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16)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父遂良,仕至尚书度支员外郎。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 。擢进士甲科,补扬州观察推官,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平遥县。使者荐之,通判晋州。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辨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守将不服,诉之,诏为置狱,果不当死。召为三司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江陵府。未行,会河北乏军费,选为都转运使,迁工部郎中,不增赋于民而用足。还,为枢密直学士,求补外,以右谏议大夫知天雄军。兼判吏部流内铨,选补科格①繁长,主判不能悉阅,吏多受赇,出缩为奸。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②法,力阅视,具得本末曲折。明日,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铨事悉自予夺,由是吏不能为奸利。数月,声动京师。民有亡其妇者为设方略捕立得杀人贼发所瘗尸并得贼杀他妇人尸二秦人大惊徙并州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宝元二年,迁刑部侍郎、复知永兴军。 时方用兵,民苦调发,吏因缘为奸。衍区处计画,量道里远近,宽其期会,使民得次第输官。比他州费,省钱过半。召还,权知开封府,权近闻衍名,莫敢干以私。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 ,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仲淹争议帝前,诋衍, 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衍清介不殖私产,既退,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 ,才数十楹,居之裕如也。善为诗,正书、行、草皆有法。病革,帝遣中使赐药,挟太医往视,不及。卒,年八十。赠司徒兼侍中,谥正献。 (节选自《宋史?杜衍传》) 【注】 ①科格:规章。 ②铨:选授官职,量才授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民有亡其妇者/为设方略/捕立得杀人贼/发所瘗尸/并得贼杀他妇人尸二/秦人大惊/徙并州/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 B.民有亡其妇者/为设方略捕/立得杀人贼/发所瘗尸/并得贼杀他妇人/尸二/秦人大惊/徙并州/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 C.民有亡其妇者/为设方略捕/立得杀人贼/发所瘗尸/并得贼杀他妇人尸二/秦人大惊/徙并州/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 D.民有亡其妇者/为设方略/捕立得杀人贼/发所瘗尸/并得贼杀他妇人/尸二/秦人大惊/徙并州/元昊反/以太原要冲/加龙图阁学士/ 【解析】 联系上下文,明晓文段是杜衍破案及任职情况。其次抓住名词“秦人”“并州”“元昊”及虚词“者”“并”“以”进行断句,最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总发,即束发,古代 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之年,与“总角”之意有所不同。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执掌全国土地、户籍、科举、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宜,其长官为户部尚书。 C.河东,其中的“河”指黄河,因黄河自北而南流经山西省境内,故称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D.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与白居易《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中 的“宫使”意同。 【解析】 “科举”为礼部主管,而非户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杜衍公正执法,善于断案。高继升被诬反叛而被逮捕治罪,关押了很久也没有判决,幸亏杜衍及时辨明冤案,且将诬告者绳之以法。 B.杜衍为政有方,体恤百姓。任工部郎中时,他不向百姓增加赋税而保证财用充足;宝元二年,朝廷大举用兵,他想方设法减轻百姓的兵役之苦。 