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2-1-2古代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2-1-2古代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作业)

第二讲 古代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19·河北衡水中学)《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这反映出当时 (  )‎ ‎                     ‎ A.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 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 C. 政府提倡工商皆本 D. 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 ‎2. (2018·山东滨州二模)汉代最好的工匠是属于官府的,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而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 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 B. 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 C. 程朱理学的积极倡导  ‎ D.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3. (2018·河南郑州三模)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设置军市,军需物资的缺口由西域商人供给,军、商互市时必须签订契约文书,一旦发生纠纷,官府凭契约文书裁决。这说明 (  )‎ A. 政府鼓励西域商业的发展 B. 政府注重西北地区的稳定 C. 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有所制约 D. 商业性契约在当时已普遍存在 ‎4. (2019·湖北武汉十月联考)傅筑夫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中谈道:“唐代商业初步显现了商业的生活化、世俗化与平民化,近代型商业已初露端倪。”下列选项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  )‎ A. 当时重商主义政策日渐盛行 B. 当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督 C. 当时商人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D. 当时日用品大量进入流通领域 ‎5. (2019·青岛期初调研)《梦粱录》中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的240多道菜,《武林旧事》记录了当时临安的40种酒,仅临安一城,咸鱼专卖店就有200多家。这反映出当时 (  )‎ A. 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 B. 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 C. 发达的外贸促进了大众消费 D. 宋代重农抑商政策已松动 ‎6. (2018·江西南昌三模)《水浒传》中凡涉及打点官差狱头、收买人心等都离不开银子。据史料记载,宋初全国白银总产量维持在20多万两的年产水平,当时每年全国财政收入有数千万贯,换算成白银达数千万两甚至上亿两,GDP更是这个数字的数倍。据此可知 (  )‎ A. 白银在北宋已是主要货币 B. 文学作品没有史料价值 C. 北宋并没有出现财政危机 D. 宋朝可能广泛流通白银 ‎7. (2019·江淮十校联考)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  )‎ A. 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 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D.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8. (2018·河南中原名校卷)《元史》记载,1278年诏谕福建行省:“诸藩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藩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由材料能够直接得出 (  )‎ A. 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兴盛 B. 周边各国非常崇尚中华文明 C. 东南沿海成为元朝重要财源地 D. 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9. (2019·湖北黄冈期初质检)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 A.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 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 区域之间市场需求有很大不同 D. 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10. (2018·山西太原三模)17世纪,郑成功所属的郑氏集团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再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人;或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中南半岛和马六甲等地贸易,再换回苏木、胡椒等。这反映出当时 (  )‎ A. 国际经济区域的互补性 B. 中国已经主宰远东贸易 C. 中国海禁政策逐渐松弛 D. 地方割据促进经济发展 ‎11. 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见下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时期 ‎ 流出地区 ‎ 流入(亿两) ‎ ‎16世纪中期 ‎17世纪中期 ‎ 欧洲、日本、菲律宾 ‎ ‎3.7‎ ‎17世纪中期 ‎19世纪初期 ‎ 欧洲、日本、菲律宾 ‎ ‎12.3‎ ‎18世纪初期 ‎18世纪末期 ‎ 英国 ‎ ‎0.09‎ A. 中国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 B.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 C. 新航路开辟对中西方贸易影响 D. 海禁对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政策差异 ‎12. (2018·湖北宜昌模拟)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的实施 (  )‎ A. 放弃了海禁政策  B. 促进了白银内流 C. 造成了鸦片泛滥 D. 推动了小农破产 二、 非选择题 ‎13. (2018·河北5月冲刺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1550年后,由入股组成的企业在英国和尼德兰普遍确立起来。155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 ‎14. (2018·湖北黄冈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1518世纪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第二讲 古代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 ‎1. B 【解析】材料信息“一曰食,二曰货”大意是说战国时期八种政务,“食”(农业生产)和“货”(商品贸易)在当时政务中具有重要地位,说明当时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这一时期工商食官政策已经不存在;材料中农业生产排第一位,“货”次于“食”,政府仍以农业生产为本,故C项错误;重商主义即“商业本位”,该政策主要盛行于近代欧洲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2. B 【解析】题目牵涉的是经济的发展,并未牵涉宋代政治政策的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得出:民间名瓷在市场上流通,原因是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题目牵涉的是经济并未牵涉文化,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中叶以后,故D项错误。