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教案)
第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考纲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6.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事宜。 (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 (3)意义 ①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牢固基石。 2.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①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②内容:大会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①初步确立: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③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①依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实施:到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③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挫折 1.中共八大的探索 (1)内容:在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 (2)意义: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2.“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3.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内容 ①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意义:从此进入一个改革开放、国家政治建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修订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加快步伐 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酝酿: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由邓小平提出。 (3)确立:1984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 (4)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意义: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2.香港、澳门回归 (1)过程 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归。 (2)意义 ①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打破坚冰 ①1979年元旦,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坚冰逐步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2)重大进展 ①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②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③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3)统一展望 ①条件: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②障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③原则: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 [图解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易误提醒]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4)“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概念辨析] “法制”与“法治”的内涵辨析 [误区警示]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 (1)港澳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而台湾问题是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两岸平等协商,属国家内部事务问题。 (2)国家在港澳驻军,表明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具有象征意义。台湾和祖国大陆同属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概念阐释] “九二共识” 1992年底,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这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 [构图解史]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漫话说史] 漫画《徒劳》 [图解历史]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主题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史料一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还说:“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就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中国当代史》 史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史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史料四 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1.史料一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特点,说明了该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史料二是195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和组织原则。 3.史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大代表的城乡比例。说明了新中国初期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 4.史料四主要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初期的特点。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试答:(1)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 (3)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史料三中选举比例规定的时代背景。 试答: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建设;工人阶级居于主导地位。 3.据史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试答:(1)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2)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 (3)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作用 1.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通过普选来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 (4)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如民族区域自治立足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统一,有效地解决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问题。 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了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地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 主题二 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国家统一、富强 史料一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史料二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1.史料一有两层含义一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二是祖国统一是我国的内政问题,不容许别的大国插手。 2.史料二认为台海两岸认同一个中国是谈判的前提,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史料一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的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试答:邓小平提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两党平等会谈,后来发展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根据史料二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试答: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 台独”。 主要目的: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照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考点二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国际形势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成就 (1)苏联政府在新中国成立次日,第一个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表明中国外交的成熟。 二、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2.万隆会议(1955年) (1)成果: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2)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形成了“万隆精神”。 三、外交关系的突破 1.重返联合国 (1)背景 ①由于美国的阻扰,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②广大的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及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中国拒绝。 (2)过程: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①既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也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双方的共同需求。 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②中国: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2)历程 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活动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②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1978年12月,双方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四、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3)独立自主、不结盟。 (4)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活跃的多边外交 (1)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中国促成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 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2001年6月,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易错提醒] “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概念阐释] “求同存异”方针 “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 [轻巧识记] 图示记忆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特别说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易错提醒] 关于70年代中国外交的几点认识 (1)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国际法,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替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资格,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 (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并不等于中美建交。中美正式建交不是1972年,而是1979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3)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这才是根本原因。 [图片证史] “梅开三度” [易错提醒] 不结盟政策并不等于中国不关心国际事务,而是指中国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不同任何大国结盟和搞战略攻关,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发展同大国的关系,同时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的政策。 主题 基于“和”的外交理念探索——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史料一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史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 史料三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史料四 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1.史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方针。说明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是由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决定的。 