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年11月23日,全国社科系统第30届哲学大会在成都开幕。会议以“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哲学知识体系构建”为主题,强调新时代需要新哲学,新时代创造新哲学,我们要面向中国现实,构建中国学术,用中国理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表明 ‎①真正的哲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哲学理论的变化、发展 ‎③真正的哲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哲学的实质是对时代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总结和升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新时代需要新哲学,新时代创造新哲学”,可见,真正的哲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哲学理论的变化、发展,②③符合题意。‎ ‎①: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提供具体方法,①说法错误。‎ ‎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不能说哲学的实质就是对时代经验的总结,④说法错误。‎ 故答案选C。‎ ‎2.哲学与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说法正确揭示二者区别的是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 ‎②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③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哲学与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①②正确揭示了二者的区别。‎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③说法错误。‎ ‎④: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④强调二者的联系,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 ‎(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一经概括和总结,有了理论的形态,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时,就成了哲学;哲学与世界观都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认识和研究的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3.“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就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下列与该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形态的是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世界是理念的种子 ‎③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④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材料观点是贝克莱的著名论断,他认为存在即被感知,观念之外就没有任何事物,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③④符合题意。‎ ‎①:“未有就气,已有此理”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①不合题意。‎ ‎②:“世界是理念的种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襄邑道中》有一句诗“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下列选项与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①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的诗句蕴含哲理是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①:“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意思指诗人坐在船中没有觉得船在动,反而感觉远处的树木朝自己走来,表明以“船”或者“坐在船上的自己”为参照物,远树是运动的,故与题干诗句蕴含哲理相近,①符合题意。 ②:该项中的诗句体现的是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②不符合题意。 ③:“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说的诗人在桥上走,以流动的水为参照物,水是相对静止的,桥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桥流水不流”,故与题干诗句蕴含哲理相近,③符合题意。 ④:该诗句体现的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属于发展的观点,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 ②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③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①表述错误。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所以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正确。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非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③表述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④正确。故本题选B。‎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中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6.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移情”的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 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C. 意识决定物质 D.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答案】D ‎【解析】 “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太阳,花,风,雨,是客观物体,个人情感为主观,因为个人情感不同而对不变的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情感,这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D适合题意;A、B说法是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物质决定意识,C是错误的。‎ ‎【点睛】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 ‎7.2020年5月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面对疫情后的经济恢复,党和政府工作重点在“稳就业”“保民生”,稳中有进,力求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这意味着工作目标更明确,工作压力更大。这说明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依据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指导作用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④:面对疫情后的经济恢复,5月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依据,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说法有误。‎ ‎③: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才具有正确指导作用,③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B。‎ ‎8.“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②④: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这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同时说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②④符合题意。‎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娄山关战斗的客观现实,①错误。‎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不一定是如实反映, ③错误。‎ 故本题选D。‎ ‎9.同样的运输量,铁路建设占地仅为高速公路占地的1/10。在今年新建的时速三百公里的客运专线陆续投入运营后,动车组列车高速条件下的运输安全,又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主要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动车组列车高速条件下的运输安全,又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主要说明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的需求,推动着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B正确且适合题意。‎ ACD:三项说法正确但都与材料主旨不符,ACD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0.从300年前我国首次进行珠峰测绘至今,对珠峰测高的步伐从未停止。‎1975年5月27日,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测得高度‎8848.13米,2005年复测高度‎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使用通过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等进行更精确的数据收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B. 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D.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就能成为绝对真理 ‎【答案】C ‎【解析】A: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但不是“循环过程”,A错误。 B: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错误。 C:从1975年到2020年,我国对珠峰测高的步伐从未停止,先后三次完成对珠峰的测量,数据渐次精确,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正确且符合题意。 D: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不一定都是真理,D错误。 故本题选C。‎ ‎11.碱性食物好处不在其碱性而在营养价值,而长期、大量食用碱性食物,是不能很好地获得需要的营养的。每个人都应当根据不同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调整饮食,合理地搭配选择食物,才能够减少营养缺乏,保持身体健康。上述情况说明 A.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B. 