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第I卷(客观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中。‎ 读“我国自然区划分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各区域,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是:(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2. 地跨淮河两岸的河南省信阳市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原因是其地处:(   )‎ A. 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交界区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区 C.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区 D.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交界区 ‎【答案】1. D 2. C ‎【解析】‎ ‎1. 读图可知,Ⅰ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Ⅱ为北方地区, Ⅲ为南方地区,Ⅳ为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故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故D项正确。‎ ‎2. 河南信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附近,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界区,既有北国的风光,又有南国的风景,位于北方的南部,南方的北部,C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不过信阳地区,B错。农耕区与畜牧业交界是半干旱、半湿润区的交界,信阳是在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处,A、D错。‎ ‎【点睛】‎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A. 开放性 B. 整体性 C. 差异性 D. 联系性 ‎4. 图中地区人口主要流向是:(   )‎ A. ①②地区流向③地区 B. ②③地区流向①地区 C. ③地区流向①②地区 D. ②地区流向①③地区 ‎【答案】3. C 4. A ‎【解析】‎ ‎3. 读图可知,苏南、苏北、苏中三个区域的面积、人口、城市化水平均存在差异,反映了区域间的差异性,选C。‎ ‎4.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按由高到低排序为:苏南>苏中>苏北。所以人口主要从苏北、苏中流向苏南,即①、②地区流向③地区,选A。‎ ‎【点睛】‎ 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推力和阻力 ‎(1)拉力因素:主要指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来自迁入地,迁入地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推进速度快,工业布局、区域大规模开发等因素对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2)‎ 推力因素:主要指迁出地促使人口迁出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恶化、经济落后等,促使人口向外迁移。‎ ‎(3)阻力因素:交通困难、背井离乡等会成为阻碍人口迁移的因素。‎ 由于区域所处的位置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造成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洋流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6. 关于图中两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左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右图国家工业化起步晚 B. 左图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右图国家农业以渔业为主 C. 左图国家工业以“资源型”布局为主,右图国家工业以“临海型”布局为主 D. 左图国家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右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答案】5. B 6. B ‎【解析】‎ ‎5. 图示甲为英国,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乙为日本,位于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季风气候。故造成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选B。‎ ‎6. 右图国家是日本,日本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即右图国家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故B说法错误,选B。‎ 下图为“鄂尔多斯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该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产业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工业园区产业链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公平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 阶段性原则 ‎8. 该工业园区内产业集聚的直接效益不包括:(   )‎ A.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B. 加强生产与协作 C. 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D. 推动房地产投资 ‎【答案】7. C 8. D ‎【解析】‎ ‎7. 该工业园区产业链的延长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在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保护了环境,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选C。‎ ‎8. 提取回收二氧化碳、废渣粉煤灰的再利用等,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A对;各生产部门密切联系,有利于加强生产与协作,B对;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程度,C对;图中看不出与推动房地产投资的关系,D错,故选D。‎ ‎【点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下面小题。‎ ‎9. E,F,G的内容分别是:(   )‎ A. 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 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 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D. 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10. 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A.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 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C. 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 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9. C 10. D ‎【解析】‎ ‎9.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故选C。‎ ‎10. 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人类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改善三个方面。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故选D。‎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并强调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1995年~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①大量消耗资源  ②大量排放污染物  ③科教投入不足 ④人口快速增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 目前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建设的系统有:(   )‎ ‎①发展支持系统  ②社会支持系统  ③生存支持系统  ④环境支持系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1. A 12. D ‎【解析】‎ ‎11. 读图,1995-2010年之间,发展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最快,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接近120,而此过程中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低于100,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导致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故①②说法正确,选A。‎ ‎12. 读图,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注重建设的系统应为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较低的两个,即生存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故选D。‎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 A. ③②①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①②③‎ ‎14. 水土流失会对内河航运造成一定的影响,是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 地表起伏增大 B. 土壤质地变差 C. 河流含沙量增大 D. 植被条件变差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4. 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影响内河航运。‎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左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右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 水平梯田 B. 隔坡梯田 C. 坡式梯田 D. 反坡梯田 ‎16.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 利于机械化耕作 B. 修筑难度小 C. 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D. 便于灌溉施肥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 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甲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各占一定比重。缓坡可以开垦为梯田,陡坡可以植树种草,有利于水土保持。