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1974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堇鼎,其铭文大意为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A. 禅让制 B. 礼乐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故C正确。西周时期没有禅让制,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礼乐制相关信息,故B排除。郡县制,属于秦朝,故D排除。 2.《弟子规》列述了弟子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其中的“首孝弟”采用了《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同“悌”)”的文义。“首孝弟”的制度渊源可能是 A. 君主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首孝弟”重视父子、兄弟血缘亲情,体现了宗法制,故选C;“首孝弟”重视父子、兄弟血缘亲情,与君主制、分封制无关,排除AB;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与“首孝弟”无关,排除D。 3.秦朝建立后,兴建了一批公共工程,如万里长城、驰道、灵渠等。这些工程的修建,得益于秦朝 A. 土地私有的强化 B. 法律制度的健全 C. 中央集权的建立 D. 社会矛盾的缓和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兴建万里长城、驰道和灵渠等大型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在统一协调管理中才能实现,而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土地私有的强化与这些工程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B选项错误,秦朝法律制度尚未健全,也与这些工程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秦朝严苛的政治制度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 职能 奉常 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主管少数民族及其外交事务 宗正 主管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主管国家财政 少府 主管皇室财政 A. 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 B.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C. 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D. 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九卿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但其中又有一些部门专门负责皇室事务,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故选择B;体现皇权至上的是三公九卿制而非九卿中的部分官员的职责规定,排除A;官员职责虽然明确,但不存在互相牵制,排除C;很多官员为皇室服务,而非为政府服务,因此无法反映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排除D。 5.韩国磐先生在研究三省六部制度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吏部演变稳定从未发生变化 B. 户部与兵部的演变过程完全吻合 C. 礼部演变由单一到分散繁杂 D. 隋唐六部制与前朝存在承继关系 【答案】D 【解析】从示意图来看,隋唐六部职能在南北朝的政府机构中就已有雏形,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选项D正确;南朝的吏部职能与北齐、隋唐不完全相同,选项A排除;选项B表述内容与示意图不符,排除;吏部演变最终是集中而非分散,排除C。 6.如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由图中的“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司”“知州”“通判”等信息可知,这是宋朝地方行政机构,故C项正确;汉朝的地方行政机构是“郡国并行”、“州(刺史)等,唐朝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道” “藩镇”(节度使)等,元朝的地方行政机构是“行省”,故ABD错误。 7.钱穆认为,中国政制之演进,约得三级。第一级,“由封建而跻统一”;第二级,“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第三级,“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从演进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 A. 推行科举制是士人政府形成的标志 B. 政权统治基础逐步扩大化和民众化 C. 共同趋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儒家思想正统化影响三级政制演变 【答案】B 【解析】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第一级是分封制结束,郡县制出现,第二级察举制,第三级是科举制。明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基础进一步扩大,由封建政权走向士人政权再走向科举选官,这有利于普通民众参与政治,体现了政权基础,逐渐走向大众化民众化的特点。故选B。推行科举制从隋朝开始,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历史上即被称为士人政府,所以A错误。C趋向只是第一级分封制向郡县制过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不能代表全部,排除C。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期就成为正统思想,当时处于第二级,不能影响到第一级,故D错误。 8.从康熙朝开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的制度。到了雍正朝,更规定科道等官(中级官员)每天一人以密折轮流奏事,事无大小,都可照实奏告,即使没有什么事可说,也须说明为什么没有事可说。密折的内容主要是各地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舆论、官员的清贪。据此说明密折制度 A. 降低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B. 反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突出 C. 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 益于皇帝治理国家决策的制定 【答案】D 【解析】密折奏事常态化、规范化且奏事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这反映出皇上意在通过密折制度了解社会情况,有益于避免决策的盲目性,故选D项;密折奏事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清朝时已不存在宰相,排除B项;材料是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C项 9.根据规定,雅典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材料表明 A. 雅典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 B. 雅典城邦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 雅典保护个人提议和创制法律的积极性 D. 雅典注重依法保证人人可以担任公职 【答案】B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在雅典“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如果不能通过,提议人会受到惩罚,这说明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故B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稳定和权威,而没有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公民的参政问题,故AD项错误。 10.在古代雅典,戏剧家的创作主要涉及城邦政务、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问题,戏剧开演前通常会有一些仪式,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这些现象说明雅典 A. 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 注重强化城邦意识 C. 人文主义思潮盛行 D. 公民政治地位提高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戏剧家的创作主要涉及城邦政务、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问题”等信息可知,城邦利用戏剧演出这一集体社会生活,增强城邦公民的集体归属感;同时材料“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信息可知,通过牺牲公民的子女被宣布得到城邦抚恤金这一环节,起到了城邦教化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这些措施都是强化城邦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信息,故A项错误;人文主义思潮盛行是文艺复兴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公民地位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B。 11.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内容广泛,条文比较明晰的《十ニ铜表法》实现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这一转变 A. 目的在于维护平民的利益 B. 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D. 适应了外来移民的需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制度改变了以往贵族随心所欲解释法律的局面,使得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这有利于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C选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其制定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故A选项说法有误;《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5世纪,不是制定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才是适应了外来移民的需要,而不是《十二铜表法》,故D选项错误。 12.