 拟人 描 环境 绘 衬托 对仗 夸 朋友 陋———为什么 虚实 对比 话 生活 室 扣陋室—怎么样 类比 暗含 立 志向 6 引经 据典 表 态度 教学反思: 校内示范课教案 [课 题] 《陋室铭》 [授课时间] 2007年3月 27日 上午 第3节 [授课班级] 汤池镇初级中学 八(3)班 [授 课 人] 唐 宗 海 教材分析: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在积累巩固古文言文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品格上的教育。 设计理念: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作者情感倾向,结合个人的认知体验阐发阅读体悟,汲取精神营养。 6 研究主旨:“建构式”文言文阅读(指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语言规律,归类建构并强化文言认知体系;在文本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起文本的整体认识;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中建构起相关的人文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