C.杜衍工作严谨,待人宽容。任吏部流内铨时,他察觉到下属官吏借机为奸,于是在公事上尽职尽责且亲力亲为;范仲淹因战事与其观点不同而诋毁他,他也不在意。 D.杜衍清廉正直,不谋私利。他身居高位,但周围的人畏其清廉不敢以私情请托;他自己也不营谋私产,退职后居住环境十分简陋。 【解析】 “权近”指权贵和近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5分) 译文:宁化驻军将领审讯将人定为死罪,没有根据实情,杜衍复审后予以改正。(“鞫”解释为审讯,“覆”解释为复审,“正”解释为改正) (2)衍区处计画,量道里远近,宽其期会,使民得次第输官。(5分) 译文:杜衍筹划计算,衡量道里的远近,放宽他们的期限,使百姓能够依次运送至官府。(“量”解释为衡量,“期会”解释为期限,“次第”解释为依次) 【参考译文】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父亲杜遂良,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杜衍从小刻苦磨砺品行节操,特别好学。考中进士甲科,补任扬州观察推官,改任秘书省著作佐郎、担任平遥县知县。朝廷使者推荐他,任晋州通判。高继升任石州知州,有人举报说高继升勾结外族策划变乱,将其逮捕拘囚治罪,案件久不判决,杜衍辨明这是一起冤案,于是将诬告者治罪。宁化驻军将领审讯将人定为死罪,没有根据实情,杜衍复审后予以改正。守将不服,上诉朝廷,诏令刑狱处理案件,果然罪不当死。奉召任三司户部副使,提升为天章阁待制、担任江陵府知府。未到任,恰遇河北军费缺乏,转为都转运使,升为工部郎中,他不向老百姓增收赋税而财用充足。回京,任枢密直学士,求出京担任地方官,以右谏议大夫的身份掌管天雄军。兼任吏部流内铨时,选任补任官员的条律繁多冗长,主判官不能全部阅览,属吏多接受贿赂,增减条规造假作奸。杜衍任职后,就命令属吏把铨选法规条文都装在匣子里,杜衍尽力阅览,将铨法的本末曲折全部了解清楚了。第二天,命令其他官吏不要升堂,各自在本署听取执行文书,选举之事全部亲自决定,因此这样属吏就不能谋奸取利。过了数月,名声震动京师。有百姓的妻子失踪了,杜衍设法巡捕,很快就抓获了杀人的贼人,挖掘出所埋的尸体,一并发现贼人所杀的另外两具妇人尸体,秦地人大惊。之后任职并州,元昊反叛,因太原是交通要道,就加授杜衍为龙图阁学士。宝元二年,升任刑部侍郎、复知永兴军。这时朝廷正大举用兵,老百姓对征发兵役感到痛苦,官吏因此为奸。杜衍筹划计算,衡量道里的远近,放宽他们的期限,使百姓得以依次运送至官府。与其他各州运兵的费用相比,要节省一半以上。回到京师,暂代开封府知府,权贵近臣久闻杜衍的名声,都不敢以私情相求。契丹与元昊在黄河外交战,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想自己率兵出战。杜衍说:“两国正在交战,按形势一定不会进犯,我们不可轻易出兵。”范仲淹在仁宗面前争论,并诋毁杜衍,言辞十分急切。范仲淹曾经像对待父辈一样侍奉杜衍,杜衍不因此而忌恨他。杜衍清廉正直不营谋私产,退职后,寄寓南都共十年,府第居室简陋,只有数十间,他居住在那却很自足。他善于写诗,正书、行书、草书都有章法。病重,仁宗派遣中使赐药,带着太医前去看望,没有来得及。去世,终年八十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杨凭,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人。少孤,其母训道有方。长善文辞,与弟凝、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凭重交游,尚气节然诺,与穆质、许孟容、李庸相友善,一时歆慕,号 “杨穆许李”。 历事节度府,召为监察御史,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兆尹。与御史中丞李夷简素有隙,因劾凭江西奸赃及它不法,诏刑部尚书李庸、大理卿赵昌即台参讯。于时凭治第永宁里,功役丛烦,又幽妓妾于永乐别舍,谤议颇多,故夷简藉之痛擿发,欲抵以死。既置对,未得状,即逮捕故官属推蹑,簿凭家赀。翰林学士李绛奏言:“凭所坐赃,不当同逆人法。” 乃止。宪宗以凭治京兆有绩,但贬临贺尉。始,德宗时,假借方镇,习为僭儗事,夷简首按凭,时以为宜,而缘私怨,论者亦不与。俄徙杭州长史。以太子詹事卒。 凭所善客徐晦者,字大章,第进士,贤良方正,擢栎阳尉。凭得罪,姻友惮累,无往候者,独晦至蓝田慰饯。宰相权德舆谓曰:“君送临贺诚厚,无乃为累乎?”晦曰:“方布衣时,临贺知我,今忍遽弃邪?有如公异时为奸邪谮斥,又可尔乎?”德舆叹其直,称之朝。李夷简遽表为监察御史,晦过谢,问所以举之之由。夷简曰:“君不负杨临贺,肯负国乎?”后历中书舍人,强直守正,不沈浮于时。嗜酒丧明,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五杨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兆尹 B.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兆尹 C.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兆尹/ D.