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 具有民主色彩 B. 以血缘为纽带 C. 权力高度集中 D. 神权王权结合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商朝统治者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是因为商王把占卜作为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体现出王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点,D项正确。题干强调商朝体现神权王权结合,与具有民主色彩不符,排除A。以血缘为纽带也是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但是与题干强调神权王权结合不符,排除B。商朝尚没有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 商朝历史成为“信史”得益于 A. 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 B. 甲骨卜辞与姜寨遗址的印证 C.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 D. 《史记》记载与神话传说的印证 ‎【答案】A ‎【解析】所谓的“信史”就是较为翔实可信的史书,商朝的历史之所以详尽可靠是因为当时已经有文字记载,留下来的文献、甲骨文等都可以进行印证,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过于局限,只涉及到一部分;C选项错误,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遗址;D选项错误,《史记》并不是当代人记载的历史。‎ ‎3. 下表是根据出土的春秋齐国农具所做的分类概况。由此可推断齐国 类别 掘土农具 中耕农具 收割农具 名称 锸、耒、镢、锹 锄、铲、耙 镰 A. 较早进入农耕时代 B. 农业生产工具多样 C. 农耕技术领先他国 D. 大力提倡发展农业 ‎【答案】B ‎【解析】表格中列举了齐国的掘土工具、中耕工具以及收割工具,说明此时齐国的农业生产的工具种类多样,故B项正确;中国在七千年前就进入了农耕时代,不是春秋时期才进入,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齐国和其他国家农耕技术,故C项错误;农具种类多并不代表政府提倡发展农业,故D项错误。‎ ‎4.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 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 B. 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 C. 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 D. 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旳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可以看出各个派别面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为君王统治出谋划策,D项正确;儒家、墨家思想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A项错误;BC项只符合法家思想,排除。故选D。‎ ‎5.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是哪一家的观点?‎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强调为政以德和为政以礼优于刑法制度,而儒家强调为政以德,故C选项正确;法家强调用刑法治国,材料认为这样治国效果不好“民免而无耻”,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材料为政以德的主旨不符合,故B选项错误;墨家主要代表平民利益,主张“非攻”“尚贤”等,与材料为政以德的主旨不符合,故D选项错误。‎ ‎6.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多次发布“招贤令”,甚至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一些政治军事重大决策,也向有名望的贤士征求意见,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这反映出 A. 战国时期学术氛围日渐宽松 B. 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 C. 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D. 教育奉行“以吏为师”‎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甚至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也向有名望的贤士征求意见,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士阶层社会地位较高,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无法体现学术氛围由“严”到“松”的过程,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私学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材料中君主拜名士为师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秦朝的教育制度,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7. “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 A. 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 B.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 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D. 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 ‎【答案】D ‎【解析】材料所体现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材料“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说明秦朝的官制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故D项正确;监察体系并不隶属于丞相,排除A项;B项强调的是郡县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C项“完成”表述有误,排除C项。‎ ‎8. 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 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 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D. 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 可知,从汉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郡县制不断扩大,王国缩小,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正确答案为D。材料只是讲述郡增多,王国减少,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A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到汉武帝时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B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统治区域扩大,故C错误。‎ ‎9.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的是 A. 宗法制 B. 郡国并行制 C. 推恩令 D. 行省制度 ‎【答案】C ‎【解析】宗法制是我国奴隶社会按血缘等级贵贱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排除A;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材料“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故选C;行省制度是始于元朝的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 ‎10. 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好方法。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建立吴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根据方位设计示意图,魏国在北方,吴国在东,蜀国在西。故ABD三项排除,C项正确。‎ ‎11.‎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的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帝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 创立中央集权 B.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 杯酒释兵权 D. 稳固大一统局面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的最主要的功绩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局面,故D正确;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出现,故A错误;秦始皇结束了割据,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错误;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收归军权的措施,故C错误。‎ ‎12. 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A. 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B. 都促进了大民族融合 C. 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答案】A ‎【解析】商鞅变法使秦国完成了封建化,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实现了北魏自身的封建化,故答案为A。商鞅变法未体现出B项内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均未体现出CD项内容。‎ ‎13.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根据所学知识推论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参知政事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管草拟,门下省管审核,尚书省管执行,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崔祐拥有审核封驳的权力,由此可知,其任职于门下省,故B正确;AC不具有审核权,排除;参知政事是宋代官职,故D不正确。