根据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的适合在陡坡面积小的坡面修建;坡式梯田适合在坡度相差小的坡面修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适合修建隔坡梯田,选B。‎ ‎16. 黄土高原地区显著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修建反坡梯田可以改变水土流动的方向,能够有效的保持水土,故选C。‎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 治理盐碱地 B. 植树造林 C. 保护沼泽地 D. 退耕还草 ‎18.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内蒙古高原西部 D. 黄土高原中部 ‎【答案】17. D 18. C ‎【解析】‎ ‎17. 读表可知:该地区以沙地为主,其次是草地,植被稀少。读图可知:草地下降最快,耕地增加,草地退化严重,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退耕还草是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要选择,选D。‎ ‎18. 该地区以沙地为主,其次是草地,植被稀少,可知该区域可能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选C。‎ 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B. 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C. 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 D.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20. A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 A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 ‎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19. D 20. C 21. C ‎【解析】‎ ‎19.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故D错误。‎ ‎20.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而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选C。‎ ‎21. 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故C正确。‎ 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顺利调水入苏北、鲁中南地区以后,2016年2月13日21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入京水量累计超过10亿立方米。调水运行整体平稳、安全,水质始终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图13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 可降低长江下游沿岸海水入侵 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不需开挖新渠道,工程量较小 ‎ ‎③调水量不受季节限制,能够稳定供水  ④水源地位于汉江上游,水质较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改变气候类型 B. 增加地表径流 C. 减少洪涝灾害 D. 加剧地面沉降 ‎【答案】22. A 23. D 24. B ‎【解析】‎ ‎22. 南水北调东线流经经济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区,水污染较严重,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水质的优劣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选A。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北方,使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排除B;由于河流水量减少,河口附近水位降低,会使海水侵入河道的频率增加,排除C;海洋潮汐现象与日、地、月的运动有关,排除D。‎ ‎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由图可知该地地势高,北京市位于第三级阶梯,地势低,所以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①对;该输水线路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渠道,需开挖新渠道,工程量较大,②错;汉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调水量受季节影响大,影响稳定供水,③错;由于水源地位于汉江上游,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水质较好,④对。故选D。‎ ‎2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北京提供新的水源,不可能改变气候类型,故排除选项A;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地面渠道输水,所以增加了北京市的地表径流,故选项B正确;洪涝灾害主要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与调水无关,故排除选项C;北京市水资源总量有所增加,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可以缓解地面沉降问题,故排除选项D。‎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26.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经济发达,基础好 ③廉价水电  ④廉价水运  ⑤科技发达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7. 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此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D.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答案】25. C 26. B 27. C ‎【解析】‎ ‎25. 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河流为珠江流域,以降水补给为主,年径流量较大,雨季时间长,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A、B、D说法正确;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河流无结冰期,C说法错误,选C。‎ ‎26. 看图可知,河流流域中上游有色金属原料丰富,有水电站、有河运,但经济和科技并不发达,所以选B。‎ ‎27.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本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并不少,故选C。‎ 鲁尔区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德国最大工业区。回答下面小题。‎ ‎28. 下列表示“德国鲁尔区工业联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29. 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在原因是:(   )‎ A. 产业结构单一 B.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 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 D.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0. 面对问题,鲁尔区进行大规模调整,鲁尔区将炼铁厂集中到西部地区,有的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 盛行风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污染 B. 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 C. 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D. 靠近海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答案】28. A 29. A 30. D ‎【解析】‎ ‎28. 鲁尔区的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工业以煤炭为中心形成关联产业,选A。‎ ‎29. 该工业区一度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煤炭生产,产业结构单一,选A。‎ ‎30. 该地盛行西风,炼铁厂集中到西部地区,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陆地,A错;德国和荷兰同为发达国家,没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错;鲁尔区西部并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C错;该地铁矿石主要是通过莱茵河水运进口,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是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故D正确;‎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选A,错误选B),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 区域的整体性是指区域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整体性是指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区域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但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区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区域之间存在着要素联系,体现区域开放性的特点。‎ ‎【名师点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1)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4)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32. 我国古代名著《封神榜》中描写的许多人物本领通天,反应的是人类中心论思想。‎ ‎【答案】B ‎【解析】在《封神榜》中许多人物本领通天,这反映了人类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这反应的是人类中心论思想。‎ ‎33. 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由协调→不协调→再协调。‎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表现与特点也不一样,在初期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在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转型阶段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出现衰退、萎缩,人地关系全面恶化:再生阶段,通过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促进区域进一步发展,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考点定位】不同发展阶段人地关系不同 ‎【名师点睛】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区域的综合发展阶段,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34. 