不乐辄免/去/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性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在二镇/尤侈忲入拜京兆尹 【解析】 寻找标志,“辄”为承接副词,多数时候在其前断开,故排除 BD。“观察使”为官职名称,不宜分开,故排除 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擢进士第”“擢栎阳尉”,“擢”意义相同,类似有“迁、徙、拜、除”等。 B.监察御史,隋始设;唐属御史台分三院的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后世因之。 C.方镇,即藩镇,掌握财政军政大权的节度使,独霸一方,不受节制,父死子袭。 D.“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也叫致事、致政等。徐晦退休时是礼部尚书。 【解析】 “擢进士第”,考中进士;“擢栎阳尉”,提拔为栎阳尉(官职)。另“迁、徙、拜、除”与“擢”不全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杨凭善于文辞,重视友情气节。他少时丧父,在母亲的教导下,兄弟三人皆中进士。与穆质、许孟容、李庸成为好友,人们号为“杨穆许李”。 B.杨凭为官侈忲,且又待人轻慢。御史中丞李夷简弹劾他在任江西观察使时不法受贿,虽然最终得以查清,但是翰林学士李绛却因之被贬为临贺尉。 C.杨凭喜好交友,获得真正友情。身为平民时把徐晦当作自己的好友,两人成为知己;获罪后连亲友都疏远他,徐晦却不怕受牵累而去蓝田为之送别。 D.杨凭宦海沉浮,做出一定成绩。他历事节度府、监察御史、湖南江西观察使、杭州长史、太子詹事等职。皇帝认为他在担任京兆尹期间拥有政绩。 【解析】 “虽然最终得以查清,但是翰林学士李绛却因之被贬为临贺尉”错。原文“推蹑”意为“追查”,因翰林学士李绛上奏而将杨凭贬为临贺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孤,其母训道有方。长善文辞,与弟凝、凌皆有名。(5分) 译文:杨凭幼年时丧父,母亲教导有方。成年以后善于写文章,与弟弟杨凝、杨凌,都很有名气。 (2)凭得罪,姻友惮累,无往候者,独晦至蓝田慰饯。(5分) 译文:杨凭获罪,即使是他的亲戚好友也担心受到牵连,没有一个人去看望他,唯独徐晦前往蓝田慰问饯行。 【解析】 (1)“训道”解释为教导,“善”解释为善于,“名”解释为名气。(2)“姻友”解释为亲戚好友,“累”解释为牵连,“候”解释为看望。 【参考译文】 杨凭,字虚受,又字嗣仁,虢州弘农(现河南灵宝县)人。幼年时丧父,其母教导有方。成年以后善于写文章,与弟弟杨凝、杨凌,都很有名气。大历年间,兄弟三人一同考中进士,被当时的人们称作“三杨”。杨凭注重结交朋友,崇尚气节,重视诺言,与穆质、许孟容、李庸等人相互友善,被当时的人所羡慕,被称为“杨穆许李”。 先后担任节度府,朝廷征召担任监察御史,不满检束,于是请求免职离开。多次迁升官职,担任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生性高傲,待人轻慢,对待下属不以为意,往往被人怨恨。在担任二地要员(湖南江西观察使)期间尤其奢侈骄纵。他进入京都,被授予京兆尹。与御史中丞李夷简向来有怨恨,李夷简就弹劾杨凭,揭发他在担任江西观察使的时候,不法受贿及其他违法的事情。皇帝下令让刑部尚书李庸、大理卿赵昌到御史台参加审讯。在那时候杨凭在永宁里修建大宅子,兴建土木工程的劳役繁杂烦重,又在别第永乐隐藏妓妾,(时人)颇为起劲地非议(他);因而李夷简借此尽情地揭发他,想让他就此以死抵罪。已经对问与答辩,情形与弹劾的不吻合,于是就逮捕了他过去的属官进一步追查,登记杨凭的家产。翰林学士李绛上奏说:“杨凭所犯贪污罪,不应当与悖理之人使用相同的法令。”于是停止了对他的追查。宪宗因为杨凭治理京兆有政绩,只将他贬官为临贺尉。当初,唐德宗在位时,倚重藩镇的力量,使得地方官员渐渐地越分妄比。李夷简开始弹劾杨凭时,当时的官员都认为合乎时宜;得知其内在缘由是私自泄愤,相关官员也就不再赞成。不久改任杭州长史。在太子詹事的职位上去世。 杨凭所亲近的门客中有个叫徐晦的人,字大章,曾考中进士,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提拔为栎阳尉。杨凭获罪,即使是他的亲戚好友也担心受到牵连,没有一个人去看望他,唯独徐晦前往蓝田慰问饯行。当时的宰相权德舆对徐晦说:“你为临贺尉(杨凭)送别,实在是忠厚的人啊,只是(你这样做)恐怕要被他牵累吧?”徐晦说:“当初我们都是平民时,临贺尉理解我,现在我怎么忍心就抛弃他呢?譬如您日后被奸诈邪恶的人诬谮斥逐,又怎么能如此呢?”德舆赞叹他的品性正直,在 朝廷上称赞他。李夷简急忙上表荐举徐晦为监察御史。徐晦拜访(李夷简)表示谢意,并问他举荐自己的原因。李夷简说: “你不肯辜负杨临贺,又怎么会辜负国家呢?”徐晦后来担任过中书舍人,刚强正直坚守正义,不随世俗风气而改变自己。嗜酒而导致失明,在礼部尚书的职位上退休,去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