2.史料二淡化了社会意识形态,以国家利益为重,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不论社会制度)和平等性(不论大小强弱)的特征。 3.据史料三“不同意见”和“共同愿望”的信息可以判断题干反映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4.史料四说明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表明中美关系缓和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1.指出史料一中“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 试答:(1)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试答:愿望: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和平),发展经济。策略:“求同存异”。 3.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有哪些? 试答:(1)从美国一方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2)从中国一方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点考虑: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三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 ①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②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政策,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三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 ①“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一大特点。 ②这一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所决定的。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之间的关系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准则。 (2)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 (3)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答题术语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答题术语 新中国的外交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2)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从本质上看都是国内政策的延伸,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环境 考纲 卷别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与祖国统一大业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全国卷Ⅰ —— 201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全国卷Ⅱ 2017·“文革”对史学研究的影响 —— 全国卷Ⅲ —— —— 本讲内容在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中命题极少,仅在2016年考查过新中国初期中国的外交活动与经济的关系,此外在2014年非选择题中链接考查“文革”的影响。复习备考时建议加强对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及新中国的历史认知;从历史反思角度认识“文化大革命”;对于现代中国的外交不建议完全弱化该内容,特别要注意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当代对外关系的关联、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格局的关系等角度复习 考向一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1.(2014·高考江苏卷)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解析:选A。题干材料“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选A项。 2.(2015·高考四川卷)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解析 选B。据题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因为批判了‘左’倾错误思想而准备后事”,可知当时“左”错误还未完全结束,故选B项。 考向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外交变化的因素 3.(2015·高考山东卷)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解析:选B。1950年中美关系并没有好转,此时美国奉行的是孤立和不承认的态度,故A项错误;中英关系从开始承认新中国,到互派代办,再到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演变都是从两国的利益和现实的需要出发,故B项正确;欧洲在这一时期主要是追随美国,孤立中国,故C项错误;中英两国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依然存在,故D项错误。 1.“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 上述议论最有可能出自( )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解析:选C。材料关键词“印度支那”,可见不是新中国成立时,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无关,故B项错误;日内瓦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印度支那问题,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这一国际会议,周恩来出席了此次会议,故C项正确;万隆会议不是为了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故D项错误。 2.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次修宪( ) 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表明宪政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解析:选B。限制词:“1978年春”是主要限制词。题干材料表明1978年春的这次修宪仍然保留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但也有进步,如提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此这次修宪反映了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故B项正确。 3.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提出了( )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 选B。另起炉灶是指: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视处理,并非处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的政策,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中印时期首次见面提出,并与中印、中缅倡导的,是处理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原则,故B项正确;求同存异是指1955年在亚非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C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故D项错误。 4.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以“反对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在全世界,特别在亚太地区煽动反华,指责中国“输出革命”。中国政府最能戳穿这一言论的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 C.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以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 解析:选C。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故A项错误;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抗击美国入侵社会主义的朝鲜,故B项错误;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互不干涉内政”,足以表明中国并未“输出革命”,故C项正确;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故D项错误。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将卢梭“主权在民”的理论和马克思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观点付诸实践,作为我国政权建设根本原则的成功运用是(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建立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 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选C。1912年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形式上确立了民主政体,革命果实为北洋军阀所篡夺,故A项错误;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是一种党派间的合作制度,而非主权在民,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自人民,而且享有真实广泛的权力,是人民主权在新时期的成功应用,故C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管理本地区事务的制度,故D项错误。 2.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乌兰浩特召开。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等重要文件。内蒙古自治政府是 ( ) A.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C.蒙古民族完全独立自主的自治政府 D.蒙古民族与众多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政府 解析:选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不是“国民党领导”,故A项错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不是“完全独立自主”,故C、D错误。 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 ) 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B.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 C.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 解析:选C。材料只是列举1982年的法律成果,没有前后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些法律都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也是必需的法律制度,是其他法规的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描述了通过宪法与其他重要法律一起,构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说明人民的法制意识,故D项错误。 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解析:选A。本题考查《共同纲领》。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可以规定国家的政体、国体,故A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历史结束,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故B项错误;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标志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完成,故C、D项错误。 5.观察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用普选的方式产生人民代表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基本确立 D.选出的代表将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选A。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新中国实行的选举制度。材料反映的是人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作准备,故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故B项错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C项错误;全国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与材料中直接选举现象不符,故D项错误。 6.2016年10月10日,国台办表示: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可以平等协商、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材料中“核心意涵”指的是( ) A.一个中国 B.和平统一 C.“一国两制” D.平等协商 解析:选A。“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A项正确;和平统一是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故B项错误; “一国两制”是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伟大构想,故C项错误;平等协商是两岸交流的基本原则,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故D项错误。 7.2004年5月,针对陈水扁连任台湾“总统”的严峻形势,大陆发表严正声明,对台独势力发出警告,并首次提出了“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概念。这反映出( ) A.进一步完善“和平统一”方针 B.改变了对“台独”的一味包容 C.对台湾方针政策开始理性化 D.始终坚持“和平统一”方针 解析:选A。“共谋两岸和平发展”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央政府进一步完善“和平统一”方针,故A项正确;中央政府对“台独”一贯持反对态度,而不是包容,故B项错误;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对台湾方针政策开始理性化,故C项错误;“和平统一”以坚持一个中国为基础和前提,D项“始终坚持”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8.