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 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创立了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皇帝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秦王嬴政改称“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 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建立皇帝制度,C 项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地方推 行郡县制,排除 A。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 度,与题意不符,排除 B。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属于选官制度,排除 D。 【点睛】熟悉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史实即可知道答案。 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D 【解析】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 帝负责,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故 D 正确;A、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古代雅典可能具有公民资格的是 A. 妇女 B. 成年男子 C. 奴隶 D. 外邦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雅典奴隶制时代,真正属于雅典公民的人很少,只是 少数成年男性;广大奴隶、妇女、儿童以及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故排除 ACD,所以 选 B。 4.下列国家中,19 世纪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是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787 年宪法确立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政体,A 项正确。19 世纪 60 年 代经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确立了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采用君主立宪制的形式,但实际上 依然实行专制主义,藩阀以天皇的名义掌握政权,与题意不符,排除 B。19 世纪英国为君主 立宪制国家,排除 C。经过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与题意不符,排除 D。 5.19 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 A. 华盛顿 B. 俾斯麦 C. 查理一世 D. 沃(尔)波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从 1864 年到 1870 年,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普鲁士先后进行了 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故 B 项正确。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排除 A。查理一世 是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欧洲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排除 C。沃(尔) 波尔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排除 D。 6.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件是 A. 《共同纲领》 B. 《共产党宣言》 C. 《四月提纲》 D. 《权利法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件是 《共产党宣言》,于 1848 年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 项正确。《共同纲领》是新中 国成立初期的施政方针,排除 A。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 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与题意不符,排除 C。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英国确立君 主立宪制,排除 D。 7.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即今天的 A. 西安 B. 南京 C. 北京 D. 天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B 项正确。 ACD 与太平天国定都的地点不符,排除。 8.2015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端的标志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九一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答案】C 【解析】 甲午战争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排除 A;九一八事变是 1931 年,不是全民族抗 战的开始,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排除 B;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 抗战开始是卢沟桥事变,C 正确;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不是中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排除 D。 9.“文化大革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它开始于 A. 1956 年 B. 1966 年 C. 1976 年 D. 1978 年 【答案】B 【解析】 1966 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故 B 项正 确;1956 年“文化大革命”尚未开始,故 A 项错误;1976 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故 C 项错误;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故 D 项错误。故选 B。 10.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984 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 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故 A 项正确。B 项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 导思想,排除。C 项是我国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针,排除。D 项是我国的外交方针, 排除。 11.针对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 A. 杜鲁门主义 B.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 马歇尔计划 D. 成立欧共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针对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 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C 项正确。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标 志冷战的开始,排除 A。针对美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经济 互助委员会,与美国针锋相对,排除 B。1967 年欧共体成立,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排除 D。 12.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欧洲联盟成立 B. 赫鲁晓夫改革 C. 不结盟运动兴起 D. 苏联解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瓦解,宣告冷战结束,故 D 项正确。 1993 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推动了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排除 A。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 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体制的问题,从而使这一经济体制进一步僵死,排除 B。不结盟运动兴起,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排除 C。 13.21 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 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B.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D. 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 2001 年 6 月 15 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 安全和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C 项正确。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排除 A。1949 年底,中国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排除 B。1991 年中国加入亚太经 济合作组织,排除 D。 14.