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学科期中试题 高二文科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题满分:100 分 2017.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注意:‎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1.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 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C.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 山体发生滑坡 ‎【答案】C ‎【解析】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不是干扰有线电话;太阳活动与气温异常变化无直接关系;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正确;山体发生滑坡与太阳活动无直接关系,所以本题选C。‎ ‎2. 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是因为 ( )‎ A. 大小行星绕日公转轨道面完全在同一平面上 B. 日地之间的距离适中 C. 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 D.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答案】C ‎【解析】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与地球公转平面有一定的倾角,A错误;‎ 日地之间的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都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B、D错误;各行星的公转方向和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故C符合题意。‎ ‎3. 下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 ‎ A. 甲>乙>丙>丁 B. 乙>丙>甲>丁 C. 丙>乙>丁>甲 D. 丁>丙>乙>甲 ‎【答案】A ‎..................‎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 下图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沿着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顺着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①③偏向运动方向左侧,为南半球水平运动;②④偏初始方向的右侧,为北半球。故选B。‎ ‎【考点定位】沿着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5. 地球自转产生了 ( )‎ A. 昼夜现象 B. 昼夜更替现象 C. 极昼、极夜现象 D. 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日月星辰都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和水平运动物体形成偏向等地理意义,而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四季、五带的差异。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故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而形成昼夜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注意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的区别。‎ ‎6.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 A. 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 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 C. 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D. 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 ‎【答案】D ‎【解析】考查大气逆辐射。‎ 晴天云层薄故而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即为夜晚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故而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D正确。‎ ‎7. 近地面风向是( )‎ A. 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C. 与等压线平行. D. 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 ‎【答案】D ‎【解析】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大气的运动分为竖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和水平方向的运动――风,大气水平运动的源动力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它的影响下,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高空的大气运动只受两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其结果是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大气运动是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风向与压线斜交,故选D。‎ ‎8. 下图 “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点位于30°N 附近 B. 乙点位于30°N C. ①是冷性气流 D. ②盛行西南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30°附近是副极地低压带,从甲来的气流向上爬升,气温高,甲地是副热带高压带,位于30°N附近。A项正确。乙地是极地高压带位于90°N附近。B项错误。①是盛行西风带,暖性气流。C项错误。②是极地东风带。D项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中高纬度环流 ‎9. 下列锋面天气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冷暖气团交汇后,暖气团向上爬升,冷气团位于锋面下方,因此A错误;冷暖气团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才能形成交汇,因此B、D错误;C正确。‎ 考点:锋 ‎10. 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反气旋是高气压中心,中心气流由里向外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的反气旋是顺时针,南半球的是逆时针;图示A是北半球的气旋,图示B是北半球的反气旋,图示C是南半球的反气旋,图示D是南半球的气旋。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气旋与反气旋。‎ ‎11. 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盛夏的伏旱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 A. 冷性高压 B. 暖性低压 C. 冷性气旋 D. 暖性反气旋 ‎【答案】D ‎【解析】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随着气温的升高,陆地气压降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逐渐西移,正常年份在7月中旬-8月中旬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高压(反气旋)控制下,下沉气流十分强盛,难以形成降水,7、8月多晴朗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盛夏伏旱。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夏伏旱形成的天气系统是: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或反气旋(高压),性质属于暖性反气旋,D正确。‎ ‎12. 下列四幅图,正确表示地中海气候类型的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四图的气温、降水量分布信息判断,A图示终年高温多雨,故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B图示最低月温在0°C以上,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C图示终年高温,且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D图示最低月温在0°C以下,终年少雨,故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量分布基本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性。‎ ‎13. 下图示意1978~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 A.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B.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C.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产业发展。‎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年前第三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1990年后第二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D正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S技术应用领域逐步扩大。