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 2019.11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礼》提出要用六种传统习俗教民安居,其中在墓葬方面要求“坟墓按族分布”,其体现了周朝 A. 生活极具迷信色彩 B. 王权实现高度集中 C. 分封制度全面推行 D. 重视维护血缘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宗法制度。同宗族人死后归葬本族墓地,是对贵族血缘关系的强化和维护,不属于迷信,故D项正确,A项错误;早期政治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选项B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 2.秦法规定:“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汉法也规定:“贩卖缯布不盈二尺二寸者,没人之。能捕告者,以畀(给予)之。”材料反映出秦汉时期 A. 注重立法规范市场秩序 B. 商品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C. 通过立法确保产品质量 D. 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秦汉时期的经济。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在商品市场交易时制定的针对商品质量的法规,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C项“确保”表述绝对,排除。古代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3.西汉末年以后,豪强地主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田庄内部自给自足。考古发现在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有许多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陪葬品。这主要说明 A. 田庄威胁个体经济发展 B. 汉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C. 汉代厚葬风气比较盛行 D. 田庄经济具有一定进步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汉代田庄经济。田庄作为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于汉代,并且在东汉豪强地主墓葬中发现很多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模型,说明田庄经济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故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田庄威胁个体经济和土地兼并的内容,故A、B项错误;随葬品陶器和模型等非贵重物品也不能说明厚葬之风盛行,故C项排除。 4.唐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监察,曾设立十道按察区(后增至十五道),由于部分按察使由驻在州刺史担任,故而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材料表明 A. 加强对地方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监察官不能由地方行政官员兼任 C. 监察制度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 D. 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历史趋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唐朝监察制度。材料中“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说明监察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故C项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材料并未强调加强中央集权,排除;根据材料“由于部分按察使由驻在州刺史担任,故而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可知选项B错误;材料只涉及唐朝一朝内容,无法反映出整个历史发展趋势,排除D。 5.据史料记载,公元8-10世纪时,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超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专门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还出现了一些将舶来的商品进行加工的新型行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得到发展 B. 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C. 中国的海外贸易地域更加辽阔 D. 广州外贸发达已成为国际化都市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唐宋经济。这一时期的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的“蕃坊”和一些新兴行业,说明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广州,已成为国际都市,故D项符合题意;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故排除B项;C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 6.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 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 B. 政治局面相对稳定 C. 制度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 D.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从唐代世家大族的衰落到宋代文官制度的繁荣再到南宋以出生地域作为中心的地方士人集团兴起,均体现了科举取士制度的产生及发展推动唐宋社会转型,故C项符合题意;A项,科举制并未限制世家大族参与,排除;B项,两宋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政治局面并不稳定,排除;D项,题干不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唐宋社会转型的影响,排除。 7.有人研究指出,吴承恩(江苏淮安人)的小说《西游记》中有多场宴会,而饭菜几乎都是如米饭、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等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准确描述了玄奘取经途中遇见的食物 B. 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影响到周边国家 C. 反映了作者生活时代的南方饮食文化 D. 说明小说因其艺术性不具备史料价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史料认知。这些食品都是我国江苏地区的地域性食品,所以反映了作者所在地区食品和自己生活时代对饮食文化的认知,故选C项;根据玄奘西游经历的地区和材料中的食物对比,可以排除A项;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影响到周边国家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小说经过考证后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说法错误。 8.1939年6月,重庆只有机器工厂69家,1940年6月就增加到112家,年底更是达到185家,当时资本总额已达794.8万元……至1942年底,工厂数已增为436家,资本总额已增为17388.3万元。”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较为显著 B. 内迁工厂自身的扩展与示范作用突出 C. 民族资本主义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D. 民族战争为官僚资本提供了敛财契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939—1942年重庆的工厂数和资本总额大量增加正是由于民族资本大量内迁的影响,故B项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主要在1935—1936年,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民族资本内迁的影响,而非民族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排除C;材料并未涉及官僚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排除D。 9.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官僚士绅普遍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之中,称日本为“蕞尔三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士绅阶层逐渐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据此可得出 A. 社会心态变化取决于清朝士绅阶层心态变化 B. 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的意识彻底觉醒 C. 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中国人对国情有了新认识 D. 