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4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 学案 ‎ [导读]诗歌鉴赏是阅读能力中要求最高的题目,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 诗歌鉴赏是阅读能力中要求最高的题目,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那么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从而顺利地完成试题,我认为以下几种做法不失为捷径。   一、弄清诗歌的分类   古诗词按思想内容分类不外乎以下几种:   1.送别诗。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类。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情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表达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如《春夜洛城闻笛》   2.怀古诗。其主题主要有三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对比,来感慨物是人非,盛衰无常;一类是借古讽今,借以劝谏当朝统治者;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怀念、仰慕之情,抒发自己对建功立业的志向,或报国无门,英雄迟暮的个人感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3.边塞诗。是以描写战争为主题的诗歌。或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卫家国;或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达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如《征人怨》   4.思乡诗。大都和战争、贬谪联系在一起。反映诗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家人团聚,渴望安宁生活;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情人的牵挂之情。如李白的《菩萨蛮》   5.咏物诗。常与言志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或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品质、理想或精神。如苏轼的《卜算子·咏梅》。   6.写景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抱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7.伤春伤别诗。是借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8.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9.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疆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二、掌握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抒情手法。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是借景抒情;“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有《咏梅》《石灰吟》等。   2.描写手法。可分为:(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有动静相衬,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声寂相衬,如“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乐哀相衬,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2)联想和想,又叫虚实结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对比。(4)白描(使用最简练的语言文字,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文字表现手法)。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双关、互文、比兴。   (1)比喻:诗人借助比喻摹形绘声,传情达意,增强诗歌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比喻经过联想点化,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融情于景,引发读者联想,突显感情,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3)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起来饶有风趣,耐人寻味,表达一种含蓄、委婉的情感。   (4)互文: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避免词语单调重复。   (5)夸张: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更突出、更鲜明表达事物作用,作者依靠想像去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去艺术地表现客观事物的特征。   (6)对偶: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7)借代:使语言简练、含蓄。   (8)设问:中间设问,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9)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10)反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11)用典: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   (12)比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   三、把握语言特点   1、评价诗歌语言特点用语:绚丽、含蓄、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 、明快、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词藻华丽 、通俗易懂等。‎ ‎2、诗歌的个人风格 ‎ 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 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目前的诗歌鉴赏题,主要是从语言和表现技巧两大方面设题考查的。了解以上知识,便等于掌握了一把钥匙。   四、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情感分类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 ‎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注意答题策略   不但以上的知识很重要,而且一定的答题策略也必不可少。   1.就诗论诗,不枝不蔓。   高考是初步鉴赏,强调对诗歌本身特点进行思考作答,无需引经据典,东拉西扯。   2.分点答题,点后例证。做到有理有据。   3.品评技巧,品味语言。   4.知人论世,评出特点。   5.文学理论,适量点缀。   答题时专业术语要恰当地运用上,可以使答案显得厚实,有深度和力度,技高一筹。‎ 诗歌形象和用典【规律总结】 ‎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把握诗歌。‎ 对诗歌地整体把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看作者、时代、注释、大致内容、感情基调、主要写法,以求对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正确把握诗歌形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回忆作者的相关情况,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政治主张以及创作背景等等。比如看到苏轼,想到豪放旷达;看到辛弃疾,想到有志难伸;看到杜甫,想到凄凉生活和民生疾苦;看到李白,想到傲岸无羁;看到陶渊明,想到田园生活等等。‎ 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诗歌形象。对于人物形象来说,分析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神情等等,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感情倾向等等;对于事物形象来说,则要分析物象的具体方面,描写用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创作背景等等。‎ ‎3、理解形象的意义 ‎  ⑴从意境的角度来来考虑。‎ 单从一个形象上看,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多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表达的意境就较为明显了。同样是写柳,“两个黄鹂鸣翠柳”,形象明丽、有生气,传达出内心无比欢快的感情,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一种凄凉孤寂。‎ ‎⑵从作者的观点态度上来考虑。‎ 诗歌总要使用一些思想倾向性较明显的一些词语来传情达意,鉴赏形象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比如诗中的描写用语、评价用语、反映心情的词语。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感情透露出来。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孤”字、一个“独”字把清高孤傲、不随流俗者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很多物象已经被人们赋予了一些特殊含义,时间久了,就被固定下来。