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战国初年,田氏在齐国夺取政权,于是“(卿大夫)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卫国因国力衰弱,于周显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46年)“更贬一号日侯,服属三晋(赵魏韩)。”上述史实表明,此时 A. 贵族集团退出了政治舞台 B. 诸侯分封秩序日益完善 C. 宗法观念的社会影响深刻 D. 政治统一进程明显加快 ‎【答案】C ‎【解析】‎ 田氏代齐后仍使齐康公“奉其先祀”,被贬爵的卫国国君“服属三晋”,均可体现传统血缘宗法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田氏和三晋均为贵族,他们掌握了原齐国和晋国的政治权力,A项错误;诸侯国政权更替和诸侯爵位变迁都能反映对周朝分封秩序的破坏,B项错误;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无法直接体现统一趋势,D项错误。‎ ‎2.自刘邦建国至献帝禅让,汉代登上后位并有幸成为皇太后的共有19位,其中先后有9位皇太后临朝称制,而没有临朝之名,却有干政之实的皇太后也不在少数。汉代母后临朝政治的出现 A. 反映出女性地位的提高 B. 基于刘氏诸侯王势力的强大 C. 是君权至上的客观产物 D. 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淡薄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汉代母后临朝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君权至上容易导致皇帝身边的近臣、宦官、外戚、母后干预朝政,形成专权的局面,故选C项;单凭母后政治的出现不能表明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故排除A项;汉朝在武帝之后,基本上解决了诸侯王割据的问题,故排除B项;母后政治也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一种体现,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母后临朝是皇权至上的衍生物。‎ ‎3.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古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 A. 注重技术传承 B. 严格制作程序 C. 保证产品质量 D. 强化市场垄断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的主旨在于强调古代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体现注重技术传承,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生产的工序,只是体现了手工业技术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对技术市场的垄断”的相关信息点,排除。‎ ‎【点睛】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①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②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③明代以前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精细分工与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不足:不计成本,不入市场,供官府和贵族消费,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超经济剥削手段,激化矛盾。‎ ‎4.唐宋时期,“贵者始富,贱者不富”的所谓先王之制转变为“贫富贵贱,离而为四”;贵者未必富,富者未必贵;贫者未必贱,贱者未必贫。这反映出唐宋时 A. 门阀士族政治开始瓦解 B. 社会垂直流动显著增强 C. 崇富逐利成为社会风尚 D.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关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贵者未必富,富者未必贵;贫者未必贱,贱者未必贫”表明唐宋时期的贵富与贫贱处于经常性的转化之中,这主要是因为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社会等级关系,故选D项;A项中的“开始瓦解”与史实不符,魏晋南北朝晚期门阀士族政治就已开始瓦解,故排除A项;社会垂直流动指的是阶层的变动,而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贫富、贵贱之间的转化,是社会财富的流动,而不是阶层的变化,故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贫富、贵贱之间的转化并不表明当时崇富逐利成为社会风尚,故排除C项。‎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能够利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维去理解贫富贵贱转换这种观念出现的原因。‎ ‎5.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由此可见,宋明制度对封建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A.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 B. 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 C. “大一统”格局得以奠定 D. 士阶层不再参与“民之反”‎ ‎【答案】B ‎【解析】‎ 材料“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反映了宋代科举制使士大夫通过科举入仕,导致农民起义易于失败,宋代科举制使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的问题,故A错误;“大一统”格局得以奠定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士阶层不再参与“民之反”,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科举制使士大夫通过科举入仕增多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6.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 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B. 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重要原则 C. 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 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从“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到“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故答案为A项。B项,“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的表述因果关系倒置,排除;D项,“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的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7.明天启年间,入内直宦官刘若愚对批红情形描述如下:“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遵照阁中票来字样,用朱笔楷书批之,间有学的偏旁偶讹者,亦不妨改正。”据此分析可知,明朝 A. 内阁票拟权得到一定维护 B. 内阁制是宦官专权的根源 C. 皇帝决策时重视宦官智慧 D. 批红权与票拟权相互制衡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遵照阁中票来字样,用朱笔楷书批之”,可见当时内阁的票拟权得到一定维护,选项A正确;宦官专权的根源是君主专制,排除B;材料未涉及皇帝决策,排除C;材料中太监批红基本准照内阁意见,二者之间未见制衡,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中“遵照阁中票来字样,用朱笔楷书批之”的解读。