古代中国景德镇享誉世界的手工业是 A. 丝织业 B. 制瓷业 C. 造纸业 D. 冶铁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在中国古代,景德镇制瓷业工艺技术水平高,产品精美,故有“瓷 都”之称,B 项正确。丝织业、造纸业、冶铁业等都与景德镇享誉世界的手工业无关,排除 ACD。 15.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英国 D. 荷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7 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 牙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故排除 AB,D 项正确。17 世纪英国实力逐渐 增强,但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排除 C。 【点睛】熟悉荷兰对外殖民扩张的史实即可知道答案。 16.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A. 汽车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气时代 D. 网络时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万能蒸汽机”,推动工业 革命纵深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B 项正确。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排除 C。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普及,人类进入 网络时代,排除 D。 【点睛】熟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即可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17.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 A. 长江中游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 解体;由于五口通商集中在东南沿海,所以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化最早的是东南沿海地区,B 项正确。长江中游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地区也会出现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的 现象,但不是最早,排除 ACD。 1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战争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而洋务运动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A 项正确。B 项是 1840-1842 年,排除。C 项是 1894-1895 年,排除;D 项是 1919 年,排除。 19.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A. 金融领域 B. 贸易领域 C. 农业领域 D. 工业领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先爆发于股票交易所即金融领域, A 项正确。贸易领域、 农业领域、工业领域也均出现了经济危机,但均不是首先爆发的领域, 排除 BCD。 20. “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着重发展的产业是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商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为了维护国家独立, 打破帝国主义势力的封锁,“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着重发展的产业是重工业,主旨在国防。 故选 A。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的特 点 21.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苏联推行改革的最高领导人是 A. 叶利钦 B. 勃列日涅夫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推行改革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末,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故 D 正确。叶利钦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领导人, 排除 A。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的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与题意不符,排除 B。C 选项赫鲁晓 夫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60 年代中期的苏联领导人,排除。 【点睛】熟悉苏联经济改革的史实即可知道答案。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 A. 人民公社化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业合作化 D. 土地私有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故 B 项正确;A 项是 1958 年实行的,排除;C 项是三大改造时期的,排除;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坚持土地公有制,故 D 项错误。 23.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 A. 深圳 B. 浦东 C. 厦门 D. 海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故选 B.A、C 为 1980 年,D 为 1988 年。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 2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 A. 1978 年 12 月 B. 1986 年 9 月 C. 1991 年 11 月 D. 2001 年 12 月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在 2001 年 12 月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 判。因此 D 项正确。其他三项错误。 25. 19 世纪 70 年代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 A. 轮船 B. 飞机 C. 汽车 D. 马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汽车是 19 世纪末才发明的,而飞机是 20 世纪初才传入中国的,而马车是传统交通工具。19 世纪 70 年 代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工具为轮船。故选 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轮船 26.辛亥革命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的是(  ) A. 中山装 B. 列宁装 C. 长袍 D. 马褂 【答案】A 【解析】 中山装是根据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孙中山先生设计并率先穿 用。在民国十八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故 答案为 A 项。列宁装是新中国成立后从苏联引进的一种服装样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 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 项;长袍、马褂是旧式传统服装,在辛亥革命后不具有时代特征, 排除 C、D 项。 27.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家是 A. 黄宗羲 B. 王守仁 C. 朱熹 D. 董仲舒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 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故 B 项正确。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 A 项错误。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提出格物致知以求理,与材料不符,C 项错误。董 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与题意不符,D 项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知识型题目,紧扣题意“致良知”“知行合一”,结合王阳明的思想即可知道 答案。 28.东晋王羲之的主要书法成就是 A. 楷书 B. 隶书 C. 行书 D. 草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 一行书”,C 项正确。唐朝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的楷书造诣很高,排除 A。汉代隶书流行 广泛,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排除 B。唐代张旭是草书名家,排除 D。 29.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 A. 赋 B. 小说 C. 散曲 D. 词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散曲是元代最高的文学成就,故 C 项正确;A 项是汉代,排除;B 项是明 清时期,排除;D 项是宋朝,排除。 30.近代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 孙中山 B. 林则徐 C. 严复 D. 胡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严复是近代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翻译了《天演论》,故 C 项正确; 孙中山是革命派的代表,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胡适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代表,故 排除 ABD 三项。 