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 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B. 有利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C. 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D. 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A 【解析】材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说明无论奴隶还是奴隶主都得遵循法律的规定。古罗马法律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和社会矛盾,规范行为,故A项正确;公民法是调节罗马公民之间法律,奴隶不属于公民,B错误;材料中论述的不是罗马法的阶级实质,C错误;罗马法显然是维护贵族利益,并不是保障平民的权益,D项错误。 1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王位继承法》。该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 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B. 削弱议会的权力 C. 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D. 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中所颁布的法案。根据材料“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可知该法案试图通过大臣同意国王的决定来限制国王的权力,这可以防止国王专权,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而不是强调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故A选项错误;国王的决定通过大臣的签署才能生效,这只是限制国王的权力,并不是削弱议会的权力,并且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位继承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而没有加强国王的行政权,故D选项错误。 14.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费城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和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利益集团)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来贯彻公共利益。由此,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主张 A. 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B. 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 C. 抛弃邦联体制的重要内容 D. 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 【答案】D 【解析】美国建国初期实行邦联制,中央政府权力较弱,为此1787年宪法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材料“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属于有限权力,“贯彻公共利益”属于有效权力,显然这里的意思是说加强中央权力,故D项正确;分权是中央政府运作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正义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目的就是提倡联邦制度,故C项错误。 15.下列关于近代英美两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国家元首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B. 政府的首脑都要对议会负责 C.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 D. 国家元首都掌握最高的军政大权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美两国建立的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故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故选C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世袭产生,而非人民选举产生, 故A项不是共同点,排除;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政府首脑是总统,他对宪法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故B项不是共同点,排除;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是虚君,没有掌握最高军政大权, 故D项不是共同点,排除。 16.1908年底,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提出议案,要求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一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A. 剥夺皇帝的行政大权 B. 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 最终获取了立法大权 D. 可以提名宰相人选 【答案】B 【解析】德国的宰相有皇帝任命,不受议会的监督,材料中“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说明议会的政治作用得以加强,故B正确;皇帝拥有至高无上权力,故A错误;议会本身具有立法权,故C错误;D项是皇帝才有的权力。 17.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观点意在说明 A. 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了列强侵略步伐 B. 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 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动力 D.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等信息来看,英国人发动侵华战争的目标早已确定,说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顽强抵抗”,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内部因素,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英国打开中国国门主要是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排除C项。 18.下图是位于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的天主教堂,建于1880年。它由法籍传教士金式玉筹建,是仅次于上海市佘山天主教堂的华东第二大教堂。与上述历史现象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的《天津条约》中规定允许英国在中国传播天主教,材料中的教堂就是在签订《天津条约》之后建立的,故选择B选项;《南京条约》中并没有涉及到传播天主教的问题,故排除A选项;《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补充,而《天津条约》才是英国在中国宣扬天主教的最直接相关的条约,故排除C选项;《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选项。 19.太平天国曾提倡“一夫一妇”,但是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者仍沿袭历代封建帝王的妃嫔制。洪秀全还宣扬“妻道在三从,勿违尔夫主”的伦理道德观念。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 深受近代西方文化影响 B. 属于旧式农民起义范畴 C. 不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D. 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太平天国统治阶层依然保留封建传统伦理纲常思想,反映了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无法摆脱封建意识的束傅,故选D;题干未体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排除A;题干未强调太平天国的性质,排除B;题干未强调太平天国的革命性,排除C。 20.日本学者藤村道生关于甲午战争的评论:“北洋陆军装备毛瑟枪和克鲁伯炮,所以,在武器方面,它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的日军优越。它是内战和示威用的以及完全没有近代战争所必须的给养、运输机构和兵站设备。”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军队 A. 不是真正的国防军队 B. 只学西方的军事技术 C. 军事实力比日军先进 D. 更适合对外防御侵略 【答案】A 【解析】材料“它是内战和示威用的以及完全没有近代战争所必须的给养、运输机构和兵站设备”体现的是中国的军队主要用于镇压国内起义和没有近代化军队体系,强调的是当时中国军队不是真正的国防军队,A选项符合题意;只学西方的军事技术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C选项属于表面现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更侧重的是当时军队主要是为镇压国内农民起义,D选项排除。 21.威海战役时,日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致丁汝昌的劝降信中云:“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岂足济夫实效?”这封信客观上反映了 A. 科举制阻碍科技进步 B. 八股取士忽略经世致用 C. 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 D. 清政府作战策略失当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岂足济夫实效”可以看出,伊东祐亨认为中国的八股取士忽略经世致用,导致甲午战败,有一定客观性。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论及科举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日本蓄谋已久,排除C项;材料没有从清政府作战策略方面讨论战败原因,排除D项。 22.(庚子年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可安,而后患可免矣。次当限制中国乏军备,散其营伍,毁其制造各厂。……须俟太后归政,罪魁重惩,方与退兵议和,万不可先退兵也。”该意图是 A. 分而治之 B. 以华制华 C. 灭亡中国 D. 瓜分中国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可安,而后患可免矣。”