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课时11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课时11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作业)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在中苏条约规定的援助条款中,中国受到的所有来自苏联的援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中苏同盟的关系要求中国采取与苏联高度一致的发展模式,这使中国对苏联的技术和资金存在过度依赖现象,以致苏联后来的撤资、撤专家给当时的中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反映出(  )‎ A.苏联模式在当时的中国全面推行 B.当时中国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C.中苏结盟对当时中国有利也有弊 D.中苏结盟不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 C [材料“中国受到的所有来自苏联的援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对苏联的技术和资金存在过度依赖现象……给当时的中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反映出中苏建立同盟关系对当时中国的不利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苏联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的安全,故C项正确。“全面推行”说法错误,故A项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中苏结盟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D项错误。]‎ ‎2.(2019·绵阳二模)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更有人断言,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并且“一成不变依赖莫斯科”。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 A.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 B.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 D.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C [中苏的结盟是由于都信奉马克思主义,‎ 这说明意识形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C项;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可以体现出中苏之间有相同的意识形态,而非毛泽东对斯大林的崇拜,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苏结盟的原因而非影响,得不出B项结论;中苏结盟不一定会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排除D项。]‎ ‎3.(2019·洛阳一模)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 A.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D.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A [由材料“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可知,毛泽东弱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其旨在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故选A项;“摆脱了”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突破了美苏两极格局,排除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排除D项。]‎ ‎4.1950年冬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控诉美国对台湾的侵略。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上述外交活动 (  )‎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B.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有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 C [根据材料“1950年冬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1955年……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都是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的展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故C项正确。]‎ ‎5.(2019·永州一模)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包括军事援助)财政支出共483.04亿元,占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5%,‎ 远高于美苏两国。据统计,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接收的援助约占80%,排第二位的非洲国家约占13%-15%。这反映出中国的对外援助(  )‎ A.强调经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 B.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的影响 C.立足经济高速发展和民富国强的基础 D.遵循量力而行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B [1949—1979年中国处于美苏两极格局之下,受此影响中国推行注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因而出现题干中接受中国政府援助的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援助”,未体现“合作”,排除A项; 1949—1979年,中国对外援助的目的主要在于争取受援国在外交上的支持,立足经济高速发展和民富国强的基础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1949—1979年中国政府对外援助未遵循量力而行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排除D项。]‎ ‎6.(2019·株洲一模)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等,先后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得益于中国(  )‎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掀起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971年,我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7.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国共产党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这主要表明(  )‎ A.美苏关系缓和具有战略意义 B.美苏军备竞赛负担沉重 C.中美关系改善影响较为明显 D.苏联力图破坏中美关系 C [由“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可看出,中美关系改变对苏联有很大触动,故选C项;“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国共产党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强调美苏关系缓和的原因而非影响,排除A项;B、D两项由题干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 ‎8.(2019·海门一模)周恩来曾指出:“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这一公报的发表(  )‎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顺利解决的是日内瓦会议,而材料中的公报指的是中美之间的公报,故A项错误;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是1971年第26届联大,故B项错误;周恩来指的公报是1972年发表的,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表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正确。]‎ ‎9.(2019·乌鲁木齐一模)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中立是一种幌子”;20世纪80年代,中国关注不结盟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采用不结盟这种务实的外交政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和苏联国力的下降 B.两极格局的正式结束 C.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D.金砖国家联合的需要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做出的调整,故选C项;美国和苏联国力的下降,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两极格局正式结束于1991年底,排除B项;金砖国家的概念出现于21世纪初,排除D项。]‎ ‎10.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 ‎ 时间 ‎ 事件 ‎ ‎1980年 ‎ 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 ‎ 恢复在世界银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 ‎ ‎1988年 ‎ 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 ‎1996年 ‎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1年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时期中国(  )‎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C.积极参与多种区域性合作组织的活动 D.坚持实施结伴不结盟政策 A [由表格信息可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很多是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开展的,即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多边外交,故选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排除B项;C、D两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11.(2019·南充一模)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 D.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 D [题干信息表明,中国积极发展与各类国家、各类组织的外交关系,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故选D项;题干不能表明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交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排除B项;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符合我国外交的特点,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12.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  )‎ 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强调中、俄应强化结盟 C.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D.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 C [根据材料“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可知,这种“上海精神”有利于新型国家关系的打造,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郑和在海外从未仰仗“天威”,欺负小国弱国。……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新华网 材料三 2015年,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 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郑和下西洋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外交活动的认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中的“同”可根据材料一第五句话的信息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回答,“异”可根据材料一第四句话的信息和材料二体现的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平等及平等互惠的特点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从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相通之处”可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三“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意义”可从对中国、对世界两角度分析。第(3)问,可从对外政策、外交方式、外交目的、外交的国际责任感等多方面论述。‎ 答案:(1)同:和平友好;互相尊重;敦睦邻邦;以政治目的为主;反对霸权。‎ 异:明朝时倡导“王道”(居高临下,以德服人),怀柔远人,厚往薄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倡导平等、互惠互利。‎ 原因:明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传统的朝贡体制、观念。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和平安定的周边国际环境;打破美国的孤立和封锁;消除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恐惧。‎ ‎(2)相通: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意义: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中国外交理念创新、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重要共识,完全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各国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及在合作共赢基础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并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3)认识:坚持走和平外交之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72—1989年中美关系研究历史简表。‎ 国家和评估利益 核心利益一 核心利益二 核心利益三 总体核心利益 美国 国家安全 经济繁荣 价值观优越性 全球地位 中国 国家安全 经济发展 政治利益 ‎—‎ 评估 一致:苏联的战略扩张对中美构成最大安全威胁 一致:中国对美国开放使双方互利共赢 意识形态兼容、领土主权(即台湾问题)部分存在分歧 中美战略合作与美国维护全球地位具有兼容性 ‎——据《利益、认知、互动:中美关系 演进的动因探析》整理 根据上幅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美合作符合双方共同长远利益。‎ 答案: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鉴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特別是苏联对中美两国的威胁日益加重,改善双方关系成为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双方从各自利益的大局出发,抛开意识形态分歧,关系逐渐缓和,探索并成功找到了进行合作的基础。在战略合作期间,两国实现了较好的经济互补,两国的合作为中国更全面地融入地区和全球经济敞开了大门。同时,中美合作对于推进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影响。中美双方围绕台湾问题产生过激烈交锋,两国在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矛盾和分歧,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未来的中美关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综上所述,中美合作符合双方共同长远利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