‎ ‎8.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质疑:“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其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A. 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B. 唐代柜坊和飞钱的问世 C. 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 D. 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可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地域商人,并且与官府的联系密切,故D项正确。战国私商大量出现、唐代柜坊和飞钱的问世、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都属于对政府控制的突破倾向,与材料主旨相反,故ABC排除。‎ 点睛:根据材料的关键词“独立力量”“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结合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即可得出答案。‎ ‎9.《辛丑条约》附件对外国使节觐见作了详细规定,包括国书呈递“皇帝必亲手接收”,款宴诸国使臣皇帝必“躬亲入座”。并强调:“中国游礼诸国使臣,断不致与彼此两国平行体制有所不同。”这些规定 A. 使清政府最终沦为“洋人的朝廷”‎ B. 进一步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根基 C. 利于确立近代国家平等交往原则 D. 破坏了清王朝对外交往的自主性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辛丑条约》附件规定了递交国书、国宴等方面的外交礼仪,符合近代外交的平等交往原则,突破了“天朝上国”的外交传统,强调了礼仪的对等性,故选择C选项,材料中反映的这些内容无法反映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故排除A选项;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及太平天国运动都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选项;平等外交礼仪促进清王朝外交方式转型有积极意义,不至于破坏对外交往的自主性,故排除D选项。‎ ‎10.下面为1913~1920年国内棉纱消费情况统计图。图中数据的变化 A. 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的直接推动 B. 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某些特点 C. 反映出棉纺织业实现了独立自主 D. 表明中国棉布出口呈增长趋势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时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解读材料图中信息可知,1913~1920年,中国国产棉纱消费额呈增长趋势,而进口棉纱消费额呈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因此1913~1920年国内棉纱消费的变化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半殖民地化的特点,故选B项;这一时期中国国产棉纱消费额增长主要是因为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不是辛亥革命的推动,故排除A项;虽然这一时期中国国产棉纱消费量大,但并不表明棉纺织业就实现了独立自主,故排除C项;国产棉纱消费额增加,并不表明其就用于出口,D项结论不充分,故排除。‎ ‎11.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A. 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 B. 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扰 C. 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 D. 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 ‎【答案】D ‎【解析】‎ 题意中没有强调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的内容,故排除A项;虽然有人“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但并不能说明是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阻挠,故排除B项;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根据“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故选D项。‎ ‎【点睛】“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是由于没能正确认识到到中国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不能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一味参照俄国革命的道路。‎ ‎12.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 A. 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 B. 与国民政府抗战路线相呼应 C. 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 D. 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 ‎【答案】D ‎【解析】‎ 材料“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表明战时教育不仅仅需要满足抗战救国,更需要满足战后建设,故D正确;A不符合材料“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排除;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抗战路线是片面抗战路线,材料无法体现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具有片面性,B错误;C与材料无关,排除。‎ ‎13.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 制定了1954年宪法 B. 颁布《共同纲领》‎ C. 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 D.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并结合所学可知,“变通办法”指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故答案为B项。A项,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不符,排除;C项,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新中国成立之初”不符,排除;D项,“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与“根本大法”不相符,排除。‎ ‎14.20世纪50年代,在冷战背景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强调的那样,倡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也没有展示中国当时所流行的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导向”。之所以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开创了中印两国友好的局面 B. 