结合所学可知,丁韪良极力建议列强废黜慈禧太后, 扶植光绪皇帝上台,重组一个亲西方的中国政府,体现了“以华制华”的意图,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丁韪良“以华制华”的意图,组建一个亲西方的中国政府,并非是扶植多个代理人,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中国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的意图,并未体现其灭亡中国的意图;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间接统治中国,“以华制华”的题意,并非推翻清政府,瓜分中国。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孙中山割辫表明了坚持改良主义的立场 B. 黎元洪割辫体现了其人坚持革命的倾向 C. 袁世凯割辫反映了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 D. 三人割辫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为潮流 【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时期的割辫体现出的是革命的精神,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割辫都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为潮流,D正确;孙中山割辫表明了革命的立场,A错误;黎元洪属于旧官僚,显然不倾向于革命,割鞭子显然是处于无奈,B错误;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口号,袁世凯割辫是欺骗革命的需要,C错误。 24.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的“文化的觉悟”和“社会的觉悟”分别是指 A. 抨击封建道德,倡导民主与科学思想;中下层平民生活和习俗的改造 B. 摈弃天朝上国的盲目自信态度;社会习俗的西化 C. 努力在中国尝试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 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因此这里的“文化的觉悟”指的是抨击封建道德,倡导民主与科学思想,而“社会的觉悟”指的是中下层平民生活和习俗的改造,选项A正确;天朝上国是封建社会中央政权,尤其是明清时期政府对外交往时秉持的理念,五四运动时期清政府已经灭亡,因此选项B排除;努力在中国尝试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属于政治领域,与文化觉悟无关,排除C;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属于思想领域的觉悟,与“社会的觉悟”无关,排除D。 25 .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为了完成中国共产党在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主张同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 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B. 深化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C. 注重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 D. 系统地阐述革命动力问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在认真地分析了中国国情的情况下,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认为当时中国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共产党最迫切的任务联合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故B正确;1923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排除A;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没有重视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系统地”阐述,排除D。 26.陈云向共产国际报告时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我们党真正成熟起来了,尤其是党的领导人成熟了。”这反映出当时 A. 共产国际的指导是红军长征胜利的保障 B. “左”倾错误给红军造成重大损失 C. 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革命的实际问题 D. 军事路线事关红军长征的生死存亡 【答案】C 【解析】由“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我们党真正成熟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的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错误,长征时期与共产国际失联了;B项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D项不选,题干没有涉及长征问题。 27.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群众游行有“浴血奋战”方阵,以三辆并行彩车为主,彩车分别载有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分别寓意在反对国民党、抗日、解放等三次革命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下列不属于此三次革命战争的是 A. 百团大战 B. 汀泗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飞夺泸定桥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汀泗桥战役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战役,选项B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排除A;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排除C;飞夺泸定桥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反对国民党的战役,排除D。 28.1940年3月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5月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牺牲;6月法国投降;7月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侵略计划;8月,华北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据此,百团大战的意义在于 A. 正面战场以阵地战主动出击日军 B. 敌后战场以游击战主动出击日军 C. 克服投降危险助长敌后军民声威 D. 国民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案】C 【解析】百团大战是在全国抗日进入低潮时期的军事行动,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克服了投降主义的危险,C正确;百团大战属于敌后战场的重大军事行动,A错误;材料说明百团大战的政治意义,并不是说明百团大战的战术问题,B错误;此时属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D错误。 29.有学者认为,国民党控制着整个国家机器,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导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这说明 A. 中共的导向作用是抗战胜利之源 B. 国共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主体力量 C. 国民政府的抗战起着决定性作用 D. 国际社会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作用,选项B正确;选项A片面解读材料,排除;选项C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30.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意在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 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 B. 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 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 D. 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中可以看出,《宣言》的发表为工人斗争增添了科学性,故答案选D。材料强调的是《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和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无关,因此A错误。材料没有提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共产党宣言》对工人运动的影响,没有涉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排除C。 31.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其中“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A. 用两个政权并存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 B. 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C. 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D.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答案】C 【解析】二月革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A与“十月革命意义”无关,排除;西欧国家如英国、法国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建立政权的,B不符合“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排除B;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的新模式,故C正确;D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不符合“十月革命意义”,排除D。 32.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这一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 建立边区苏维埃政权 B. 落实重庆和谈的民主建国要求 C. 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 D. 