观测北冰洋海冰状况并预测“北极航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Internet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3S技术的应用。‎ 观测海冰状况需要利于RS(遥感技术),但预测天气需要与地图相结合并分析地理数据,故需要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15. 西气东输工程对于用气地区的环保意义在于( )‎ A. 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 B. 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 改善大气环境 D. 增加就业岗位 ‎【答案】C ‎【解析】考查西气东输的影响。‎ 西气东输对西部开发的好处是:开发能源、增加就业、发展经济,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的主要好处是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所以环保意义是改善大气环境,C正确。‎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下图为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A. 山峰多冰川 B. 昼夜温差大 C. 草场面积广 D. 高原光照强 ‎17. 青藏高原多数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 日照条件差 B. 热量条件差 C. 干旱多风沙 D. 地形起伏大 ‎18. 适当提高自来水价格,可以 ( )‎ A. 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 B. 加快水利基本设施的建设 C. 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D. 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 ‎【答案】16. B 17. B 18. C ‎【解析】本题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6. 青藏高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导致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该民族服饰藏袍的“不对称”与之有关,藏袍宽大,穿着自如,防寒保暖便于起居,白天气温高可脱出一只胳膊方便散热,调节体温;中午炎热时甚至褪下袖子缠于腰间;早晚温度低,则两个袖子都穿上。故选B。‎ ‎17. 青藏高原上太阳辐射强,日照条件好。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多数地区的热量条件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要求。B正确。‎ ‎18. 适当提高自来水价格,通过经济措施来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C正确。‎ 针对我国内蒙古地区开荒种粮,当地流传着“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四年白茫茫,五年六年变沙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 这种发展模式属于( )‎ A. 可持续发展 B. 恶性循环 C. 密集循环 D. 混合农业、生态农业 ‎20. “三年四年白茫茫”是指( )‎ A. 雪灾 B. 大片棉花种植 C. 沙漠化 D. 次生盐碱化 ‎【答案】19. B 20. C ‎【解析】考查荒漠化的防治。‎ ‎19. 这种毁草开荒的发展模式,导致土壤的次生盐碱化、荒漠化,属于恶性循环。‎ ‎20. 内蒙古地区开荒种粮,植被破坏,风沙肆虐,土壤肥料下降,加之本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极易导致土地的荒漠化。‎ 喀什是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个重要城市。喀什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资源。2013年是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第三年。现在喀什正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 喀什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 A. 资金、技术 B. 原料、劳动力 C. 动力、土地 D. 市场、设备 ‎22. 我国沿海大型纺织集团在喀什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其最主要原因是(  )‎ A.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 B. 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C. 享有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完善 D. 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 ‎23. 产业转移的实施对该地的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动城市化进程 ‎③使生态环境改善 ④延长了产业升级时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1. B 22. A 23. A ‎【解析】考查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产业集聚的原因,产业转移的影响。‎ ‎21. 根据材料,喀什位于南疆盆地边缘,距新疆棉花产区 近,靠近原料产地。该地经济落后,有大量廉价劳动力。适宜纺织工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B对。喀什经济落后 ,在资金、技术、设备、市场方向没有优势,A、D错。动力、土地不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影响因素,C错。选B项。‎ ‎22. 我国沿海大型纺织集团在喀什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的产业链,主要是靠近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A 对。土地不是工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喀什技术水平低,D错。基础设施没有优势,C错。选A项。‎ ‎23. 产业迁入促进喀什的产业结构调整,①对。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②对。 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③错误。缩短了产业升级时间,④错误。所以A正确。‎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地区组合中,正确的是 A. 京津唐工业基地——甲 B. 沪宁杭工业基地——乙 C.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 D.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 ‎25.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A. 水能 B. 太阳能 C. 核能 D. 天然气 ‎【答案】24. C 25. C ‎【解析】试题分析:‎ ‎24. 根据图示的海陆位置和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判断,甲图表示我国长三角地区;乙图表示我国珠三角地区。‎ ‎25. 结合上题分析,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由于经济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不足,故十分重视核能的开发。选项中的水能不属于新能源,上述两地区没有天然气资源的优势,而太阳能资源也并不很丰富,且开发的成本高,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能源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东海、南海的分布等信息,即可准确定位,并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概况分析即可。注意比较选项内容逐一分析。‎ 下表为我国华北某山区1970和2000年有关农业发展统计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 ‎26. 该地农业发展状况是( )‎ A. 耕地较30年前增加了15% B. 增加的耕地主要来自荒地的开垦 C.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D. 生态环境发展趋于恶性 ‎27. 该地区计划在2015年前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该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林木有 A. 茶树 B. 柑橘 C. 杨树 D. 硬叶林 ‎28. 森林覆盖率提高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 夏季气温升高 B. 河流含沙量不变 C. 地下水蓄积量增加 D. 耕地面积扩大 ‎【答案】26. D 27. C 28. C ‎【解析】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状况,森林覆盖率提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6. 读表格,该农业耕地较 30 年前增加了 15 万亩,是 30%,A 错误。森林覆盖率下降,增加的耕地主要来自林地的开垦,B 错。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减少,C 错。林地减少,含沙量增大,生态呈恶性循环状态,D 对。 ‎ ‎27. 该地为我国华北某山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BD均为亚热带植被,C正确。