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ww.ks5u.com 安溪八中2019年秋季高一年12月质量检测 政治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摄影交换英语、美容交换弹钢琴、厨艺交换服装设计……目前技能交换正在都市白领圈悄然流行,许多白领人士出于职业需要或兴趣爱好,纷纷加入技能交换网成为 “技客一族”。下列关于“技能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技能交换”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 ②“技能交换”可以使商品价值最大化 ③用于交换的“技能”凝结了人类劳动 ④“技能交换”需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于交换的“技能”凝结了人类劳动,“技能交换”属于商品交换,需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③④项符合题意;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技能交换”是技能与技能,或技能与商品的直接交换,这种交换属于商品交换的形式,不属于商品流通的形式,①项说法错误;“技能交换”不能使商品价值最大化,但可以使商品使用价值最大化,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人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当下列情况出现时,你的理性选择是 ①预期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买入股票 ②预期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上升一增加现期消费 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跌落,对英镑汇率持续上升一到美国留学 ④2018年6月25日,长沙市出台住房限购升级政策——投资买入新房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预期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对投资者来说,利息减少,因此减少存款,买入股票,①符合题意。预期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上升,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消费者会增加现期消费,②符合题意。 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跌落,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兑换到更少的美元,因此到美国留学的成本会增加;对英镑汇率持续上升,同样多的人民币能兑换到更多的英镑,因此到英国留学比较合算,③错误。 ④:出台住房限购升级政策,购房成本增加,而且房价可能下跌,不适合投资买入新房,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微信支付只需在微信中关联一张银行卡,并完成身份认证,即可将装有微信APP的智能手机变成一个全能钱包,无需任何刷卡步骤即可完成支付,购买合作商户的商品及服务。与传统的线下支付相比,微信支付的积极意义在于:() A. 变革结算方式,减少现金使用 B. 降低交易费用,防止通货膨胀 C. 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D. 保证账户安全,扩大居民消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结算方式。A:与传统的线下支付相比,微信支付的积极意义在于变革结算方式或支付方式,减少现金使用,快捷方便,A项符合题意。 B:微信支付仅是支付方式的改变,并不能防止通货膨胀,B项说法错误。 C:微信支付创新消费模式,但并不能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C项说法错误。 D:微信支付方便快捷,但并不能保证账户安全,也不一定能够扩大居民消费,D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较,移动支付能减少现金的使用,能够简化收款手续,可以方便购物消费,因而受到欢迎;移动支付能减少现金的使用量,但不能减少货币的发行量。 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政策落地实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公益体育文化设施建设。这些惠民政策,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惠民政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有 ①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提高 ②人民群众的教育成本降低 ③人民群众的储蓄意愿增强 ④旅游服务业消费急剧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社会保障体系完养,有利于稳定居民未来预期,进而消费水平提高,①正确。 ②: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教育成本降低,②正确。 ③: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储蓄意愿会下降,③错误。 ④:错在“急剧”。 故本题选A。 5.北斗地图APP是精准导航服务工具,其开发完成标志着我国国产卫星导航的发展迈入新阶段,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移动、实时的定位、导航以及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更多的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将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④技术的领先推动中国主导世界导航市场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②:北斗地图APP是精准导航服务工具,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移动、实时的定位和导航以及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适题意。 ①:北斗地图APP上线,更多的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都将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北斗地图APP的开发完成无疑也标志着我国国产卫星导航的发展迈入新阶段,这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①适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对消费的作用,没体现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中国主导世界导航市场的发展的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A。 6.2019年以来,安徽合肥市场上的猪肉价格持续大幅攀升,白条猪平均批发价涨至29.4元公斤,猪肉的零售价蹿升到21元/斤,均达到历史最高。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①当地猪肉消费量剧烈下降,其他肉类消费量增加 ②生猪养殖企业会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生猪出栏量 ③随看收人水平提高,居民对猪肉的需求急剧增加 ④当地猪肉制品及其他肉类的价格也会有所上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猪肉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猪养殖企业会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生猪出栏量, ②符合题意。 ④:猪肉价格上涨,以猪肉为原料的猪肉制品价格会上涨,同时,人们对其他肉类的需求会增加,也会使其他肉类的价格上涨,④符合题意。 ①:猪肉属于生活必需品,猪肉价格上涨,不会带米消费量的急剧下降,①错误。 ③:选项③不是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同时猪肉是生活必需品,居民对猪肉的需求不会急剧变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C 7.2019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9100亿元,同比增长5.8%,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座2.7%,据此,预防通货膨胀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胀的传导路径是 ①企业投资增加→就业率上升 ②消费品供不应求→消费品价格上涨 ③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 ④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旺盛 A. ②→①→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①→③→④→② D. ②→④→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通货膨胀是由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起的,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③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和表现,③应该排在最后。 ①②④:企业投资增加,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增加导致需求压盛,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增加,故①排在第一位,④排在第二位,②排第三位。 故本题选B。 8.拉伯雷《巨人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巴奴越受羊贩邓特诺诟辱,乃购其一羊驱之入海,群羊见之均起而效尤,纷纷投海,卒至羊贩邓特诺于抢救时亦溺死海中。经济学将这种现象称为“羊群效应”。这种现象给企业经营者的肩示是 ①要遵循市场规则 ②要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③要克服盲目决策,跟风投资 ④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羊群效应”这种现象启示企业经营者要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从事经营活动,同时要克服盲目决策,跟风投资,以免遭受损失,②③符合题意。 ①:“羊群效应”这种现象从经济学上反映的是跟风投资可能带来风险,或利用消费者从众心理从事经营,不体现遵循市场规则问题,①与题意不符。 ④:材料强调“羊群效应”对企业经营者的启示,不涉及消费者理性消费问题,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一家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一家企业在战略上定位不准,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破产。 9.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医疗领域推进“互联网+”进程。移动互联网医疗是指利用移动终端和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健康咨询、疾病评估、挂号缴费等医疗健康服务的新兴行业,因其成本低廉、使用便利、服务市场前景可观,正呈现出新产业的曙光。