3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丞相,以六部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秦以来的丞相制被废除, 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A、B 选项宰相制度 还存在;D 选项矛盾已经基本结束。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宰相的废除 32. 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未能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 C. 义和团运动对侵略势力的打击 D. 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斗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近代列强发起了一系列 侵华战争,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之所以没有完 全瓜分中国,主要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故 D 项正确;帝国主义存在勾结,故A错误;B 中矛盾属于国内的,不是国外的;义和团只是其中之一,故 C 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33.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A. 中英两国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B. 英国领事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 C. 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 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答案】C 【解析】 解题时首先明确“领事裁判权”,即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法或成为被告时, 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是对中国的司法主权的侵犯,故 C 项正确;“中英两国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指的是领事裁判权,而不是其影响,故 A 项排除;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与题意无关,故 B 项排除;协定关税与题意无关,故 D 项 排除。 【点晴】解题的关键是对“领事裁判权”的准确理解,简单的说就是外国人在中国违法,中 国人无权制裁,这显然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明确这一点解题就较为容易。 34.史学界通常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依据是: A. 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B.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C. 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 平均地权的主张未曾真正实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没 有改变,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C 项正确。A 项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依据”,排除。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不是史学界通常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排除 B。D 项是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局限,与题意不符,排除。 【点睛】熟悉辛亥革命的史实,紧扣设问要求“主要依据”,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35.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 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重庆谈判 B. 西安事变 C. 北平和谈 D.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所在地为陪都,指的是重庆,根据所学知识,1945 年 蒋介石和毛泽东在重庆进行的谈判,A 项正确。B 项发生在 1936 年的西安,不符合题意,排 除。北平和谈发生在 1949 年的北平,与材料不符,排除 C。1937 年 9 月 23 日,蒋介石发表 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排除 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等,结合重 庆谈判的史实分析即可。 36.大革命失败后,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的是: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 长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退回文家市,决定放弃长沙,向敌人 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 火,B 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 A。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的成立于 1931 年 11 月,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排除 C。长征是指土 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 转移行动,与题意不符,排除 D。 37.中国古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是我国什么时候的农业生产情况 A. 先秦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南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 这个过程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C 项正确。先秦时期,在苏湖地区不可能出现“苏湖熟,天下 足”的谚语,排除 A。隋唐时期经济重心还在南移过程中,排除 B。明清时期,苏湖是政府的 钱粮中心,但与材料不符,排除 D。 38.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在: A. 击败“无敌舰队”后 B. 颁布《航海条例》后 C. 打败荷兰后 D. 英法七年战争后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8 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七年战争击败法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成为“日不落”帝国,D 项正确。1588 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 排除 A。1651 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引发 1652 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排除 B。1652-1674 年,在三次英荷战争中,英国击败荷兰,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巩固了英国海上霸权, 排除 C。 39.1929 年经济危机开始时首先表现为: A. 金融危机 B. 通货膨胀 C. 产品过剩 D. 市场萧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市场形势急转 直下,股价狂跌;股票持有者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盘,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股票 市场属于金融市场,A 项正确。1929 年经济危机是通货紧缩,不是通货膨胀,排除 B。产品过 剩是生产领域、市场萧条是流通领域,这些都不是这场经济危机开始的领域,排除 CD。 【点睛】本题为记忆型选择题,熟悉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史实即可知道答案。 40.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B. 区域集团化严重阻碍其发展 C. 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 D.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往往在全球化中 是获利者;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的资本输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故 ACD 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经济 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并不矛盾,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 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B 项错误,所以选 B。 【点睛】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史实,紧扣设问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公元前 1 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曾说:《十二铜表法》是“必要的诗歌,小孩子 可得而诵读之”。