团结民主力量以赢取解放战争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1946年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民主政治实践,这是在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模式,人民代表会议制也为后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故C正确;陕甘宁边区政府本身就是苏维埃政权,A项错误;B项与此宪法内容无关,民主建国是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排除;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33.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下列各项民主制度中最能反映讲话主旨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主体地位”是关键信息,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高机构与体现,故答案选A。B是我国的政党制度;C是我国民族政策;D是解决港澳台的基本政策。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4.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最主要在于 A. 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彻底批判封建迷信思想 D.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文革”能够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民主和法制被个人专制取代;因此,要避免文革发生,主要应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破除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用法律规范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故D项正确。“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是经济建设领域的内容,对政治的影响不大,排除A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是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但都不是引发“文革”的必然因素; 破除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并不能避免“文革”重演,排除B项。批判个人崇拜思想,有助于破除人治观念,顺利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但还需加强法制建设,故排除C项。 35.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这一伟大构想理解正确的是 A. 接纳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 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 在主权问题上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 D. 内地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A选项错误,中方决不允许割裂主权与治权的关系;B选项错误,军队和外交必须收归中央,这是行使主权的表现;C选项错误,主权问题坚决不变;D选项说法正确,这是“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二、材料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这两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对以往传统政治,找出几条大趋势。……第一: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这从某一方面讲是好的,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政治进步,政权自然集中,任何国家都走这条路。……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费城会议原本是要修改邦联条例,但实际上当时大多数代表认为,仅对邦联条例修改并不能达到建立一个“坚强之全国政府”的目的,正如麦迪逊年初在致华盛顿的信中说:“我们有两种选择:13个州的完全分裂和全面联合。前者将使13个州成为不受法律约束的13个国家(除自己的法律外);而后者,13州将成为一个完整共和国的郡县,受到一部共同法律的约束。”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1)据材料一,钱穆指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哪一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立国之初的美国存在什么问题?美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根据以上材料论述的问题,谈谈你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 【答案】(1)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唐宋以后走向过分集权。 (2)问题:邦联条例下各州权力太大(中央政府虚弱无力)。解决: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 (3)认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要统筹兼顾(围绕这方面回答即可);中央集权可以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地方权力过大则不利于国家统一与安定;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等。 【解析】(1)趋势:材料一“第一: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可以得出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权力逐步缩小。举例: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汉、宋、元等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宋代实行地方分权、设转运使、通判;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2)问题:依据材料二“费城会议原本是要修改邦联条例”、“仅对邦联条例修改并不能达到建立一个‘坚强之全国政府’的目的”、“13个州成为不受法律约束的13个国家”可知,问题是推行邦联制,中央政府软弱无力。解決:结合所学可知,解决的途径是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大权,地方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3)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要需围绕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展开论述。如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要统筹兼顾;中央集权可以有效维护国家统一,地方权力过大则不利于国家统一与安定;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等。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最初的改变在外交方面。1843~1844年,清政府相继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与外国商人进行交往。为了应付这种新局面,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外交事务。这是近代外交的一个起点。 ——《中华文明的历史拐点》 材料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中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事件后,国民政府奉行联美制日政策,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在事变初期实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后,日本提出旨在全面控制中国的“广田三原则”,并积极策动华北事变。在这种形势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 ——臧永祥《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探析》 (1)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变化,并对此变化做出简要评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 【答案】(1)变化:①由闭关逐渐走向开放;②建立办理外交事务的机构。 评价:外交机构的设立便利了列强的侵略,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2)原因:①日本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②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③ 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④国民党稳固统治的需要;美英的支持;等等。 【解析】(1)变化:据材料“1843~1844年,清政府相继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与外国商人进行交往”可知由闭关逐渐走向开放;根据材料“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可知建立办理外交事务的机构。评价: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开放是被迫的,从外交机构的设立便利了列强的侵略,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等方面分析。 (2)根据材料“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事件后,国民政府奉行联美制日政策,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可知日本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据材料“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在事变初期实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后,日本提出旨在全面控制中国的‘三原则’积极策动华北事变。在这种形势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和所学可从中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国民党稳固统治的需要和美英的支持等方面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