‎ ‎3. 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置军市,加强沿线的管理,维护西北地区社会边疆的稳定,而不是鼓励西域商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的制约,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中军商签订的契约并不能说明商业性契约当时已普遍存在,故D项错误。‎ ‎4. D 【解析】重商主义政策不符合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传统,故排除A项。在中国古代,商业活动始终受到政府监督,故排除B项。唐代近代型商业初露端倪,但并不能说明当时商人的地位大幅提高,故排除C项。根据“唐代商业初步显现了商业的生活化、世俗化与平民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日用品大量进入流通领域,故选D。‎ ‎5.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宋临安饮食种类丰富,反映了商品经济丰富了市民生活,B项正确。‎ ‎6. D 【解析】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是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文学作品如果能和其他史料相印证是有史料价值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不能说明财政是否出现危机,故C项错误;据材料“《水浒传》中凡涉及打点官差狱头、收买人心等都离不开银子。据史料记载,宋初全国白银总产量维持在20多万两的年产水平,当时每年全国财政收入有数千万贯,换算成白银达数千万两甚至上亿两,GDP更是这个数字的数倍”可知宋朝可能广泛流通白银,故D项正确。‎ ‎7. C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国家收入中,钱的数量逐年上升,而谷物和布帛逐渐降低,从侧面反映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收入减少,而是强调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钱币收入增加,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南移信息,且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与材料不符,排除D。‎ ‎8. D 【解析】据材料“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可知当时的对外贸易不是很兴盛,故A项错误;由材料“1278年诏谕福建行省”说明是元朝皇帝发布的诏书而不是周边各国,故B项错误;据材料“皆有慕义之心……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说明元朝皇帝不是为了税收财源而是展现大国风范,故C项错误;据材料“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元朝皇帝为外来贸易提供条件,故D项正确。‎ ‎9. D 【解析】材料中说明景德镇瓷器远销国内外市场,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均有销售,说明此时商品交换不再局限于本地方市场,故D项正确;材料中商品交换突破了区域之间,并不是论述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景德镇和佛山镇两地市场交换,并不是较为普遍,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是商品交换突破地域限制,并不是说明市场需求的问题,故C项错误。‎ ‎10. A 【解析】由材料“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人”“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中南半岛和马六甲等地贸易,再换回苏木、胡椒”可知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通过海外贸易达到国际经济区域互补,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不同地区间经济的联系而非中国对远东贸易的控制,且表述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郑氏集团的外贸活动而非海禁政策,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1. D 【解析】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表格中,只列举了欧洲、日本、菲律宾,无法说明领先于“世界各地”,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必然关系,故B项错误;表格中“18世纪初期18世纪末期”已经开始工业革命,此时中西贸易不应该只有白银流入,故C项错误;在“18世纪初期18世纪末期”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由于中国奉行海禁政策,使外国的大宗商品很难进入,而传统的工业品渠道始终存在,此时中国依然处于出超状态,故D项正确。‎ ‎12. B 【解析】“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不能表明国家对海禁政策的放弃,内容也仅限于经济,故A项错误;“15671572”年间,实行新航路开辟后,获得财富的殖民者纷纷到东方购买奢侈品,而西方的手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很小,故B项正确;“准贩东西二洋”不能确定是指鸦片,故C项错误;古代的贸易仅限于沿海地区进行,没有对中国传统农业造成根本的影响,故D项错误。‎ ‎13. (1) 宋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功能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对外贸易发达。明清: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实行“一条鞭法”,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高产农作物大量引进,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 不同: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自然经济仍然是经济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手工业和江南地区;虽然推动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但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4. 示例:‎ 观点: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有一部分从欧洲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 评析: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原因是中国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对外国有吸引力,使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