成为规范国际交往的重要准则 C. 在产生时充满理想化的成分 D. 具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立场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虽然出于时代的背景、冷战的格局,选择了一边倒外交政策,但未对非社会主义国家一概漠然处之,而是积极地接受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共存的客观现实,务实地将国际秩序的标尺定位于尊重主权,倡导国际社会的和平共处,具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立场,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错误,得出材料中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务实的特征,并非是它开创了中印两国友好的局面,也与它成为规范国际交往的重要准则无关;C选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务实的特征,并非是理想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5.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 A. 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 B. 肯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 C. 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 D. 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是推动我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基础,我国不需要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而洋务运动时,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都落后,“中体西用”路径不能使中国富强。材料评价没有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的本质区别,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故D项正确。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肯定传统文化的本位主义,排除A。洋务运动并未涉及制度变革,排除B。材料评价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排除C。‎ ‎16.“解负令”并没有满足平民提出的平分土地的要求,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旧归贵族所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解负令”‎ A. 将公民内部的阶层融为一体 B. 解放了雅典的奴隶群体 C. 壮大了贵族阶层的政治力量 D. 巩固了雅典的城邦体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解负令”并没有在扶持一方后,将另一方面置于死地,对贵族的合理利益是保护的,故解负令缓和了原本对立的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的矛盾,从而稳定了公民集体,巩固了雅典的城邦体制,选D项。梭伦改革中“解负令”还是维护贵族合理利益的,还是存在贵族和平民身份差别的,此外还有财产等级制,故“公民内部的阶层融为一体”言过其实,排除A项。解负令解放的是债务奴隶,其他奴隶并未解放,故排除B项。这一措施是有损贵族利益的,削弱了他们的力量,排除C项。‎ ‎17.马克思指出,在古代罗马,“同所有一般的民法一样,继承法并不是一种原因,而是一种结果,是从现存社会经济组织中得出的法律结论,这种经济组织是以生产资料即土地、原料、机器等的私有制为基础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A. 强调帝国利益至上 B. 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C. 根植传统意义深远 D. 与其经济发展适应 ‎【答案】D ‎【解析】‎ 根据“从现存社会经济组织中得出的法律结论”可知,罗马法与时俱进,与其经济发展适应,故D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罗马法强调帝国利益,而是强调罗马法如同一般民法一样形成的原因,A错误;形式主义指的是罗马法强调形式上的公正而非注重结果的公正,材料并未体现,故B错误;材料说罗马法是与时俱进的,并未体现根植传统,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从现存社会经济组织中得出的法律结论”,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8.19世纪30年代,英王威廉四世曾经多次解散内阁和议会,他还三次为大臣制订正式提案。在一次庆典中,他不听从其政治顾问而允许使用自己的名字,以对上议院中一次关键的投票施加影响。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国王依然是国家权力中心 B. 内阁和议会受到国王控制 C. 专制王权曾一度出现复辟 D. 君主立宪制仍在发展之中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英王威廉四世曾经多次解散内阁和议会,他还三次为大臣制订正式提案”“他不听从其政治顾问而允许使用自己的名字,以对上议院中一次关键的投票施加影响”可知,这时期英国国王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依然很大,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还没有完善,依然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故D选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已经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材料只是体现了这时期英国国王的影响力,而不能体现国王依然是国家权力中心,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能体现这时期国王的影响力依然很大,但不能说内阁和议会受到国王控制,故B选项错误;英国在光荣革命之后已经不是专制制度,且没有复辟过,材料无法体现专制王权复辟,故C选项错误。‎ ‎19.有学者指出,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晚期,法国的政治制度进入到多变时代。这一时期最核心的变化是 A. 封建帝制与君主立宪制之争 B. 王权与公民权利地位的变化 C. 君主立宪派内部权力之争 D. 民主共和派内部权力之争 ‎【答案】B ‎【解析】‎ 法国大革命后到19世纪晚期,虽然法国政权更迭频繁,并一度出现了波旁王朝的复辟,但是激烈的权力之争主要表现为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即王权和公民权利地位上的反复较量,而非封建帝制和君主立宪制之争,更非君主立宪派或民主共和派内部的权力之争,在法国政权更迭中,公民权利地位也不断扩大,虽有反复,但总趋势是共和制代替了君主制。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中的1791年宪法已经推翻封建帝制而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CD项,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充斥着立宪派与共和派的斗争,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亦不得强迫任何开往或来自某一州的船只,驶入或驶出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纳税。”上述规定 A. 保留了邦联制的某些特征 B. 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权 C. 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 D. 