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培优学案课时作业: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培优学案课时作业: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 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 问题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解析: 邓小平指出:“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 下去”,即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的前提是解放思想,故选 C 项。 答案: C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保证 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历程,这从根本上反 映了( ) A.土地所有制变更 B.分配方式调整 C.生产关系变革 D.生产规模缩小 解析: 1978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人民公社下的集 体生产,这一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答案: C 3. 下图为《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 16 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 部分结果。下面对此评价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经营,提高效益 D.经营方式更加灵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解析: 本题考查改革对农民的价值取向的影响。材料反映了农村改革后农民的价值取 向,其中金钱占 44%,这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故 A 项不符合题目要求;农村改革 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故 B 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材料反映的农民的价值取向与农业 规模化经营没有直接关系,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故 C 项符合 题目要求;经营方式更加灵活,满足了农民价值取向结构的多样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 D 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C 4.1984 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规定了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 产品价格定价等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一规定的核心内容是( ) A.扩大国家财源 B.增强企业活力 C.变公有为私有 D.实行市场经济 解析: 根据所学,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故 A 项错 误;根据材料“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定价等权利”,扩大企业的自 主权,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故 B 项正确;1984 年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 活力,不是进行所有制改革,故 C 项错误;1992 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材料“1984 年”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5.1986 年 8 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 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 大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 A.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设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 C.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设立于 1980 年而非 1986 年,故 A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在 1980 前后就已经普遍实行,故 B 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于 1984 年, 至 1986 年已取得较大成就,故 C 项正确;正式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 1992 年党的 “十四大”上,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6.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 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解析: 甲线段处于 1990—1995 年,该时期的重大事件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 共十四大,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理 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7.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规划”和“计划”的 变化,体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 年 2 月,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 14 平方千米土地上建立我国大 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7 月 8 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建设正式破土动工。 材料二 1984 年,深圳对粮食、棉布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 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 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 1987 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例达 9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 革关。 材料三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 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 反响。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学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建蛇口工业区的背景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 些。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何影响? (3)材料三邓小平“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请从“改 革”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第(1)问,蛇口工业区的建立得益于十一 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政策,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第(2)问,注意把材料信息和 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第(3)问,注意从“改革”方面回答问题,要紧扣题意。 答案: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引进外资和技 术;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2)条件: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商品供应日趋充足;体制创新,发挥了价格 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影响:进一步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 (3)改革: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