甲午中日战争推动清政府实行彻底的变法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材料中从“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到“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向西方学习,故C项正确;A项的“取决于”和B、D项的“彻底”表述绝对,故排除。 10.下面是民国初年一学者笔下描述“中国”与“西方”的一些特征的对比。这些特征 A. 是对当时中西方国情的正确认识 B. 推动中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C. 决定了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丰富性 D. 是推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重要诱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民国初期的相关知识。民国初年对东西方文化的偏激认知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激进派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偏激的一面,因此选项A项排除;材料内容是民国初年,此时已经推翻了君主专制,排除B;选项C“决定”表述绝对,排除。 11.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每个农村都必须造成一个短时期的恐怖现象……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农民)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A. 联合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 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 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明确了农民阶级应掌握革命领导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土地革命。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在此基础上,中共领导并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C项正确;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制定于1922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1924年,中国革命领导权掌握在工人阶级手中,故A、B、D错误。 12.辛亥革命后,川军因军阀割据和派系互斗,军纪涣散、装备拙劣,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军队”。然而,从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开始,川军40万人出川抗战,此后8年中,加上各种支援人员共计350万人,伤亡64万人之多,居全国之首,足迹遍布主要抗日战场,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这有力地证明了 A. 四川已经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B. 四川为抗战付出了惨重代价 C. 抗战时期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D. 川军已成为各战场抗战主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抗日战争。抗战爆发使“最糟糕的军队”转变为积极出川抗战、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反映出抗战时期民族意识空前增强,故C项正确;四川军民出川抗战,四川不是抗战主战场,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意识,而非对川军的同情,B项不是材料主旨,错误;川军足迹遍布主要抗日战场,不能说明川军是各战场主力,故D错误。 13.有学者说:自近代以来,不少人把中国的现代化,视为全盘西化的过程,但全盘西化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因为在实践层面,全盘西化根本就不可能。即使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政治人物们也没有要全盘西化的。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B. 义和团运动 C. 孙中山提出五权宪法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中国近代化。材料的核心意思是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人的实践突出把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相结合。C项把三权分立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考试和监察制度相结合,故选C项;A项错在没有西方近代思想;B项完全排斥西方思想;新文化运动绝对肯定和否定东西方文化,故排除D项。 14.1952年,周恩来深入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外交工作经验,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其中,“同我国已建交的东南亚国家,过去是殖民地,现在由当地资产阶级来统治。”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 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 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原则 D. 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根据材料,周恩来认为中国要积极发展同新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即便是资本主义国家,这说明中国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故选C项;A项表述错误,不符合这一时期的中国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新型区域外交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5.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同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一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A. 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失误 B. 缓解因经济困难带来的严重损失 C. 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 D. 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现代经济。1964年,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相对立,当时党和国家试办托拉斯的目的是缓解三年经济困难带来的巨大损失,故B项正确,排除C、D两项;工业、交通与农村工作无关,排除A项。 16.在雅典,公民大会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以讨论国家重大问题。学者研究发现,由于公民大会历时短,每次能讨论的问题数量和能进行辩论的人数极其有限,这与雅典“重大问题要获得充分讨论之后才付诸投票表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这反映出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 A. 没有真正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B. 未将轮番而治落实在实践中 C. 不利于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 使辩论成为重大决策的关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讨论问题的数量和发言人数受限等制约条件说明雅典重大决策不具备严谨性,不利于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公民大会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可以看出,当时雅典主权在民原则,排除A;材料未涉及轮番而治和辩论等内容,故B、D错误。 17.有学者在论述罗马法时指出,原始制度注重对法律过程的考究,法律后果并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协议或者简单的意思表示,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特定的话语。这说明罗马法 A. 法律关系主体狭隘 B. 形式重于实质内容 C. 法律客体范围窄小 D. 注重维护公平公正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信息“法律过程的考究”以及“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可以判定罗马法比较注重法律实施的“形式”,即“形式重于实质内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律实施的主体关系和客体范围问题,故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维护公平公正,排除D项。 