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性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说明中央政府只能按照宪法征税,这有利于维护了地方自主性,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非各州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贸易争端问题,故排除C项;1787年宪法的核心目的就是改邦联为联邦,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的内容分析解答。‎ ‎21.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但英美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徽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代议制民主下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 B. 立法和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监督形同虚设 C. “首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 D. “皇帝般的总统”是指美国保留部分封建残余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权分立”、“代议制”、“多党制”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特色,但在各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事实上,西方政治制度纷繁复杂,形态各异,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制度是完全一样,这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调整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而做出调整的必然结果,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可知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不是形同虚设,故B选项错误;西方近现代民主制都是间接民主,而不是直接民主,故C选项错误;美国政治没有保留皇帝,因此“皇帝般的总统”不是指美国保留部分封建残余,故D选项表述错误。‎ ‎22.社会主要由“劳动者”和“游手好闲者”组成,未来的理想社会就应该由“劳动者”即实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无产者共同来创造。圣西门的上述思想 A. 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 B. 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道路 C. 对阶级结构的变化认识不够清晰 D. 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答案】C ‎【解析】‎ ‎19世纪初,已经是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社会结构逐渐变化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而圣西门的“劳动者”中虽然有实业家和无产者,但并没有将他们对立起来,故这说明他的思想对工业革命时期的阶级结构的变化认识不够清晰,选C项。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并没有超越这一理论框架,故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道路,故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而非阶级基础,故排除D项。‎ ‎23.对于《四月提纲》,普列汉诺夫说,如此这般的“转变”之后,建立起来的政府,要么是一个在共产主义基础上革新了的“皇帝专制政府”,要么是个搞资本主义的“可笑政府”。材料表明,普列汉诺夫 A. 不满列宁擅自决策的专断行为 B. 强调俄国资本主义力量的强大 C. 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条件不成熟 D. 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决定 ‎【答案】C ‎【解析】‎ 普列汉诺夫认为根据《四月提纲》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政府,显然其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条件不成熟,选项C正确;材料未反映出两人之间的矛盾,排除A;普列汉诺夫强调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不成熟,其并未分析俄国的经济状况,排除B;从材料“资本主义的‘可笑政府’”来看,普列汉诺夫不支持临时政府,排除D。‎ ‎24.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 A. 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 B. 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 C. 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 D. 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美国驻苏联大使认为,认可美苏继续合作政策,利用苏联战后重建需要美国遏制其对外扩张政策。美国对苏政策合作与遏制并存,即“适当遏制”,故答案为C项;强调美苏意识形态大的结果是加强遏制,与材料主旨——适当遏制不符,A项排除;强调美苏合作的结果是不遏制,而非适度遏制,B项排除;D项说法史实性错误,紧扣题干时间,二战尚未结束,美苏整体关系是合作,排除。‎ ‎25.如表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21个国家的外长或大使在开罗为即将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拟定的入会条件(部分):‎ ‎①该国应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②该国不该参加与大国争夺有牵连的多边军事联盟 ‎③如该国已将军事基地租让给外国,则此种租让不应与大国争夺有任何牵连 ‎④该国应奉行与不同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据此可知,这次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 A. 引发战后蓬勃发展民族解放浪潮 B. 冲击超级大国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 C. 促进世界各国联合反对新殖民主义 D. 主导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不该参加与大国争夺有牵连的多边军事联盟”“‎ 则此种租让不应与大国争夺有任何牵连”结合60年代不结盟运动倡导的“非集团、不结盟”的原则可知是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历史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B选项符合题意。第一次民族解放浪潮发生在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A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世界各国”说法过于绝对,错误。在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情况下,不结盟运动没有能力主导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D选项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制衡机制,对维护国家纲纪发挥了重要作用。监察机关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由品格不高、甚至没有独立衙门的一般监察机关,跃升为与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并列,成为直属于皇帝的极具权威性的国家机关。