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将 ①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 ②创造消费动力,引发消费热潮 ③促进产业升级,扩大企业规模 ④推动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利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方式和消费质量,为消费创造动力。移动互联网医疗,开展健康咨询、疾病评估、挂号缴费等医疗健康服务,并且成本低廉、使用便利,所以会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且服务市场前景可观,①②正确且适合题意;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出现不一定提高企业利润,扩大规模,③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0.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u运动”“虎扑跑步”“咕咚"“悦跑圈”等运动APP软件也迅速挤占了健身爱好者的手机内存。这说明( ) ①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 ②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观念和消费选择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选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没有体现生产决定消费。②选项错误,收入水平影响消费观念和消费选择。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增强,“u运动”“虎扑跑步”等运动APP软件也迅速挤占了健身爱好者的手机内存。这说明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③④入选。选D。 11.“一个杯子到底能卖多少钱?”第1种:卖产品的使用价值。只能卖3元/个。第2种:卖产品的组合价值,卖15元/个。第3种:卖产品的包装价值,卖188元/个,卖得可能更火。第4种:如果卖产品的纪念价值,可能要卖2 000元/个。可见,商品的 ①价值并非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 ②价格受到产品策划和定位影响 ③价格变动对供需均会产生影响 ④价值实现需要研究消费者心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由题干可知,产品定位不同,卖的的不同,价格就不同,说明商品的价格受到产品策划和定位影响,价值实现需要研究消费者心理,②④符合题意。 ①:价值是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①错误。 ③:材料未体现价格变动对供需产生的影响,③排除。 故本题选C。 12.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2017年,我国全网上线电影由上年的700多部增加到2500多部,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信息技术进步→消费方式改变→供求关系变化→企业效益增加 B. 消费需求增加→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 C. 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 D. 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效益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品供给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即信息技术进步,使得“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即消费方式改变,而导致“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即供求关系变化,结果是“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即企业效益增加; BD不合题意,题中材料信息表明的逻辑起点为“信息技术进步”,而不是“消费需求增加”; C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表明“产品质量提升”。 故选A。 【点睛】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13.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9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是因为就业 ①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精神财富 ②是民生之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③使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能够提高扶贫的精准度,消除收入差距 ④是居民获得收入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经济发展是就业的基础,就业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②不选。 ③:“消除”说法错误,③不选。 ①④: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精神财富,是居民获得收入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①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就业的意义 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③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农民王某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按每亩1000元转租给了某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在专业合作社上班,每月工资2500元。材料中王某的各种收入体现的分配方式分别是( ) A. 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B.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C. 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D.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农民王某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按每亩1000元转租给了某农民专业合作社,这1000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在专业合作社上班,每月工资2500元,属于按劳分配收入;B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①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业主的税后利润。 ②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③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④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⑤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 ⑥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15.2017年2月,张某一家的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张某的收入 张某妻子的收入 张某儿子的收入 国企工资 国企奖金 经营餐馆 理财产品 私企工资 股票分红 3 000元 1 000元 2 000元 1 500元 5 000元 500元 张某家的按劳分配收入和非按劳分配收入分别是 A. 5 000元、8 000元 B. 3 000元、8 500元 C. 4 000元、9 000元 D. 8 000元、5 000元 【答案】C 【解析】 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其前提必须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材料中张某的工资和奖金为按劳分配收入,即400元;非按劳分配收入为张某妻子和儿子的收入,即共计9000元,选C。 【考点定位】我国的分配制度 【考情分析】 1.高考对本课考查的重点是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以及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观题通常采用图表和文字材料为载体的形式考查。 2.考试方向通常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等重要精神,加深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措施的理解和运用。 16.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总则》对网络虚拟财产依法保护。小明通过完成某网络游戏中任务获得一套稀缺的虚拟装备,对游戏角色的胜率提高有重大价值。小军以2000元的价格从小明手中购得该装备。据此可知 ①该虚拟装备因其蕴含了人类的劳动而实现价值 ②该虚拟装备因其在游戏中重要作用而产生价值 ③小军购得该虚拟装备的价格受其稀缺程度影响 ④小明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小明通过完成某网络游戏中任务获得一套稀缺的虚拟装备,对游戏角色的胜率提高有重大价值。小军以2000元的价格从小明手中购得该装备。据此可知小军购得该虚拟装备的价格受其稀缺程度影响,小明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③④符合题意。 ①:该虚拟装备作为劳动产品不是因其蕴含了人类的劳动而实现价值,而是因其交换成功才实现了价值,①说法错误。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该虚拟装备在游戏中的重要作用是指它的使用价值,而价值并不因为其使用价值而产生,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使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相应的收入,才能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因此,只有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7.发生劳动纠纷时,是找劳动监察还是劳动仲裁?曾经困扰着不少市民。2018年起,上海市浦东新区正式启动了劳动用工维权综合受理改革,按照“单窗通办、全科受理、首问负责”的工作思路,将原有的监察、仲裁窗口“合二为一”,确保劳动者“进一个大楼、到一个窗口、对一个人员”。浦东新区的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避免执法困境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②消除了影响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 ③避免了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现象的发生 ④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创新工作举措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浦东新区的做法解决了困扰市民在劳动纠纷发生时该找劳动监察还是劳动仲裁的困惑,有利于避免执法困境,提高劳动纠纷解决效率,①正确。 ②:“消除了影响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的说法不符合事实,②错误。 ③:工作机制的改革并不能避免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现象的发生,③错误。 ④:浦东新区的做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创新工作举措,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8.据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北京、辽宁、上海、南、重庆、贵州、陕西等7个省份,明确调整2019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旨在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社会公平 ②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③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④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缩小收入差距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缩小收入关距,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社会公平,①④符合题意。 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②不符合题意。 ③: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属于初次分配,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根本措施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初次分配角度: ①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4)再分配角度: ①促进收入分配格局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②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的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③利用财政税收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19.2018年5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国企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相应下降。上述改革的依据是: ①公平是效率的保障,人们收人差距越小越能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 ②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就没有提高职工工资的物质基础 ③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 ④实行按劳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之所以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和效益联动机制,是因为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提高,提高职工工资就没有物质基础。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②③项符合题意;公平是效益的保障,并不等于说人们收入差距越小越公平,越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①项说法错误;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20.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当前我国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①体现出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 ②是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种结构的重要举措 ③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体现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个税起征点提高的知识。材料说的是税收的来源,并没有体现税收“用之于民”,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没有优化税种结构,②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③符合题意;题干中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21.继2018年10月1日个人所得税率先释放“起征点上调”减税红利后,2019年1月1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开始实行。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项目纳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有效降低纳税人的负担 ②国家通过再分配关注社会公平,体现了共享理念 ③纳税人如伪造减扣证明骗取税收优惠属于偷税行为 ④居民应诚信纳税、据实申报,国家应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知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和专项附加扣除都是国家在运用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不是货币政策,①不选;题干个人所得税的调整都是国家通过再分配关注社会公平,体现了共享理念,②正确;纳税人如伪造减扣证明骗取税收优惠属于骗税行为,不是偷税,③表述错误;税收具有强制性,居民应诚信纳税、据实申报,国家应健全社会征信体系,④正确。本题选D。 22. 亚当·斯密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 A. 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B. 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C. 收入分配中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D. 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答案】A 【解析】 亚当·斯密的观点强调了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B项与题意无关。C、D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日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①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为经济建设筹措资金→扩大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②压缩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债务负担→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经济平稳运行 ③实施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高质量增长 ④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刺激消费,发展生产→经济健康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可以为经济建设筹措资金,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①传导正确。 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可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③传导正确。 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大财政支出,而不是压缩财政支出,②传导错误。 ④:降低存贷款利率属于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4.2019年9月26日,中国财经网报道,继英国老牌旅游公司托马斯库克23日宣布破产后,英国双层巴士制造商、北爱尔兰最大的企业之一莱特巴十已进入破产程序。材料反映的这种经济现象 A. 能够发挥优势企业的以优带劣的作用 B. 有利于重组联合后的企业增强竞争力 C. 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降低成本 D. 能及时淘汰落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答案】D 【解析】 【详解】B: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企业破产,而企业强强联合有利于增强竞争力,B错误。 AC:企业兼并有利于优势业扩大规模,以优带劣,AC错误。 D:企业破产能及时淘汰落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企业兼并的意义 A、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B、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5.2019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定适应群众需要促进商品消费和文化旅游的措施,为此提出了3条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措施,更加释放最终需求潜力。这是因为消费 ①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②是连接分配和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③是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④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促进消费是因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是生产过程的最终日的和动力,③④符合题意。 ①: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①错误。 ②:分配和交换是连按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②错误。 故本题选D。 