18.1750年,一位法国总督对他的继任者说:“这个地方的贵族非常贫穷。同他们过去的境遇相比,他们受到莫大的侮辱。”一位法国贵族成员在1755年不禁感叹道:“贵族每天都在破产、消亡,第三等级却占有财富。”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法国国力的衰落 C. 工业革命扩展 D. 法国大革命爆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法国国力的衰落”无关,排除B;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是在176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法国大革命时间是178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9.1376年,英国议会取得了弹劾政府大臣的权力。“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弹劾权由盛转衰,1805年后,英国议会再未实施任何弹劾。“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弹劾权逐渐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A. 分权制衡体制的形成 B. 君主立宪政体的完善 C. 议会政党政治的实施 D. 责任内阁制度的确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英国近代政治体制。在责任内阁制下,内阁首相是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国王形式上批准后方可组阁,内阁成员和首相采取共进退,集体对议会负责,因此议会对政府大臣的弹劾权失去了意义,选项D正确;英国议会弹劾政府大臣本身就是分权制衡体制的落实,两者并不矛盾,因此A项不是其衰亡的原因,排除;议会弹劾权的衰亡是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的表现,因此后者不构成前者衰亡的原因,选项B排除;议会弹劾权的衰亡和政党政治无关,排除C。 20.在美国,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人一直推崇精英政治,他和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为防止精英统治受到裹挟民意的候选人冲击,而特意设计的制度是 A. 间接选举 B. 政党制度 C. 任期制度 D. 地方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美国近代代议制的发展。根据材料“防止精英统治受到裹挟民意的候选人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实施间接选举的方式,避免了代表民意的候选人冲击精英统治,选项A项符合题意;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时,尚未出现政党,排除B项;任期制度是为了防止形成专制,而非防止裹挟民意的候选人冲击精英统治,排除C;地方分权并不能起到防止裹挟民意的候选人冲击精英统治的目的,排除D。 21.如图反映的是1838—1856年间,英国纺织业当中女工和男工的比例情况。其说明了 A. 纺织业对女性工人的需求量更大 B. 机器生产对工人的体力和技能要求低 C. 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普遍增强 D. 工业化使广大男性社会地位大大降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工业革命影响。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后13岁以上女职工占很大比例,说明机器生产对体力和技能要求较低,故选B项;A项属于对材料的表面解释,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看不出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和男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C、D两项。 2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极力宣扬通过自由主义政策实现英国产业部门间的自然平衡。在他看来,最终的均衡甚至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均衡,而是全球作为一个统一大市场的普遍均衡。这说明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质是 A. 实现世界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 B. 建立英国控制的国际经济规则 C. 帮助英国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 D. 保障国际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亚当·斯密强调自由主义政策不仅能够实现英国产业部门之间的自然平衡,还可以实现全球市场的普遍均衡,将自由主义政策由国内推广到国际,实质上是建立英国控制的国际经济规则,故B项正确;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主义政策服务于英国工业革命后对外扩张的需要,选项A排除;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C选项排除;亚当·斯密的主张是为英国服务,考虑的是英国的利益,选项D排除。 23.马克思在1872年版《共产党宣言》序言中指出,“……所以现在这个纲领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于社会主义的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他将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修正,这体现出马克思 A. 具有自我批判和革新的精神 B. 主张从历史事件出发研究问题 C 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 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材料信息可知,马克思以序言的形式对《共产党宣言》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材料所引序言对所写内容进行了自我反思和否定,体现了自我批评和不断革新的精神,故A项正确;B项没有完整理解题意,且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材料并未强调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关注,排除C;材料强调马克思对理论的不断修补完善,并未提及历史实践活动,选项D排除。 24.冷战时期,美国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三类:民主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和夹在中间的第三世界国家。冷战结束后,更是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的南联盟显然被划在了后者的行列,并在美国主导下,北约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这说明,在冷战结束后 A. 国际上意识形态领域分歧在淡化 B. 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C. 美国反共产主义意识并没有弱化 D. 民主化已成世界政治发展的大势所趋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材料中美国对世界的划分说明,美国以意识形态划分世界的思维方式,并未随着冷战的终结而消失,美国并没有放松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和颠覆活动,其“反共产主义”虽然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以较少的直接体现出来,而以更多的间接方式表达出来,渗透在整体外交政策和各国国际关系中,故C项正确,A项错误;B、D项表述与材料主题不符,故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转型是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对社会转型的研究有利于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认识。 材料一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摘编自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材料二 国内学者通常在四层含义上论及社会转型,即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变动、社会形态变迁以及转型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面对改革开放40多年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学以及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和哲学等许多相近学科,都纷纷提出了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转型期或实现了社会转型的论断,发表了大量以社会转型为主题的论文和论著。 ——摘编自刘少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度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分析18-19世纪时期中西方出现社会转型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出现的国内外背景。 