真理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C. 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D. 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碱性食物好处不在其碱性而在营养价值,而长期、大量食用碱性食物,是不能很好地获得需要的营养的,每个人都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地搭配选择食物,才能够减少营养缺乏,保持身体健康”这说明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符合题意;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而不是在讲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问题,排除A;材料主旨不体现真理的客观性,B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能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C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运。考虑到北京的气候条件,所以机场跑道采用“三纵一横”的全向型跑道构型。这种跑道可以利用侧风不大的天气条件,飞机由西向东起飞,快速直接向南飞行,从而大大节省了空中飞行时间。大兴机场跑道设计体现了 A. 联系是具体的,要善于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B.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C. 自在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D.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答案】A ‎【解析】A:大兴国际机场“三纵一横”的全向型跑道可以利用侧风不大的天气条件进行起飞,这设计体现了联系是具体的,要善于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A符合题意。‎ B:人们可以根据客观规律,结合自身需要建立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B说法有误。‎ C:大兴机场跑道设计是人物事物联系。C不符合题意。‎ D: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必须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D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A。‎ ‎1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上述论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是 ‎①系统具有有序性,乡村治理要坚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②系统具有客观性,乡村治理要发挥创新思维改造世界的作用 ‎③系统具有整体性,乡村治理要注重整体、坚持综合的思维方式 ‎④系统内部结构具有优化趋向,整体功能必然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材料中乡村治理体系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是系统具有有序性,乡村治理要坚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系统具有整体性,乡村治理要注重整体、坚持综合的思维方式,①③符合题意。‎ ‎②:系统的基本特征为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并无“客观性”,②不合题意。‎ ‎④:“整体功能必然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说法错误,过于绝对,只有当部分有序、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系统优化方法 ‎①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认识。‎ ‎14.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不懈奋斗。这说明 A.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 部分的功能及变化决定整体功能 C. 部分与整体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用局部的发展来推动整体的发展 ‎【答案】D ‎【解析】A:整体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此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错误。‎ B: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而不是部分决定整体,B错误。‎ C:题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不懈奋斗,强调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而不是部分与整体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错误。‎ D:题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不懈奋斗,强调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说明用局部的发展来推动整体的发展,D正确。‎ 故本题选D。‎ ‎15.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计划将于2020年实施,这是中国在空间技术发展方面的首创。此项技术难度非常大,但正因为如此,才能带来技术的进步。上述材料表明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②人们根据自己需要创造事物联系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两个属性不存在转化的关系。①错误。‎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但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事物联系。②错误。‎ ‎③:火星探测技术难度大,但能带来技术的进步,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③‎ 正确。‎ ‎④: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方面的首创,它的实施也将带来技术的进步,说明创新引领发展。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把握矛盾的转化: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转化。‎ 第一种转化,是指矛盾双方的转化;第二种转化,是主次矛盾的转化;第三种转化,是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 ‎16.中国在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上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主要说明 ‎①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③事物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前进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中国在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上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主要说明事物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前进过程。③④符合题意。‎ ‎①:事物的量变不一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说法错误。 ‎ ‎②:对于事物发展而言,量变与质变都是不可缺少的。认为质变比量变重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正确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只有质变,才完成了量变,才肯定和巩固了量变所获得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完成新质的事物;只有质变才能引起新的 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17.“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全国人大代表提议,从政府的角度,只要有利于就业,能方便群众,那么放宽占道经营的做法,就应该坚持做下去。占道经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工作更多的付出来弥补。这从哲学上说明 A. 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B. 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C. 认识具有无限性 D. 对既往的全面否定和对现实的全面肯定 ‎【答案】A ‎【解析】A:材料反映从政府的角度看,占道经营有利有弊,但其弊端是可控的,可弥补的,这体现了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A正确且符合题意。 B: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B错误。 C:材料反映的是矛盾,反映的是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未体现“认识具有无限性”,C排除。 D:“对既往的全面否定和对现实的全面肯定”是要么否定一切,要么肯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D错误。 故本题选A。‎ ‎18.随着疫情期间教学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在线教学高效便捷的优点显示出来,推动了停课不停学的进程,但线上教学也存在如无网络地区学生上网课困难、师生之间缺乏感情互动等难点。然而从总体上仍然要肯定线上教学的作用。上述材料从辩证法角度说明 A.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C.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性质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C ‎【解析】A:试题限定辩证法角度,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属于唯物论范畴,不符合试题规定性,A排除。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错误。 C:材料反映线上教学既有优点,也存在问题,但从总体上仍然要肯定线上教学的作用,这说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性质,C正确且符合题意。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而材料未体现矛盾特殊性,D排除。 故本题选C。‎ ‎19.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可见 ‎①在与传统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才能实现科技的创新 ‎②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可以实现对既有理论的突破 ‎③科技创新要不断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④以革命批判精神否定过去的观念,才能实现科技创新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5G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可见科技创新要不断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可以实现对既有理论的突破,②③符合题意。