据此可知,该法 A. 是口头流传的不成文法 B. 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 C. 在古罗马得到普及 D. 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说明《十二铜表法》通俗易懂,在社会上普及程度高, 故 C 项正确;AD 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B 项错误,《十二铜表法》 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 点睛:材料“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从中可以分析《十二铜表法》是 比较普及。 42.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家中长辈住在 A. 东厢房 B. 西厢房 C. 南向北房 D. 北向南房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中,正房即 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因此长辈作为一家之主,应该住北方,即南向北房,C 项正确。据古代 习惯可得出东厢房一般为长子所住,排除 A。西厢房一般为次子所居住,排除 B。南房门向北 开所以叫做倒座,佣人住倒房,排除 D。 43.“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 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 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它”是 A. 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 B. 1787 年美国宪法 C.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D 【解析】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在君主派和共和派的妥协过程中以微弱的优势诞生的,体现 了材料所述的史实,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英国是君主立 宪制国家,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1787 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总统制国家,选 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选项 C 不符合 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44.恩格斯曾说:“公社是旧的、法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的坟墓,而同时对法国来说又是新的国 际共产主义的摇篮。”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评价的是 A. 巴黎公社 B. 法国大革命 C. 光荣革命 D. 十月革命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中的“公社”、“法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摇篮”等说明这一事件是巴黎公 社,故 A 项正确;法国大革命不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摇篮”,故 B 项错误;光荣革 命和十月革命不符合“法国”,故 CD 错误。 45.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 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巴黎和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台湾被割占的条约是《马关条约》,该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题干中的旅顺、台湾均在此列。《南京条约》割占的是香港岛,《辛丑条约》 中没有割地的条款,《巴黎和约》涉及的中国领土主权是山东,ABD 项均与题干无关,故选 C。 46.有人在日记中写道:“省城各学校之学生,各执小旗,书‘讨卖国贼’等字,奔走呼 号……询系留日学生因驻日公使章宗样将青岛私卖于日本,追章返国至天津,用炮击章,而 步军统领捉拿 19 人下狱,议治该留学生之罪,都中各校一齐罢课,以救在狱之学生。”该日 记写于( ) A. 1919 年 5 月 B. 1927 年 4 月 C. 1937 年 7 月 D. 1945 年 5 月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根据材料中“讨卖国贼”“驻日公使章宗祥将青岛私 卖于日本,追章返国至天津,用炮击章”“各校一齐罢课,以救在狱之学生”得知,该日记 写于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发生在 1919 年,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 A;其余三项时间均不符 题意。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 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通过这一宪 法条文的会议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是在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上,故 B 项正确。其它几项都与 1954 年无关。 【点睛】本题属于简单的题目,主要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信息。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这一关键词,联系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便可得出答案。 48.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能支持 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俄国实力衰落 B. 美国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挑战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形成制约,故 C 正确;俄国实力衰落,与题干没有 逻辑关键,故 A 错误;美国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故 B 错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 球化中面临挑战,与材料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多极化趋势制约美国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错误或无关选项,得出 正确答案。 49. 清朝有官员认为“洋商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他支持的经济政 策是 A. 农战结合 B. 对外开放 C. 重商 D. 海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洋商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信息可知,为了 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等给中国带来后患,该官员建议实行海禁政策。故 D 项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海禁 50.引起下表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 时间 威尼斯 葡萄牙 1498—1501 年 年均 350 万英镑 年均 100 万英镑 1502—1505 年 年均 22.4 万英镑 年均 230 万英镑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工业革命 D. 光荣革命 【答案】A 【解析】 表格显示处于地中海的威尼斯香料进口总值下降,代之而起的葡萄牙成倍增长,主要是新航 路开辟之后引起商业革命,导致传统商路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 A 项正确;文 艺复兴主要是人的发现,故 B 项错误;工业革命是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故 C 项错误;光荣 革命是 17 世纪末完成,故 D 项错误。 51.据国民政府经济部 1942 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 3758 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 1654 家, 占全部工厂总数的 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B. 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 C. 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 D. 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 【答案】D 【解析】 抗日战争为西南地区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大机遇.抗日战争前,工业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东 部和沿海地区。1937 年七七事变后,东部和沿海、沿江地区大部分国土沦陷,不得不将工厂 内迁。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地区工业的发展,到 1942 年达到了顶点,D 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抗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比较缓慢,A 不正确;四川企业的增加得益于政府政策, 四川人办实业的风气不是主要原因,B 不正确;C 与史实不符。 52.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 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 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 A.