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全卷满分100 分,答题时间 90分钟: 2.本试卷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 I卷为选择题, 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徐写在答题卡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 用 0.5 mm黑色墨水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上; 3.答第I卷前,将姓名 、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上; 4.答第II卷 前,将答题纸上装订线内栏目填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一12 N一14 O一16 S 一 3 2 C l一35 .5 K 一39 Fe-56 Cu一64 第 I 卷( 选 择 题 共 54 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3 分.计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 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 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 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消毒液并非浓度越高越好,过高浓度的消毒液既不能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又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误; B.吸烟、喝酒对人体有害,也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故B错误; C.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能防止病毒的滋生,故C正确; D.药物服用多了对身体有害,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13C - NMR、15N- 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与C60互为同位素 C. 15N与14N 互为同位素 D. 15N和14N有不同的核外电子数 【答案】C 【解析】 【详解】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7、8,故A错误; B.13C是一种碳的核素,C60是一种碳的单质,不能成为同位素,故B错误; C.15N与14N为质子数都是7,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核外电子数相同,故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是( ) A. 氯化镁的电子式: B. 乙烷的结构式是: 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中子数为7 的碳原子是:C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镁的电子式为,A错误; B.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存在C-C键和C-H键,结构式是 ,B正确;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C错误; D.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是,D错误; 答案选B。 4.《后汉书• 郡国志》中记载:“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西阳杂俎》一书记载:“高奴且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材料所说“石漆”“石脂水”是石油,在工业上通过石油分馏可得纯净的苯 B. 以石油为原料可生产三大合成材料即合金、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C. 石油的催化裂化属于物理变化 D. 塑料聚乙烯的单体可以由石油裂解得到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上述材料所说“石漆”“石脂水”是石油,石油中不含有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燃料气、液化石油气等,但是得不到苯,故A错误; B.三大合成材料都是有机材料,三大合成材料分别是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故B错误; C.石油的催化裂化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石油的催化裂化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石油催化裂化生成乙烯,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所以塑料聚乙烯(PE)的单体可以由石油催化裂化得到,故D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B. 原子半径大小:Cl> Na>O C. 稳定性:HI>HBr>HCl>HF D. 还原性强弱:Cl- > Br- > I-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属性K>Na>Mg,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KOH>NaOH>Mg(OH)2,故A正确; B.同一主族,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少,则原子半径大小为:Na>Cl>O,故B错误; C.非金属性:IQ,故D错误; 答案选A。 15.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石油的分馏 B. 制备乙酸乙酯 C. 分离乙酸和乙醇 D. 除甲烷中的乙烯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的操作,蒸馏操作中冷凝水的通入方向应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则应该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故A错误; B.实验室利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制备乙酸乙酯,由于乙酸和乙醇具有挥发性,制取的乙酸乙酯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将乙酸和乙醇除去,除杂时要注意防倒吸,根据该装置图所示,符合制备要求,故B正确; C.乙酸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甲烷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乙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碳,乙烯虽然除去,但引入了二氧化碳新杂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16.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4+Cl2CH3Cl+HCl B. 2CH3CH3+7O24CO2+6H2O C. CH3CH2OH+HBrCH3CH2Br+H2O D. CH2=CH2+HCl→CH3CH2Cl 【答案】D 【解析】 【分析】两个或多个分子互相作用,生成一个加成产物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根据加成反应的原理回答。 【详解】A.该反应中甲烷和氯气发生的取代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乙烷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乙醇和溴化氢发生的取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乙烯和氯化氢的加成反应,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7.下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变化能用图表示的是( ) A. 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B. 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的反应 C. 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从图象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是吸热反应。 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是中和反应,放热,不符合图象,故A错误; B.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符合图象,故B正确; C.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金属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属于放热反应,不符合图象,故C错误;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为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不符合图象,故D错误; 答案为B。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后有机产物浮在上层 B. 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C. 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 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因为一个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密度比水大,在下层,A错误; B.苯在空气中燃烧,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B正确; C.苯与硝酸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还含有N、O,不属于烃,C错误; D.苯分子间没有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D错误; 答案选B。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46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 小题.,计46 分 ) 19.(1)下列3种不同粒子H、H、H,表示______种元素,_______种核素,H、H、H互称为_________。 (2)写出第2周期VA族元素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 (3)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答案】(1). 1 (2). 3 (3). 同位素 (4). (5). nCH2 =CH2 (6). 加聚反应 【解析】 【分析】根据核素、元素、同位素的概念回答;第2周期VA族元素是氮,写出氮气得电子式;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乙烯,据此分析。 【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在所给的微粒中含有1种元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原子称为核素,所以共有3种原子,共有3种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所以H、H、H互称为同位素; (2)第2周期VA族元素是氮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氮气,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氮气的电子式; (3)乙烯为原料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乙烯,化学方程式为:nCH2 =CH2 。 20.下表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请用化学用语问答下列问题: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⑥ ⑦ ⑧ 3 ① ③ ⑤ ⑨ ⑩ 4 ② ④ (1)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⑦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M,M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 (3)写出元素①和⑧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 (4)③、⑤、⑦、⑨所形成的离子,其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5)①~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填物质化学式);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填物质化学式),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6)写出实验室制取元素⑨的单质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1). Ca (2). 