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 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第I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1.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 贝可勒尔 B. 道尔顿 C. 伦琴 D. 汤姆孙 【答案】D 【解析】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十九世纪初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建立近代原子模型;伦琴发现了伦琴射线;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内部结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质子的质量mp,中子的质量为mn,它们结合成质量为m的氘核,放出的能量应为 A. (mp+mn-m)c2 B. (mp+mn)c2 C. mc2 D. (m-mp)c2 【答案】A 【解析】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得:△E=(mp+mn-m)c2,A正确. 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用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推它t秒,物体始终不动,那么t秒内,推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 ) A. F·t B. mg·t C. 0 D. 无法计算 【答案】A 【解析】根据冲量的定义可知,某一个力的冲量等于力乘以时间,合力的冲量等于合力乘以时间,则在t时间内,推力对物体的冲量I=Ft,因为物体静止不动,合力为零,合力的冲量为零;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 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 A比B早出发5 s B. 第15 s末A、B速度相等 C. 前1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 m D. 第20 s末A、B位移之差为25 m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像可以看出A出发的时刻在5s,物体B在t=0时刻出发,A错;两图线的交点为速度相等的时刻,为10s时刻,B错;速度时间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所以A在15s间位移为,B在15s内位移为,前15 s内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50 m,C错;同理计算20s时的位移可知D对; 考点:考查对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 点评:处理图像问题时,学生要注意各类运动图像中坐标、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 5.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 温度升高半衰期缩短 B. 压强增大半衰期增长 C. 半衰期由该元素质量多少决定 D. 半衰期与该元素质量、压强、温度无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BD.半衰期是对大量放射性元素的统计规律,是由元素自身的结构决定,与原子核所处物理环境(如温度、压强)、化学状态(单质、化合物)无关,即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等因素半衰期均不变,故AB错误,D正确; C.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其半衰期是固定的,与原子核现在的质量多少无关,故C错误。故选D。 6. α射线的本质是[ ] A. 电子流 B. 高速电子流 C. 光子流 D. 高速氦核流 【答案】D 【解析】α射线是高速粒子流,粒子带正电,电荷量是电子的2倍,质量是氢原子的4倍,实际上就是氦原子核即,α粒子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所以阿尔法射线的本质是高速的氦核流,故 D正确, 思路分析:射线是高速粒子流,粒子带正电,电荷量是电子的2倍,质量是氢原子的4倍,实际上就是氦原子核即,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α射线的本质,需要理解记忆 7.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B. 氢原子的能量增大 C. 氢原子电势能增大 D.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 【答案】D 【解析】本考查的是对波尔理论的理解.根据,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减小,电势能降低,总能量也减小,则ABC错误;,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D正确; 8. 大量原子从n=5的激发态向低能态跃迁时,产生的光谱线数是[ ] A. 4条 B. 10条 C. 6条 D. 8条 【答案】B 【解析】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的光谱线条数为N==10条 思路分析:根据公式直接计算可得结果 试题点评:考查氢原子跃迁光谱线的条数计算 9.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人们把这种波称为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如果有两个电子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且v1=2v2。则这两个电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关系为( ) A. λ1∶λ2=1∶2 B. λ1∶λ2=4∶1 C. λ1∶λ2=2∶1 D. λ1∶λ2=1∶4 【答案】A 【解析】两个电子的速度之比v1:v2=2:1 则两个电子的动量之比p1:p2=2:1 故由 可得两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1:λ2=1:2 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一金属表面,受蓝光照射时发射出电子,受绿光照射时无电子发射。下列有色光照射到这金属表面上时会引起光电子发射的是( ) A. 紫光 B. 橙光 C. 黄光 D. 红光 【答案】A 【解析】蓝光照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说明蓝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而绿光照射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绿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而电磁波中的可见光部分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为频率逐渐增大,则红光、橙光、黄光的频率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而紫光的频率大于蓝光的频率,则照射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而有光电子飞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 B. 平抛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 D. 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ABD 【解析】 【详解】解:A、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故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受到的重力冲量相等,故由动量定理可得动量变化相等,故A正确; B、平抛运动只受重力,故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受到的重力冲量相等,故由动量定理可得动量变化相等,故B正确; C、匀速圆周运动受到指向圆心的变力,故物体的冲量时刻变化,故动量变化不相等,故C错误; D、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到恒力作用,故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受到的冲量相等,故动量变化相等,故D正确;故选ABD. 【点睛】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再根据动量定理可明确物体的动量变化是否相等. 本题要注意明确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不要认为曲线运动中动量的变化不相等. 12.如图表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A. 5A B. 5A C. A D. 3.5A 【答案】B 【解析】将交流与直流通过阻值都为R的电阻,设直流电流为I,则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解得:I=5A,故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5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大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其工作应接__________电(填交流或直流), 电源频率是50Hz, 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等于______,在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D (2)交流; 0.02s; 0.75m/s2; 0.40m/s 【解析】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详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是4到6V,电源的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故A错误.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电源,后让物体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否则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由可能纸带上打不上点;故B错误.当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即打点的时间间隔等于频率的倒数,所以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故C错误.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越小,即运动的越慢,故D正确.故选D.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其工作应接交流电, 电源频率是50Hz, 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设0到A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x5、x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 ;x5-x2=3a2T2 ; x6-x3=3a3T2 ;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a==0.75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D=. 14.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如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 (1)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经常用来对金属探伤的是________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____________射线。 (2)请完成以下与上述粒子有关的两个核反应方程: Th→Pa+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C (2). 【解析】(1)[1][2]α射线为氦核,带正电,β射线为电子流,带负电,γ 射线为高频电磁波,故根据电荷所受电场力特点可知:A为β射线、B为γ射线、C为α射线;而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经常用来对金属探伤的是γ射线,即为B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α射线,即为C射线。 (2)[3]根据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则未知的生成物的质量数为0,电荷数为-1,则为电子; [4]根据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则未知的反应物的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则为氦核。 15.气球下挂一个重物,以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 【答案】;60m/s 【解析】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 .即 可得. 落地速度. 【点睛】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本题可以全过程求解,也可以分段求解,即将竖直上抛运动分成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分析. 16.某金属受到频率为=7.0×1014Hz的紫光照射时,释放出来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0.69eV,当受到频率为=11.8×1014Hz的紫外线照射时,释放出来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2.69eV。求: (1)普朗克常量; (2)该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 【答案】(1) h=6.67×10-34J•s;(2) W0=3.57×10-19J, 【解析】 (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 代入数据,联立方程组,解得普朗克常量为 h=6.67×10-34J•s (2)将普朗克常量带入方程组可得逸出功 W0=3.57×10-19J 根据得,极限频率 17.光滑水平面有两个物块A、B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A的速度为4 m/s,质量为2 kg,B的速度为2 m/s,二者碰后粘在一起沿A原来的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变为1 m/s.求: (1)B质量; (2)这一过程产生的内能. 【答案】(1)2kg;(2)18J. 【解析】 (1)设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碰前速度为vA、vB,碰后共同速度为v,以A物块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BvB=(mA+mB)v 解得:. (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AvA2+mBvB2=Q+(mA+mB)v, 解得:Q=mAvA2+mBvB2-(mA+mB)v2=×2×42+×2×22-×(2+2)×12=18J.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