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备战高考化学复习必修讲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苏教版备战高考化学复习必修讲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必修部分讲义 第六单元第2讲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 解读与阐释 考纲要求 权威解读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3.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  常见的考查形式:①结合图像考查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判断及比较;③应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有关计算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预计2012年高考还会加强此方面的考查)‎ 梳理与整合 一、可逆反应 导学诱思 向含有2 mol的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2+O22SO3,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____2 mol(填“<”“>”或“=”)。‎ 教材回归 ‎1.定义 在________条件下,既可以向____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____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 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____于100%。‎ ‎3.表示 在方程式中用“________”表示。‎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一定要注意“相同条件下”“同时”,如2H2+O22H2O与2H2O2H2↑+O2↑因条件不同就不属于可逆反应。‎ 二、化学平衡状态 导学诱思 对于N2+3H22NH3,(1)若N2、H2、NH3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答:____;(2)若某一时刻,v正(N2)=v逆(NH3),此时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答:____。‎ 教材回归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对一定条件下的某个可逆反应,在向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反应物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大。反应开始后,反应物的浓度逐渐__________,生成物的浓度则由零开始逐渐________。因此,反应开始时,v正最____,v逆为______。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逐渐________,v逆逐渐________。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________________,此时,该可逆反应达到了________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及特征 ‎(1)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________反应,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____的状态。‎ ‎(2)特征 逆:研究对象是________反应。‎ 等:v正____v逆____0(化学平衡的实质)。‎ 动: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 定: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__________。‎ 变:条件改变,平衡________。‎ 三、化学平衡常数 导学诱思 对于N2+3H2 2NH3 ΔH<0,(1)若增大压强、增大N2浓度、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K值将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2)如果K=a,温度相同时,那么对于 ‎2NH3 N2+3H2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教材回归 ‎1.概念 在________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______________时,生成物__________与反应物__________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______表示。‎ ‎2.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 pC(g)+q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及应用 ‎(1)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________,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____。‎ K值越小,正反应进行的程度________,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____。‎ ‎(2)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 ‎①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②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在使用平衡常数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无关。(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作“1”而不代入公式。‎ 理解与深化 一、化学平衡的标志 ‎1.绝对标志 ‎(1)v正=v逆≠0‎ ‎(2)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2.相对标志 反应体系中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适用于气体反应中前后体积不等的反应)。‎ ‎3.综合分析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根据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各情况,是否达到平衡:‎ 可能的情况举例 是否能判断 已达平衡 混合物体 系中各成 分的含量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平衡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平衡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平衡 ‎④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一定 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 应速率 的关系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成m mol A,即v正=v逆 平衡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生成p mol C 不一定平衡 ‎③v(A)∶v(B)∶v(C)∶v(D)=m∶n∶p∶q 不一定平衡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 B,同时消耗q mol D 不一定平衡 压强不变 ‎①m+n≠p+q(其他条件一定)‎ 平衡 ‎②m+n=p+q(其他条件一定)‎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 的平均相 对分子质 量()‎ ‎①一定,当m+n≠p+q时 平衡 ‎②一定,当m+n=p+q时 不一定平衡 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系温度一定时 平衡 气体的密度 密度一定 不一定平衡 颜色 反应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不变,就是有色物质的浓度不变 平衡 ‎【例1】 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二、化学平衡常数 ‎1.特点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K=。