列举其中的一部分,以供参考:‎ 长亭:陆地送别之所,写到长亭,一般就与送别相关。‎ 杨柳:由于“柳”与“留”音近,古人常折柳相送,因而“杨柳”与离别相关;又因古人常把柳种在房前屋后,因而也表达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芳草:喻离恨,也与美人一起喻美好事物,比如理想等等。‎ 梧桐: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常与凄凉悲伤相联系。‎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雨打芭蕉往往让人觉得凄怆。‎ 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的象征。‎ 松柏:耐寒树木,经冬不凋,象征孤直刚正的品格。‎ 菊花:清丽淡雅,芳香袭人,欺霜傲雪,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莲花、莲子:“莲”与“怜”谐音,“子”为第二人称敬词,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表达爱情。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 寒蝉: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食露,所以常用来喻指人的高洁人品。又因秋后的蝉命不久长,寒蝉也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鸿雁:鸿雁是侯鸟,春秋迁徙,常常触动人的故乡之思,所以常用大雁寄托人的浓浓的乡愁。又因它曾为苏武传书,也常比作信使。‎ 鹧鸪鸟: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杜鹃鸟:是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 蟋蟀:又名“促织”,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在一起 二、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又如: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啼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连用了蜀帝化鸟,庄周化蝶,鲛人珠泪,蓝田烟玉四个典故,以隐喻手法从不同侧面写一生不幸。理想追求如同幻影,人生旅途遗恨重重,像杜鹃一样总在悲鸣,像明珠一样时时流泪。四个典故,构成了一个绵邈微婉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抒民了诗人的郁愤。‎ 常见的用典意思 投笔:弃文从武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长城:守边的将士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楼兰:边境之敌     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折腰:屈身事人            杜康:酒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尺素:书信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双鲤,鲤鱼,鲤素:书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五柳:隐者 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明月:乡愁                青云:高的地位         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 青紫:高官显爵           丁香: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蝉鸣: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伤春 落叶:秋天               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 高考复习:高考古诗鉴赏五大考查类型的答题技巧综合(教师版)‎ ‎(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 一、检测语言 易:解说语言的表层含义 ‎08【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答案】A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 ‎07(天津卷)16.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难:分析语言的深层含义 ‎1.炼字型 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1、指出该字 2、解释该字含义(表层、深层) ‎ ‎3、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 4、揭示作者传达的深层情感 ‎5、评价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 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于)”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07(全国卷2)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案】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w.w.w..c.o.m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2.一词领全诗型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1、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上)2、该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形式上)。‎ 山行即事 宋·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③鸥性: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翔。狎(xiá):戏耍,玩弄。‎ 首联的“议”字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案】(1)“议”字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两句是说,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法轻快,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2);在结构上,“议”字统领了颔连和颈联,颔联写“阴”,颈联写“晴” 。‎ ‎08【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 ‎ ‎3.分析语言特色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3、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如( ),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 ‎ ‎ )的情感。‎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 ‎【答案】这首诗语言风格自然清新(1)如“堂上燕”、“水中鸥”,意象浅近,;“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口语化,自然质朴。(2)作者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此时的闲适心境。‎ 小结:检测语言——解说表层含义:字面意义①‎ ‎ 表现景象②‎ ‎ 分析深层含义:表达情感③‎ ‎ 突出主旨④‎ ‎ 评价形式作用:表达效果⑤‎ 答题时依序答出,避免遗漏;依据诗作具体情况适当减少项目,不牵强附会,强加于“诗”。‎ 二、检测意象 易:确认意象的特点 ‎06(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1)流水 白云 (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08(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 ‎【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 ‎ 难:分析意象的寓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07(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⑦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答案】(1)燕子 兴亡 (2) 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08【江苏卷】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三、检测内容和情感 易:检测层次内容 一般提问: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1、指出具体是几个层次2、分别解析层次内容 ‎07(江苏卷)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 ‎【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案】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08【四川卷】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难:检测中心意思(分析全诗情感)‎ 一般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 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答题套路: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07(福建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 ‎08【全国卷Ⅰ】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案】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 ‎ 四、检测表达技巧 易:识断表达技巧 ‎07(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7分) ‎ 芣苢①‎ ‎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答案】①(1分)赋②(2分)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③(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08【四川卷】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 ‎ 难:识断并分析表达技巧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具体诗句,加以阐释 3、分析表达效果。