‎ ‎28.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气温日较差减小,A错。河流含沙量减少,B错。地下水蓄积量增 加,C对。耕地面积减小,D错。选C项。 ‎ 读我国西北内陆某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图.中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可以是( )‎ A. 冲积扇 B. 河流沿岸平原 C. 河边滩地 D. 河流三角洲 ‎30.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热量充足 B. 太阳辐射强 C. 水资源丰富 D. 土壤肥沃 ‎【答案】29. A 30. B ‎【解析】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 ‎29. 根据图示信息看出,该地区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区,形成的是山麓冲积扇,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40分)‎ ‎31. 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回答。‎ ‎(1)图中A处夏季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 ‎(2)图中B处冬季盛行 风,它们的主要成因是 。A处西北部夏季形成了 压中心。‎ ‎(3)A、B、D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 _ __、____ __ ‎ ‎ ___,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答案】(1)西南风 风带气压带移动及海路热力性质差异 ‎(2)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底 ‎3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解析】考查季风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 ‎(1)图中A处夏季盛行西南风,其形成原因是: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叠加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使南亚的西南季风特别强盛。‎ ‎(2)图中B处冬季盛行西北风,它们的主要成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寒冷,形成高压,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亚洲高压中心的东南侧,所以盛行西北风。A处西北部夏季形成了印度低压(亚洲低压),为低压中心。‎ 图示地区为南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图中的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为高压,气温较低,陆地为低压,气温较高,所以是夏季,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此时,亚欧大陆上被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控制。‎ ‎(3)A处纬度较低,位于热带季风气候,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材料二: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 “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河套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 ‎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呼伦贝尔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是 。‎ 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有那些 。‎ ‎(3)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煤从空中走”,将输煤变为输电,试评价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影响。‎ ‎(4)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 ‎【答案】(1)光照资源丰富 灌溉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2)畜牧业 ‎ 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建人工草场;合理利用水资源(任答两点2分)‎ ‎(3)利: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减轻运输压力,减少损耗,节约运输成本 ‎ ‎ 弊:加重当地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利弊各一点)‎ ‎(4)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任意两点)‎ ‎【解析】考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热量、光照、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河套平原纬度较高,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热量、降水对农业生产并不十分有利,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应从光照、地形、土壤、水源来说明。‎ ‎(2)呼伦贝尔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草类生长良好,农业生产应以畜牧业为主;过度利用草场资源是当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实际上就是回答合理利用保护该地区草场资源的措施。‎ ‎(3)内蒙古变输煤为输电的影响既要回答有利影响,又要回答不利影响。火力发电排放污染物多,用水量大,因此其不利影响主要是加重当地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 ‎(4)从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生态(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社会(增加就业机会)三个方面说明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 ‎33. 读“我国平谷地区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平谷地区(见下图)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桃乡”的称号,每年都举行平谷国际桃花节、金秋采摘节.该地区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山间小盆地,独立水系,周围群山储藏着大量富钾火山岩.平谷大桃无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口味佳.桃树为落叶小乔木,夏末成熟.桃树喜光、温暖,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水湿.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 ‎(1)分析图中A地比B地年降水量多的原因。‎ ‎(2)平谷大桃口味佳,简析该地区发展大桃的优越区位条件。‎ ‎【答案】(1)该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A地为迎风坡,降水多,B地为背风坡,降水少(或A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优越的自然条件: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平谷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利于大桃糖分和养分的积累.独立水系,水质优良.平谷境内多河流,地下水资源丰富,属于独立水系,且水质好,无污染.土质独特,营养丰富.该地区为三面环山,西南开口的敞开型地形,山前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属于微酸性沙质透气性土壤,加上周围群山储藏着大量富钾火山岩,富含大量的微量营养元素(或土壤肥沃,含钾量高,且排水性能好).冬季温度低,病虫害少.‎ 社会经济条件:重视农业技术,科学管理;采用加大农家肥施用量,尽量少施或不施化肥,杜绝使用化学农药;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解析】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东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的水汽,在山地迎风坡,降下地形雨。结合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A位于山地东南部,是迎风坡,降水多,B位于山地西北部,是北风坡,降水少。‎ ‎(2)口味佳的生长条件,就要从,色、香、糖分、营养元素、农药残留、病虫害影响、化肥施用多少等方面考虑。大桃口味最佳,糖分一定积累的多,需要昼夜温差大这个条件,这里是温带季风气候,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材料中说明是独立水系,无农药残留,说明这里水质好,不会受到外界的水污染,桃的品质好;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如钾等微量元素,土壤排水良好,桃树生长环境优越,营养丰富。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温低,害虫不易过冬,果树病虫害少;农业技术的发展,科学的管理,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种植经验,有机肥的使用等,都是果树生长的优越条件。‎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