2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下列措施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是 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稳定增长 ②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产品从低端迈向中高端 ③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公共产品总需求增加→公共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满足公共需要 ④提高高耗能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盈利空间压缩→落后产能被淘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增加是社会总需求而不是社会总供给,①传导错误;④属于货币政策,不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排除;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本题属于排序选择题,此类题解答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27.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B. 税收征管和金融政策 C. 国家预算和决算 D. 国家投资的多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故A项正确。依据教材知识BCD都不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因素。故选A。 28.国家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支出属于 A. 经济建设支出 B. 国防支出 C. 社会保障支出 D. 债务支出 【答案】A 【解析】 【详解】国家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支出属于经济建设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A符合题意;国家用于军队建设、国防建设方面的支出即国防支出,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支出无关,排除B;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支出不属于社会保障支出,排除C;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支出并不是用来偿还各种债务的本息,排除D。故选A。 29.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用以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下列关于税收调节作用的过程,推导正确的一组是 A. 对所得额征收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对增值额征收增值税→减轻企业税负→防止骗税行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 对烟草征收消费税→卷烟价格上升→对烟草的消费减少→烟草生产减少 D. 对房屋征收财产税→房屋转让成本减少→房屋交易减少→抑制房价过快上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推导型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但不一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A错误;对增值额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鼓励小微企业的发展,但不一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错误;对烟草征收消费税,卷烟价格上升,价格变动影响需求,对烟草的消费减少,烟草生产减少,C适合题意;对房屋征收财产税,房屋转让成本增加,房屋交易减少,从而抑制房价过快上升,D是错误的。 【点睛】推导类试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30.个税改革是2017 年税改最大看点。新一轮个税改革方案依照“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新个税体制,适时增加教育、房贷利息、养老等专项扣除项目,从而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新一轮个税改革 ①优化税种结构,避免重复征税 ②调节过高收入,消除收入差距 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④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知识。个人所得税具有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作用。新一轮个税改革将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③④符合题意;①是增值税的作用,与材料不符,排除;②中“消除收入差距”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31.《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把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最高一档税率保持45%不变,这与部分群众先前期望的个税起征点调高至8000元以上,最高税率调低到35%以下有着明显的差异。个税改革,公众和政府的诉求有差异,政府这么做的依据是: ①最高档税率保持不变→稳定国家税收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②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个税纳税人减少→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不利于国家职能发挥 ③最高档税率如果下调→高收入者税负降低→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和谐 ④适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中低收入者税负降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个税改革,公众和政府的诉求有差异,政府这么做,是因为最高档税率如果下调,高收入者税负降低,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和谐。而适度提高个税起征点,让中低收入者税负降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③④符合题意;稳定国家税收收入,并不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推动更高质量发展,①说法错误;财政收入的渠道很多,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不一定财政收入大幅减少,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影响:①提高个税起征点,能够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②提高个税起征点,尽管短期可能会影响财政收入,但从长远看,中等收入者的积累和消费能力增强,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32.据报道,天猫店主小赵最近收到了来自国税局的询问通知书,上面写明了由于2016年网店销售额申报较低,存在涉税疑点,因此小赵要接受税务部门的约谈。约谈之后,小赵就傻了。因为按照税务部门28%的算法,他的天猫店可能要补交一百多万的税款,网店面临倒闭。对自,以下做法正确的有 ①小赵不该补交税款,因为这样他的天猫店就面临倒闭 ②小赵应该补交税款,因为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税务部门应当出台减免政策,鼓励大众创业 ④公安机关应当严格追缴税款,规范大众创业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与税收、科学的宏观调控。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公民是国家税收的直接纳税人和负税人,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我国税收具有强制性,因此小赵应该补缴税款,从中也启示税务部门应当出台减免政策,鼓励大众创业,故②③符合题意,入选;①说法错误,排除;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私家车时坚持讲求实惠、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这使得新能源汽车消费热点也渐趋成熟。新能源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电池、快速充电桩等产业的发展,相关的汽车服务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答案】①经济发展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多。②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影响居民消费。消费者选择私家车时坚持讲求实惠、低碳环保的生体现了求实心理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③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随着居民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增长,带动了相关电池、充电桩、汽车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此题以我国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消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可结合材料,从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影响居民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从材料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私家车时坚持讲求实惠、低碳环保,体现了求实心理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随着居民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增长,带动了相关电池、充电桩、汽车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 可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相关知识,从经济发展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影响居民消费行为、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分析材料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点睛】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③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⑤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心理、消费观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⑦分配是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完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最近几年,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000万,保就业成绩显著。但同时,稳定就业面临各种新压力,比如劳动力市场需要消化每年新增加的1500万就业人口,招工难与就业难存在结构性矛盾等等。这很容易让就业困难群体患上“失业焦虑症”。同时,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也会让“就上业”但又想“更好岗”的人群,染上“职场掉队焦虑”。