‎ ‎14. “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军功爵制主要是战国时期以军功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两汉时期实行以才能和品德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故选B;C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D是隋唐以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 ‎15. 唐太宗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此言本质上反映了 A. 察举制网罗了天下英才 B. 中央官学培养大量政治人才 C. 科举制适应了专制集权 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实行科举制度,打击了豪强贵族的势力,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巩固了唐太宗的统治。C正确;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是科举制度,而不是察举制,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中央官学培养了大量的政治人才,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而不是九品中正制,D错误。故选C。‎ ‎16. 下列结构图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 A. 汉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结构图“内阁”“锦衣卫”“东厂”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明代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故选C。AB尚有丞相,无内阁,排除;由“内阁”“锦衣卫”“东厂”等信息,这是明代的机构和特务机构,排除D。‎ ‎17.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 军政 B. 民政 C. 行政 D. 财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伯镇压宋江起义军”说明宋代规定,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行政 归宰相掌管,财政归三司掌管。因此A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18.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 农业生产的发达 B. 对外交流的繁荣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泉州口岸的开放 ‎【答案】B ‎【解析】注意抓住材料中的提示语。来自世界各地的蔬菜大量种植,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发达、对外交流的繁荣。‎ ‎19.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若一。”这一思想的是 A. 虚心纳谏 B. 善于用人 C. 唐蕃联姻 D. 完善科举 ‎【答案】C ‎【解析】根据“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若一”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体现了唐太宗平等对待各民族的观点,结合所学可知能够体现他这一思想的是与吐蕃的联姻,故选C项;虚心纳谏、善于用人和完善科举没有体现唐太宗的民族思想,故排除A、B、D项。‎ ‎20. 以下盛世局面,按时序排列第三的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光武中兴 D. 开元盛世 ‎【答案】B ‎【解析】唐太宗在位时认识到君民的关系如同舟水,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即人民可以支持你的统治,也能推翻你的统治,所以他在位期间减轻农民的负担,轻摇薄赋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等。他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盛世,B选项符合题意。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文帝、景帝在位时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这是中国第一个盛世,A选项排除。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这是中国第二个盛世,C选项排除。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盛世,D选项排除。‎ ‎21.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该时期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东莱郡”“胶东国”等关键词可知是郡国并行制,B选项符合题意。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A选项排除。唐朝出现新的行政区划道,由监察机构演变而来的,C选项排除。宋朝出现路一级的行政区划,D选项排除。‎ ‎22. 吴宗国教授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写道,某朝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创新,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它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化更为明确、责任更为集中。材料中的中枢权力机构是 A. 三公九卿 B. 内外朝 C. 二府三司 D. 内阁 ‎【答案】C ‎【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解决。根据材料可知某朝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继承前代而作修改、整理。那么基本就可以排除A、B、D三项。A项中三公九卿是秦朝创立,汉承秦制,但是并未有大的修改,反而是新设内外朝。不合题意故错误。B项的内外朝基本只有西汉存在,不存在继承,所以错误。D项的内阁为明朝创立,但是只是临时机构,并不是法定的政权机构。而且清朝为了制约又开军机处,也不合题意。D项错误。C项中北宋的二府三司继承了唐代三省六部制,又做修改使之更加适应君权的需要。符合题意,因此C项正确。‎ ‎23. 1264年,忽必烈下诏设立总制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1288年,总制院改名为 A. 宣政院 B. 行中书省 C. 腹里 D. 澎湖巡检司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宣政院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事务,与“总制院”的管辖相同,故A项正确;行省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其管辖范围并不涉及西藏地区事务,故排除B项;中书省直辖的地区叫腹里,与材料所涉及的地区无关,排除C项;澎湖巡检司主要负责台湾事务,排除D项。‎ ‎24. 如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图中大运河河道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 商品经济持续发展 C. 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 D. 中原地区生态破坏严重 ‎【答案】D ‎【解析】元朝大运河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截弯取直”,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原地区经济地位的进一步下降和中原地区城市的衰落,另一方面,这也是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的结果,这些都说明了中原地区生态破坏严重,故D项正确;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故A项错误;大运河“截弯取直”和商品经济无关,故B项错误;隋唐政治中心也是在北方,因此这不是大运河“截弯取直”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25. 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字。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辽阳行省”、“岭北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可知该制度是行省制,最早是在元朝时期出现的,C选项符合题意;选项A、B、D均不是行省制确立的朝代,排除。‎ ‎26. 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的朝代是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重文轻武”的时代主要是宋朝,这主要是吸收五代十国的教训,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秦朝重视军事;B选项汉朝并没有重文轻武,而是文武并重;C选项唐朝也没有“重文轻武”的内容。‎ ‎27.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当时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宣政院 C. 尚书省 D 枢密院 ‎【答案】A ‎【解析】据图片信息“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大都”可知,这是元朝的疆域图,结合所学可知,统治大都的机构是“中书省”,A正确;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B错误;尚书省是隋唐时期中央的执行机构,长官是丞相,C错误;枢密院是中央最高军事机构,D错误.‎ ‎28. 如图是中国某个朝代政府架构变化的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 B.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C. 清乾隆帝建立军机处 D. 明永乐皇帝设立内阁制度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改革前有丞相,改革后没有丞相,反映的是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故A项正确;示意图中只有六部,没有三省,不属于唐朝,排除B;雍正时期设置军机处,排除C;示意图反映的是废丞相,而非设内阁,排除D。‎ ‎29. 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意在 A. 