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 A.说明中苏关系出现恶化 B.争取到了更大外交空间 C.意在换取美国对华支持 D.缓和了冷战的紧张气氛 解析:选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提出,中苏关系1956后开始恶化,故A项错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资本主义阵营处于对立,缩小了中国的外交空间,因而50年代中期新中国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就大大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故B项正确;50年代中期时,美国依然敌视中国,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非针对美国提出,故C项错误;50年代中期,国际冷战形势严峻,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能起到缓和冷战局势的作用,故D项错误。 9.《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这一规定( ) A.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加快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解析:选B。1949年中苏建交,而1950年双方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故A项错误;根据条约的内容可知有助于抵制美国在亚洲的扩张,有利于维护新中国的政权,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政治方面的合作,并未能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是1945年胜利的,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 10.下表中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 (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 (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A.中美建交 B.周恩来对“文革”的抵制 C.中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 D.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选D。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72-1975年两国相互出口额快速增长,1975-1980年两国相互出口额增长更为迅猛,而到了1985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放缓,而中国对美出口仍大幅增长。中美1979年建交,只能说明1980年两国相互出口额的增长,故A项错误;1975年周恩来病重,由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故B项错误;1984年中国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同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只能解释1985年中国对美出口大幅增长,故C项错误;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此后中美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促进了两国贸易往来,故D项正确。 11.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为保守会谈内容机密,双方在场人员不得使用录音机,全凭耳听手记,再各自整理成文本。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 A.苏联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关系进程笼罩冷战阴影 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D.中国已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解析:选B。材料并未体现苏联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为保守会谈内容机密,双方在场人员不得使用录音机,全凭耳听手记,再各自整理成文本”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受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即中美关系进程笼罩冷战阴影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故C项错误;中国当时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故D项错误。 12.2016年6月,中国外长王毅在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上谈及近期南海问题时指出,二战期间,日本侵占南沙群岛;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等国际条约依法、公开地收复了南沙群岛,“中国和美国当时是盟友,中国军队当时是坐着美国的军舰收复南沙群岛的,这一点美国朋友应该非常清楚。”王毅谈话的主要意图是( ) A.中美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 B.批评美日非法干涉南海问题 C.再次结成中美同盟反击日本 D.论证中国南海主权的合法性 解析:选D。从材料“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等国际条约依法、公开地收复了南沙群岛,‘中国和美国当时是盟友,中国军队当时是坐着美国的军舰收复南沙群岛的,这一点美国朋友应该非常清楚’”可以看出王毅外长主要阐述中国在南海拥有主权是有国际法和历史依据的,并没有提及中美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故A项错误;也没有批评美日非法干涉南海问题,故B项错误;更没有涉及中美同盟反击日本的问题,故C项错误;王毅外长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中国南海主权的合法性,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实行“一边倒”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独立自主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一边倒”同这一原则发生矛盾时,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地把原则放在首要位置,毫不犹豫地调整了对外政策。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材料二 六十年来……中国外交坚持了“变”与“不变”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邝艳湘《新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变”与“不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10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相关知识,围绕“现代中国外交政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5分) 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一边倒’同这一原则发生矛盾时……调整了对外政策”并结合所学,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不适用解决中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的领土争端问题,所以此时新中国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将“一边倒”调整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一边倒’同这一原则发生矛盾时,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地把原则放在首要位置,毫不犹豫地调整了对外政策”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影响,国内: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限制,为我国外交工作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国际: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和发展了日益广泛、友好的合作关系,为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个越来越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拟定议题并阐述,据材料二“六十年来……中国外交坚持了‘变’与‘不变’”并结合所学,围绕“现代中国外交政策”可以得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不变”两个论题,据材料一“‘一边倒’同这一原则发生矛盾时……毫不犹豫地调整了对外政策” 并结合所学,得出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政策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重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到国家正常外交、外交重心从求独立到求发展的变化,根据材料二“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并结合所学,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外交政策经历了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中苏结盟到不结盟的变化;根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地把原则放在首要位置”、材料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新中国外交政策始终坚持的原则即“不变”: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重视睦邻友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另外我们还可以将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作为论题(可以从国家利益、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变化的角度论述),也可以就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作用作为论题(可以从对于国际和国内的作用两个方面论述,也可从政治、经济等角度论述)。 答案:(1)表现:由“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影响: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限制,为我国外交工作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和发展了日益广泛、友好的合作关系,为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个越来越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任答两点即可) (2)示例一: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 从以下角度论述:外交重心从求独立到求发展;从重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到国家正常外交;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从结盟到不结盟…… 示例二: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不变” 从以下角度论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视睦邻友好;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示例三: 也可以就现代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变化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自拟论题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希特勒德国的失败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直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人民还在为之反思。有学者认为:一个民族在经历了这样一种灾难性的集体经验之后,只有克服了简单地把自己当作某种历史过程的牺牲者的倾向,才能够建立一种新的共识,唯有如此,这个民族才能最终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 阅读材料,对上述学者的观点,请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任选一例加以论证。(要求:条理清楚,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中学者认为在民族经历危难之后,只有达成新的民族共识才能够正视历史,避免重蹈覆辙。该学者的观点蕴含着作为国民在民族遭受危难时不应当把个人当做独立个体而是集体乃至国家的一个部分,要有民族意识;对于民族曾经面临的危机和教训要学会客观、辩证地 看待。以答案示例一为例,近代中国遭受一系列外来侵略,严重危害中国主权,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也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辩证反思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总结教训,客观认识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答案:示例一:近代中国遭受了一系列外来侵略战争,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主权遭到破坏,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不能片面地停留在灾难、痛苦等牺牲者的立场上,还要认识到外来侵略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如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以具体的某一场战争为例加以论证也可) 示例二:“文化大革命”给党、民族、国家带来巨大灾难,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社会混乱,经济滑坡,文化破坏,道德沦丧。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文革”带来的负面影响上,还应看到“文革”时期我国取得的一些成绩,如卫星上天,中国重返联合国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文革”中吸取教训,健全民主法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评分说明: 评分说明 一等(12-9分) 论题正确,综合运用材料阐明观点;准确运用史实和材料进行论证,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二等(8-5分) 论题正确,但不能综合运用材料、相关史实,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4-2分) 论题正确,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逻辑关系不清 四等(1-0分) 论题不正确,或没有论题查看更多