离子键、共价键 (3). (4). Al3+<Mg2+<N3-<Cl- (5). HClO4 (6). Al(OH)3 (7). Al(OH)3+ OH-=AlO+2 H2O (8). MnO2+4H++2Cl Mn2++ Cl2↑+2H2O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Na、②为K、③为Mg、④为Ca、⑤为Al、⑥为C、⑦为N、⑧为O、⑨为Cl、⑩为Ar,然后分析。 【详解】(1)③为Mg、④为Ca、⑤为Al、⑥为C、⑦为N,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r(Ca)>r(Mg)>r(Al)>r(C)>r(N),最大的是Ca; (2)⑦为N,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式HNO3,其氢化物是NH3,二者反应生成NH4NO3,NH4NO3为离子化合物,NH4+与NO3-之间是离子键,NH4+与NO3-之内是共价键,所以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3)①为Na、⑧为O,其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4)③为Mg、⑤为Al、⑦为N、⑨为Cl,形成Mg2+、Al3+、N3-、Cl,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四种离子中Cl-半径最大,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其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l3+<Mg2+<N3-<Cl-; (5)①为Na、②为K、③为Mg、④为Ca、⑤为Al、⑥为C、⑦为N、⑧为O、⑨为Cl,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减弱,所以酸性最强的是HClO4;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Al(OH) 3+OH-=AlO2-+2H2O; (6)元素⑨是氯,实验室制取氯气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二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 4H++ 2ClMn2++ Cl2↑+ 2H2O。 21.新冠肺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出现发热,体温枪能快速检测人体体温。该体温枪所用的电池为一种银锌电池(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Ag2O+ H2O=Zn(OH)2+ 2Ag。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测体温时,电池将 ____转化为_____(填“化学能”或“电能”) 。 ②电池中电子的流向:由_______________ 到______(填化学式),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答案】(1). 化学能 (2). 电能 (3). Zn (4). Ag2O (5). Zn + 2OH--2e-=Zn( OH)2 【解析】 【分析】该体温枪所用的电池为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反应Zn+Ag2O+ H2O=Zn(OH)2+ 2Ag可看出,Zn失去电子,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作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OH--2e-=Zn( OH)2;而Ag2O得到电子,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 【详解】①该体温枪所用的电池为原电池,在测体温时,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电池中电子的流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即由Zn到Ag2O,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OH--2e-=Zn( OH)2。 22.(1)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 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1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_____v逆(填“>”、“<”或“=”) ②4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 ③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减慢其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降低温度 b.减少铁粉的质量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d.保持容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 (2)下列描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v(CO2)=v(CO)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O2的同时生成n mol CO2 c.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答案】(1). > (2). 0.125 mol∙L-1∙min-1 (3). ac (4). bd 【解析】 【分析】t1时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正向移动;根据v(CO)=计算;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判断;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进行判断。 【详解】(1)①根据图象可知,在t1后,CO浓度增大、CO2浓度减小,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正向进行,因此v正>v逆; ②根据图象可知,4分钟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25 mol∙L-1∙min-1; ③a.降低温度,物质的内能降低,活化分子数减小,有效碰撞次数减少,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故a符合题意; b.由于固体的浓度不变,所以减少铁粉的质量,物质的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降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减少,有效碰撞次数减少,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故c符合题意; d.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由于体系内物质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 (2)a.未指明反应是正向还是逆向进行,因此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O2的同时必然会消耗n molCO,又生成n mol CO,则CO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任何条件下体系的压强都不变,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为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而气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则气体的摩尔质量会发生变化,由于摩尔质量当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若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3.现有7瓶失去标签的试剂瓶,它们盛装的液体分别为①乙醇、②乙酸、③苯、④乙酸乙酯、⑤油脂、⑥葡萄糖溶液、⑦蔗糖溶液中的一种。现通过如下实验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液体的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a.把7瓶液体依次标号为 A、B、C、D、E 、F、G 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b.各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E三种液体与水分层,且位于上层 c.各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的Cu(OH)2 悬浊液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d.各取C、D、E适量于试管中,加足量NaOH并加热 只有C中有分层现象,D的试管中可闻到特殊香味 (1)试写出下列标号代表的液体名称 : A______,B____,C_____,D_____,E____,F_____,G_______。 (2)写出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已知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方程式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O+2Ag↓+3NH3。试写出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方程式:_____。 【答案】(1). 乙醇 (2). 乙酸 (3). 苯 (4). 乙酸乙酯 (5). 油脂 (6). 葡萄糖溶液 (7). 蔗糖溶液 (8).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9). HOCH2(CHOH)4CHO+2[Ag(NH3)2]OHHOCH2(CHOH)4COONH4+H2O +2Ag↓+3NH3 【解析】 【分析】由实验a可知,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则F、G分别为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由实验c可知,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F为葡萄糖,可得到G为蔗糖,只有B使沉淀溶解,B为乙酸;由实验b可知,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面上,则C、E、D为苯、乙酸乙酯、油脂,则A为乙醇;由实验d可知,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则C为苯,D为乙酸乙酯,E为油脂,以此来解答。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A是乙醇,B是乙酸,C是苯,D乙酸乙酯,E是油脂,F是葡萄糖,G是蔗糖; (2)A是乙醇,乙醇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制得乙醇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3)醛基具有还原性,会将银氨溶液还原成银单质,葡萄糖属于多羟基醛,也能将银氨溶液还原,化学方程式为:HOCH2(CHOH)4CHO+2[Ag(NH3)2]OHHOCH2(CHOH)4COONH4+H2O +2Ag↓+3NH3。 24.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 ①试管a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 。 ②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③反应开始前,试管b 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 ④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橾作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答案】(1). 防止暴沸 (2). 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 + H2O (3).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 饱和碳酸钠溶液 (5). 分液 【解析】 【详解】①加热过程中容易发生暴沸,所以为防止液体飞溅,应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②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该反应是可逆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该反应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③制得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杂质,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所以b中盛放的液体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④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