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A卷)试题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A卷(4月份) 高二文科班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 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 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C. 承认土地私有 D.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答案】B 【解析】 【详解】“宗室贵戚多怨望”是指其变法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打击了贵族的势力,故B项正确,排除ACD。 2.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利于( ) ①发展封建经济 ②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③刺激宗室成员建立军功的欲望 ④强化对基层的管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旧贵族势力,刺激宗室成员建立军功的欲望,故②③正确;发展封建经济与废除“世卿世禄制”没有直接联系,故①错误;强化对基层的管理,属于连坐法的作用,故④错误;所以答案选C。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送给辽和西夏的“岁币” B. 宋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争失利 C. “送礼”加重了宋政府和人民的负担,导致“积贫” D. “送礼客观上有利于北方地区的安定和贸易往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中反映的是宋朝与西夏和辽之间民族关系的特征,送礼是指送岁币给他们,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朝向西夏送礼并不是因为战争失利,战争失利只是因素之一,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送礼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对宋朝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积弱的局面,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送礼客观上维护了和平的环境,有利于边境的安定和贸易的往来,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A. 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 市易法、均输法 C. 保甲法、保马法 D. 青苗法、免役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推行青苗法和免役法,青苗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有些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农民借贷;二是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沉重的负担。免役法使得那些缴纳一定费用的人能够从劳役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免役钱对穷人来说是沉重负担,因此争议很大,故选D。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A;均输法、市易法主要打击的是大商人的利益,增加政府收入,排除B;保甲法、保马法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力量,排除C。 5.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 制天命而用之 D. 兼相爱交相利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法家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故A正确,排除B、C、D。 点睛:根据所学,孟子的思想主要有:性本善,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 6.商鞅携其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A. 推行县制 B. 法令严酷 C. 奖励军功 D. “燔诗书而明法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商鞅颁布的法令,店主必须验明住店人的身份,否则就要受罚。这体现了商鞅变法中法律严酷,故B项正确。题目中没有涉及县制。故A项错误;奖励军功是强兵的措施,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D项,“燔诗书而明法令”是加强思想专制的措施,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7.假如你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活动中你可能做到的是 A. 用楷书抄写《论语》 B. 学习《九章算术》 C. 带朋友去看杂剧 D 吟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答案】D 【解析】 楷书产生于汉代,故A错误;《九章算术》是东汉的,故B错误;杂剧是元朝的,故C错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于《诗经》,故D正确。 8.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A. 法家思想 B. 农耕经济 C. 中央集权 D. 轻罪重罚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犹以务本之故”反映了重农的思想,“本”是指农耕经济,故B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法家思想为“本”,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中央集权的思想主张,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轻罪重罚的内容,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鞅变法重农抑商的政策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9.北魏孝文帝亲政后,主动推行汉化政策,反映了 A. 提高鲜卑民族自身素质的需要 B. 满足游牧民族发展畜牧业的需要 C. 出于笼络利用汉族地主的目的 D. 北方少数民族适应农耕文明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是鲜卑民族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顺应农耕文明,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所做的政策调整,D项正确;汉族与鲜卑族同为中华民族,无所谓优劣,只是分属农耕和游牧两种文明,汉化即从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转变,AB项错误;笼络利用汉族地主是汉化的做法之一,并不是本质问题,C项错误。 10. 北魏孝文帝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当时,有人对他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加以称赞:“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该措施是( ) A. 均田制 B. 租调制 C. 俸禄制 D. 三长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注重对土地分配的均衡,即均田制的实施,故选A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历史改革家·孝文帝改革 【详解】 11. 关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统一黄河流域后建立 B. 曾被其他政权吞并 C. 曾多次迁都 D. 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北魏的有关史实。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圭重建代国,不久改魏,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所以说建立北魏政权后,才统一黄河流域。故选A。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背景 12. 下列北魏孝文帝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 “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 制定俸禄制 C. 颁布均田制 D. 同汉族通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俸禄制的实行,是为了整顿吏治,减轻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巩固政权,与民族融合无关。故选B。其他各项都是逐渐地在经济和风俗上汉化,推动了民族的融合。 