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20-2021 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020 全国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 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 (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 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 D 项;材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 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 A 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 仍然是世袭的,排除 B 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 排除 C 项。 2.(2020 天津卷·3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 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 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宗法制的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宗族内部重视社会教化,而中国古代乡村又多 是以聚族而居的宗族为基础形成的,因此古代中国乡村自治是与宗族治理相联系的,源于宗 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故选 B 项;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可以为乡村自治提供保障,但据 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乡村自治的实现依靠的是村民自觉,与国家政 权的稳定与否并无必然联系,排除 A 项;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下,实行的是“人治”,法律制 度并不健全完备,且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中国古代乡村自治主要 并非依靠法律,排除 C 项;据材料“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可知,古代 乡村依然是在政府的管辖范围内的,并未脱离政府的管控,排除 D 项。 3.(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 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 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 继 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 B 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 A 项;王位世 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 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 D 项。 4.( 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 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A 【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 A 项; “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 B 项;“郡县制”是 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 C 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 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 D 项。 5.(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 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 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商汤将捕捉鸟兽的网去掉三面,体现了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拥护,推翻了夏桀, 故 A 正确。B 选项材料无法体现。C 选项不是材料主旨。D 项对材料解读错误。 6.(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 (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在分封制中,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 上建立起一批新兴国家,如题干材料中的卫、鲁、燕等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 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 流,故 A 项正确;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 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 B 项错误;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 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统治,故 C 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分封制只是延续了过去的贵族世袭做法并有所发展, 故 D 项错误。 7.(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 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解析】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 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 A 项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 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 史传承的风尚,故 B 项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 C 项错 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 来书写的载体,故 D 项错误。 8.( 2013·全国新课标卷 I 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 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 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 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 集权统治,选择 C 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 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 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 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 项表 述错误。 9.(2020 山东卷·3 )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 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 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 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 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 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 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 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 正式参与决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 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选 D;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 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 A;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 B; 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排除 C。故选 D。 10.(2020 全国Ⅲ卷·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 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 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据材料可知内阁成功的限制皇帝 要求,对皇权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权势巨大,故选 A 项;材料体现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据 材料“面谏力争”说明皇帝掌握最终决定权,据所学内阁是内侍机构不能严重的制约皇权,排 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明代政治状况不是社会经济,排除 C 项;据所学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 不是宰相,且此时丞相制度已经废除,排除 D 项。 11.(2020 浙江卷·7 )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 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 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 A. 丞相 B. 内阁 C. 六部 D. 刺史 【答案】C 【解析】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明代在行政机构方面保留了六部,其职能和唐宋基本一 致,C 正确;明朝废除丞相,排除 A;内阁首创于明代,其不是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与唐 宋的中枢体制有别,排除 B;唐宋时期的刺史和太守职能几乎一致,但是刺史之名在元代以 后废止,明代并无这一机构,排除 D。 12.(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 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 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中书、门 下二省的职权,故 A 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 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 长官共同议政”可知官员的品级并未改变,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 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 以达到削弱宰相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 C 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 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 D 项错误。 13.(2017 年新课标全国Ⅱ卷 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 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A 【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 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 A 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 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 B 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 能没有丧失,故 C 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 D 项错误。 14.(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 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 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 【解析】汉初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 A 项错误;“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 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 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 B 项正确;根据“文书之力 也”可知充分发挥了文书功能,故 C 项错误;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初,官吏仅熟 知秦朝典章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故 D 项错误。 15.(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 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 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 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 A 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 故 B 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 C 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 D 项错误。 16.(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削弱皇权,故 A 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 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 B 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 C 项错误;内阁只 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面,故 D 项错误。 17.(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 币”,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 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 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 C 项;材料“称为‘皮币’”,而且有定 价的,说明不是货币,排除 A 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 B 项; 材料“‘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实现对地 方的控制,应该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 D 项。 18.(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 况如表 2 所示。 表 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不向朝廷上贡或少上供的藩镇数量虽多,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并且东 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各藩 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 B 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 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 C 项错误;根据表格 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 几种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 延续唐朝的统治,故 D 项正确。 19.(2017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25). 表 1 表 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表 1 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郡国的数量不断增多,结合所学知识,这应该是汉朝削弱封国设置郡 县的结果,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只诸侯国的面积越来越小,诸侯国的实力也越来越小,对中 央集权的威胁日益削弱,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的矛盾逐渐缓和,A 项错误。材料反应的是地 方郡国并行制,不是中央官制,B 项错误。结合汉武帝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当时匈奴对边 境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缓解了内部王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国家综合国 力明显上升,有利于解决对外抵御匈奴侵略的问题,C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汉 景帝时期就开始削弱藩国,地方王国控制的区域只可能越来越小,不会越来越大,故选 C。 20.(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 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 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 A 项错 误;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 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 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削弱,故 C 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 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 D 项错误。 21.(2020 全国Ⅱ卷·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 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 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可知宋太祖明确了殿试的程序,强 化了殿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录取程序,故选 C 项;隋唐开科取士打破了世家 大族的特权,“否定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最高一级,由皇帝亲自负 责的殿试,而非省试考试,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的程序而非具体的内容,不 能得出人才选拔标准提高的结论,排除 D 项。 22.(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 表 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 1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 弱,故 A 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 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 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 而不是弱化,故 D 项错误。 23.(2020 江苏卷·21)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 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荫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 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 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 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 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 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 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 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 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 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答案】(1)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 郡县);秦统--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 (2)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 合并州县。 (3)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 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 【解析】(1)演变:根据所学可得出周朝实行分封制;根据“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荫芽。…… 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可得出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 地设置郡县);根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得出秦统一后在全 国推行郡县制;根据“郡县制为汉代沿用”并结合所学得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到东 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可得出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 (2)原因:根据“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得出地方 出现分权倾向;根据“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 的弊端”得出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根据“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 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得出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 (3)积极作用:根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中央集权、 巩固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确立行政区划模式等角度概括。 24.(2020 天津卷·16)( 2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 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 “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 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 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 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2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8 分) 【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 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 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 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 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 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 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规律: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 衡中变化发展。 趋势: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1)解答本题需注意题干要求“评述”,即既要有对史实的描述也要有对其评价,唐 朝:史实包括,据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可知,设置节度使,加强边 防力量;据材料“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 方”可知,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评价:据材料“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 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并结合所学唐朝政治制度的知识 可知,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史实包括,据材料“革 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节度使 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可知,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据材料“‘申 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 等多项措施”并结合所学宋朝政治制度的知识可知,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 地方财政掌控;评价:积极方面,据材料“革除前朝之弊……并采取……多项措施,‘由是利 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可知,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消 极方面,结合所学宋朝政治制度的知识可知,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史实包 括,据材料“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 替朝廷镇守地方”可知,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据材料“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 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可知,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评价:据所学元 朝行省制的知识可知,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 统一。 (2)第一小问规律,据所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知识可知,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 长期存在,相互影响;据材料中唐宋元三朝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所产生的影响,并结 合所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知识可知,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第 二小问发展趋势,材料中提及唐朝设立节度使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宋朝“革除前朝之弊”极力 削弱地方权力“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既“以‘藩大 臣’和封疆大吏自居”又“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可知,通过变革与创新,中 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据所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知识可知,中央集权不断加 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