【答案】(1)经济方面:新兴经济成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经济基础;政治方面:新型政治力量(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形成与发展;改革与革命的推动。 (2)主要表现: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正处于市场规范和调整阶段;城市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发展战略急需调整充实;我国正在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与升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国内外背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正迈人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改革的成果正逐渐惠及民生,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解析】 【详解】(1)共同因素: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限定“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分析18-19世纪时期中西方出现社会转型的共同因素”。从经济方面来看,18-19世纪时期中西方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经济基础。从政治方面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形成与发展,成为新兴的革命力量;从社会局势看,18至19世纪的欧洲和中国,不同程度出现了改革与革命,形成了社会转型的推动力量。 (2)主要表现:根据材料“改革开放40多年的社会变迁”可知,从经济体制方面看,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正处于市场规范和调整阶段;从城市化水平发展程度看,我国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发展战略急需调整充实;我国正在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与升级阶段;从人民生活水平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国内外背景:从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特征来看,现在的改革正迈人攻坚期和深水区。从经济改革的成效来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正逐渐惠及民生。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看,当下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全球角度看,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上述重大事件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论题: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阐述:鸦片战争前,中国奉行“朝贡外交”理念,未建立正式的外交机构;鸦片战争以后,迫于列强压力,清政府在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总而言之,中国在近代列强侵略的逼迫下打破“朝贡外交”体制,开始被动接受近代外交观念,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外交体制,中国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本题涉及的主题是近代中国外交的变化。从时间线索和重大事件线索来看,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因此可以得出观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论证过程可以选取鸦片战争前中国奉行的朝贡外交、洋务运动时期设立的总理衙门以及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等历史事件,并予以简要评价,最后得对论证过程进行升华,得出结论,即中国在近代列强侵略的逼迫下打破“朝贡外交”体制,开始被动接受近代外交观念,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外交体制,中国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某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部分) ——摘编自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一则国产欧式女鞋的宣传广告 材料三 改革开放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1992—1994年物价大幅上涨,力度最大,尤其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当时的报纸称“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摘编自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物价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广告所倡导的消费观念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 【答案】(1)趋势:1661—1724年呈下降趋势。 原因:耕地面积逐渐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大;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推广种植;白银大量流人中国。 趋势:1724—1820年呈上升趋势。 原因:人口快速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缩小;商品经济发展,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 (2)消费观念: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原因:激发民族意识,推动爱国运动发展;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3)经济体制的影响;科技与生产能力的影响;人民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国家政策;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解析】 【详解】(1)趋势:根据表格可以直接提取出物价变动趋势,即1661—1724年,该地区的米价呈下降趋势。 原因: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661年至1820年,两湖地区耕地面积逐渐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大;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新航路已经开辟,外来物种玉米、甘薯推广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因此物价下降;根据所学可知,随着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人中国,使得物价下跌。 趋势:根据表格可以看出,1724年至1820年,米价由0.525上涨至2.432,呈上升趋势。 原因:从表格数据来看,这一时期的人口快速增加,但是耕地面积并未呈相应比例上升,证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缩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值国内商品经济发展,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会带动米价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是鸦片战争前,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导致物价上涨。 (2)消费观念:根据材料“爱国须用国货起”可知,材料倡导的消费观念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原因:根据材料“爱国须用国货起”可知,广告宣传的消费观念是立足于爱国主义,因此其有助于激发民族意识,推动爱国运动发展;根据材料“专用国货已多时”“买于陈嘉庚公司”可知,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3)因素: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前……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 1992—1994年物价大幅上涨,力度最大,尤其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因此经济体制的改革是重要的因素;根据材料“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可知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物价水平变化受到科技与生产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民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影响;根据材料涉及的时间“1992—1994”可知,这一时期十四大召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物价造成了影响,说明国家政策,国内外形势也是影响物价变动的重要因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