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整肃百僚,以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和通过“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实现社会的调整功能。历代监察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仅有效地纠弹百官有司之邪辟,还对古代政治权力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维护国家纲纪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古希腊雅典其监察体制可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民众大会,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力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民众大会最足称道的还是在公元前509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所确立的“贝壳弹劾法”。二是五百人会议,在没有召开民众大会期间五百人会议承担着对国库、国家印玺和政府官员进行监察的职责,同时也负责监督民众大会通过的各项法律的准确执行。三是陪审法庭,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实行监督。古希腊雅典国家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雅典国家并没有独立的专门监察机关出现,在监察体制上呈现着一种多元化的局面。‎ ‎——据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古代雅典的监察制度有何不同?并简要分析雅典监察制度不同于中国的原因。‎ ‎【答案】(1)特点:由一个临时性机构逐步演变为独立的国家机关;以政府官员为监察对象;位卑而权重;直接隶属于皇帝。(任3条)‎ 影响:有利于澄清吏治,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际是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时间效能有限(积极局限各一条)‎ ‎(2)差异:没有独立的监察机关;雅典公民被赋予很大监督权;监督机构多元化 原因:古代雅典工商业发达;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城邦政治政治部;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文化。(任2条)‎ ‎【解析】‎ ‎(1)特点:根据“逐渐由品格不高、甚至没有独立衙门的一般监察机关,……成为直属于皇帝的极具权威性的国家机关”得出由一个临时性机构逐步演变为独立的国家机关;根据“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整肃百僚”得出以政府官员为监察对象;根据“成为直属于皇帝的极具权威性的国家机关”得出直接隶属于皇帝;根据所学可知,监察官员位卑而权重。‎ 影响:根据“不仅有效地纠弹百官有司之邪辟”“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制衡机制”有利于澄清吏治,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根据“成为直属于皇帝的极具权威性的国家机关”得出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际是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 ‎(2)差异:根据“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力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得出没有独立的监察机关;根据“贝壳弹劾法”得出雅典公民被赋予很大监督权;根据“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力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贝壳弹劾法”“五百人会议……进行监察的职责”“ 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得出监督机构多元化。‎ 原因:根据所学,可从古代雅典工商业发达、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民主政治发展、民主意识等角度分析总结。‎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关于金融犯罪的立法更为完备。在铸钱方面,唐律规定,“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备,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杖一百……若磨错成钱,令薄小,取铜以求利者,徒一年”。在收藏方面,对收藏现钱数额加以限制(如唐宪宗和年间规定最多为5000贯),限满违犯者,平民处死,有官品人等奏告朝廷贬责。唐时借钱违约也要治罪。借款人到期不按契约偿还,或违期偿还,出借人可到官府告发,官府依法追究借款人责任,并强制如数偿还。‎ ‎——摘编自胡启忠《中国古代金融犯罪考》‎ 材料二 ‎ ‎ 晚清人当时对世界金融形势还不了解,而政府对金融开放风险认识不足,金融监管缺失,对民族金融业又保护不足,导致传统金融机构风雨飘摇。金融业开放本身又打通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渠道,以致列强经济危机等强烈冲击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在部分地区拥有了货币发行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中央政府对货币发行的集中权力。腐朽的清王朝自顾不暇,而且惧怕外资金融势力背后的帝国主义政府,导致部分金融监管处于真空。……外国资本势力通过借款等方式极力扶植中国的反动落后势力,阻碍中国政治进步……影响了中国政局。‎ ‎——摘编自张宏彦《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历史经验与当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惩治金融业犯罪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开放金融业的影响。‎ ‎【答案】(1)立法较前代更为完备;管理范围更广泛,涉及私铸钱、收藏现钱等方面;借款等要受契约法则约束;注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2)冲击国家主权,加速了半殖民地化进程,影响了政局的稳定;促进近代金融体制的形成;推动了中外金融的交流与发展;加剧了金融风险,造成了一定时期货币的混乱。‎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立法更为完备”可知立法较前代更为完备;“在铸钱方面”“在收藏方面”可知管理范围更广泛,涉及私铸钱、收藏现钱等方面;依据材料一“借款人到期不按契约偿还,或违期偿还,出借人可到官府告发”可知借款等要受契约法则约束;依据材料一“出借人可到官府告发,官府依法追究借款人责任,并强制如数偿还”可知注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2)依据材料二“阻碍中国政治进步……影响了中国政局”可知冲击国家主权,加速了半殖民地化进程,影响了政局的稳定;依据材料二“金融业开放本身又打通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渠道”可知推动了中外金融的交流与发展;依据材料二“惧怕外资金融势力背后的帝国主义政府,导致部分金融监管处于真空”可知加剧了金融风险,造成了一定时期货币的混乱。结合所学可知促进近代金融体制的形成。‎ ‎28.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政治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是妥协、让步、宽容与和解的艺术,近代民主宪政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就蕴含着深刻的妥协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二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斥了哪些主要矛盾?