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 违背了工人的利益 C. 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D. 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 【答案】C 【解析】 罗斯福新政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损害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故受到“敌视”,故 C 正确;罗斯福新政没有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故 A 错误;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维护了工人的 利益,故 B 错误;罗斯福新政并未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故 D 错误。故选 C。 53.1919 年 3 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 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 苏维埃政府(  ) A. 取消了自由贸易 B. 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 C. 鼓励私人办企业 D. 征收固定粮食税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1919 年 3 月”“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等信息可知,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取消了自由贸易,A 项正确。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B。鼓励私人 办企业、征收固定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开始于 1921 年,排除 CD。综上所述,本题正 确答案为 A。 54. 1979 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 D. “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 1978 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 B 正确;A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故排除;C 是 1958 年的大跃 进时期,故排除;D 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口号,故排除。 55.1965 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以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在此影响下,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 的私人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A. 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趋势 B. 瓦解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C. 破坏了经济全球化的局面 D. 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D 【解析】 题干反映了法国兑换黄金抛售美元,实际上是对美元地位的一种挑战和否定,布雷顿森林体 系使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法国这么做,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挑战, D 正确; 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欧洲摆脱美国的控制,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A 不正确;材料做法只 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冲击,“瓦解了”的说法不正确,B 排除;C 与史实不符。 5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提出这一看法的学派是 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 【答案】B 【解析】 战国时期法家学派主张“依法治国”,材料中体现法家思想,故 B 正确;其他家思想不主张法 治,故排除。 57.“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 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 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场“激烈变革”是指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 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可知所述事件应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排除 ABD; 再根据材料中“鼓 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得知“激烈变革”是指思想文化运动, 即新文化运动,故 C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认为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以 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 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 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 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 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 2000 多年 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58.一个欧洲人谈及其在美国的见闻时说:“这种地方真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工人的帐篷营, 尤其是还有无数在建铁路的护路工……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 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他描述的这一现象最早发生于 A. 17 世纪末 B. 18 世纪末 C. 19 世纪初 D. 20 世纪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 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可知,这时候使用了电力, 这应该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答案选 D。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电气技术的应用 59.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 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 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商代”.“牛耕”。A 项“牛骨”不等于“牛耕”,排除;《诗经》 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排除 B;孔子学生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排除 C;甲骨文 是殷商时代文字,“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说明当时可能出现了牛耕,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的改进 60.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 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措施,包产到组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公 社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所以 BCD 都与题干不符,结合图片可知当时时间为 1953 年属于三 大改造时期,所以应为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所以选 A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 20 分。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对得 2 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 1 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61.列宁曾在《真理报》上说:“四万万落后的亚洲人得到自由了,对于政治生活已经有觉悟 了。此事对于文明的欧洲是不发生关系的,甚至法国至今还未正式承认中华民国。欧洲这种 冷淡的态度,用甚么可以去解释呢!原来在西方各处都受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之统治,这资 产阶级四分之三已经腐朽。”据此可知,列宁 A. 肯定了辛亥革命 B. 批判了帝国主义 C. 宣扬了俄国二月革命 D. 赞颂了法国大革命 【答案】A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四万万落后的亚洲人得到自由了,对于政治生活已经有觉悟了”可知列 宁肯定辛亥革命的功绩,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 项正确。由材料“甚至法国至 今还未正式承认中华民国”、“欧洲这种冷淡的态度”可知欧洲冷漠对待辛亥革命,而不是列 宁批判帝国主义,排除 B。