提倡节俭思想 B. 强调民本思想 C. 主张依法治国 D. 批判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朱熹的思想要求君主节俭以爱民,黄宗羲的思想要求君主重视百姓的忧乐,两者都强调了民本思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朱熹的观点,黄宗羲的思想没有体现;C选项错误,两者都并未涉及依法治国的思想;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朱熹反对君主奢靡,但并不反对君主专制。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0. “夫六经、《论语》,出自圣人之口也……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材料体现了 A. 北宋二程的人伦天理主张 B. 明末李贽挑战孔子的权威 C. 南宋朱熹主张明道德之善 D. 顾炎武积极倡导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不迷信圣人的言论,并没有涉及儒家伦理道德,排除AC;材料主要反映不迷信圣人的言论,反映了明末李贽挑战孔子的权威,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做学问要关注现实,解决现实问题,排除D。‎ ‎31. 以下属于清代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是 A. 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B. 设立伊犁将军 C. 签订《尼布楚条约》‎ D. 设立宣政院 ‎【答案】B ‎【解析】清朝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在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叛乱后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西北地区,B选项符合题意。1793年,清朝颁布了《钦定藏内大臣善后章程》,确立了西藏地方达赖和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的制度,A选项排除。签订《尼布楚条约》主要是清政府和沙俄在东北作战胜利后签订的条约,C选项排除。设立宣政院是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的,D选项排除。‎ ‎32.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完成于 A. 三国 B. 南朝 C. 唐末 D. 南宋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完成于南宋,故D项正确;AB项是奠定基础时期,C项是开始时期,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请回答: ‎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能及其特点。‎ ‎【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 ‎(2)职能:中书省掌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特点: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可以减少决策的失误;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皇权。‎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三省六部制。‎ ‎(1)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的是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取代了三公九卿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根据“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起草,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尚书省主要是执行政令。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制约,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的失误。但三省的设置也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4. 城市是一个众多因素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了城市职能也发生了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刘文帝时,王玄谟论及彭城形势“南界大淮,左右淮汴,城隍峻整,襟卫周固。自淮以西裹阳以北,经途三千,达于齐岱,六州之人,三十万户,常得安全,实由此镇。”‎ 一一摘编自顾祖禹《论史方舆纪要二十九》‎ 材料二 现在我们在城里见到的大街小巷的名称,有些在宋代就有了,都是以不同的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如杭州的西湖与主要市区有一个吴山,吴山境内有几十个庙,叫鲁班庙……每个庙的名字都意味着一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地区也因此而闻名。‎ ‎ 一一摘编自吕振羽《中国历史讲稿》‎ 材料三 ‎ ‎ 清末民初的扬州,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批重要的现代脑力劳动者,形成了专门职业阶层,这是扬州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象征,包括教师、律师、医生、编辑、记者、作家等职业人员已有一定数量。当然,黄包车夫、挑水工、轿夫、船夫、女佣等在当时的职业中也占一定比例。‎ ‎——摘编自朱煜《扬州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城池所起的主要作用。‎ ‎(2)材料二中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街道和寺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这一现象在宋代出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3)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比较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指出扬州人口构成比例的变化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 ‎【答案】(1)作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地方安定;维护封建统治。‎ ‎(2)说明: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 条件: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农业的发展;商品种类增加;交子的出现等。‎ ‎(3)变化:由侧重政治职能转向经济职能,城市经济功能增强。趋势: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从城市的作用、宋代城市的变革、城市职能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城隍峻整,襟卫周固”“常得安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保卫安全、维护专制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街道和寺庙,这说明宋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繁荣。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坊市制度的打破、商业环境、农业的发展、纸币的出现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城隍峻整,襟卫周固”“常得安全”到“以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街道和寺庙”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材料“教师、律师、医生、编辑、记者、作家等职业人员已有一定数量”中可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彻首先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其宗旨经过综合,则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他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 ‎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他进一步继承儒家思想,提出“塞兼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材料四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利用《左传》中提出的民为“神之主”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指出君主是“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的大害。‎ ‎(1)依据材料一,析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认识论?‎ ‎(3)董仲舒和黄宗羲都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从材料三、四来看,他们分别继承了哪些不同的内容?他们的发展又有何不同?‎ ‎【答案】(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核心:“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格物致知”‎ ‎(3)继承:董仲舒主要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仁政”思想,而黄宗羲主要继承了民贵君轻思想。发展: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解析】(1)依据材料“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官员行为等角度概括。其地位可根据汉代儒学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得出,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信息得出“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核心思想。据“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说明朱熹的认识论。‎ ‎(3)根据材料从“仁政”和民本思想上分析董仲舒和黄宗羲继承的内容。根据所学并联系其思想特点,结合二者所处的时代特征进行概括发展的不同之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