考点:孝文帝改革 点评:北魏统一北方后,为了提高自己的文明进程和推动北方社会的发展,孝文帝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社会风俗上看,提倡说汉化,改汉姓,允许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使得北方的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是的北魏政权逐渐地封建化。 13.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领导机构。此时的统治者是 A. 宋太祖 B. 宋仁宗 C. 宋神宗 D. 宋哲宗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故C正确;宋太祖、宋仁宗、宋哲宗均不符合“熙宁二年(1069年)”,排除ABD。 14.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 经济衰退 B. 起义频繁 C. 兵力不足 D. 吏治腐败 【答案】D 【解析】 【详解】王安石变法前,北宋收入增加了,仍然入不敷出,导致民贫而反,主要原因是吏治腐败导致的,故选D;材料表明北宋收入增加了,无法体现经济衰退,排除A;材料表明北宋收入增加了,却出现民贫而反,不能体现起义频繁,排除B;北宋前期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并非兵力不足,C错误。 15.朱熹对王安石评价道:“惑乱神祖之聪明而变移其心术,使不得遂其大有为之志,而反为一世祸败之原。”其评价 A. 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B. 以理学攻击异己之术 C. 捍卫了神学的权威 D. 对理学发展有所损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王安石变法把神宗皇帝的心术给引导坏了,让一代本可“大有为”的君主,反而变成祸败之原,朱熹的意思显然是以理学攻击异己之术,B正确;朱熹的评价不符合实际,王安石变法并未败坏皇帝心术,A错误;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不是捍卫神学权威,C错误;对理学发展有所损害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16.北宋前期规定:中书令“不与朝政”,中书侍郎“不领省职”,“但掌册文、覆奏、考帐”。这反映出当时 A. 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B. 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 C. 三省体制得到了发展 D.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书省在唐代是负责草拟皇帝诏令的,而北宋前期成为掌管文件的闲职,说明又有新的负责草拟诏令的机构产生,这种不去旧机构而增加新机构的做法,必然导致官僚机构膨胀,故A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中书省权力被进一步分割,而并非削弱,故B选项错误。材料现象说明三省体制的退步,而非发展,故C 选项错误。尽管宋代是强化了皇权专制,但材料信息没有体现,D选项错误。 17.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封建国家与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 B.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 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 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主要特点是抑制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调整的是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以及农民之间的关系,故A项正确;王安石变法不是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故B项错误;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不符合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18.宋太宗至道元年正月戊子诏日:“自今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都堂就是议事堂。原来参知政事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荡然无存。这反映出,宋初 A 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B. 决策权与审议权分离 C. 行政运行受到干扰 D. 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自今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可得出宋太宗提高了参知政事的地位,通过对宰相的有力牵制以达到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不符合题意;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就已开始决策权与审议权分离,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行政运行受到规范,故C不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6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61年,商鞅带着实践法家思想的梦想投奔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商鞅变法拉开了序幕。农耕是强国之道,战争是称霸之路。秦国决心以发展农业为手段来实现称霸天下的梦想。而在秦孝公和商鞅这两位变法主角的背后,却是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始于公元前342年的商鞅变法,就成为秦国能否由弱小走向强盛的重要标志。从“秦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最基本的内容,是强化军事力量,发展农业生产。短短20年,秦国便从一个为六国所不齿的西戎小国一跃而激变为战国七雄之首。 ——摘编自纪录片《大秦岭·第一集宏基伟业》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措施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化解“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实质。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对社会发展积极作用。 【答案】(1)特点:农战结合(耕战结合);依法治国(实行法治)。 (2)措施: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禄世卿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移风易俗。 实质:封建化。 (3)作用: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析】 (1)根据“农耕是强国之道,战争是称霸之路”“商鞅带着实践法家思想的梦想投奔秦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 (2)根据“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得出措施:废井田开阡陌,实质:结合所学可知,实质是实行土地私有制。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等角度总结回答。 2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 材料二:(一位鲜卑族部落首领)说:“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 材料三: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1)背景: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北魏统治者吸取前秦崩溃的教训,试图通过汉化来巩固统治;北魏统一北方;社会矛盾激化:冯太后与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2)意义: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可知,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根据材料“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可知,北魏统治者吸取前秦崩溃的教训,试图通过汉化来巩固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北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治初期社会矛盾激化;根据材料“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并结合所学可知,冯太后与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2)意义:根据材料“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从北魏政权的发展进行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从民族融合角度分析,改革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根据材料“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为隋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