最终又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妥协?‎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 ‎【答案】(1)矛盾: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 方法:中央与地方: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大州与小州:设参众两院,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南方与北方:允许保留南方奴隶制度,但黑奴只以五分之三计算。‎ 各部门之间: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 ‎(2)特点:以国会为中心;谈判协商与法制程序相结合;通过和平方式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而代之以民主共和政体 ‎【解析】(1)矛盾: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的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大州与小州以及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回答。方法:依据1787年宪法的内容从中央与地方采用联邦制;大州与小州根据议员选举分布;南方与北方关于黑人奴隶折算问题以及中央各部门之间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回答。‎ ‎(2)特点:依据材料二“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可知以国会为中心;依据材料二“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可知谈判协商与法制程序相结合;依据材料二“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可知通过和平方式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而代之以民主共和政体。‎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中国 美国 ‎1937—1945年 中华民族积极抗击日本侵略;国民政府组织远征军入缅作战 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向中国提供贷款6.9亿美元,依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8.25亿美元 ‎1945—1949年 重庆谈判和重庆政协会议;国共两党内战;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出台;‎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关贸总协定成立;提出了稳定和复兴日本经济的九原则 ‎1950—1980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原子弹和氢弹相继爆炸成功;‎ ‎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文化大革命”;‎ ‎1969年“珍宝岛”事件;‎ ‎“乒乓外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尼克松主义发表;‎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人类首次踏上月球;尼克松访华 表为20世纪三十至八十年代中美两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示例1:20世纪70年代中美调整外交政策的必要性。‎ 阐述:中国:外交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奉行孤立、封锁的对华政策;20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严重恶化。我国急需改善外交环境以满足国内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经济方面,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革”的破坏,加上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我国经济发展缓慢,急待调整经济政策与体制。‎ 美国:外交方面,由于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国与欧、日矛盾加深等因素的影响,迫使美国调整外交战略,以改善外交处境。1969年“尼克松主义”发表。经济方面,20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出现了经济“滞涨”,美国总统采取措施效果有限,凯恩斯主义失灵,美国经济政策需要调整。‎ 总之,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家所处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主动调整,审时度势。‎ 示例2: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阐述:20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出现了经济“滞胀”,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深陷越战泥潭;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原子弹和氢弹爆炸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但因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调整外交战略,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随着中国“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美建交并开展广泛的合作。‎ 总之,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他论题,言之有理,围绕论题,史论结合,即可得分)‎ ‎【解析】‎ 题干要求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根据表格中70年代中美两国重大历史事件可知当时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有必要性。观点:20世纪70年代中美调整外交政策的必要性,或者直接描述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论证角度可以分别从中美两国面临的实际情况切入,具体论证过程要结合材料信息和课本知识。中国方面可以从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得出我国急需改善外交环境以满足国内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另外中国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革”的破坏,加上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我国经济发展缓慢,急待调整经济政策与体制。‎ 美国方面,结合材料信息可以从越南战争、美苏实力对比、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另外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出现了经济“滞涨”,美国总统采取措施效果有限,凯恩斯主义失灵,美国经济政策需要调整。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家所处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主动调整,审时度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