‎ ‎①:‎5G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在‎4G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突破,而不是与传统的完全的对立,①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错误。‎ ‎④:革命批判精神并不是完全否定过去的观念,而是不断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而实现创新,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唯心主义分为两种,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20.中华成语言简意赅、意蕴深刻,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下列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好高骛远—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 ‎②满招损,谦受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 ‎③坐井观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统筹兼顾—既抓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 ‎“满招损,谦受益”是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项符合题意;“统筹兼顾” 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体现的是既抓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④项符合题意;“好高骛远”借以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不是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①项观点错误;“坐井观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2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这是因为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此题强调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形态即社会意识,考察社会意识的作用。‎ ‎①:题干主旨是强调社会意识的作用,本选项强调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题意不符,①排除。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就是要发挥社会意识的作用,②符合题意。 ③: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这是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是社会意识的反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追求真理永无止境与题干主旨不符,题干并没有体现对真理的追求过程,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的土地管理法,坚持土地公有制不动摇,有利于依法保障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等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表明 A. 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变革 B. 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状况 C.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D. 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答案】C ‎【解析】C:法律属于上层建筑,修改土地管理法属于调整上层建筑,使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C符合题意。‎ A: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A错误。‎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B错误。‎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注意区分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1)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人与人的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所有制)、产品如何分配(分配制度)上层建筑有两方面的内容:(1)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2)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等。‎ ‎2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这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尊重规律、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③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④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③: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这是因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①③符合题意。‎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改造规律,②说法错误。‎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4.‎2020年5月29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关键时刻,美国一意孤行地终止了与世卫组织的关系,遭到了国际社会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的广泛批评。这表明 A. 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的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D. 发生利益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答案】C ‎【解析】A: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A错误。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材料未涉及,B不合题意。 C:材料“美国一意孤行地终止了与世卫组织的关系,遭到了国际社会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的广泛批评”表明美国与其它国家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C符合题意。 D:材料是对待世卫组织各个国家的不同态度,未涉及发生利益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5.钟南山院士的名字,再一次响彻了全国。这位曾经在非典战役中作出卓越医学贡献的领军人物,在84岁高龄这一年,再次站上新冠病毒的“抗战一线”。钟老的面容再次出现在全国人民视野中的那一刻,无数人都感受到了莫名的安心,更多的却是深深的动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在实现自我价值中选择人生道路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将个人理想奋斗融人党和人民的事业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这一年,再次站上新冠病毒的“抗战一线”,为抗疫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将个人理想奋斗融人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④符合题意。‎ ‎②: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劳动和奉献中选择人生道路实现价值,②说法有误。‎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③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在砥砺自我中成功: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B、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气质是革命战争年代忠贞不渝、慷慨赴死的战士气质;是建设发展时期舍身忘我、一心为民的公仆气质;是改革开放时期扎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先锋气质。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历练的“英雄气质”,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持多久,人民的江山就能永固多久。‎ ‎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各行各业人士是新时代的英雄,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的英雄精神。对于新时代的青年而言,崇尚英雄更要践行英雄精神,要坚定理想,不懈奋斗,与时俱进,奉献社会。‎ 从意识的能动作用角度分析当今时代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怎样继承弘扬英雄精神。‎ ‎【答案】(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正确继承弘扬英雄精神应该从正能量的角度,运用正能量的方式,充分挖掘英雄精神的深刻内涵。‎ ‎(2)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就应该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弘扬英雄精神,就应该以英雄精神激励自己。‎ ‎【解析】本题以“英雄气质”为主题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意识的能动作用角度分析当今时代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怎样继承弘扬英雄精神。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属于措施类主观性试题。结合材料中“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各行各业人士是新时代的英雄,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的英雄精神”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怎样继承弘扬英雄精神应该从正能量的角度,运用正能量的方式,充分挖掘英雄精神的深刻内涵,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的特征,应该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应该以英雄精神激励自己。将理论结合材料进行阐释即可。‎ ‎【点睛】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方法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真实写照。‎ 关于民法制定工作,党和国家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其所确立的体系与制度为民法典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民法典的编纂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随着时代进步,法律面临“更新换代”“化零为整”,民法典的编纂势在必行。