我国目前已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说明我国不需要实施人口战略。‎ ‎【答案】B ‎【解析】我国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人口问题依然存在,仍需要实施人口战略。‎ ‎3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河流含沙量大,容易形成地上河”。‎ ‎【答案】B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②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③使大量泥沙混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36. 对小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 ‎【答案】A ‎【解析】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了整个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7. 传统工业区(如鲁尔区),形成的初期一般来至于对丰富资源开发。‎ ‎【答案】A ‎【解析】传统工业区往往是在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初期一般来自于对丰富资源的开发。‎ ‎38.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所以西北是我国人口、土地、水资源矛盾最尖锐的地区。‎ ‎【答案】B ‎【解析】虽然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但该地区人口数量少、耕地面积小,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并不是我国人口、土地、水资源矛盾最尖锐的地区。‎ ‎39. 三峡水库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电,其次是防洪和综合利用。‎ ‎【答案】B ‎【解析】三峡水库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防洪,其次是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 ‎40. 长江流域全部在亚热带地区。‎ ‎【答案】B ‎【解析】长江流域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其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属高原气候。‎ 三、综合题 :(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3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纸中)‎ ‎41. 2016年12月14日,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两年来,共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市)的8 700万人口,在保障用水、修复生态、抗旱排涝等方面取得了综合效益。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东线(上图)、中线(下图)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材料二 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下左图)及长江武汉段流量示意图(下右图)。‎ ‎(1)当长江三峡水库水量充沛时会,将三峡水库的水引入中线调水工程的主调水地_______;中线比东线调水工程最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东线调水工程的最大优点是有___________,所以工程量小,工期短。‎ ‎(2)东线工程的不足是黄河以南段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线工程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所以工程量大、工期长。‎ ‎ (3)结合北京的气候和长江流量资料,可以看出北京枯水期在_________季节,而此时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所以可先用水库先将水蓄积起来,然后再在_______时进行调水 ‎【答案】(1)丹江口水库  中线基本上是全程自流输水 有现成的京杭大运河以及沿线湖泊 ‎ ‎(2)逐级提水,能源消耗大  没有现成渠道(需要修建渠道) ‎ ‎(3)冬、秋季节(冬、春季节或者冬季也对), 枯水期。‎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南水北调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的比较。‎ ‎...........................‎ ‎(2)东线工程的线路是从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供水,该工程的不足是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能源消耗大。中线工程的不足是需要修建渠道,所以工程量大、工期长。‎ ‎(3)读北京市的气候资料图可知,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冬春季节降水少,所以枯水期为冬春季节。‎ ‎【点睛】‎ 南水北调三线比较 调水路线 西线 中线 东线 水源区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 供水区 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 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 可调水量与水质 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 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 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现有可用设施 差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4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 材料二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 ‎(1)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区域发展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共同发展、你认为苏中、苏北可以引进苏南的_______________等,大力发展________型和资源密集型型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__________化进程。‎ ‎(3)简述当前苏南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经济发达(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人均粮食产量低.‎ ‎(2)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  劳动力指向(密集)  城市 ‎(3)困难;j土地租金高;k劳动力不足;l环境质量下降;m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n市场萎缩。。‎ 解决途径:j优化产业结构;k提升产品档次与竞争力;l引进劳动力;m实施产业转移;m提高环境质量。‎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和开放性,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措施。‎ ‎(1)读表可知,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城市人口占比高;粮食产量低。‎ ‎(2)苏南地区经济发达,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有优势,苏北、苏中经济欠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 ‎(3)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土地价格高、劳动力数量相对不足,因第二、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下降、能源供应不足,当地消费市场逐渐饱和。解决途径主要是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 ‎43.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a ;b ;c 。‎ ‎(2)a区与c区的界线与 mm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3)a区与b、c区的界线主要是我国 阶梯分界线。‎ ‎(4)平均海拔高度的大小关系是 ‎ ‎(5)有关江苏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在东部季风区 ②以平原为主 ③都是湿润区 ‎ ‎④跨亚热带和暖温带 ⑤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 ‎(2)400  (3)第一、第二级 ‎(4)b>a>c (5)D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三大自然区,难度较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1)综合考虑地形、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读图可知,a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为青藏高寒区,c为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4)三大自然区平均海拔高度的大小关系是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 ‎(5)江苏省地处东部季风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东部经济地带,①、②、⑤正确。因秦岭——淮河一线穿过江苏省,故江苏省跨亚热带和暖温带,既有湿润区也有半湿润区,③错误、④正确。选D。‎ ‎44. 下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基础是 ,条件是 ,目的是 。‎ ‎(2)在该复合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 。‎ ‎(3)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势必出现的后果是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经济不能实现长久发展,最终可能导致 不稳定。‎ ‎(4)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垃圾归类,回收利用 B.过量开采地下水 C.建立“树木银行”(砍伐与更新相结合) D.开发利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 ‎【答案】(1)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 ‎(2)人 ‎ ‎(3)社会发展 ‎(4)B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难度较小。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2)在该复合系统中,人的管理调控是核心。‎ ‎(3)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会使环生态平衡失调,经济不能实现长久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社会发展不稳定。‎ ‎(4)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选B。‎ ‎【点睛】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