‎ 答题套路: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 ),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07(安徽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08【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请分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句的艺术手法。‎ ‎【答案】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把抽象的感情(无穷无尽的离愁)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迢迢不断的春水)(2)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 ‎07(福建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五、对比鉴赏式 易:有明确提示的比较 ‎06(重庆卷)13.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雷   张维屏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 ‎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答案】(1)“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2)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08【湖北卷】14、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案】14.(8分)⑴(4分)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⑵(4分)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难:无明确提示的比较 一般提问: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答题步骤:1、确认问题的角度或找出相关的比较点 2、结合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 汴河曲  [唐]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 ‎ 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不多。‎ ‎⑴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⑵这两首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答案】(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意思对即可。)‎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答案】杜诗要点: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 ‎②借拟人修辞塑造形象(“知时节……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④虚实结合,富于变化(眼见与想像)⑤言有尽而意无穷(“红湿”“花重”联想到滋润万物)‎ 周诗要点:①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②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的作用);‎ ‎③结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方法口诀歌   (一)‎ 古诗鉴赏不畏难, 考纲要求烂心间。 表达技巧和形象, 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 神游于古想联翩。 诵读咏叹兴会至, 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 押韵也使语序缠。 语言风格有特质,‎ ‎ 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 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 主客相融滋味长。 离愁别绪托折柳, 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 春草无涯友情芳。 燕飞世迁夫妻苦, 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 鱼传尺素鸿雁忙。 凡此种种难尽举, 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 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 直抒胸臆显爱憎。 更兼触景生情意, 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 尽吐块垒见真情。 侧陪正面静衬动, 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 虚实结合更鲜明。 双关互文兼对仗, 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 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          ‎ ‎  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 思亲怀乡拟不差。 故道长亭别情重, 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 舒啸山水访道家。 咏史写人堪自比, 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 或欲建功或挞伐。 对号入座须谨慎, 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 读品思评四步法。 如今识尽个中味, 居高临下六分抓。‎ ‎   ‎ ‎   (二)‎ ‎       一看题目明含义。         二看作者悟情志。                      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 ‎        分析风格与手法。           时代、流派要牢记。         诗经表现是现实。         楚辞浪漫多比喻。         汉代乐府很灵活。         北魏风骨颇大气。         两晋山水寄情意。         陶潜 首推属第一。                     南朝爱情缠绵意。                     北朝边塞铿锵诗。         唐代鼎盛两高峰。         李诗浪漫杜现实。         白诗兼备李杜风。         无题含蓄刘禹锡。         初唐清新有四杰。         晚唐哀婉数李煜。         词生唐代兴于宋。          豪放、婉约两分枝。          苏词、辛词多豪放。           高歌“大江东去”。           低吟“廉颇老矣”。          婉约首推李清照。         国恨家愁蕴笔底。         元代诗型有变异。         曲中可寻诗痕迹。         明清诗作讽现实。         锋芒毕露抒胸臆。         古诗源远一脉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 (三) 内容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风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答题技巧 胸有成竹话题型,内容手法和意境。‎ 情感修辞词理解,意象思路与风格。‎ 通读纵览理文意,朦胧获取初信息。‎ 题目点意明情状,统率作品起导航。‎ 主体意象是关键,心情蓄积有积淀。‎ 主旨意蕴在诗眼,情脉基调显隐含。‎ 景情事理实与虚,披文求迹寻思路。‎ 已知信息巧利用,时间注释及前序。‎ 身分身世与思想,柳暗花明又一庄。‎ 含英咀华品语言,含蓄曲折捕隐含。‎ 情理一脉有跳跃,起承转合莫放过。‎ 景情融合出意境,形象把握出感情。‎ 主旨思想把握准,遣词炼字诗有神。‎ 立场观点与态度,思想倾向有表露。‎ 古典常识勤积累,知识常规君莫违。‎ 干戈烽火指战争,月亮婵娟与蟾宫。‎ 金乌东曦指太阳,乌兔漏箭喻时光。‎ 兰舟樯棹代指船,书信鱼雁简札笺。‎ 物象传情珠有泪,物是人非人空醉。‎ 柳笛雨月北雁飞,鹧鸪杜鹃人憔悴。‎ 以水喻愁不罕见,托物言志不片面。‎ 景语情语不分家,拨云见物有余暇。‎ 常见主题有门道,顺理成章露一招。‎ 自然风光基调新,乐景乐情把握准。‎ 别诗分清主与客,时间场景莫放过。‎ 边塞戍卒多哀怨,暮鼓羌笛诉肠断。‎ 干戈涂炭闹兵荒,历史背景记心上。‎ 报国请缨路无门,怀才不遇伤忠心。‎ 怀古凭吊人和事,昔胜今衰流涕泗。‎ 他乡月明思亲人,景情相生不可分。‎ 咏物寄兴尽余情,托心于物道心声。‎ 词中共性有风格,花间豪放与婉约。‎ 边塞山水与田园,独树一帜有特点。‎ 同一作家法固定,枝外生节有个性。‎ 词法句法要明察,修辞借用有变化。‎ 专用术语勤积累,有备而来谁怕谁。‎ 开放鉴赏君莫怕,自圆其说思路阔。‎ 敏锐挖掘信息点,机警捕捉切入点。‎ 多答点数抓关键,撒网捕鱼有分赚。‎ 重点条目排在前,次要信息接尾连。‎ 思路清晰要点准,精心梳理心平稳。‎ 重点内容讲具体,物我合一咀嚼细。‎ 熟读成诵多积累,水之就下莫用推。‎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