‎ 现实有所呼,立法有所应。改革开放初期,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制定了民法通则,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法通则中很多不适应现行经济发展状况的规定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还需要将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面对这样的现实要求,经过一系列的法定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终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请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民法典的产生过程。‎ ‎【答案】(1)在不同的时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变化,我国法律从民法通则、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到民法典的颁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 ‎(2)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国民法典的编纂,是由不同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活动所决定的,这部民法典也必将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实践。‎ ‎(3)从民法通则、民法总则到民法典的制订,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 ‎【解析】本题以‎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本题要求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民法典的产生过程。知识限定为认识论,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制定了民法通则,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法通则中很多不适应现行经济发展状况的规定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材料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还需要将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这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体现。材料“ 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2017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2020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 ‎【点睛】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4)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020年3月,习近平书记在指导武汉抗疫工作时,要求“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4月和5月总书记在陕西山西视察期间,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特色,因地制宜为脱贫攻坚支招,点赞陕西柞水木耳是“小木耳,大产业”,指出山西大同黄花是“乡亲们的致富花”;习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强调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大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在山西调研时,总书记指出山西转型综改,走出一条产业化、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该类型改革试验区。‎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总书记的要求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人民利益至上;‎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山西、陕西利用各自的经济发展特点,走出脱贫攻坚的特色道路。‎ ‎(3)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度,不失偏颇,科学推动复工复产,可以降低疫情冲击影响,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山西作为改革试验区,探索出的经验将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 ‎【解析】本题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国家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要求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重大时政的认知水平,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总书记的要求体现的哲学道理。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即矛盾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主要矛盾的地位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矛盾对立统一原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度,不失偏颇,科学推动复工复产,可以降低疫情冲击影响,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山西、陕西利用各自的经济发展特点,走出脱贫攻坚的特色道路。‎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山西作为改革试验区,探索出的经验将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 ‎④主要矛盾的地位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点睛】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以“……体现……”的形式呈现。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求考生掌握某观点的具体内涵,又要与题设材料相结合,做到材料与观点一一对应。回答时首先应思考该观点的具体内容,并将材料与观点的具体内容对应起来,根据与材料关联的程度,安排观点表述的顺序。‎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2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地坛医院远程诊疗中心,通过视频连线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干部职工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们,称赞他们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习近平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胶着对垒的紧要关头,一定要坚持下去,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材料二 在2020年5月两会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湖北代表团的审议,再一次点赞湖北人民:“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湖北、武汉一定能浴火重生”。‎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对材料中“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观点的作简要评述。‎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群众”的相关知识分析总书记对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的评价。‎ ‎【答案】(1)①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武汉的防控疫情的工作应从湖北和全国的大局出发,服从全国的统一协调,搞好疫情防控工作。‎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武汉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本地疫情的防控工作,湖北省和国家层面也对武汉的抗疫工作给予各种援助和支持,武汉抗疫工作的胜利,对于湖北和武汉有着重要的意义。‎ ‎(2)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伟大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防控疫情和疫情后的城市建设中必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 ‎②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责任担当。‎ ‎③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推动湖北武汉各项工作扎实向前推进。‎ ‎【解析】本题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盛赞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组织两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对材料中“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观点的作简要评述。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主要两个层次:整体的地位作用功能、部分的地位作用功能。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整体的地位作用功能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武汉的防控疫情的工作应从湖北和全国的大局出发,服从全国的统一协调,搞好疫情防控工作。‎ ‎②部分的地位作用功能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武汉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本地疫情的防控工作,湖北省和国家层面也对武汉的抗疫工作给予各种援助和支持,武汉抗疫工作的胜利,对于湖北和武汉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群众”的相关知识分析总书记对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的评价。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群众”的相关知识,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高价值标准,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从社会财富的创造、防控疫情、疫情后的城市建设工作等方面分析。‎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及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责任担当。‎ ‎③最高价值标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推动湖北武汉各项工作扎实向前推进。‎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