列宁肯定中国的辛亥革命,以此宣扬俄国二月革命,肯定二月革命 的功绩,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列宁赞颂法国大革命,而是肯定中国的辛亥革命,以此宣扬 俄国二月革命,肯定二月革命的功绩,排除 D。 62.1970——1972 年,中国出现了同世界各国建交的热潮,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数 量三年内翻了一番。导致这股建交热潮出现的原因有 A.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 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 C. 中美关系解冻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C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在 1978 年,这与材料里的时间不符,可排除 A;中 国实行“一边倒”方针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这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可排除 B;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些都提高了中 国国际地位,导致这股建交热潮的出现,故选 CD。 63.“西欧人采用了多种‘疫苗’来抵御共产主义,如社团集体谈判、经济计划、凯恩斯主义 需求管理与福利国家等,1957 年《罗马条约》的签署则又为其添加了一种新的‘疫苗’:跨 境经济一体化。”由此可知,这段话的作者 A. 认识到冷战对西欧的影响 B. 担心冷战阻碍经济全球化 C. 认为西欧联合有助于遏制苏联 D. 主张加强西欧与苏联的经济联系 【答案】AC 【解析】 据材料“多种‘疫苗’来抵御共产主义……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与福利国家……1957 年《罗 马条约》的签署则又为其添加了一种新的‘疫苗’:跨境经济一体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疫苗来抵御共产主义,体现了冷战的特点,材料认识到冷战对西欧的影响,故 A 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故 B 项错误;1957 年《罗马条约》促进了西欧联合,材料认 为这有助于遏制苏联,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加强西欧与苏联的经济联系的主张,故 D 项错误。故选 AC。 64.下列概念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 2000 多年历史特征的有 A. 理性时代 B. 专制社会 C. 农耕时代 D. 科举社会 【答案】BC 【解析】 秦朝开始中国确立起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所以一直到清朝中国都属于专制社会,而 这时同样中国的农耕经济是主要的经济形式,故一直至清朝都没有实质性变化,所以又属于 农耕社会,所以选 BC;AD 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65.1898 年清政府发布谕令:“图治之法,以农为体,以工商为用……兼采中西各法,讲求利 弊,有能创制新法者,必当立于优奖。”清政府在这一谕令中 A. 提倡发展工商业 B. 主张向西方学习 C. 主张重农抑商 D. 否定洋务运动 【答案】AB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以工商为用”可知提倡发展工商业;“兼采中西各法”可知主张向西方 学习,故本题选 AB;由“以工商为用”可知清政府并非主张重农抑商,C 错误;D 材料信息无 法体现,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以工商为用”“兼采中西各法”,结合所学近代清政府的改革分析解 答即可。 66.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经济危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危机发生后各国陆续调整了经济政策 B. 危机迫使各国重新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危机爆发表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彻底失败 D. 危机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并存 【答案】A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经济“滞胀”,西方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减少国 家对经济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开支,故 A 项正确。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 胀”迫使各国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实行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 合经济”,排除 B。C 项中“彻底失败”的说法错误,排除。1973 年,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 胀”现象,“滞胀”是指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并存,D 项正确。 【点睛】结合 20 世纪 70 年代经济“滞胀”的史实,紧扣设问要求“正确”,逐一分析选项即 可知道答案。 67.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该计划 A. 以重工业为主要建设内容 B. 实施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C. 处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下 D. 导致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 【答案】AC 【解析】 一五计划时期是 1953-1957 年间,这时由于处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资本主义阵营敌视、 封锁和禁运条件下,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然的选择,故选 AC;“文革”时期是 1966-1976 年间,不是一五计划时期,故排除 B;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于 1958 年,也不属于一五计 划时期,故排除 D。 68.《明史·儒林传序》认为明代“科举盛而儒术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 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 程朱理学受到批评 C. 科举考试忽视儒学 D.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 【答案】B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不能得出儒学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排除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科举考 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均是以程朱注解为准,这就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因此程朱理 学受到批评,BD 项正确,符合设问要求。材料反映科举考试热,而儒术微,不等于忽视儒学, 排除 C。 69.“在文艺复兴初期,人们有一种感觉,认为一切都是古人说得对,以至于真正的问题就是 应该对古代膜拜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这里的“古人”指的是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 B. 这里的“古人”指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人 C. 作者认为应该膜拜古人而不是上帝 D. 作者认为文艺复兴初期的人们盲目崇古 【答案】A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 14 世纪到 16 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 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来宣传资产 阶级文化,故“古人”指的是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A 项正确,B 项错误。由材料“以至于真 正的问题就是应该对古代膜拜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可知文艺复兴初期人们盲目崇古,复兴古 文化,而不是膜拜古人,排除 C,D 项正确。 7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理论有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C.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答案】C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发表于 1940 年,标志着马列主义同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A 项与设问不符,排除。在国共十年对峙中, 毛泽东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B 项与设问不符,排 除。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毛泽东提出了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 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故 C 项正确。1957 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 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D 项正确。 【点睛】抓住设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 理论有”,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