对于今年高校的820多万毕业生来说,如何找到心仪的工作是目前最紧迫的需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要促进多渠道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答案】①从政府角度: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和就业环境,开展各种就业培训。②从企业角度: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③从个人角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就业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生活相关知识。 可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别从政府角度、企业角度、劳动者个人角度,说明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各自作为。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从材料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我国招工难与就业难存在结构性矛盾,很容易让就业困难群体患上“失业焦虑症”,也会让“就上业”但又想“更好岗”的人群,染上“职场掉队焦虑”。由此政府提出要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要促进多渠道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可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开展各种就业培训等方面,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可从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等方面,说明企业在就业问题上应有的行动。 可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等方面,说明劳动者应如何对待就业问题。 【点睛】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①党和政府: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规模。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②用人单位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③劳动者: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就业。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相关政策,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缩小收入差距。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现这些目标,要在制度和政策、经济与社会、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财税和金融等领域打好“组合拳”,建立相互协调长效机制,激发社会各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能动性。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的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④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⑤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背景材料,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 可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从根本途径、制度保障、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角度,说明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从材料可以看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享发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相关政策,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现这些目标,要在制度和政策、经济与社会、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财税和金融等领域打好“组合拳”,建立相互协调长效机制,激发社会各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能动性。 可运用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从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实现两个同步、调节收入分配,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方面,说明实现社会公平应采取的举措。 【点睛】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①根本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⑤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⑥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部于2018年7月13日发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331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890亿元,同比增长1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4441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分析,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为财政增收提供了基本面支撑,而6月份当月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主要是受国家针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性因素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①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较快增加,与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有关,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因素。 ②6月份当月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主要是受国家针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性因素影响,说明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财政部于2018年7月13日发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这一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是“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材料中“主要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为财政增收提供了基本面支撑”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因素;材料中“6月份当月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主要是受国家针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性因素影响”,这说明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试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 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阅读全部材料,并带着问题研究材料,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筛选。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部于2018年7月13日发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592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惠民生支出保持比较高的增速,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包含了很多投资性支出增加,同时减税降费接连发力政策密集出台,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财政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答案】①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惠民支出保持比较高的增速,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节能环保、交通运输的投资性支出,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通过减税降费,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体现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财政部于2018年7月13日发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财政的作用知识的把握程度,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财政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设问范围是财政的作用,考查知识点清晰,考生只要准确分析材料即可。结合材料“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惠民支出保持比较高的增速”,说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结合材料“节能环保、交通运输的投资性支出”,说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结合材料“减税降费接连发力”,说明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点睛】从材料关键词分辨财政的作用:看到财政支持社会保障类的材料,一般可认定为这是体现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看到财政支持某类产业、行业建设类的材料,一般可认定为这是体现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看到财政政策、税率调整等一类的材料,一般可认定为这是体现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用的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