‎ 注意:(1)不要把反应体系中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溶液中水的浓度写进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如:CaCO3(s) CaO(s)+CO2(g) K=c(CO2)‎ Cr2O(aq)+H2O(l) 2CrO(aq)+2H+(aq)‎ K= 但非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如:‎ 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 K= ‎(2)同一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如:‎ N2O4(g) 2NO2(g) K==0.36‎ ‎1/2N2O4(g) NO2(g) K′===0.60‎ ‎2NO2(g) N2O4(g) K″==≈2.8‎ 因此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要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对应,否则意义就不明确。‎ ‎2.应用 ‎(1)利用K可以推测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K的大小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大说明反应进行程度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大。K小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小。‎ ‎(2)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对于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 Q= Q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K值与温度的关系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发生变化,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时K值增大;反之,则减小。‎ ‎【例2】 (2011·湖南常德检测)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t ℃‎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若在1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 ℃,此时测得CO2为0.4 mol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则此时的温度为1 000 ℃‎ 三、化学平衡的计算 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通常利用“三段式”列式求解。所谓“三段式”就是在反应方程式下面,表示出“初始状态”“转化部分”“平衡状态”各组分的浓度或物质的量,进行列式求解。‎ 例:  mA + nBpC + qD 起始: a b 0 0‎ 转化: mx nx px qx 平衡: a-mx b-nx px qx 注意:(1)转化量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比例。‎ ‎(2)这里a、b可指物质的量等。‎ ‎(3)转化率=×100%‎ ‎                ‎ ‎【例3】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 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5% B.17%‎ C.25% D.33%‎ 实验与探究 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 化学平衡常数是新课标新增的内容,是高考必考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对此知识点的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如结合定量实验对化学平衡常数进行测定。‎ 实验典例 ‎(2011·江苏栟茶模拟)测定平衡常数对定量认识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已知:I2能与I-反应成I,并在溶液中建立如下平衡:I2+I-I。通过测平衡体系中c(I2)、c(I-)和c(I),就可求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Ⅰ.某同学为测定上述平衡体系中c(I2),采用如下方法:取V1 mL平衡混合溶液,用c 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消耗V2 mL的Na2S2O3溶液。根据V1、V2和c可求得c(I2)。‎ ‎(1)上述滴定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该同学设计方案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方案可行,能准确测定溶液中的c(I2)‎ B.不可行,因为I-能与Na2S2O3发生反应 C.不可行,只能测得溶液中c(I2)与c(I)之和 Ⅱ.化学兴趣小组对上述方案进行改进,拟采用下述方法来测定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室温条件下进行,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已知:①I-和I不溶于CCl4;②一定温度下碘单质在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液中,碘单质的浓度比值即是一个常数(用Kd表示,称为分配系数),且室温条件下Kd=85。回答下列问题:‎ ‎(3)操作Ⅰ使用的玻璃仪器中,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试指出该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4)下层液体中碘单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测得上层溶液中c(I)=0.049 mol·L-1,结合上述有关数据,计算室温条件下反应I2+I-I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梳理与整合 一、‎ 导学诱思 ‎<‎ 教材回归 ‎1.相同 正 逆 ‎2.小 ‎3.‎ 二、‎ 导学诱思 是 否 教材回归 ‎1.减小 增大 大 0 减小 增大 v正=v逆 平衡 ‎2.(1)可逆 保持不变 ‎(2)可逆 = ≠ 保持不变 移动 三、‎ 导学诱思 不变 不变 减小 不变  教材回归 ‎1.一定温度 化学平衡状态 浓度幂之积 浓度幂之积 K ‎2. ‎3.越大 越大 越小 越小 理解与深化 ‎【例1】A 解析:本题不仅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直接标志,也要求对化学平衡的间接标志进行分析、判断。①中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必消耗2n mol NO2,而生成2n mol NO2时,必消耗n mol O2,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②不能说明。③中无论达到平衡与否,化学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④有色气体的颜色不变,则表示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⑤体积固定、气体质量反应前后守恒,密度始终不变。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压强不变,意味着各物质的含量不再变化。⑦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气体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例2】C 解析:依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A正确;升高温度K减小,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确;5 min后CO、H2O、CO2、H2的浓度分别为0.6 mol·L-1、0.6 mol·L-1、0.4 mol·L-1、0.4 mol·L-1,=<1,平衡向右移动,C错误;=,D正确。‎ ‎【例3】B 解析:本题考查平衡常数、分解率的计算。设分解率为x。‎ ‎    H2(g) + X2(g) HX(g)‎ 始态  0  0 1 mol·L-1‎ 平衡态 x mol·L-1 x mol·L-1 (1-x) mol·L-1‎ K==10‎ 解得x=,分解率约为17%。‎ 实验与探究 答案:(1)淀粉 溶液由蓝色变无色,且半分钟后颜色不再改变 ‎(2)C ‎(3)分液漏斗 分液时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或分液漏斗末端应紧靠烧杯内壁或打开上口活塞,使分液漏斗内外压强相等便于液体流下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0.085 mol·L-1 (5)961‎ 解析:(2)消耗I2,c(I2)降低,平衡I2+I-I左移,所以选C;(4)n(Na2S2O3)=0.001 7 mol,n(I2)=0.001 7 mol÷2=0.000 85 mol,c〔I2(CCl4)〕==0.085 mol·L-1;(5)85=,c〔I2(H2O)〕=0.001 mol·L-1,溶液中的c(I-)=0.1 mol·L-1-0.049 mol·L-1=0.051 mol·L-1,K==96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